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航空之父冯如:为中国龙插上翅膀

2023-08-26 07:4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1912年8月25日,冯如在广州燕塘机场公开进行飞行表演时不幸失事,经医院抢救无效,冯如以身殉国,时年仅29岁。

失事牺牲后被追授为陆军少将,遗体遵照冯如遗愿安葬在广州黄花岗和黄花岗起义72烈士为伴,并立碑纪念,被尊为“中国首创飞行大家”。

位于广州黄花岗公园内的冯如墓

8月25日当天,冯如先向到场的各界人士介绍情况,包括飞机如何利用、如何制造、如何驾驶等内容。接着,冯如驾驶自制飞机凌空而上,高约36米,东南行约8千米。当时飞机运转正常,操纵自如,鼓掌之声,不绝于耳。但冯如急于升高,操纵过猛,致使飞机失速坠地,机毁人伤。在弥留之际,冯如仍然心系祖国航空事业,他把失事原因简单地告知助手,勉励他们:

勿因吾毙而阻其进取心,须知此为必有之阶级。

又嘱将其遗体葬于黄花岗,希望能与72烈士英灵长相作伴。

1912年9月24日,在冯如蒙难处召开追悼大会,各界人士送来很多挽联,其中文学家何淡如的挽联是:

殉社会者则甚易,殉工艺者则尤难,一霎坠飞机,青冢那堪埋伟土;论事之成固可嘉,论事之败亦可喜,千秋留实学,黄花又见泣秋风。

当时,孙中山曾令行广东军政府都督胡汉民在冯如蒙难处立碑纪念,但由于时局因素未动工兴建。

1912年9月10日,上海《申报》报道冯如飞机失事

1988年,广州市沙河文博学会在今广州市天河区花生寮大街南端建造“冯如坠机处”纪念碑一座。纪念碑基座正面镶嵌的云石有“中国始创飞行家冯如于一九一二年八月二十五日在燕塘表演飞行不幸坠机于此殒命葬于黄花岗,沙河文博会立”四十七字。基座立有高约2米的尖顶方柱,上书红色大字:“冯如坠机处”。2004年8年,重修纪念碑,天河区人民政府建立冯如花岗石雕像。

冯如短暂却辉煌的一生

1884年1月12日(农历腊月十五日),冯如在广东省恩平县莲岗堡(牛江镇昌梅管区)杏圃村的一户贫农家中。

冯如有四位哥哥,其中三个因家境贫困于早年夭折,当时已成年的三哥也在他1911年旅美归来前早逝。冯如出生同年,恰逢俄国的亚历山大·费奥多罗维奇·莫扎伊斯基①舰长完成了首次飞机沿斜坡下滑时跳跃离陆的试飞。

由于家境贫寒,冯如在儿时是个放牛娃,并没有受到过完备的教育。在7到11岁时,冯如在家乡的一所私塾念过书,后来又在邻村的学校半工半读过2年,总体来说文化未过初小水平。8岁时,冯如正在邻村的莲塘恩举书馆读书,老师叫冯树仪,教授学生《三字经》、《论语》、《孟子》等清代典型的启蒙课本,还有珠算、信札等生活常识。冯老师喜欢给孩子们讲述《三国演义》、《封神榜》等小说中的片段,其中冯如最喜欢的就是《封神榜》中辛环和雷震子在空中大战的故事。

为纪念飞机设计家冯如而命名的冯如广场

冯如平时喜欢动手搞些小制作,用竹材扎风筝、用火柴盒等东西制作车船模型。他曾经制作并成功试飞了翼端呈椭圆形的大型风筝,能够在两边各悬挂着一个小木桶为负重的情况下飞到近百米的高度,一时成为乡间奇闻;他还曾利用虹吸管往自家稻田里注水。

1895年,满清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战败,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地赔款,国库空虚,民生凋敝。当时年仅11岁的冯如,家里由于经济状况转差,再也供不起他读书。为了帮补家计,以及躲避社会环境和政局日渐动荡的中国,冯如决定跟随在国外做小生意的舅父吴英兰远涉重洋到美国旧金山谋生。

1899年,冯如回乡完婚后,为了实践技术救国,决心去纽约学习机器制造技艺。然而,重回美国的冯如并未能够理想地进行学习和工作,由于当时美国推行具种族歧视的排华政策,《中美华工条约》让华人在美国受到不平等的对待。冯如先后在船厂、电厂和机器制造厂当过学徒和工人,历时近7年,但经常遭到企业无理解雇,工作极为不稳定。同时,由于排华政策的影响,冯如也失去了在美国正规学校接受教育的机会。但即便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冯如仍然不懈地坚持工作和自学,并逐渐地掌握了多种机械和电器的设计制造技术。他研制的抽水机、打桩机和无线电收发机精巧实用。特别是他制造的小型发电机不但发电效率优良,还便于移动运输。

1906年,冯如在纽约学习机器制造之后,重返旧金山市,开始招徒制造机器,同时也开始收集有关设计、制造和驾驶飞机的资料,此时他已经成为颇具名气的工程师。

冯如潜心钻研机械制造技术的年代是飞机设计和制造在世界范围内遭遇普遍挫折的时期。1896年,德国工程师奥托·李林达尔在进行悬挂式滑翔机试验时不幸坠亡,1899年,英国工程师皮尔彻滑翔机试验中失事,伤重不治。1903年,美国科学家塞缪尔·兰利配备汽油发动机的飞机场号试飞失败。尽管同一年莱特兄弟成功试飞了他们的飞行者一号,但由于他们在申请到专利前不想自己的主意被竞争对手窃取而一直保持低调,以至于当时的航空界和媒体非但没有认可他们的成就,还对其百般质疑和挖苦。当时不少权威科学家对飞机的前景持怀疑态度,就连物理学大师开尔文也在1896年拒绝了航空学会的邀请,并在回信时写道:

除了气球升空,关于空中航行的事情我一点都不相信。

然而冯如却看到了飞机前景,并从1906年开始立决意为中国制造第一架飞机。当时正逢日俄战争结束刚一年,他对拜他为师的华侨青年朱朱竹泉说:

日、俄战事大不利于祖国,当此竞争时代,飞机为军事上万不可缺之物。与其制一战舰,费数百万之金钱,何不将此款以造数百只之飞机,价廉工省。倘得千只飞机分守中国港口,内地可保无虞。

他的想法与15年后发表《制空权》一书的意大利空权理论家朱利奥·杜黑少将的观点不谋而合。早在孙中山发表“航空救国”的名言之前9年,冯如已经预见到在国防中航空业的重要性。

1907年,冯如得到当地华侨的赞助,于在旧金山以东的奥克兰设立飞机制造厂。冯如广泛收集设计、制造和驾驶飞机的资料,开始研制飞机。

1908年5月,冯如在奥克兰市租厂房,成立广东制造机器厂,着手制造飞机。立下宏誓言:

苟无成,毋宁死!

1909年9月,冯如造出中国人设计的第一架飞机,命名为“冯如1号”。

冯如1号实现了中华飞天梦

在奥克兰南郊第一次试飞。9月21日傍晚,他在西风强劲的时候进行了第二次试飞,在不超过15米的高度下飞行了805米。同年10月,正式成立广东飞行器公司,由冯如担任总机器师,并公开招集优先股份,招得优先股东67人,筹得股金5875美元。

冯如的飞行试飞

当时中西报刊竞相报道。美国《旧金山考察者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了冯如的大照片,赞誉冯如为“东方的莱特”,并惊呼“在航空领域,中国人把白人抛在后面了!” 冯如最终实现了他“飞机造不成,誓不回国”的誓言。

1909年9月23日,《旧金山考察家报》头版报道冯如

1910年7月,冯如根据寇蒂斯“金箭”和莱特兄弟的“飞行者一号”,又制作了第二架飞机,10月至12月,冯如驾驶它在奥克兰进行飞行表演获成功,并受到孙中山先生和旅美华侨的赞许,同时获得美国国际航空学会颁发的甲等飞行员证书。

美国报纸报道冯如

1911年1月,冯如制成一架“冯如2号”飞机。

1911年1月,冯如及其助手与改良后的飞机合影

1月18日,冯如驾驶飞机,在奥克兰市的圣佛兰西斯科海湾岸边的艾劳赫斯特广场公开试飞。美国《旧金山星期日呼声报》以冯如及其飞机、巨龙作为压题照片,以《他为中国龙插上了翅膀》为大幅标题,整版介绍了冯如其人其事。

1911年2月22日,冯如率领广东飞行器公司的技术人员朱竹泉、司徒璧如、朱兆槐,连同飞机两架(其中一架在装配中)及制造飞机的器材设备等,乘船离开旧金山回国。他以“壮国体,挽权利”为宗旨,搬迁在广州设厂,制造机器和飞机,并亲自担任总机器师。

冯如1号飞行示意图

在冯如创办飞机公司的同时,清政府也在着手筹建空军,他们托人到美国找到冯如,希望他回国做事。冯如喜出望外,当即表示同意,他说:“为祖国贡献出我菲薄的才智,正是我平生的愿望呀。”但清政府对回国归来的冯如却不放心,他们不仅取消了飞行表演的计划,而且还派人监视冯如的行动。冯如非常失望。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全国沸腾。11月9日,广州光复,广东革命政府成立,冯如率助手参加革命。

参加革命后,冯如被任命为广东革命政府陆军飞机长,成为中国第一个飞机长。他立即在广州燕塘建立广东飞行器公司,这是中国国内的第一个飞机制造厂。当时清廷尚在北京,冯如以虏巢未破,终为后患,遂结合同志,组织北伐飞机侦察队,准备北伐,并加紧制造飞机,以供北上参战,推翻清王朝。

经过3个月的努力,于1912年3月,制成一架与“冯如2号”相似的飞机,这也是中国国内制成的第一架飞机,揭开了中国航空工业史的第一页。因此,冯如也是中国近代航空事业的创始人和开拓者。

冯如在广州燕塘准备试飞

(坐机上是冯如,其余为助手)

之后的故事正如前文所说,天妒英才壮志难酬,1912年8月25日在飞行表演中冯如不幸遇难牺牲。

1912年11月16日,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下令褒扬冯如始创中国飞行的贡献,将其事迹宣付国史馆,并拨款1000元抚恤其家属。冯如后人及其飞机助手等遵照他的遗嘱,将其遗体葬于黄花岗。墓上建一花岗石的方形碑塔,将冯如事迹及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褒扬、抚恤令镌刻在碑塔。

2003年8月9日,中国国家邮政局发行《飞机发明一百周年》纪念邮票1套2枚,其中第二枚“中国篇”,图案由“冯如2号”、“飞豹”战斗轰炸机和K-8喷气教练机3种飞机组合而成,发行量为870万枚。

2009年5月25日,中国航空百年暨空军建军60周年之际,中国空军授予冯如“中国航空之父”的称呼,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员的许其亮上将称赞冯如为“伟大的爱国者、中国航空事业的先行者、当之无愧的中国航空之父”。

2019年9月20日,适逢中国航空事业110周年来临之际,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举行纪念中国航空事业110周年“冯如1号”复原模型捐赠仪式,将首个“冯如1号”1:4复原模型捐赠给中国科学技术馆

——————分割线——————

文中注释:

①亚历山大·费奥多罗维奇·莫扎伊斯基(1825年3月21日 - 1890年4月1日),沙俄海军少将、俄罗斯航空先驱。

莫扎伊斯基自1856年开始研制重于空气的飞行器,尔后终生致力于此项事业。他在这方面的科学兴趣特别广泛:全面研究了鸟翼的结构及其飞翔的能力,研究了螺旋桨的性能和飞行动力学,同时制造了飞行器模型。他与当时试图制造扑翼飞行器的许多发明家不同,坚定地踏上研制固定翼飞行器的道路。

1876年,莫扎伊斯基研制的单翼飞行器模型成功进行了稳定性公开表演。根据他1880年6月4日的申请,1881年11月3日,他获得了发明“空中飞行器”(飞机)的俄国第一项专利权。同年,他在彼得堡附近的红谢洛军用场地,开始研制20和10马力(相当于约15和7.5千瓦)双蒸气发动机飞机。

1882年夏,他研制的一架翼展12.2米,装有2两台21.1千瓦(30马力)英国制蒸汽机,全重943千克的飞机,由戈卢别夫驾驶,在彼得堡市郊的练兵场上,沿一设置在斜坡上的导轨向下滑动助跑,进行了又一次飞行尝试,但该机在途中只跳跃了几次,并未持续离开地面,因而这次试飞未得到承认。

1882年夏,莫扎伊斯基的飞机研制基本告成。关于这架飞机飞行的官方文件没有保存下来,但在1882-1885年,他每年都得到禁卫军司令部和彼得堡军区的准许,进行“空中飞行器”的试飞。1909年和以后的记载证明,他的试飞实验结果以失败告终。但作为早期研制有人驾驶飞机的尝试之一,他研制的重于空气飞行器和他在航空领域的首创活动,具有很重大的历史意义。

编辑 | 卧阑听鱼

文献资料 | 网络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