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客运站转型——道路客运高质量发展的好抓手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
2023-08-29 07:1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澎湃号·政务 >
字号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国道路运输 ,作者刘振国

中国道路运输.

服务行业,载誉前行。《中国道路运输》杂志肩负行业宣传重任,更好地满足读者和市场需要,为促进道路运输经济发展矢志不渝,不懈奋斗。

▲点击上方 中国道路运输 关注我们

未来道路客运场站应“化整为零”,充分发挥道路客运小而灵活的优势,弱化道路客运站的规模聚集客流效应,增设道路客运服务网点,扩大道路客运站的覆盖面,实现多点协同发展。

文 | 刘振国

受客运服务供给优化升级、公众出行习惯变化的大趋势影响,客运行业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客运站已进入新发展阶段。其供给结构、发展模式和增长动力都将发生调整。在此背景下,近日公布的《关于加快推进汽车客运站转型发展的通知》(简称《通知》),对于着力推动客运站转型发展,优化利用现有客运场站资源,明确未来道路客运场站发展方向,加快道路客运场站转型升级步伐,具有重要意义。

新形势有新要求

交通强国背景下的综合运输体系建设,要求加强各方式的一体化衔接。《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中明确了打造“全国123出行交通圈”,提出要构筑多层级、一体化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要建设综合交通枢纽集群、枢纽城市及枢纽港站“三位一体”的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系统。道路客运场站是综合交通枢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更进一步加强与铁路、民航、水运等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探索“铁路+公路”“民航+公路”“公路+公路”等联程运输模式,发挥好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整体协同优势。要围绕道路客运“基础性、衔接性和多样性”定位,当好综合运输的“神经末梢”“连接件”,充分发挥道路客运灵活、门到门的比较优势,实现道路客运与其他运输方式衔接互动、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减少恶性竞争,提高协同能力,发挥道路客运的比较优势。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出行需求,要求优化场站建设运营模式。随着新旧动能加速转换,产业结构加速调整,消费结构加速升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的客运需求将持续增加,交通出行需求呈现门到门、小批量、个性化、多批次的特征。道路客运场站则需要适应这种点到点个性化上门接送的需求,提供个性化、高品质的运输服务,发挥快捷舒适、灵活调配、经济高效的优势,既要满足传统定点定线等常态化出行需求,又要针对不同群体的分类分层的客运需求,提供满足个性化、定制化等多元出行服务,优化供给结构,为人民群众提供高品质、多元化的出行服务提供有力保障。未来道路客运场站应“化整为零”,充分发挥道路客运小而灵活的优势,弱化道路客运站的规模聚集客流效应,增设道路客运服务网点,扩大道路客运站的覆盖面,实现多点协同发展。

新《客规》下定制客运的发展,要求场站完善客运组织形式。2020年,交通运输部修订发布了《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为充分发挥道路客运门到门、点到点优势,满足旅客便捷乘车需求,《客规》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改革举措。一是发展定制客运。明确定制客运车辆可以不进站,在客运班线的起讫地、中途停靠地让所在的市县城区根据乘客需求灵活停靠;二是发展客运站“一站多点”模式。鼓励客运站在其所在的城区范围内的客流密集地点设立停靠点,仅需办理备案,方便客运经营者增补停靠站点。三是放松中途下客管制。允许客运班车在遵守道路交通安全、城市管理相关法规的前提下,在起讫地、中途停靠地所在的城市市区、县城城区沿途下客。定制客运即在线路不做任何变化情况下,通过客运站“一站多点”模式,让旅客回流。未来道路客运场站应充分发挥道路客运小而灵活的优势,增设道路客运服务网点,依托招呼站、公交站、旅游景点、酒店、机场、学校、医院、园区、超市、乡镇等人流集中点且具备条件的地点设置。实现公众出行服务站点上车、按需下车,方便老百姓通过“少聚集”出行。

运输与旅游融合的行业趋势,要求场站积极拓展旅游服务功能。我国已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成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运输服务和旅游融合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转换为交通供给体系质量效益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旅游运输服务需求的矛盾。从当前行业发展现实来看,旅游运输是道路客运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道路客运行业与旅游行业之间有着天然的互补优势,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客流集散地及景点之间的交通、服务衔接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道路旅游客运作为旅客观光旅游的重要承载工具和旅游方式之一也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一方面,要在一体化上下功夫,依托客运站一体化规划建设旅游集散中心,完善旅游集散中心客运线路,实现客运站与景区景点的“无缝对接”。另一方面,要在融合化上下功夫,要结合各地自然、人文资源特色,实现交通出行、交通气象、旅游咨询、特色购物等功能在集散中心的集聚融合,全力为旅客提供“无缝化、全方位、多功能、一站式”的综合服务。

道路客运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要求场站深化综合开发力度。交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基础性行业的特征日益突出,由此交通行业呈现出与各产业日益融合发展的趋势,“交通+”的平台式发展理念被频繁提及,现阶段交通与部分产业的融合发展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运输服务作为传统产业,同样不能停留在产业链的低端和“微笑曲线”的底端,必须准确把握运输发展动力的时代变化,加快形成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动力的发展局面,推动运输服务与产业链上下游、前后向融合发展。随着道路客运行业经营日趋困难,在保障道路客运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利用客运场站资源进行综合开发,拓展商业、旅游集散、邮政、物流和汽车后服务等服务功能,改善企业经营状况,助力道路客运转型升级成为了重要的途径。在道路客运场站建设邮政快递专用处理场所、运输通道、装卸设施,实现邮件快件集中安检、集中上车,尤其是推进农村道路客运场站、邮政快递网点、物流配送站等的融合发展的实践较多,进一步提升了城乡交通运输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客货邮融合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趋势。

新一轮技术产业变革,要求创新客运场站服务模式和业态。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数字孪生等新一代技术的发展,为面向乘客提供全程规划、个性化精准化服务、全方位体验提供了技术支撑。未来客运企业与游客的线上线下互动会更加频繁,定制化的出行需求将呈现爆发式增长。这就要求借力“互联网+”推动变革与创新之势,推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在道路客运领域的广泛应用,加快传统客运服务体系改造升级,创新客运组织模式,推动实现交通精准信息服务,精细数字监管。如优化乘客出行体验,通过部署刷脸自助购取票机、人脸识别验票检票闸机、上车引导等智能化设备,优化购票、取票、实名制验票、检票、上车出行流程,实现乘客无纸化绿色出行、无拥堵刷脸便捷出行等,改变了以往人工售检票、安检等流程,实现了道路客运场站服务的智能化和智慧化。

定位要准,思路要广

从交通网络功能看,道路客运场站是综合客运枢纽的重要组成,是道路旅客运输网络的节点,是联系城乡交通的有效纽带,是交通运输公共服务的支点。

从设施运营功能看,道路客运场站是运输组织和信息服务的场所,是道路旅客集散换乘的设施,是道路客运行业管理的抓手。

从经济社会属性看,道路客运场站是区域发展的窗口,是城市开发的引擎,是产业融合的依托,是具有公益性的交通基础设施,是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公共场所。

从发展思路上,主要推进六个转变:

向公益化转变。要适应道路客运场站由兼具公益性和经营性向公益性为主转变的趋势,针对综合客运枢纽、等级客运站和农村客运站等不同类型,推动出台差异化的土地、财税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对公益性服务给予运营补贴,确保维持客运站的基本运营,做好对农民工、学生等群体的基本出行保障。

向综合化转变。要进一步加强与铁路、民航、水运等各运输方式的衔接,当好综合运输的“神经末梢”“连接件”,推进综合客运枢纽建设。

向小型化转变。要适应人们个性化、多样化、多批次、高品质的交通需求特征,道路客运场站应“化整为零”, 减少一级、二级汽车客运站的规模和数量,大力发展便捷车站和招呼站,明确等级汽车客运站、便捷车站、招呼站的布局、功能和服务区域。

向融合化转变。要适应当前道路客运行业与相关行业深入融合的趋势,需要深化利用客运场站资源综合开发,拓展商业、旅游集散、邮政、物流和汽车后服务等服务功能,助力道路客运转型升级。同时推进农村道路客运场站、邮政快递网点、物流配送站等的融合发展,提升农村客运场站可持续运营能力。

向智能化转变。要推行道路客运电子客票、非现金支付和人脸识别等新技术,探索推进联程联运和一票制服务。鼓励汽车客运站采取安检智能化、报班和检票自助化等服务模式,提升道路客运场站及工具智能化、数字化水平,打造“智慧车站”,提升车站自身运营效率。

向品质化转变。加强出行信息咨询、提供无障碍出行、行李托运、专用候乘等便民利民服务,注重与城市公交、出租车等的无缝衔接,保留人工服务窗口,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咨询、指引等便利化服务和帮助。

方向明确,务实落地

市级客运站。优化现有客运场站规模布局,市级汽车客运站要发展规模适宜、选址合理的客运站,研究以土地资源置换等方式重新调整场站空间布局,有高铁火车站、民航机场的城市,原则上不再新建独立的一、二级汽车客运站。推动道路客运站与高铁站、机场等一体化规划建设,推动不同交通方式站场集中布局、空间共享、立体或同台换乘,优化安检流程,方便群众换乘。针对目前客流个性化、定制化、碎片化特点,大力发展小型的便捷车站和招呼站,在大型市场、产业园区、学校聚集区、旅游风景区、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客源密集区域建设适宜的道路客运停靠站,形成分布广泛、换乘方便、层次清晰的汽车客运站体系。推动客运场站资源综合开发,在保持客运站基本服务功能和确保安全前提下,拓展商业、旅游集散、邮政、物流和汽车后服务等服务功能。加强现有场站升级改造,提升车站自身运营效率,鼓励汽车客运站采取安检智能化、报班和检票自助化等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水平,打造“智慧车站”。

县级客运站。优化现有客运场站布局,综合考虑县城交通需求、交通与城乡交通、对外交通衔接,适当控制场站数量,支持客运站成为对外交通、城区交通和城乡交通的转换节点。积极拓展客运场站功能,引导存量县级客运站充分利用候车厅、售票厅等设施的闲置空间开展商业开发,因地制宜拓展旅游客运、商业服务功能,结合县级农村三级物流节点构建,拓展客运场站物流服务功能。深化城乡交通场站融合共享,引导客运站与公交枢纽站在同一场区内集中布设,支持闲置停发车场引入城市公交车辆停放、发车,提高城市公交、道路客运衔接水平,强化道路客运与公交、出租、社会车的换乘衔接。

乡镇客运站。优化选址,鼓励在乡镇中心、人口稠密、老百姓出行方便的位置建设乡镇客运站,探索以土地资源置换等方式重新调整场站空间布局。明确功能,综合考虑综合服务站功能需求与构成,统筹规划建设标准适宜、规模合理、功能实用的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鼓励存量乡镇客运站与邮政快递网点、物流配送站、农村超市及农业服务场所深度融合,提升客运场站可持续运营能力,拓展物流、邮政、农村旅游、农村商超、电子商务、农机化肥等综合服务功能。积极创新管养方式,在不改变产权和服务功能的前提下,通过招标、委托管理、以商养站等方式开展乡镇客运站日常维护;将客运站划归乡镇政府运营、管理及维护,促进城乡交通运输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

村级客运站点。优化选址,鼓励在街头村口、人口集聚、百姓出行方便的位置建设停靠站或招呼站,结合农村公路建设和农村客运线路走向综合设施。明确形式,农村客运站应以停靠点、招呼站为主要形式,可与商店、学校、村委会等标志性建筑结合设置。积极创新养护管理方式,在不改变产权和服务功能的前提下,突出地方政府责任,将客运站与农村公路一体划归乡镇政府运营、管理及维护。拓展物流、邮政、农村商超、电子商务、农机化肥等综合服务功能,促进客货邮融合发展。

(作者: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综合运输研究中心总工)

原标题:《客运站转型——道路客运高质量发展的好抓手》

阅读原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