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呐喊》出版百年,怎样理解鲁迅的第一声呐喊?

2023-08-26 19:0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1923年8月,鲁迅第一部小说集《呐喊》由北大新潮社初版印行,距今已有百年。

鲁迅所生活的年代,正是中国遭遇大变革的时代。而《呐喊》自1918年4月《狂人日记》开始,到1922年12月《〈呐喊〉自序》的完成,14篇小说刻画了众多经典的人物形象,比如孔乙己、阿Q、闰土等。鲁迅以笔为文唤醒沉睡的国民,到21世纪的今天仍有巨大的影响力。

《〈呐喊〉自序》是鲁迅为小说集写的自序,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鲁迅为什么要写作《呐喊》小说集?在写《狂人日记》前他有过怎样的生命经历?这些生命经历与他的所思所想有何关系?这些在此篇文章中多有交代。因此,《〈呐喊〉自序》里不仅有鲁迅过往人生的记忆,也能印证其心路的旅程。今天,活字君与书友们分享北京市第四中学语文教师王志彬对《〈呐喊〉自序》的解读,理解鲁迅的文学根源。

绝望的抗争者

王志彬 文

本文为节选,原刊《细读〈呐喊〉 : 大先生的绝望与希望》

寂寞

我感到未尝经验的无聊,是自此以后的事。我当初是不知其所以然的;后来想,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

寂寞的含义其实就是鲁迅所讲的:“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而这样的寂寞越来越大、越来越多了。

从1881年鲁迅出世到1918年鲁迅发表《狂人日记》,这段时期之内,鲁迅在《〈呐喊〉自序》中都有交代:1898年之前是文章的第二段,人世美梦的成长和破灭;1898年到1902年是南京求学时期,科学之梦的破灭;1902年到1909年日本求学期间,医学救国之梦和文艺救国之梦的相继破灭;1918年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字。那么,从1909年鲁迅从日本归来之后到1918年这一段时间鲁迅究竟经历了哪些事?文章之中是否有交代?

仔细阅读文本,我们会发现有这么一段:“只是我自己的寂寞是不可不驱除的,因为这于我太痛苦。我于是用了种种法,来麻醉自己的灵魂,使我沉入于国民中,使我回到古代去,后来也亲历或旁观过几样更寂寞更悲哀的事,都为我所不愿追怀,甘心使他们和我的脑一同消灭在泥土里的,但我的麻醉法却也似乎已经奏了功,再没有青年时候的慷慨激昂的意思了。”

在这十年期间,鲁迅是麻醉自己了,而且是用了“沉入于国民中”和“回到古代去”的方法,也就是抄写古碑。而后,他又经历了几样更为悲哀的事情,这几样事情大约会有辛亥革命的不彻底、范爱农的死亡、徐锡麟的被烹食、秋瑾的被杀等。所以他愿意“甘心使他们和我的脑一同消灭在泥土里的”。

也就是说十年沉默时期的鲁迅不是只寂寞于当初的梦的破灭,而是经历了这些事件后,这寂寞在不断地长大,这种寂寞绝望之感越来越深厚。所以他要用种种方法来麻醉自己。然而这样的做法,真的就麻醉了鲁迅了吗?

“但我的麻醉法却也似乎已经奏了功,再没有青年时候的慷慨激昂的意思了。”奏功了,没有当年慷慨激昂的意思了,但是“似乎”表明,并没有完全奏功,并没有完全被麻醉。除此之外,鲁迅还做了点什么呢?这就是反省:“然而我虽然自有无端的悲哀,却也并不愤懑,因为这经验使我反省,看见自己了:就是我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

也就是说在这十年时间,鲁迅是寂寞的,而且这寂寞“一天天长大起来”,他的确麻醉自己了,“沉入于国民中”“回到古代去”,这基本上构成了鲁迅当时的生活主体,而这些对于其此后思想的形成,包括对古代文化的批判和对国民劣根性的揭示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吧。但更为重要的是他也有自己的反省,有积极的一面。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他在这十年期间的两个片段,也就是他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的前一段时间内的一些生活点滴。

呐喊

《呐喊》初版扉页

“你钞了这些有什么用?”有一夜,他翻着我那古碑的钞本,发了研究的质问了。

“没有什么用。”

“那么,你钞他是什么意思呢?”

“没有什么意思。”

“我想,你可以做点文章......”

“没有什么用”“没有什么意思”,鲁迅大约也近于心如死水了,至少看来是这样。

“许多年,我便寓在这屋里钞古碑。客中少有人来,古碑中也遇不到什么问题和主义,而我的生命却居然暗暗的消去了,这也就是我惟一的愿望。夏夜,蚊子多了,便摇着蒲扇坐在槐树下,从密叶缝里看那一点一点的青天,晚出的槐蚕又每每冰冷的落在头颈上。”

夏天,摇着蒲扇,从密叶缝里看那一点一点的青天,是颇有情调的,可是又是“冰冷”的槐蚕落在头颈上,就有一点点凉透了的感觉,似乎心中穷极无聊之后的绝望之感渗出来了,所以他只能希望生命“暗暗的消去”,而且这竟成为他唯一的愿望。这是怎样的社会、怎样的人间才能让鲁迅有这样唯一的、冰冷的愿望?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

“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是“铁屋子”的特点,没有窗户,里面的人出不去,外面的人进不来,也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就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而且是“万难破毁的”,这就说出了“铁屋子”的坚固守旧。而且鲁迅说自有自己的“确信”,他对这样一个认识不再怀疑。

他后来在《娜拉走后怎样》中说:“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动,能改装。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其实这里是说出了中国社会的特点的:超级稳定的社会结构。这一结构就是他在《灯下漫笔》中所讲到的“一治一乱”的历史更迭:“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几千年的历史从来如此。社会是这样的社会,生活于其中的人呢?“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

珂勒惠支:突击 铜版画 24cmx29cm 1898年

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一个“铁屋子”呢?“铁屋子”中的人为什么多是熟睡的人们呢?

来看1925年《灯下漫笔》中他写的一段文字:“‘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阜,阜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左传》昭公七年)但是‘台’没有臣,不是太苦了么?无须担心的,有比他更卑的妻,更弱的子在。而且其子也很有希望,他日长大,升而为‘台’,便又有更卑更弱的妻子,供他驱使了。如此连环,各得其所,有敢非议者,其罪名曰不安分!”

原来构成社会——“铁屋子”——的人们被分成了不同的等级,而且各得其所,稍有非议,就被定罪。被催眠的熟睡者构成了社会的主体,里面的人是像动物一样,忙着生忙着死,绝不去思考活的意义,也不会想到自己的处境是否合理。精神催眠者则操纵着社会的运行。只有较为清醒的少数人试图有所动作,相较而言,力量太过微弱。而鲁迅即是此类清醒者,他反抗过,然而接踵而来的是“梦”的破灭。

所以我们看鲁迅在十年沉默期间的“沉入于国民中”和“回到古代去”,一方面他对于中国文学、文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为此后的学术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也使得他对中国社会有了冷静的观察和思考。

因为其认识深刻,预见到了行动的艰难和阻力,所以他说有自己的确信,对于破毁铁屋子抱着一份怀疑和绝望。

而且“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这里涉及鲁迅对于启蒙之后的思考,《娜拉走后怎样》中写道:“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以走。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所以我想,假使寻不出路,我们所要的就是梦;但不要将来的梦,只要目前的梦。”

那些先行者、清醒者的结局好吗?范爱农投水自尽了,秋瑾被杀了,王金发被杀了,徐锡麟竟被人吃了......他们醒了,可是真的是无路可走,即使有路可走,走着走着就没了,难以看到前方的曙光。不仅是清醒者们在社会上遭受生命的折磨,被黑暗势力捕杀;就是当年的启蒙者们也一一隐退:胡适另辟土壤,主张好人政府了;刘半农受不了同事的奚落去法国读博士了;就连钱玄同(“铁屋子”时期的金心异)也掉进古文字堆中,“疑古玄同”了......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这便是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记》。

首先是鲁迅因为自身经验而产生的对启蒙之梦的绝望,对希望本身的否定和怀疑;然而又由于自身的经验有限,所以对自身的经验产生怀疑,进而对启蒙之梦的绝望态度产生怀疑,由此才有了启蒙之梦的再次希望。但是这希望极微茫,而且会很快地在鲁迅不断穷根究底的追问中再度消失。

鲁迅因为自身经验而产生对启蒙之梦的绝望,

对希望本身的否定和怀疑;

然而又由于自身的经验有限,所以对自身的经验产生怀疑,

进而对启蒙之梦的绝望态度产生怀疑,

由此才有了启蒙之梦的再次希望。

既然决定呐喊了,为什么不可以用其他的文体?要用小说这一文学样式呢?

我们大多能答出小说这一文体方式易于为广大读者接受,故事性强。其实用小说这一文体,鲁迅是有自己的思考的。

1933年他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中说:“做起小说来,总不免自己有些主见的。例如,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我深恶先前的称小说为‘闲书’,而且将‘为艺术的艺术’,看作不过是‘消闲’的新式的别号。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十多年前的鲁迅抱着启蒙主义的立场做起了小说。其实再往前追溯,梁启超曾在1902年倡导“小说界革命”,提出“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的主张。而虽然鲁迅其时已经前往日本留学,但对于国内的先进思潮自然会有注意。所以鲁迅选择小说作为呐喊的方式,的确是有他自己的一份深思熟虑的,似乎是对梁启超号召的一种回应。怀抱启蒙主义的立场,达成“新民”的目的,于是小说就成为鲁迅启蒙的重要武器。

同时,“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这正应了1932年《〈自选集〉自序》中鲁迅说:“大半倒是为了对于热情者们的同感。这些战士,我想,虽在寂寞中,想头是不错的,也来喊几声助助威罢。”

由自己当初的寂寞之感遂生出对于同路人们的感怀,既是对自己青年时代的遥远回应,也是对现今青年呐喊的应答,使他们不至于太冷落,遭受了一如鲁迅当初的寂寞。

至于我的喊声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顾及的;但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至于自己,却也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青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

王志彬 著

名校名著课堂系列

活字文化 策划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9年

本书总共分为十五讲,以“鲁迅画像”为起始线索,结合《回忆鲁迅先生》,先为读者勾勒了生活中的平易近人的鲁迅,以引起读者兴趣,再分讲鲁迅的各篇重要小说作品,以《呐喊》中的篇章为主,也包括《彷徨》《故事新编》等作品。每一讲中,作者都会从一个特定的剖面进入小说,提出相关问题,再通过具体的文本细读来解答。如第二讲“孔乙己的‘可笑’与‘不幸’”,就是从小说中的“笑”入手,以此为中心提出问题,并进行相应分析。这种抓准小说描写重点的解读方式,是作者结合多年一线教育经验后总结而成的,相信能给读者提供一种引人入胜的阅读鲁迅的视野和角度。

细读《呐喊》

钱理群 著

活字文化 策划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23年

《有承担的学术》是学者钱理群知人论世的有情之作,集中书写了二十余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文人学者。钱理群认为,在一定意义上,“学人”的影响比“学问”的传授更重要,更根本,更带基础性。

全书分五辑,从“史家的风范”、“人的标尺”、“传统的构建”、“同时代人”、“怀念、回忆与祝福”等不同角度立意,评述、回忆了中国现代文学学科中王瑶、林庚、贾植芳、钱谷融等第一代学人,严家炎、樊骏、孙玉石等第二代学人,以及王富仁、赵园等与钱理群同时代的学人,其中既有对学人行谊的追述,又从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建立源头直述至今,兼有文学史、心灵史的意义。

这些越经磨难越显纯真的学人使我们看到,在这“喧闹的世界”里,依然存在着“生命的、学术的沉潜”。

《有承担的学术》

钱理群 著

活字文化 策划

当代世界出版社

2021-12

当代著名学者钱理群,在晚年重新回到鲁迅研究,采用讲演的方式向大众再谈鲁迅。

这是一幅鲁迅的简笔画像。

作者从三个角度勾勒鲁迅的面貌和他的作品。第一部分是鲁迅和当代的关系,追问当下的中国人特别是青年,为什么还要阅读一个140年前的作家的文章,这个问题最为迫切也最需要先行解决;第二部分对鲁迅的小说、散文、杂文等不同题材的代表作品进行文本阅读和分析,令人切实感受到鲁迅作品的魅力;最后一部分,则是回到鲁迅的年代,还原他的真实生活、工作场景,让读者从另外一个具象的层面获得对鲁迅其人的生动感受。

《钱理群讲鲁迅》

钱理群 著

活字文化 策划

当代世界出版社

2021-12

2020年全球性的灾难和危机,使人类陷入了困惑和焦虑。这时候,人们迫切希望有一个可以坦诚交换意见、自由讨论的“真朋友”,钱理群想起了鲁迅——他就是这样的“真朋友”。

鲁迅是一个“真”的人,他不仅敢于公开说出别人不敢说、不愿说、不能说的一切真实,更从不向他人隐瞒自己内心的矛盾、痛苦、迷惘、缺陷、不足和失误;他敢于面对自身的局限,更无情地解剖自己;他从不以真理的化身自居,更拒绝充当“导师”。

钱理群结合自己的困惑和毕生对鲁迅研究的积累,精心挑选23篇鲁迅的经典杂文名作,逐一与它们对话交流。全书分成七部分,以“怎样——”作为引导,鲁迅原文+钱理群导读,从怎样看、想、说、写,到怎样读书、做人、做事,全景展示鲁迅的思想光芒和精神气质,让鲁迅走进当代生活,与青年读者对话。

在鲁迅140诞辰之际,这样一本鲜活的小书,是当代青年亲近鲁迅的不二选择。

《钱理群新编鲁迅作品选读》

「钱理群讲鲁迅」视频课

活字文化制作出品,哔哩哔哩视频网站播出

后疫情时代

钱理群教授关于鲁迅的最新读解

钱理群、洪子诚主编

李宪瑜 冷霜 牟坚选编

活字文化 策划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23

聪敏灵慧的精神底色,来自童年读过的诗。

诗歌,不仅是文学皇冠上的明珠,更是语感习得的第一本教材。把握接触诗歌的黄金年龄,来诗里感知万物的有灵且美。

《和孩子一起读诗》由北京大学中文系钱理群、洪子诚主编,脱胎于“诗歌伴你一生”的毕生诗歌阅读计划。儿童卷选编者为常年从事诗歌研究及教学的诗人、诗歌批评学者。

上卷主要面对学龄前及小学中低年级孩子。以短诗为主,选诗87首,中外诗歌大致各占一半,中国新诗均为20世纪以来的现代诗、当代诗。诗歌主题多与孩子的生活经验有一定关联,“向外”激发他们对自然万象的兴趣与热爱,“向内”唤醒他们对真挚情感的理解与感悟。

下卷主要面对小学中高年级孩子。选诗75首,按主题划分为10个单元,贯穿“现代诗教”观念的实践,从土地、河流、阳光、空气、植物、动物这些贴近孩子生活和兴趣范围的对象,逐渐过渡到生命、心灵、自我与他人、时间与人生等有深度的命题。《和孩子一起读诗》 (儿童卷)

题图:珂勒惠支《耕夫(《农民战争》之一)》,铜版画,31cmx45cm,1904—1908 年

原标题:《《呐喊》出版百年,怎样理解鲁迅的第一声呐喊?》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