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从大厂跳槽到大厂,违反了竞业协议,被判赔违约金144万

2023-08-29 17:5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刚入职的大厂员工在畅想未来时,是否以为进入大厂的生活就是领取高薪,通过不断跳槽,未来一路向上。

殊不知“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近日,某员工从百度在线跳槽到字节跳动,因违反竞业协议,被原公司诉讼,判决需赔偿144万元。

“竞业协议”本就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每次发生高额赔偿案件,热度依然不减。

网友的第一反应是“怎么查到的?”,公司蹲点成为抓违法员工的常用手段。

有人表示同在竞业协议期,因为竞业协议涉及面太宽,已经失业很久了。

有人总结这人至少是个百万年薪大佬,这赔偿金赔了就赔了,不亏。

许多人并不同情这名员工,既然拿了赔偿金,就该履行义务。毕竟,还有某些公司既不给赔偿金,又要求员工遵守竞业协议。而这在法律条例中也是合法的。

所谓竞业限制协议,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的基础上达成的另一个协议,在劳动者在职期间或离职后法定期间,不得以入职竞争性单位、或者自营竞争性业务等方式,与原用人单位展开竞争。而作为对价,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一般情况下,竞业限制补偿金为劳动合同终止前12个月平均工资的30%。而竞业协议期限不得超过2年。

这原本用来保护原创,维护公司商业机密的法律条款,在公司与跳槽员工的博弈发展下,逐渐演变成了“猫鼠游戏”。

要么公司过了度,越了界,侵犯员工合理就业的权利,还不给钱。

这其中不合理的点包括:

1.普通员工也要签署竞业协议?

竞业协议的适用范围原本是界定给那些能够接触到商业秘密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但现在许多公司滥用了竞业协议范围,普通员工也必须签署竞业协议,这是否可以明确判定违法还有待商榷。

我们曾经就采访过一位刚毕业不久,就被竞业协议索赔十三万的受害者,挣的钱还没赔得多。

2.合同里没说竞业协议要给多少补偿金,是不是就无效?

大量存在竞业限制协议中没有约定原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者没有明确载明经济补偿金的具体金额及支付方式,并不影响竞业限制协议的有效性。

3.公司没给我钱,竞业协议是不是无效?

有企业在劳动文本中将竞业限制条款设计为对是否履行竞业限制协议具有单方的选择权。甚至有的企业在劳动文本进一步约定,只要收到竞业补偿金,就视为原单位要求履行竞业限制协议,只要不收到竞业补偿金,就视为原单位放弃要求竞业限制,同时劳动者也放弃经济补偿金。

这样的选择权条款似乎对劳动者一方不公平,但法院认为这样的选择性条款是有效的。因竞业补偿金的支付方式可以延后。最常见的为按月支付,也有按年支付,一次性支付,不排除在职期间提前发放。

4.没收到钱,又想要解除竞业协议需要怎么做?

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约定了竞业限制和经济补偿,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因用人单位的原因导致三个月未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请求解除竞业限制约定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在解除竞业限制协议时,劳动者请求用人单位额外支付劳动者三个月的竞业限制经济补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并不是所有跳槽员工都会乖乖度过“竞业协议”期,毕竟待久了,黄花菜都凉了。还有许多大厂员工上演不少“侦查与反侦查”的故事。

网友“普天之下皆兄弟”总结:

据说互联网大厂疯狂挖人的时候,早就把招式都试过了,一方面自然是想方设法上竞业,另一方面大家都疯狂的挖人,那你想挖的肯定也背了竞业,你也要想办法给员工规避竞业。

首先,竞业协议再怎么仔细,你不可能预见到员工离职以后新成立的公司对吧,所以这些大厂会不停的成立新的公司,反正现在成立公司又不需要验资了,就是壳公司走账发工资就行了。

然后竞业协议你不可能把所有的行业都ban了吧,那就成禁止就业协议了,总有你允许的行业,一把互联网公司无非就是生活啊金融啊软件开发啊之类,我成立一个农业研究院你管不着吧?

你查社保,没问题,他就是我农业研究院的研究员,你没辙,不过,他人还是在我 x 大厂做软开。等过了竞业期,再用真实身份转回公司。

当然,在实际工作的 xx 互联网公司,他会是化名工作,oa 里面只能看到英文名或者花名,真名只有hr 知道,对外联络的手机号用老婆的或者爹妈的身份证实名申请一个新的就行了,这样他就有两个身份:一个张三(真名),xx 农业研究院研究员(只是交社保发工资);一个张三丰(花名),实际工作岗位xx 大厂工程师,对外联系手机号(老婆实名新申请)。

这种公司基本都是封闭办公区,外人无预约禁入,即使有预约也是去单独的会客区,不能进办公区,只要他不浪,主动在社交媒体自首,基本没辙。

当然,为了破解这个办法,很多互联网公司会采用给员工寄快递包裹或者蹲守公司入口的方式钓鱼取证。

不过总有见招拆招:比如公司前台一律不代收包裹(员工自己也要有预防,比如自己网购的地址不留公司地址,这样直接寄到公司的快递肯定有鬼一律不收,公司可以在办公区外的公共区域设置一个代收点),外人来访必须提前和本人预约,前台没有在系统里查到预约的拜访一律查无此人,再比如分出一个办公区“租给“农业研究院挂牌,内部再打通,上班的时候有竞业的人刷卡进农业研究院的门,再通过内部通道到实际工位,你在门蹲守到了也没辙。

当然就是最后终极招数了:冒充猎头钓鱼招聘,你想跳槽,那你肯定不能用农业研究员的身份,你肯定要主动招自己的真实岗位,这就是赌人性了,如果你动了这个心思,那现公司也帮不了你了。

唉,打工不易,且行且珍惜。

END

原标题:《从大厂跳槽到大厂,违反了竞业协议,被判赔违约金144万》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