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第六篇:沙产业实至名归为“大农业” | 对话刘恕,探寻钱学森沙产业理念

2023-08-30 10:2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中国绿发会讯】前言

《一个伟大预言的现实见证:对话刘恕,探寻钱学森沙产业理念》前言

一、初识沙产业

初识沙产业(1989-1993)|对话刘恕,探寻钱学森沙产业理念

二、认知沙产业

认知沙产业 | 对话刘恕,探寻钱学森沙产业理念

三、步入实践的沙产业

步入实践的沙产业(1995~2011)| 对话刘恕,探寻钱学森沙产业理念

四、“拾级而上”的沙产业

“拾级而上”的沙产业(2011~)| 对话刘恕,探寻钱学森沙产业理念

五、沙产业功能的理性拓展

沙产业功能的理性拓展|对话刘恕,探寻钱学森沙产业理念

六、沙产业实至名归为“大农业”

“所谓农、林、草、海、沙5个产业是第一阶段;各自创造经验,为最后统一为大农业,作准备创造条件。”(钱老手迹)

王静、王晓琼(简称:王):钱老在1995年12月10日写给您的信中提到,“一个真正知识密集型的农产业、林产业、草产业、海产业和沙产业将要登上人类历史的舞台了。而这是从小弟弟沙产业做起的!” 这是钱老对沙产业践行后的肯定。通过之前与您的交流,也深深感悟到“小弟弟沙产业”的价值。但是您在谈话中,也曾提到“沙产业名称最终会在知识技术创新发展中消除”,该如何理解您的这一论点?

刘恕(简称: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我必要从收到一件不比寻常的珍贵“礼包”说起。

2016年春,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馆长钱永刚教授,将经钱学森图书馆整理的几份钱老珍贵手迹的复印件,送给我们作为学习和探究用。在这件含有钱学森图书馆同仁劳动和馆长期望的珍贵“礼包”中,有份写在两张用过信封背面的钱老手迹。手迹略略百余字,保有钱老字体特有雅致风格,但字却变得粗大,排列也显得不那么横平竖直。手迹上并没有注明日期,但我想,这可能是钱老在金色晚年,卧床岁月时光留下的文字。

手迹以“第六次产业革命”为标题,下边分写在两张用过信封的背面上,有8个论点:

1.古老的农业作为第一产业的消失,退出历史舞台。

2.代之而起的是一种新的笫二产业:①农(林、草、海、沙)工贸结合的企业:② 改造地理环境,用工程技术加新技术;③ 特点是用日光能量通过生物一植物、动物、菌物、生产食品和工业品。

3.用系统工程设计和运行。

4.所谓农、林、草、海、沙5个产业是第一阶段,各自创造经验,为最后统一为大农业,作准备创造条件。

5.对此甘肃武威、张掖创了一条路!

6.林是林果业,小枝叶可作饲料。

7.田裕钊的微藻产业是一种普适农业,即在城市屋顶也可以用。

8.第一阶段到2021年建党100周年,人口20亿。

这份看来似乎信手拈来纸笔留下的手迹,记录下了一位杰出贡献科学家闪耀着思维光亮的火花;保留下一位人民科学家对第六次产业革命理论框架,深思熟虑地构思以及面对一个深邃而重大的课题——“即将迎来的新一次产业革命”的回应。

每当我读到这份手迹内容,都会自然地联想起,1984年2月的时候,钱老关于“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业革命”,关于“产业革命是由生产力发展所导致的生产体系和经济结构的飞跃”,关于产业革命序列及其中“第六次产业革命——高度知识和技术密集的大农业,农、工、商综合生产体系,可能出现21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的理论论述。

对于钱老第六次产业革命的科学理论,我很早之前虽学习过,但对其理解、认识始终有待进一步深入。此次钱馆长的“礼包”带给了我们再学习机会,藏在“礼包”内的钱老手迹就是我们再学习笫六次产业革命内涵的“教案”。教案告知我们:笫六次产革命是“生产体系和经济结构的飞跃”,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式的“古老的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将消失并“退出历史舞台”,代之而起是“一种新的笫二产业”。新兴的笫二产业是什么样的呢?是农、林、草、海、沙等农业型产业与工贸结合的企业业态;是依托工程技术加新技术改变、优化光合作用的环境要素,用日光能量通过生物(植物、动物、菌物)生产食品和工业品的产业;是完成“生产体系和经济结构飞跃”,“用系统工程设计和运行”的产业。

这略略百余字的手迹,既是对笫六次产业革命内涵有着明确阐释,又指明了完成目标任务的路径。这种多维度论述,显示出钱学森理论体系的“既高屋见瓴,高瞻远瞩,又切中实际有的放矢,既能顶天,又能立地”(《钱学森精神读本》,2019)的特征。从此开始的手迹,是写在第二张信封背面的,这些具有前瞻性、预见性的论点,首先明确了农、林、草、海、沙这5个“靠植物的光合作用来进行产品生产”的产业体系,都将在科学技术波澜壮阔发展的洪流中,各自创新发展积累经验,最后“万流归终”为一统的“大农业”。同时还有两项具体且明晰的论点,一是对与农、草、海、沙并列的林产业,明确界定指的是“林果业”;二是对微藻产业这个人们尚未熟悉的产业,钱老从“普适农业”的价值高度给予了肯定。令人叹服的是,钱老的这些超前预见,现今已被一一见证,如将微藻视作“绿色细胞工厂”而大力发展的生物经济产业。

“字字珠玑,句句箴言”的百余字手迹,是钱学森先生在金色晚年,以深刻洞察力,对第六次产业革命深刻丰厚意蕴的再次论说。我的那段“沙产业作为产业名称最终会在知识技术创新发展中消除”,则显而易见,只是我依照对钱老手迹中有关“所谓农、林、草、海、沙5个产业是第一阶段,各自创造经验,为最后统一为大农业,作准备创造条件”和“甘肃武威、张掖创了一条路”论点,并没有深刻理解的重叙。

王:您在推动沙产业迈向实践过程中,是否己经意识到,沙产业作为产业名称最终会消失?

刘:谢谢你们提出这个重要的问题!实际上沙产业必将实至名归为“大农业”,其单独作为产业名称终将消失的论点,钱老早有论述。

1995年11月21日,在甘肃河西走廊沙产业开发工作会议上的书面发言中,钱老曾讲到,“沙产业就是在‘不毛之地’,搞农业生产,而且是大农业生产。…发展尖端技术的沙产业,也就是用现代生物科学的成就,再加水利工程、材料技术、是计算机自动控制等前沿高新技术,一定能够在沙漠、戈壁开发出新的、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农业,即农工贸一体化的生产基地”。

钱老书信手稿

钱老在给我的信中也有多次明示。在1995年12月10日写给我的信中,钱老写到,“我想武威、张掖的同志实际是开创了一个新型产业,在缺水但阳光丰富地区用高新技术搞农副生产,达到高效益。……引入高新技术以及高新技术产品一新材料、信息技术等,将会出现前所未有的新产业,一个真正知识密集型的农产业、林产业、草产业、海产业和沙产业将要在人类历史上登上舞台了。而这是从小弟弟沙产业做起的!高新技术将引发人类历史上的第六次产业革命!中国人可以当带头的!” 1996年春节收到的钱老书信中,更称张掖山丹在沿312号国道的荒漠戈壁上,建起的200余座大棚并试验用无土栽培,是在“用新技术展示了未来农业的概貌”; 到1998年4月11日的来信中,钱老再次明确指出,“沙产业的一套做法实际是高科技农业生产的试验,…沙产业实际上是未来农业,高科技农业,服务于未来世界的农业!您们开了一个好头,前途无量!”

钱老书信手稿

回过头来再读钱老的这些信件,可以清晰地领悟到钱老的提示: ① 基于沙产业生产活动区域具充沛阳光,有满足光合作用源头要素的优势,伴随科学技术进步,具有可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潜力,沙产业可与农、林、草、海并列,成为第六次产业革命农业型的知识密集产业的类型;②“用现代生物科学的成就,再加水利工程、材料技术、计算机自动控制等前沿高新技术”,在沙漠、戈壁可能开发出知识密集大农业;③“小弟弟沙产业”可能在迈向知识密集“大农业”道路上起步先行,率先探索作为第六次产业革命“迈向高科技农业生产的试验”。

沙产业肩负的使命是率先完成“知识、技术密的大农业”的第一阶段创造经验的任务,所以当甘肃河西走廊在沙漠和戈壁上建立起新型绿洲后,有了钱老的“沙产业的一套做法实际是高科技农业生产的试验,……您们开了一个好头,前途无量!”的表扬。

遗憾的是我们自己。我们对于一位杰出贡献科学家内涵深邃意义的第六次产业革命理论,学习不够,理会肤浅,才会有意无意地忽视了钱老曾明确提示的沙产业发展“为最后统一为大农业,作准备创造条件”的目标任务,而突出单一产业类型,有意无意间向“舍本逐末”的方向走去了。

钱永刚馆长带给我们的钱老百余字手迹,使我们再次握住了打开钱学森先生第六次产业革命思想宝库的钥匙,我们也得以有机会重新认真、完整的理解钱老的思想,无论是沙产业、草产业,还是农、林、海产业有多大的成效,都只“是第一阶段,各自创造经验”,这些产业的探索最终是为完成第六次产业革命的“大农业”目标。

钱学森先生曾将他提出的第六次产业革命写进《中国科学院院士自述》,认为这是自己的重要学术成就。钱老对于第六次产业革命的坚定信念和不竭热忱,不仅是对科学理念追求,更是源于他对国家发展、民族命运的深切关心的情怀。钱老在1995年3月致李振声院士信中写道,“我想对我国农业,不能就为15亿人口,要想想中国人口到了20亿、50亿怎么办。也就是这个原因,所以这几年我一直在宣传第六次产业革命”。因此,第六次产业革命理论,在钱学森“卷帙浩繁的思想宝库”中,不仅有理论价值,更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其掩映于科学思想中的家国情怀,也等待着大家为之奋力学习、提升理解和认识。

王:您的回答客观又中肯!近30年,一些“人民中的实干家”(生产者,专业人士,企业家),“地方政府中的积极领导干部”,大家齐心推动沙产业发展,付出了艰辛努力。随着沙产业必将实至名归于“大农业”,沙产业名称将不存在。不知道他们将有何感受。

刘:我们知道,钱老在推进建立农业型知识密集产业过程中,特别关注我国西部干旱地区农业和贫困农村发展,提倡在干旱不毛之地上建立农业型知识密集产业——沙产业。的确,30年来,在持之以恒的多年工作,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支持,钱老的教导下,自然地铸就了一个信赖、热爱沙产业的群体。当沙产业名称,随韶华流逝消失,实至名归为“知识密集大农业”,他们将如何面对这种变化?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我想最好的办法是用我熟知的实例来说明。

自1995年11月钱老在甘肃河西走廊沙产业开发工作会议上的书面发言中界定了他所倡导的沙产业“……就是用现代生物科学的成就,再加上水利工程、材料技术、计算机自动控制等前沿高新技术,在沙漠、戈壁开发出新的、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农业,即农工贸一体化的生产基地”,以及曾为中共甘肃省委书记,时任中共常委的宋平同志在会上讲,“……种庄稼需要水、肥、土、种和阳光,在西北这样干旱的严峻的自然条件下,就得发挥这里阳光充沛的优势,辩证法讲事物是对立的统一。……钱学森同志在西北工作时,看到了这种可能性,提出了沙产业概念,使沙漠戈壁地区看到了前途;为西部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缩小东西差距找到路子。……甘肃要脱贫要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发展农业型的沙产业是一条好的路子”,至今已过20余年。20多年来,这里的“人民中的实干家”和“地方政府中的积极领导干部”,沿着钱老倡导的沙产业之路前行。他们首先完成自我思维定势的转变,建好以点带面示范基地,认真作推广扩大等系列工作程序并不断地努力实践发展。在日积月累地实践过程,他们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加深了认识:这里有年平均日照近3000小时的充沛阳光,空气干燥,和祁连山纯静的雪水一起构成了“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12字”沙产业技术路线最佳实施地域。在这里,“12字”技术路线,不仅成为当地广大农民群众人人明白的口诀,而且已转化为当地人开展农业生产活动所遵守的准则。“12字”技术路线的应用,让地处祁连山北麓民乐县建成了一座规模50万平方米的大型智能玻璃温室;让酒泉在2019年底建成了面积达到9.3万亩的日光温室、钢架塑料大棚,每年可向市场提供400多万吨果蔬商品,戈壁荒滩真正成了“聚宝盆”。我想,肩负迎接沙产业落地,完成实践中创新,送它实至名归“大农业”任务的一代代人,放眼散落在干旱不毛的戈壁滩上他们用汗水和心智谱绘的块块沙产业的新绿洲,欣喜、愉悦、满足的幸福感必将油然而生。这也是对每一位为沙产业实践付出心血的人们最真实的回报!

腾格里沙漠中日光温室沙产业绿洲

 

戈壁荒滩上的蔬菜日光温室

内蒙古鄂尔多斯恩格贝生态示范区位于库布齐沙漠的南部边缘。从创业的王明海团队起,40余年来,一代代怀抱变沙漠为绿洲梦想的专家学者,各界人士以及国际友人志愿者,包括知名的日本治沙老人远山正瑛先生就曾以垂暮之年,矢志不渝地工作在中国的沙地上;更有一批80后,90后的年轻人走进恩格贝继往开来汇集一起,共同追寻着由“沙漠变绿洲,绿洲变家园,家园变乐园”的宏伟目标。在他们中有一位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沙产业奖学金班的山东姑娘,我印象特别深刻。她学习期间得到老师们传授的沙产业知识,毕业后坚持14年将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水果香蕉、木瓜、火龙果等引入到库布齐沙漠边缘干旱不毛地上构建的日光温室中培育生长,现已果实累累,味美香甜。曾有人问她,在这样环境下年复一年工作,是否觉得枯燥寂寞,她的回答是:种子破土到幼苗生长,再到成熟结果,时时有新意,不断地在证实一个科学预见,即沙漠中农业型产品将“地不分东西南北,时不分春夏秋东”;一天一天脚踏实地实现着几代治沙人“沙漠变绿洲,绿洲变家园,家园变乐园”理想,生活很充实!

这些实例表明,从事沙产业实践活动的“人民中的实干家”(生产者,专业人士,企业家)和“地方政府中的积极领导干部”心中亦十分清楚,当沙产业实至名归于“大农业”时,迎来的是跨入“农业型知识、技术密集产业”的新生,是“农工贸一体化的生产基地”将呈现出更加美好的前景!这是大家所欣慰期待的新的开始,也是大家要继续奔赴的新的征程!

王:您也是沙产业“人民中的实干家”和“地方政府中的积极领导干部”中的杰出代表,我想您对上述问题的回答也道出了志同道合者的心声。不过,我们还有个问题想问您,您在钱老的引领下曾将推进钱老倡导的沙产业作为责无旁贷地的使命,现在沙产业将实至名归于知识密集的“大农业”,作为产业名称它将不存在,作为专业学者,您个人有何感受?

刘:作为沙漠科学工作者,从专业学科视角如何看待沙产业名称消失,实至名归为知识密集的“大农业”?回答这个问题前,我想再强调下我对沙产业的认识:沙产业理念,是钱老以新观念综合分析干旱沙漠具有充沛阳光的资源优势,提倡以合理的模式经营干旱沙区的土地生产系统,是对沙漠学科内涵的丰富对和学科发展空间的拓展。

沙漠是地球表面独特的地理单元,对于这个领域的大量研究工作,可以说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应对百废待兴的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而开始的。在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一条东端与北京衔接,西端延至兰州,连接起首都与西北的铁路大动脉被明确提出,包(头)到兰(州)建设项目因此也被列入其中。包兰铁路由银川到兰州段走黄河北岸,由银川经中卫、景泰到兰州,通过腾格里沙漠边缘,特别在中卫西有段16公里的高大格状沙丘。

在沙漠中筑路是否可行?如何保障火车平安通过沙漠?国际上虽有通过中亚沙漠治理经验借鉴,但要解决难题,不能仅靠借鉴,还需要从当地试验起步,于是沙漠筑铁路以及防治铁路沙埋的试验研究课题便应时而生。当时的中国科学院、铁道部、林业部共同汇集人才、物力,在中卫西部沙坡头地段开辟了“新中国成立后打响治沙第一仗的主站场”(陈舜瑶,1989)。

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国家曾提出一项“关于西北六省区治沙利用与改造任务”。为应对这个任务,中国科学院成立治沙队,组织来自高校、院所的专家队伍,开展了对全国各沙漠、沙地的综合考察研究。无论是包兰路建设,还是沙漠综合考察,在科研实践过程,都是由不同专业人员通力合作才完成了任务。一个由地理学、气象学、植物学、林学、土壤学以及土木工程、社会科学等多学科互相渗透融合的综合性边缘学科——沙漠学,也在国家任务推动和促进下开始形成。

20世纪70年代以来,占地球陆地面积近1/3的干旱、半干旱区土地遭受荒漠化灾难。自1977年9月联合国防止荒漠化会议后,1994年6月通过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进一步明确了荒漠化虽与干旱及脆弱的自然地理环境相关,但荒漠化不是土地退化的自然过程,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后果,荒漠化是缺乏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症状。

探究荒漠化问题,需要新的对策,新思路,提岀新的研究方向。我国专家学者对沙漠化发生发展的系统、理性研究以及从经济发展结构布局上预防沙漠化发生的观点,结合群众经验取得治理恢复沙漠化土地的实践效果,进一步推动自然学科与社会科学融合。沙漠化防治也使我国的沙漠学科向高度综合性发展,迈进了坚实的一步。

关于钱老的以提高太阳能固定、转化效率为目标,构建知识密集农业型的沙产业价值意义,我们已在前面的问答中作了很长的讨论。如果从我曾经学习并研究的沙漠学科视角来回答你们的问题,我想还可以通过引用两句话来说明:一是,钱老在1991年3月召开的香山首次沙产业学术研讨会上讲的,“沙产业是在已经有基础的防沙、治沙、固沙事业开拓出去!”二是,2013年7月23日,各国专家会聚在北京,以旁观者的眼睛写下的对甘肃河西走廊绿色发展的由衷评价:“实践证明:不毛的戈壁荒漠,在科技支撑下,具有开发价值,扩大了农业发展的空间,极大地推进了‘消除贫困与饥饿’的过程。”这两句话简扼明晰表明,知识密集农业型产业沙产业在防沙、固沙基础的创新发展上,让人们得以窥见干旱荒漠未来的另一种发展前景,那就是:阳光充足的沙漠戈壁,依托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有可能提高利用太阳能转化食物的效率,成为农业发展新空间的开拓地。这对我国当时仍崭新的沙漠学科,是再一次的充实和丰富。

沙漠自然环境本底严酷,多风少雨,地表疏散,大风扬起沙动尘飞,面对沙漠,学者常用“一半是诱惑,一半是威胁”来预警沙漠中的开发活动。沙漠学发展过程始终是以抵御和消解沙漠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威胁的那一半”为重点的,包括以空气动力学理论,探讨风沙移动规律;用有机体与环境辩证统一视点,探讨地带性植被演替理论,建立人工植被,形成自身的基础理论等等。当今,在贯彻基于我国国情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这一重要特征,也构成了沙漠学抵御和消解“威胁的那一半”的丰厚的哲学基础,因为 “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是最紧迫的必须跨越(的)哲学问题”。

我国的沙漠学在国家任务的推动和促进下诞生并发展,现在,沙漠区已成为发展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基地,旅游观光的休憩地,文化考古发掘保护地。沙漠充满着新活力、新问题等待人们探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我国的沙漠学必将在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伟业的激发下,显示出它创新的底色,在应对新问题中,加强自身的科学源头-基础研究,取得突破的成果,更有力的支撑沙漠区的发展。

作为沙漠科学工作者,我有机会在钱老关心指引下,参加到 “最后统一为大农业,作准备创造条件”的“小弟弟沙产业”的探索践行活动,是人生的幸事。 钱老引导我们迈上探究、践行第六次产业革命“一个大项目”的宏阔大道,更以自已的科学精神,影响、教育着我们科学品格的养成。1994年5月29日我收到钱老指示,“我是从来不同意出版我论文专集的。这是因为现代科学技术活动总是集体活动,决不是个人独办得了的。”钱老告诫我们,“现代科学技术活动是集体活动”;对待学术上的不同看法,要有“平权的争论”,“宽容的激励”和“实践的检验”的科学精神。这是杰出科学家博大胸怀和科学精神体现,更是留给科学工作者宝贵的精神财富。

王:您以沙漠学发展的实例和自己科研实践、体验的一席话,进一步使我们深刻地理解了执着推进沙产业发展并热爱沙产业群体的思想,也体会到了面对30年来为之奋力的沙产业将实至名归于“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农业”时,他们所拥有的宽阔胸怀和美好追求。这个群体理当被钱学森先生称誉为“人民中的实干家”和“地方政府积极的领导干部”!

刘:确实如此。这个群体能被钱学森先生称誉为“人民中的实干家”和“地方政府积极的领导干部”亦是实至名归!现在,建设“农业型知识、技术密集产业”,“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农业”的新使命业已呈现在他们的面前,他们将要在学习、提升认识中奔上新的征程。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可喜的是,当下在我国大地上,知识密集“大农业”正蓬勃地兴起,这些发展中的实际情况,恰是他们学习理解,提升认识的实践基础。祝愿新一代的人民实干家和领导干部,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踔厉奋发,取得更好的成绩!

王:我们与您作了一次较长时间的有关“沙产业”的对话,您从初识谈到认知,又从认知谈到沙产业的践行和沙产业意义的拓展,直至沙产业实至名归为“大农业”。通过这场跨越30多年时光的对话,您提纲挈领地讲解,仿佛让我们重温了一堂生动的沙产业课程。您是沙产业整个历程的亲历者、亲为者和亲身见证者,我们最后也想请问您,您是怎样看待沙产业完成整个历程的意义的?

刘:我们从初识沙产业一直讨论到沙产业作为产业名称将不复存,整个历程是一个完整的闭环。沙产业的完整闭环,标志着沙产业率先完成了钱学森先生赋与的作为“知识、技术密集的“大农业”第一阶段,“创造经验”的使命;意味着作为农、林、草、海、沙五个农业型产业中的“小弟弟沙产业”率先跨入“知识、技术密集的大农业”门槛。

钱学森先生始终以其精深的学识和智慧凝视着未来,思谋着国家的发展。他认为,每一位关心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中国科学工作者,都应关注和思考如何迎接21世纪的问题。于景元先生曾著文说,“20世纪80年代初……这一时期,钱老学术思想之活跃,涉猎领域之广泛,原始创新性之强,在学术界是十分罕见的,……钱老预见21世纪将出现两次新的产业革命即由生物技术引发的产业革命完成和以医学与生命科学技术引发的产业革命”(于景元,2014)。

沙产业率先跨入“知识、技术密集的大农业”门槛,完成使命的深层价值,即是对钱老由生物技术引发的产业革命-第六次产业革命的科学预见的现实见证!

我想,我们这次较长时间的有关“沙产业”的对话交流,伴随沙产业实至名归,到了结束的时刻!谢谢你们提出的问题,这些问题也帮助我系统地回顾和思考了沙产业发展的整体历程,并再次认识到能亲自参与推进沙产业发展,是怎样的人生幸事!拘于自已的认知水平,我的回答中或有不足和错误,也期望大家予以指出和修正,谢谢!

注:本文所有配图均由刘恕先生提供。

文/王静、王晓琼 审/刘恕 编/angel

本文来自“中国绿发会”微信公众号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