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印度纪行︱一枚受精鸡蛋的身份政治学
很多旅游小册子上都说,印度的街边小吃是一绝,但我始终不敢品尝。不过,我倒是在孟买一个小摊前停留过十多分钟,看那位20来岁、皮肤黝黑的摊主做炸馅角。
炸馅角,也就是三角型的饺子,个头不大,跟中国大一点的饺子差不多。馅是调好的,以土豆泥为主,再加上些剁碎了的茴香等绿色蔬菜和咖喱调料。
印度小吃炸馅饺
正是中午时分,来买炸馅角的人不少,大多是年轻人,买上一两个,看样子就算作是一餐了。
据说炸馅角的历史十分悠久,可以追溯到早先进入印度的帖木尔和莫卧儿的军队,这多少有些神话了这种简易的大众食品。在东南亚、拉美、南欧和非洲, 我都见到过类似的炸馅角,只不过大多都是荤的。
在印度,不但街头小吃多是素的,到了餐馆也一样,顶多也就是有些鸡肉丁。国人初到印度可能会很不适应,其实在印度,素食是一种传统,与古老的婆罗门教(亦即今天的印度教)和种姓制度有关。
在婆罗门教看来,吃肉会让肉体与灵魂受到玷污,因而肉食者是“愚钝的”。相应地,高种姓者不吃肉,素食是婆罗门必须坚守的基本原则,也是高贵之所以高贵的基本条件。只有“贱民”才吃肉,或是从事屠宰(杀生)的、卖肉的行当。圣雄甘地就是个素食主义者,其十一大誓言中的第七条即“控制味觉”,据说他拒绝吃受精鸡蛋。
既然是传统,本来也没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令人惊奇的只是,作为传统的素食主义,竟会逆袭现代医学,日益成为一种政治正确,一道社会的“潜规则”,一条高低贵贱的心理界限。
常驻印度的朋友告诉我,炸馅角还算是有油水的,他“推荐”我去看印度政府正式发行的健康手册《母婴护理》。那本小册子给孕妇们的建议是,不要吃肉、蛋和油炸食品,要清心寡欲。2012年出版的一本针对11-12岁孩子的教课书则干脆宣称,肉食者“倾向于作弊、撒谎、违背誓言和性犯罪”。
至于国际组织那些令人尴尬的统计,显然不在印度官方的考虑之列。如印度是世界上产妇死亡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主要原因即营养不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数据表明,2015年印度每10万名产妇就有174人死亡,远高于中国的27人。而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则显示,印度儿童的营养状况,甚至比布基纳法索、海地、孟加拉国等国的更糟糕。由于缺乏蛋白质,七成印度成年人的肌肉状况堪忧。
随着印度教民族主义的崛起,餐桌日益成为印度政治的战场。2007年,一项将鸡蛋纳入学校午餐的计划,遭到了印度教领袖们的强烈抵制。时至今日,印度营养状况最差的10个邦里,只有3个给孩子们提供鸡蛋。与此同时,在寺庙周边建立“无肉区”( meat-free zones)的呼声越来越高,有些甚至要求印度教寺庙所在的整个城镇都“无肉”。
执政的人民党极力鼓吹素食主义,不外乎是要体现其印度教本色,以迎合其背后的“国民志愿服务团”和占这个国家人口多数印度教信徒。2017年公布的一项调查表明,素食者居多的10个邦,都是印度教民族主义的人民党在“掌权”;而10个非素食者居多的邦中,有8个都是其他党“掌权”。这篇刊登在《印度快报》(2017年4月6日)上的文章,标题就明确地写着《吃素食者,投人民党的票》。
《吃素食者,投人民党的票》
我在印度逗留期间,当地媒体还在讨论水牛肉出口急剧减少的问题。印度教以牛(cow)为圣,但不包括水牛(water buffalo)。多年来印度一直是水牛肉出口大国,整个产业有近50亿美元的产值,从业者主要是穆斯林。但印度政府2017年的一纸禁令,将水牛也纳入了禁止宰杀的行列。该禁令虽然很快被最高法院搁置了,但给相关产业造成的损害已经难以挽回。许多商店不再出售肉类,包括鸡肉。不少穆斯林为此断了生计,与印度教教徒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印度是一个农业大国,已经实现了粮食自给,也有充分的自然条件发展畜牧业,提升国民的营养水平。但 2015年当《纽约时报》专栏作者纪思道来到这里时,却发现这个国家正处于全球营养不良的“震中”:政府数据显示(其它估计数据更高),39%的印度儿童因营养不良而发育迟缓。“这是民主制度的一大失败”,纪思道写道。
西方记者看印度,向来喜欢拔高其民主制度的意义,顺带映射一下中国。这一次,纪思道难能可贵地对印度的民主制度“开了一枪”,只可惜打的不那么准。印度面临的问题,无关乎“民主vs专制”意识形态斗争,也不是经济发展能否能催生出足够的鸡蛋和肉类给孕妇和孩子,而是吃这些东西是否符合一个印度人的“身份”。
当然,身份政治(identity politics)并非印度所独有。根据弗朗西斯•福山的研究,这甚至可以称得上近十年来全球政治的风潮,使多元的社会日益分裂为一个个狭隘的“身份”。而在印度,“你即你所吃”(you are what you eat)。即便原本是吃肉的,出于政治正确的压力,或是向“高贵”靠拢的动机,也不得不转向素食,起码在公开的场合是这样——就像那些在孟买街头买炸馅角的年轻人。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