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长三角议事厅·周报|上榜66家独角兽,上海居全球第四
福布斯《2023全球独角兽榜》显示,截至2023年上半年全球独角兽总数达1,653家,中国拥有394家,位列全球第二。其中2022年长三角地区独角兽企业数量总共为121家,接近占全国独角兽企业的40%,继续领先京津冀、粤港澳等城市群地区,而上海坐拥66家独角兽企业领跑长三角并位居世界第四。
独角兽企业是指一个成立不足10年,且公司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未上市企业,具有爆发式成长、颠覆式创新等特征,一般是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的引领者。
以上海为例,2022年有超过一半的独角兽企业诞生于上海颇具优势和特色的“3+6”产业体系,其中三大核心产业中人工智能类企业占上海独角兽企业总数的12%位居榜首,其中估值最高的人工智能产业的独角兽滴滴自动驾驶已超过了250亿。
上海对于人工智能产业的重视从2018年便已经开始,该年发布《上海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包括加强人才培养、加大科研投入、优化创新环境推动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
2020年上海发布《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奠定了上海人工智能产业的优越环境。2021年上海市公布的《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导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指出,确立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为三大核心产业,而目前人工智能产业类的独角兽企业已经成为上海经济发展的重要来源。
2022年,上海人工智能规模以上企业数超过300家,独角兽企业占据三大核心产业独角兽企业的接近一半,如何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首先可以增强独角兽企业的引领效应,以企业促产业。2019年商汤科技宣布研发总部落户上海,还有位于徐汇区的依图科技、嘉定区的滴滴自动驾驶均对上海全力打造世界级人工智能产业集群起到了促进作用。2023年2月在上海的全球人工智能开发者先锋大会上也宣布目前人工智能产业浦东张江、徐汇西岸、临港新片区、闵行马桥的四大产业格局基本成型。
其次,以人才为抓手,构建人工智能产业高地。预计到2025年,上海人工智能产值规模需要突破4500亿元,相关人才需求规模将达到34.3万—41.4万人,这样一个目标和人才需求仍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同时,加强国际交流,与硅谷等地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使上海人工智能产业类的独角兽企业与国际“龙头”有更多互动机会,将进一步助推上海成为人工智能产业高地。
长三角
国家发改委24条措施,为虹桥开放枢纽升级
近日随着《关于推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进一步提升能级的若干政策措施》发布,文件指出,围绕做强虹桥商务区这“一核”,做优做精北向拓展带、南向拓展带这“两带”,引领带动长三角全域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等三个层面,提出了24条具体措施,覆盖沪苏浙13个区县市,该版措施最大的亮点便是拉近了安徽城市与虹桥国家开放枢纽的关系。
(来源:解放日报)
制造业成为长三角GDP增速关键因素
今年上半年,长三角41个城市中,35城GDP增速跑赢5.5%的全国增速,增速不低于7%的有17城。其中,6城增速达8%,江苏连云港增速最高,为12.9%,紧随其后的是上海(9.7%),值得一提的是浙江全部城市跑赢全国增速,比如绍兴、衢州、温州均达7.5%。其中制造业贡献突出,上半年连云港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0%,宿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分别达12.0%。
(来源:解放日报)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发布综合交通专项规划
近日,沪苏浙交通部门主要负责人在上海共同发布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综合交通专项规划。该规划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大关键,通过构建“一体化、数字化、低碳化、共享化”的示范区高质量综合交通体系,塑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交通环境,实现对外交通集约畅达、内部交通绿色便捷、交通治理协同高效的目标愿景。
(来源:浙江日报)
经济
上海推出29项任务举措,放权赋能解决临港新片区痛点堵点问题
近日,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介绍临港新片区四周年发展成就及下一步总体考虑并发布29项任务举措,其核心是坚持以“五个重要”为根本遵循,努力在上海建设“五个中心”与强化“四大功能”中体现更大临港作为和担当,29项任务举措聚焦“特殊”“经济”“功能”三个关键词,共6个方面,主要为了解决临港新片区的痛点问题,并给予更大力度的资源要素供给与改革自主权。
(来源:解放日报)
上半年上海浦机场口岸跨境电商出口货值增2.7倍
今年1至7月,上海空港口岸跨境电商商品出口迅猛增长,共申报出口跨境电商2.2亿票,累计货值达47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倍和2.7倍,而今年以来浦东机场口岸跨境电商出口申报单月破3000万票、单日超100万票其实已成常态,从口岸跨境电商出口目的国来看,前三位分别为美国、荷兰、英国,其中对美出口额已达232亿元,同比增长3.4倍。
(来源:解放日报)
前7月安徽对“金砖国家”进出口增长超五成,锂电池出口表现亮眼
今年前7月,安徽省对“金砖国家”进出口565.7亿元,同比增长51.2%;其中,出口476.8亿元,增长69.1%。今年以来,安徽“新三样”产品走俏“金砖国家”。其中,锂电池出口表现亮眼。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7月,安徽省对“金砖国家”出口锂电池6.6亿元,同比增长9.3%。(来源:中安在线)
东盟成为浙江第二大贸易市场
今年1月至7月,浙江对东盟成员国进出口额达3867.8亿元,同比增长8.0%,东盟成为浙江第二大贸易市场。今年1月至7月,杭州海关累计签发中国—东盟自贸协定原产地证书24.63万份,签证金额845.21亿元,帮助企业进出口东盟国家货物享受关税减免约52亿元,对企业抢订单、拓市场起到重要作用。(来源:浙江日报)
7月浙江工业稳步回升
今年1月至7月浙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9%,其中7月当月同比增长5.9%,累计增速、当月增速均高于全国,且累计增速年内首次赶超东部地区。今年以来,从一度低于全国到好于全国并赶超东部,浙江工业呈现稳步回升向好态势。(来源:浙江日报)
中国工业软件供需大会在江苏南京举办
8月21日2023中国工业软件供需大会在南京举行,大会汇集了全国软件产业和数字经济发展最新成果,大会发布了《2023年我国工业软件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指出我国工业软件产业面临技术基础仍旧薄弱、产品体系化发展不足、供需两侧融合度低等问题,大会参展企业超过600家,软件百强、互联网百强企业及关键软件龙头企业集中亮相。
(来源:新华日报)
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市公司达21家
今年以来安徽省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15家,其中涉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市公司4家,占比27%。截至目前,安徽省涉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市公司达21家,占所有上市公司数量的12%。上市公司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注册制实施以来,安徽省新增涉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市公司10家,首发融资规模为64.51亿元,拓展了研发投入资金来源。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谭亘奇系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硕士研究生、马聪系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
“长三角议事厅”专栏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基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研究中心和澎湃研究所共同发起。解读长三角一体化最新政策,提供一线调研报告,呈现务实政策建议。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