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金小博说】金山最本真的慢生活,是坐在张堰大街那间老茶馆里吃讲茶……
品茶
茶
人
生
百
味
就是在确定写这篇推文的时候,金小博真的很感慨。
老虎灶
本来是要写金山老茶馆,但一提起茶馆,“老虎灶”三个字却又莫名跃上心头。想来也正常,毕竟泡茶需要热水,前后还是有关联的。
老虎灶开在上海弄堂内,专门向居民售卖开水的地方,每隔几条弄堂就有一爿老虎灶,从清晨开始就给居民供应开水,直至深夜。它的存在,给当时没有煤气、不生煤炉、早出晚归的家庭带来很多方便。泡开水既方便,又不怕弄湿。不少老虎灶开兼开茶馆,其中的茶水炉是专门用来烧茶水的,它的燃料大多是砻糠或者煤炭。因为茶水炉的烟囱在屋顶上,炉膛却在店内,形状宛如一个卧着的老虎,故俗称“老虎灶”。
金山的最后一爿老虎灶,或许就是开在亭林镇后岗老街上的。随着城乡居民家庭对液化气和天然气的广泛使用,老虎灶的作用日渐衰微。2019年,这家的老虎灶被拆除,门店被租给服装加工厂。金小博那年满怀期待去一睹其芳容时,被告知三个月前就彻底关张了……
虽然,老虎灶不再,但金山的老茶馆却仍然在村居街巷里顽强地存在着——
跑题结束,言归正传。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是世界各国茶文化的发源地。自古以来,中国人便有饮茶、制茶的习惯。淡雅清香的绿茶,甘甜醇厚的红茶,绵柔顺滑的白茶,浓香甜润的黑茶……茶文化早已深深融入所有国人的心中。
2022年,中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而茶馆文化作为茶文化的一个分支,自古以来有多种称谓。茶馆的称呼多见于长江流域,两广多称为茶楼,京津多称为茶亭。此外,还有茶肆、茶坊、茶寮、茶社、茶室、茶屋等称谓。在金山,老百姓又是怎样吃茶的呢?
品味
壹金山茶馆习俗
——吃讲茶是什么?
如果您到了金山的张堰第一楼,大概率地会与“吃讲茶”的习俗相遇。这种“吃讲茶”的茶馆习俗,是旧时流行于浦南一带的风俗形式,也是江南地区传统的协商议事形式。
历史上的张堰古镇水陆交通发达,自古便形成商业集市。而建于清光绪年间的张堰第一楼,自其落成就成为张堰古镇上的商业中心。据说,茶楼系一户范姓人家傍南湖跨港而建,下可行人,上为茶楼,倚街临水,闹中有静,为镇上风雅士人吃茶品茶的绝佳之地。茶楼清末曾改名“松风水月楼”,到了民国十一年(1922)又易名为“南湖望月楼”。与张堰八景中的“秦峰挹翠”遥相呼应,一时文人墨客,乡野隐士,纷至沓来,成为了镇上众多茶馆中的“第一楼”。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拥有百年历史的张堰第一楼生意依旧兴隆,楼下是大众茶室,楼上设有雅座兼书场,门前还有老虎灶供应开水,而且从清晨到夜晚,一日三市,茶客不绝,但吃讲茶的形式依然存在。
即便到了今天,随着智能手机等大众社交媒介融入百姓生活,深刻影响着城乡居民的生活内容的方方面面,但在金山城乡,茶馆依然是还是百姓居民乐于集中的地方,特别是在各个村居,茶馆习俗(吃讲茶)依然是村民们交流互动的方式。可见,茶馆作为村民集聚地,相当于农村的“情报站”,是收集民情民意的重要来源,也是农村群众发声音、提意见的平台。
金山的茶风俗如是,在国内还会有哪些特别的茶馆呢?请随着金小博一起往下看~
品味
贰
中国式茶馆四大派别是哪四大?
中国茶馆分东、西、南、北四大流派,分别是:川派茶馆、粤派茶馆、京派茶馆、杭派茶馆。具有代表性的茶社分别是,北京老舍茶馆、扬州冶春茶社、广东港式茶楼、成都观音阁老茶馆。
巴蜀茶铺
成都茶馆
中国茶馆看四川,四川茶馆看成都。成都被誉为“泡在茶碗里的城市”。巴蜀是中国茶的发源地之一,自古饮茶风气盛行。四川有句老话,“头上晴天少,眼前茶馆多”,晒不到太阳的成都人喜欢聚到茶馆里“摆龙门阵”。
记得前几年去成都,顺路去杜甫草堂和宽窄巷子,感受了一下成都茶馆。至今,喝的茶味早已淡忘,但茶馆内外生意之火爆真是历历在目。看着几百号人坐在咯吱作响的竹靠椅上品茗高论,金小博就在想如果他们一天就这样喝茶,可茶钱从哪里来呢?
长嘴茶壶
成都人喜花茶,茶具则沿用北方惯用的盖碗。有意思的是,成都茶馆里茶客的桌上是看不见茶壶的,全场都是由“茶博士”拎着长嘴紫铜的大茶壶给茶客斟茶。所谓“茶博士”是茶馆里跑堂的堂倌,因身在茶馆,广结三教九流之客,见多识广而得名。四川茶馆的茶博士冲茶是一绝,紫铜长嘴大茶壶、锡茶托、景瓷盖碗,一手握铜壶,一手卡一摞盖碗,须臾之间,茶托迤逦滑落,随后一条水线注入盖碗,一套动作行云流水。
竹椅
竹靠椅也是成都茶馆的一大特色。四川产竹,竹制靠椅可躺可坐,泡上一整天都不会倦。茶馆里卖报纸、掏耳朵、擦皮鞋的小贩穿梭往来,自成一景。大树荫处,凉棚底下,随随便便摆上桌凳,就可以喝上茶,这便是“视茶如命”的成都人。
广东茶楼
粤派茶馆,起源于广州。在“得风气之先”的岭南文化影响下,其茶馆起步早,是南方沿海地域茶馆的代表。广州“重商、开放、兼容、多元”的地方特色在茶馆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与其他地域不同的是,广州茶馆多称为茶楼,楼上茶馆楼下卖小吃茶点,典型特点是“茶中有饭,饭中有茶”,餐饮结合。
当代广州茶馆的雏形是清代的“二厘馆”,清咸丰年间,佛山、广州等地出现了“厘馆”,因为一杯茶仅二厘钱,这些茶馆又叫“二厘馆”。二厘馆的特色就是一盅两件。老广们常说:一盅两件,足以叹世界。“一盅”指的是一壶茶,“两件”指的是两件点心,比较地道的就是“四大天王”——虾饺、干蒸烧卖、叉烧包和蛋挞。
广州人向来有饮茶的习俗,尤其是“喝早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活动和社会交往的频繁,喝早茶已成广东省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及众多企业、单位也将其作为接待宾客的方式。
北京茶馆
北京茶馆的特色就是京韵京味,像一位侃侃而谈的文化人。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茶馆》,就是以茶馆为背景,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变迁。
在北京茶馆里,人们沏一壶茉莉花茶,谈天说地,纵论天下大事,家长里短。早先北京的剧场就叫做茶园,戏曲演出都在这里,京剧名家梅兰芳多次在茶园演出,如今也有相声团体的演出等。
北京茶文化有市民茶文化、文人茶文化、宫廷茶文化。北京茶文化的主要特点是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层次复杂、功能齐全。北京人饮茶者众,从以前的皇帝贵族、达官贵人到市井小民,都有饮茶习惯。
“脚下一双趿拉板儿,茉莉花茶来一碗儿”。各地喝茶大都讲究环境的清静淡雅,可是北京却是喧哗热闹的。北方人性格豪爽,不拘小节,喜用大壶沏茶,大碗喝茶。其中以北京的大碗茶尤为出名。北京人喝大碗茶,喜泡花茶。花茶又称香片,由新茶和鲜花拌和窨制而成。新茶充分吸收花香,浓郁醇厚,耐冲耐泡。北京人喝花茶,原是因为旧时饮用井水,水质硬而苦,而用茉莉花和绿茶一起冲泡,可以中和水中的苦涩。久而久之,这便成了老北京特有的一种饮茶习俗。
如今的老北京茶馆是一种多功能的饮茶场所。茶客们可以来此欣赏曲艺表演,一口驴打滚儿配香片,不急不躁,自得其乐,这就是地道的北京茶馆生活。
江南茶社
南宋时,杭州有名的茶肆、茶坊集中在当时的“天街”,也就是当今的中山中路、河坊街等闹市区。清末到民国,茶馆多在西子湖畔,而西湖游船也是一个特色的小茶馆。杭州茶馆的特色在于名茶配名水,龙井茶,虎跑水,是西湖双绝,搭配上杭州美景,别有一番品茗赏景之趣和风雅诗意的情致。
杭州茶馆的发展是全国茶馆业中较发达和先进的代表。进入21世纪以来,相继出现了主题茶馆、复合式茶馆、探索式茶馆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知名茶艺馆基本成型。在“人性柔慧,尚浮屠之教”的吴越文化影响下,杭派茶馆自带江南文人儒雅的气质。
苏扬茶社,好比吴侬软语的小家碧玉。《忆江南》一词如此描述苏州茶社:“苏州好,茶社最清幽,阳羡时壶烹绿雪,松江眉饼炙鸡油,花草满街头。”苏州人喝茶,喜欢细品慢饮,佳茗在手,可做半日消遣。扬州茶馆更是有特色,扬州有句话,“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扬州茶馆澡堂不分家,往往早上是茶馆,晚上可以洗浴。扬州茶馆还有精美的茶食点心。另外,弹词评话也是苏扬茶社共有的一大特色。
茶,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也是“琴棋书画诗酒茶”,嘉木一叶承载着千年的岁月,也蕴藏了深厚的历史文化。茶馆,是一种公共生活,也是一个微观世界,找机会一起茶馆品茶吧!
原标题:《【金小博说】金山最本真的慢生活,是坐在张堰大街那间老茶馆里吃讲茶……》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