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节气 | 今日处暑!作物成熟,候鸟南迁,天气还在争秋夺暑之中……这些处暑时节的美食你都爱吃吗?

2023-08-23 21:2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二十四节气|处暑

每年的公历8月23日前后,会迎来一年中的第十四个节气:处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此后,中国长江以北地区气温逐渐下降;长江以南地区多数也逐渐开始挣脱35℃以上“酷暑天气”的束缚。

沉甸甸的谷穗迎风摇曳

图源|新华社

古时处暑有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此时,老鹰开始大量的捕猎,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黍、稷、稻、粱类等传统粮食作物开始成熟。

对古代的劳动人民而言,处暑时节庄稼收获在即,又伴在“七夕”佳节左右,正是心中充满希望又气温舒适的日子。对现代的我们而言,处暑时节有哪些怒放的生命让我们敬畏,又有哪些自然的馈赠值得我们品尝?今天就让我们了解一下。

chu shu

01 鸟儿们的南下大迁徙开始了

处暑过,秋天到。在北方繁殖的候鸟们,新生一代的羽翼已经丰满,又到了南下大迁徙的季节。

据估计,全球现生1万多种鸟类中约1/5有迁徙习性。它们中的有些种类,可以穿越喜马拉雅山脉南下北上;有些种类可以短时间内跨越大洋。曾经有斑尾塍(chéng )鹬在秋季迁徙时,从阿拉斯加“一口气”飞出11800公里南下新西兰的记录。当然,大部分长距离迁徙鸟类,需要在南下途中找个合适的地方补充能量,中国东部沿海很多地方就成为了它们的补给站。

chu shu

02 甜甜糯糯的“处暑红”上市

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或者锥栗(Castanea henryi)等,属于壳斗科栗属的落叶乔木,树高10-30米,木材坚实,花蜜和花粉丰富,是我国传统的特色坚果和木本粮食树种,也是重要的蜜源植物。

“东门之栗,有践家室”,两千多年前已经成书的《诗经》中,有多篇关于栗的记载,可见板栗在我国的种植历史非常悠久。板栗适应性强,在我国除去新疆、海南等极少数省份外,都有板栗的分布。

“江南季秋天,栗熟大如拳”,唐代诗人的描写,写出了板栗成熟的季节和它们那大大的成熟壳斗。每到秋后,带有长短、疏密不一的锐刺的壳斗包裹着板栗果实,由青变黄,像一个个的小小刺猬挂在枝头,所以板栗也叫“毛栗子”。

果实成熟时,带着毛刺的壳斗会裂开,露出红褐色的果皮。通常,壳斗带着成熟的果实一同掉落地上。红褐色的果皮包裹着白白嫩嫩的种子,正是我们食用的部分。

栗子的营养丰富。据测,栗子中维生素C含量比西红柿还高,还含有钾、锌、铁等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尤其是含钾量比苹果都高出3倍。《本草纲目》载:“栗实:益气,浓肠胃,补肾气,令人耐饥……栗内薄皮:去皱纹……栗壳:反胃消渴……栗毛球:煮汁,洗火丹毒肿……栗根:偏肾气……”,可见栗子全身是宝,可以药食同用。

栗子焖排骨

栗树植物在我国分布广泛,由不同地区的地理条件、气候和栽培习惯等差异,使各地的栗子形成了风味明显不同的品种群。加上各种栗子的杂交后代,我国已经有300多栽培品种。

chu shu

03 七夕与处暑碰撞中的袅袅秋意

“天上双星合,人间处暑秋”,七夕、处暑附近的日子是大自然争秋夺暑的时候,北方的秋爽立竿见影,但南方很多地区依旧炎热,好在天气还是在凉与热的碰撞中升起了袅袅秋意。

处暑节气后的季节版图

来源|中国天气

“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愿大家在秋日的天高云淡、五谷丰登、任鸟南飞中,安康顺遂!

原标题:《节气 | 今日处暑!作物成熟,候鸟南迁,天气还在争秋夺暑之中……这些处暑时节的美食你都爱吃吗?》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