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科技人物|刘颖|29岁时,她成为北大最年轻的博导
2013年,29岁的她来到北大,在燕园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成为当时北大最年轻的博导。在课堂与实验室之外她的身影活跃在各个“舞台”。
她是刘颖,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副院长对待科研一丝不苟对待生活满怀热情今天,带大家走近这位“学霸女神”的精彩人生。
刘颖从小就对大自然表现出极大的好奇心,喜欢观察蚂蚁搬家,爱读《十万个为什么》,中学时尝试从香蕉中提取DNA。
高考,刘颖填报了南京大学生物专业并坚定勾选了“不服从专业调剂”。进入南大后,刘颖给自己设立了一个目标,“在本科毕业后一定要继续深造最终能建立自己的课题组和实验团队研究自己最感兴趣的生命问题”。
本科毕业后,刘颖考入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读博起初,她不能完全听懂英文授课,于是就在上课时录音,晚上花两三个小时反复听直到听懂为止。前两年的几个课题都进展不顺但她并没有气馁。
“科研像一场马拉松”
认准了,再辛苦也要坚持”
在哈佛医学院攻读博士后时,刘颖将线粒体作为今后的研究方向29岁时,刘颖在北大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主要研究细胞应激与稳态调控。2019年,在北大工作近六年的刘颖凭借在生命科学领域的突出贡献,成为“科学探索奖”的首届获奖者之一。2020年9月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成立刘颖担任副院长
教学和科研以外
刘颖热衷于科普教育事业
她参与录制了一系列
小学生命科学课视频
与媒体合作开展公益读书活动
她还参与科普书籍的翻译和审校
参加科普类节目的录制
尽其所能地分享科学知识
科研中的刘颖严谨较真课外,她又像个亲切的邻家姐姐喜欢和学生们聊八卦、聚餐、玩密室。她爱唱歌,参加了教职工合唱团也爱长跑,是一位“马拉松老将”。
《一代宗师》曾有句经典台词:“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于刘颖而言,科研是“见自己”她在其中找到了一生兴趣和目标。“见天地”是做科普和参加公益,而教书育人则是“见众生”“。这三件事互相结让我觉得自己是一个更完整的人”。
网友纷纷为刘颖点赞“年轻有为”“大学生的榜样”
来源:北京大学
声明:文章图片用于公益科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标题:《科技人物|刘颖|29岁时,她成为北大最年轻的博导》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