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棉法“枫”景线丨石棉法院安顺法庭:解锁四个“密码”  以“枫”色点染彝山藏寨

2023-08-26 11:0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走进石棉县安顺场镇

一幢幢风格各异的民族建筑

一片片风景优美的田园生态

见证着现代文明与民族风情的有机结合

这背后离不开石棉法院

安顺法庭干警贡献的一份力量

石棉县是“藏彝走廊”上的重要县域节点。石棉法院安顺法庭辖区内藏族、彝族等少数民族群众占比达到 30%,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聚集区法庭。

近年来,安顺法庭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运用枫桥经验,不断解锁高质量服务少数民族群众的“工作密码”, 以“枫”色点染巍巍彝山、悠悠藏寨,描绘出一道和谐靓丽的“枫”景线。

解锁化解涉少数民族群众纠纷的

“情理密码”

少数民族有着一些自己的“习惯法”,单独依靠法官释法明理的模式往往效果不佳。如何实质化解涉少数民族群众矛盾,事关民族团结、社会和谐,也考验着法官的智慧。

2022年,一名彝族小伙在某乡务工时身亡,案件调查办理途中,其亲属和施工方产生纠纷,双方一时僵持不下。

安顺法庭法官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与“德古”进入现场进行调解。德古用本民族的语言细数祖辈先人“以和为贵、以诚立家”的家风家训,了解查清事实真相,消弭双方误会,并用“民族话”“民间理”“法律规定”轮番进行调解,终于在当天晚上促成双方达成和解,一场风波消弭于萌芽状态。

什么是德古?安顺法庭负责人介绍,一般情况下,少数民族矛盾在进入司法程序以前,往往先由本族内威望较高的人进行内部调解,而此类“民间裁判者”角色的扮演者,在彝族群众中被称为德古,在藏族群众中被称为路吉达克。他们在化解民族纠纷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要想化解好少数民族群众的纠纷,我们发现除了依靠法律,也离不开传统社会治理主体的支持。”安顺法庭负责人如是说。

于是,安顺法庭通过选派政治思想强、法律素养高、具备双语办案能力的干警,与少数民族德古、路吉达克联合,在法庭挂牌成立德古和路吉达克特色调解工作室,凝聚最大力量精准化解涉少数民族纠纷。

2017年以来,安顺法庭通过“法官+德古+路吉达克”法俗结合模式这一纠纷化解“情理密码”,坚持用心、用情办理案件,将“法言法语”通俗化、本地化进行转换释明,切实维护当事人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

近年来,通过德古、路吉达克与派出所、司法所、村组干部联动,共同化解涉少数民族群众纠纷1000余件,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解锁贴心服务少数民族群众的

“科技密码”

“非常感谢孙法官,原本以为我们这场离婚案件需要历时很久才能解决,没想到孙法官如此高效地解决了我们的难题,非常感谢……”“云”庭审结束后,当事人安某向安顺法庭法官这样说道。

这一幕发生在一起安顺法庭“云”开庭审理跨省离婚案件中,双方当事人均在新疆,无法回家参加诉讼。法官在征求双方当事人同意后,以线上开庭的方式使远在他乡的他们好聚好散。

近年来,安顺法庭通过全面升级改造科技法庭功能模块,促进在线智能语音识别、在线质证、在线庭审系统的“三线融合”,使开庭“网上见”、调解“云端聚”成为常态,先后在线化解纠纷59件;通过运用四川法院微法院平台,推行“互联网+庭审”模式,年均在线开庭、质证70余次,使跨省纠纷化解打破时空限制,也使本地群众享受到足不出户解决纠纷的便利。

同时,考虑到下辖的各民族乡皆分散在崇山峻岭间,当事人参加诉讼颇为不便,安顺法庭邀请辖区乡镇党委召开联席会议,专题研究出台了《关于协助配合安顺人民法庭取证、送达、勘验等工作的通知》,各村镇指派通晓少数民族语言的专人负责协助法院开展工作,并在辖区5个自然村村民活动室、乡镇司法所设立“枫渡·和合工访”诉讼服务点,开通线上诉讼服务功能,此举解决了以往与部分少数民族群众联系沟通不便的难题,极大保障了辖区少数民族群众优质高效参与各诉讼环节。

据介绍,围绕“全流程无纸化、全时段在线、全域功能共享”的法庭建设思路,安顺法庭正着力打造集24小时自助诉讼服务、法治宣传教育服务、全流程在线诉讼服务“三项服务”为一体的“枫渡·法庭科技馆”,以期给辖区群众带来全新的诉讼服务体验。

解锁护航少数民族旅游产业的

“发展密码”

安顺法庭辖区内民族文化多元,旅游资源极为丰富。

蟹螺藏族乡有着“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四川最美古村落”等美誉;安顺场镇以“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而蜚声中外;新民藏族彝族乡拥有四川省境内最大的高海拔淡水湖——茨格达海子;王岗坪彝族藏族乡着力打造王岗坪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草科藏族乡结合草科藏族文化特色,打造环大贡嘎重要的温泉特色小镇。

近年来,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旅游业、民宿业成为少数民族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为特色旅游产业提供有力司法保障,成为法庭参与社会基层治理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在对涉旅游业案件认真分析研判、深入走访调研旅游企业和旅游业从业者的基础上,安顺法庭推出“青法筑梦、护航红旅”专项行动计划,为涉旅案件开辟绿色通道,对涉旅案件实行“四快、三就”(快调、快立、快审、快执,就地调处、就地立案、就地审理)原则,提升旅游案件的办理速度;积极开展“送法进企业”系列活动,先后走访23家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积极开展法治讲座、法律宣讲,提供法律建议11条,与贡嘎雪等3家规上企业协商共建“无讼企业”示范点;制作发放旅游业法律风险防范指引和酒店、民宿业法律风险防范指引,从源头上减少旅游法律风险。

经过不断努力,全域旅游法治化营商环境水平得到提升,令游客更加放心、舒心。2022年,全县A级景区接待游客262.52万人次。

“今年,仅‘五一’期间游客数量就达到了20.23万人次,同比增长19%。少数民族群众的收入增加了,纠纷同比减少了,脸上笑容变多了,我们感到十分欣慰。”安顺法庭负责人说。

解锁涉少数民族群众普法宣传的

“文化密码”

文化是民族团结进步的纽带,要想真正开展好少数民族群众的工作,就必须深入了解他们的文化,同时向他们潜移默化地传递法治文化。

为此,安顺法庭精心打造“百川汇集”学习沙龙,以“双向输送”培养模式,营造互学共进的工作氛围,全面提升解纷能力。

邀请德古、路吉达克等少数民族群众代表到院,一方面,由他们从礼节、伦理、风俗、道德等方面引申,总结分享涉藏彝婚姻家事、邻里关系、土地林权等纠纷的调解秘诀。

另一方面,由法院干警结合现行法律规定,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德古、路吉达克们讲解婚姻、赡养、民族团结等相关常用法律知识,引导其在法律制度的框架内依法调解,更好地服务群众,推动民族团结。截至目前,开展学习沙龙10余次,联合培训德古、路吉达克、法院干警300余人次,交流内容被吸收形成了调研文章《民族杂居区法庭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路径——以涉少数民族纠纷的化解为视角》,为更好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了智力支持。

不仅如此,安顺法庭法官还以“双百四进”、“三官一律一员”下基层、法庭开放日、以案说法、巡回审判等多种形式,用乡音传递法治声音。

依托法院在县域4所小学4所中学分别设立的“红领巾法学院”和“青少年法学院”,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订单式、沉浸式普法23场次,让3000余名学生对法律可知可感。

利用法院“两微一端”新媒体平台,精心制作以真实案例改编的法治微电影《法暖彝乡》《寻牛记》,着力提升藏彝群众法律意识,引导各民族同胞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思维。

不断凝聚文化力量,通过文化交流共享构建出和谐友好的民族关系。先后与蟹螺藏族乡共同开展“只此青绿·以书践春”读书活动,与栗子坪彝族乡共同开展“孟获城里品三国 云海乘风论古今 民族团结一家亲”读书活动,以法治文化滋养民族团结之花。

在这里,安顺法庭干警用岁月不变的热忱做好每一次司法服务,以真情为民的初心化解每一起矛盾纠纷,使枫桥经验在少数民族杂居区焕发着新的生机与活力。

原标题:《棉法“枫”景线丨石棉法院安顺法庭:解锁四个“密码”  以“枫”色点染彝山藏寨》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