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河北人物】我国医学教育家马文昭
点击方志河北关注我们
了解河北省情
我国医学教育家马文昭
医学教育家马文昭马文昭(1886—1965.12),保定市人。幼年入基督教教会学校,半工半读。1905年,到通县协和大学学习。1910年毕业后,升入北京协和医学院。1915年毕业,曾任山西汾阳医院和通县医院医师。1919年,又入北京协和医学院进修解剖学。1920年,被选送到美国芝加哥大学,继续学习解剖学。1921年回国,任北京协和医学院解剖学科任助教、讲师等职务。1928年,再次赴美国芝加哥大学进修,回国后返校升任副教授。1932年9月,任禁烟委员会委员。1940年,受聘为美国圣路易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细胞学科客座教授,赴美讲学。1941年暑假,归国回协和医学院。1942年,任伪“北京大学”医学院解剖学科教授。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北京大学医学院补习班主任。1946年任北京大学医学院院长,后改任解剖学科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百废待兴,经济困难,中央卫生部却首先下拨一笔经费为马文昭建立了一个细胞学研究室,并为他配备了两名优秀应届毕业生和熟练的技术人员。同时他还接收了一批解放军医学校的青年解剖学教员到研究室进修。这些年轻的教员经马文昭精心培养,后来都成了军事医学科学院、医学科学院、军医大学等单位的专业骨干。
1953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后,北京大学医学院独立成为北京医学院,马文昭担任了组织学胚胎学教研室主任。他领导的细胞学研究室终于实现了对于磷脂类为细胞器主要成分和能增强机体细胞的生活能力这一论断继续探索的愿望,开展了大量以磷脂治疗各种疾病以及抗衰老的实验。尤其对线粒体和高尔基体的研究做了大量工作,提出磷脂为细胞的主要成分,能增强细胞器的机能,对皮肤增生、伤口愈合等有一定疗效。1963年,他总结了这些研究成果,编写了《磷脂类对于组织的作用》一书。
线粒体1956年,马文昭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后又任卫生部科学委员会委员。1963年,当选为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解剖学会理事长和常务理事。1958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1965年12月31日病逝,享年79年。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