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是厌食,还是“厌世”?

2023-08-26 08:0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王宇阳 尤岑晟 上海精神卫生飘扬的绿丝带

“无论是现实还是影视作品,神经性厌食症都像一把利器,残酷又无情地戳进身体,压抑的不仅仅是食欲,最终把人推向极端。”摘自潮新闻对钱江晚报报道的一则新闻评价。年仅15岁的花季少女,在最好的年纪,生命却戛然止步,近50天没吃过东西,只喝水,身高165厘米,而体重仅有24.8公斤。父母曾多次强制带女孩去医院就诊,但女孩通过跳车、跳窗、自残等方式抗拒,后经诊断为神经性厌食症,经抢救二十多天不幸去世。

当时新闻的评论中除了对女孩生命的惋惜外,还有很多人发表了自己目前也经受着身材的困扰,在当代“白幼瘦”等畸形审美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年轻女性通过节食、代餐、服用“减肥药物”来控制体重,最终体重受到了控制,但随之而来的也有各种“并发症”,其中最严重、且大众知之甚少的莫过于——神经性厌食症。

神经性厌食症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一种慢性进食障碍,表现为反复、长期地节食,有意造成以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并明显低于正常标准的进食障碍。

据调查显示,神经性厌食症好发于青春期女孩和年轻妇女,占 90%以上,发病的高峰年龄为14-18岁,但偶有见于男性及40岁以后发病者。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不良进食习惯和不良营养状况常常引发各种医学并发症,对身体造成危害乃至危及生命,其死亡率高达20%。那么,如何得知自己是否患上神经性厌食症,以及如何预防及治疗神经性厌食症变得尤为重要。

神经性厌食症常表现为:过度担心肥胖,即使已经骨瘦如柴,但仍认为自己胖;有意的少吃,即使体重很轻,仍不愿进食,有时间歇性的暴饮暴食,但进食后又后悔,千方百计催吐;采取各种方法减重,过量运动、吃减肥药等;当体重下降至明显低于正常水平后,甚至出现脱毛、心悸、体内电解质紊乱、记忆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甚至褥疮、严重的感染等等。

既然患上神经性厌食症如此“可怕”,那么引起神经性厌食症的原因有哪些呢?研究表明,神经性厌食症的病因包括心理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及生物学因素,但没有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在心理因素中,大多数患者常表现自卑、完美主义、过度关心体型和体重,并以此来判断自身价值;在社会文化因素当中,较为一致的意见认为,患者是受社会流行的理想身材标准,只要瘦就好的影响,因此对食物的厌倦是一种有意识的控制;在生物学因素方面,家属中有进食障碍者患此病的几率比正常人群多8倍,有肥胖史的家庭发生神经性厌食症的可能性增加。其次,行为和环境的影响可以起一定的作用。

神经性厌食症的治疗一般包括内科治疗、心理治疗,当然,治疗的成功与否,还要看患者的配合程度,如果像开篇的那位15岁女孩,对治疗始终很抗拒,那么后果可想而知。

若患者体重迅速减轻、长期低体重、体重降至标准体重的75%以下,当务之急是需要立即住院或留院观察,恢复体重到正常水平。住院治疗的目标主要包括:帮助体重回升,纠正呕吐或使用泻剂的行为,评估和治疗潜在的严重内科并发症等。少数患者可能需要鼻饲或胃肠外营养。当患者的营养、水电解质状况趋于稳定,即应开始恢复期治疗。神经性厌食的复发率较高,因此恢复期的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恢复期治疗的目标是维持身体状况及心理状态的稳定性,在身体及心理双方面都给予及时、必要的治疗及支持。患者应与医生及家属共同讨论制定恢复期的维持治疗计划,和医生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定时复诊,减少复发。

心理治疗首先要取得患者的信任,了解可能引起发病的社会、心理因素,纠正其歪曲的认知,以及对自身形象的错误感知等。

药物治疗以对症为主,可使用抗抑郁剂用于治疗有抑郁、焦虑情绪的患者。有时也可使用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用于改善食欲。同时服用一些针对并发症治疗的药物,如促胃肠动力药、维生素、微量元素、抗感染药物等。

下面为大家分享如何计算体重指数,通过科学的方法了解自己的体重是否在标准范围:体重指数BMI,是体重与身高之间的一个比率,与体脂有相关性,用于评估一个人的体重是否不够健康(相对于某个固定身高)。BMI在预测健康风险方面比单纯体重值要更有效(适用于18岁以上成人)。

计算BMI公式如下:

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如,一位女性的身高160cm,体重50kg,她的BMI=50/(1.6*1.6),即19.5)

很多人的身材焦虑常常来源于各类外界信息,娱乐媒体宣传“骨感美”、“苗条美”,网络上流行“白幼瘦”的畸形审美,这导致人们将减肥、追求苗条作为时尚潮流,受到广泛推崇。这种流行文化对苗条的宣传以及赞同,可能直接导致了引发神经性厌食症的危险因素——节食。因此,能够做到不盲目跟风减肥,不盲目追求苗条的身材,也能够预防神经性厌食症。希望我们都能够不受到趋势和潮流的影响,活出自信,学会去爱当下的自己。

参考资料:

邓瑞雪. 神经性厌食症. 医师进修志,2000.

Tamburrino M B, Mcginnis R A. Anorexia nervosa. A review. Panminerva Med , 2002.

周颖清, 江新梅. 神经性厌食症[英]/Anon/Nursing Times.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5.

牛津精神病学手册.

作者简介

王宇阳

上海市崇明区精神卫生中心住院医师,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曾获2022年全国精神心理健康公益科普大赛“科普大咖”称号,2022年崇明区科普大赛一等奖。

尤岑晟

上海市崇明区精神卫生中心住院医师,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

助力我中心争创全国文明单位

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资助项目(B2023149)

版权声明

绿丝带

本文已获作者授权使用。如需转载本内容,须注明“来源:上海精神卫生飘扬的绿丝带”。未经授权不得用于除转载外的其他用途,违反本声明者,我们将依法追究其侵权责任。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