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百工有业 | 从紫禁之巅到纽约苏园——从古代走入现代的香山帮

2023-08-25 07:3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作者:马翔宇

注意!!!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午门 图源:故宫博物院官网

永乐十九年,紫禁城三大殿因雷击起火,从元故宫瓦砾堆成的景山上望去,刚刚投入使用不到半年的奉天、华盖、谨身三殿火光冲天,在永乐皇帝惊惧的目光中轰然倒塌;嘉靖三十六年,紫禁城再起大火,“三殿两楼十五门俱灾”;万历二十四年,大火烧毁乾清宫、坤宁宫;万历二十五年,三大殿再度被焚毁;崇祯十七年,战败的顺军西撤前火焚紫禁城;康熙十八年,太和殿又被御膳房火灾延烧。直至康熙三十六年,紫禁城修复工作完成后,虽然大内仍不时出现火情,但三大殿二百余年来屡遭走水之患的命运才告终结,于是我们才能亲眼目睹那一抹红色宫墙之后的重重梁庑。

清代留存至今的紫禁城,相比于其巅峰时期规模大大缩水,依照康熙二十九年的统计:“查故明宫殿楼亭门名共七百八十六座,今以本朝宫殿数目较之,不及前明十分之三”。云间的天雷与延烧的地火,故意的破坏与无意的疏失,使得中国古典木构建筑的保存异常艰难,对这门营造手艺的传承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在两宋以来的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发展历程中,江南工匠留下过熠熠生辉的剪影。

起自两宋的草蛇灰线

在中国木构建筑技术体系与装饰风格的发展中,吴地建筑这一流派的地位有一个明显的分水岭,这个分水岭位于宋代。

宋初,随着钱氏的纳土归降,原本服务于吴越国的造塔名匠喻皓亦成为了宋人。太平兴国年间,宋太宗召集天下名匠入京修造开宝寺塔,用以供奉吴越国皇室献出的阿育王佛舍利,久负盛名的喻皓便被任命为都料匠,主管这一工程。这座木塔的修造留下了诸多传说,其中最有趣的一个见于欧阳修的《归田录》:由于“京师地平无山,而多西北风”,于是喻皓在建塔时故意让塔身向西北方向倾斜,以预留出“吹之不百年,当正也”的空间,欧阳修为此对喻皓给出了“国朝以来木工一人而已”的评价。遗憾的是,木构开宝寺塔没有挺过百年,宋仁宗庆历年间即毁于大火,保留至今的开宝寺塔是宋神宗时期复建的铁塔。喻皓一生心血,传世极少,大体浓缩于三卷《木经》,吴地建筑技术随着此书在工匠间扩散,苏轼遂在《灵璧张氏庭院记》中留下了“华堂夏屋有吴蜀之巧”的字句。

宋哲宗、宋徽宗年间,随着两次修订,将作监李诫编写的《营造法式》将中国木构建筑技术体系建立了起来,此书刊行的初衷是作为官方操作规范压制土建领域的腐败风潮,却促成了我国建筑技术领域的一次大交流与规范化。这部中国古代第一套系统论述建筑技术的书籍,上承喻皓编写的《木经》,融汇李诫自身主持大型工程过程中对施工管理和造价控制的经验,又兼收中国历代建筑规章制度和当时各工种工匠口传心授的操作规程与技术要领。

《营造法式》书影 故宫博物院藏

此书刊行之后,两浙一代的建筑技术借助官方的推广完全融入了宋代以后中国古典木构建筑技术的主流。而进入南宋,绍兴十五年于平江修订刊刻的绍兴本,更是成为了后世所有传世《营造法式》的蓝本,在长期和平的江南,以平江为中心,以《营造法式》为基础的建筑技艺得以保留发展,并在国家统一后反哺全国。于是,以抬梁式为粱柱结构,屋面重量通过椽、檩、梁、斗栱、柱传递至基础的方案成为了此后中国官式建筑一以贯之的发展路径,这种结构开间大、立柱少,气势恢宏巍峨,其中又细分为殿堂式与厅堂式,以满足不同的礼制等级需要。而穿斗式与井干式这两条粱柱结构技术路径则被局限于民间,几乎不再纳入官式建筑范畴。

太和殿 重檐庑殿顶 图源:故宫博物院官网

中和殿 单檐四角攒尖顶 图源:故宫博物院官网

从宋至清,抬梁式建筑的发展又有一个明显的趋势:即在愈发精细的比例计算能力、选材能力的支撑下,房屋结构完整性提升,梁与柱的承重能力得到加强,斗拱与屋顶在房屋结构功能中扮演的角色和受到的限制降低,装饰功能的空间得以提升。于是,斗栱按照其在建筑物之中位置的不同发展出柱头铺作、补间铺作、转角铺作三种类型,屋顶结构则产生了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五种主流形制,这两类结构上的特点相互组合,再结合建筑的开间、台阶、门钉、瓦色、屋脊吞兽与蹲兽的类别与数量差异,便构成了我国古典官式建筑的礼制体系。

兴两京,立紫禁,蒯鲁班们的辉煌岁月

明代立国伊始,定都南京,并在徐达率军攻入大都后,将故元的皇宫拆毁,城垣结构也进行了要塞化改造,剥离了其首都基础设施配套。于是,天下王气尽收于金陵,明代的第一次首都建设计划在洪武年间落地。当时的南京旧城自宋高宗逃离建康以来,已经有二百年没有承担过首都功能,街巷侵弥,城区已经比较混乱。更兼洪武帝忌惮于历代南京朝廷的短命,遂不愿再使用南唐-南宋以来的宫城旧址和年代更久远的六朝宫城旧址,而是在城东另立宫城。明朝的南京建设,注定成为一项超级工程。

明 佚名 明太祖坐像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元至正二十六年至洪武二年,皇宫、城墙及各种坛庙工程基本完工,明南京的城市框架拉开;洪武二年至洪武八年,仿照南京皇宫,又在凤阳兴建中都,南京城的建设放缓;洪武八年开始,南京的建设进入第二次高潮,街道、水系、文武官署府邸、陵寝、纪念碑纷纷兴建,年年都有大型工程竣工,直至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去世,这段建设热潮才告终结。整个洪武年,南直隶土木大兴,征召民夫百万,而南直隶治下的江南工匠们,也就自然而然地被裹挟其中。

江南匠人进入南京营建项目的渠道主要有两个:其一是匠户进京。明代匠籍制度沿袭元代,纳入匠籍的民匠、军匠和灶户强制依附于官营手工业机构,“凡军、匠、灶户,役皆永充”,他们代代相承服务皇室,无论孛儿只斤皇上还是朱皇上,都是他们必须效力的对象;其二则是“洪武赶散”中被强制移民到南京,投为匠户的普通人。《上元县志》记载:“洪武十三等年,起取苏、浙等处上户四万五千余家,填实京师,壮丁发各监局充匠,余为编户,置都城之内外,名曰坊厢”。这些苏杭富民本不掌握手艺,但强迁南京后其中的青壮年仍然被投放进了建设工地学徒服役,并从此世代成为服务皇室的工匠。

百万民夫与民工汇聚南京,其组织管理成为了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于是一批本是工匠间自发诞生的“匠首”、“作头”们命运的齿轮转出了火花,从法律地位低下的匠户被收编为工部营缮所内七至九品的小官,在为皇家贡献专业技能之外,拥有了展示自己组织能力的舞台。这些营缮所所正、所丞、所副中,出身江南而留下姓名的有五位,即吴县土木工张宁,无锡县石工陆贤、阳湖县木工蔡信、昆山县营造工姜振和吴县木工蒯福。

明 佚名 明成祖坐像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靖难兵兴,南京城的第三位主人自燕地而来。登基伊始,永乐帝便效法洪武帝充实凤阳的做法,将自己的龙兴之地北平立为陪都,改“北平府”之名为“顺天府”,同时迁发华北流民、江南富户与山西商人入顺天,充实陪都。永乐七年,皇帝的陵寝选址昌平,皇都北迁的动议已势不可挡。永乐十四年,明成祖召集群臣,正式商议迁都北平的事宜,对于提出反对意见的臣工,明成祖一一革职或严惩。次年,以南京紫禁城为模板的北京紫禁城正式动工,明朝的第二次首都建设计划落地,三代之内,营建两京,这是一个历史的意外,也就此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

明 朱邦 明代宫城图 大英博物馆藏

营缮所丞蒯福之父蒯思明,作为南京紫禁城设计施工的主要参与者之一,在永乐的征召之下,带领着大批吴县工匠北上修造紫禁城,而蒯福作为这一工程中的“木工首”,与其麾下的工程队伍完成了西宫、午门、奉天门、仁寿宫、万春宫、长春宫、景福宫、奉天殿、承天门等一系列主体建筑的建设。其中的承天门,由其子蒯祥设计,是一座黄瓦飞檐三层楼式的木牌坊,从清顺治八年起,这座北京皇城的正门更名“天安门”。而伴随着明代紫禁城的历次修复工程,蒯祥也为自己赢得了“蒯鲁班”的威名,他一步一步累迁营缮所丞、营缮清吏司员外郎、太仆寺少卿、工部右侍郎,最终于成化二年升至工部左侍郎。成化十七年,蒯祥卒于任上,他身历六朝,《宪宗实录》中评价蒯祥:“为人恭谨翔实,虽处贵位,俭朴不改。常出入未尝乘肩舆,既老,犹自执寻引指使工作不衰。”在故宫旧藏的《北京宫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蒯祥红袍锦带,静立于承天门前,他的身后是紫禁城的鳞萃比栉。蒯氏一门历经三代,终于从宫墙之下走过那重重宫门,成为大明朝三品命官。蒯祥之后,蒯氏家族的蒯义、蒯钢、蒯瓛等人相继成为工部与太仆寺的主要官员,他们的吴县香山同乡以及无锡县陆氏家族中同样人才辈出,吴地建筑工匠在工部系统的地位独占鳌头。

明 朱邦 明代宫城图(局部) 大英博物馆藏

直至明末,建筑工匠的地位出现下降,而炮匠的地位显著提升。入清之后,由于土木工程的减少、匠籍制度的废除以及国家战争、治水的需要,工匠中得以简拔入仕的工种迅速转变为了炮匠、铁匠、水工三分天下,其他工种点缀其间的格局。在明代几乎占据了半数以上工匠入仕名额的建筑工程领域,入清之后则基本由样式雷一家把持。样式雷家族,源出江西,起自江宁,八代家主中的六代担任样式房掌案,在清代成为了建筑工匠在皇家工程中的领袖,负责了紫禁城、三海、圆明园、颐和园、静宜园、避暑山庄、清东陵和西陵等重要工程的设计。而以香山工匠为代表的苏州建筑工匠们,则于江南旧乡开创了新的事业。

承国标,立私园,香山帮的扩张与传承

自有《营造法式》以来,中国的木构建筑使用材分制,这是针对不同等级的建筑,应用的一套木构件尺寸比例表,即所谓的“以材为祖”,“材”的尺寸一经选定,整个工程中各个木构件的尺寸也就可以相应计算得出。进入清代,中国的木构建筑施工转向了斗口制,也即将平身科斗栱中大斗安装翘昂的槽口宽度这一尺寸固定且确立为核算标准,规定其宽为0.6营造尺(约为19.2cm)。不同等级建筑的所有木构件至此就都有了标准的生产尺寸,不同工地之间,只要建筑的形制相同,那么木构件就可以通用,构件生产效率、施工效率以及建筑的修补翻盖效率都得以提升,此种做法与现代建筑工程领域通行的模数制已经没有大的区别。

《营造法式》内文 图源:上海交大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清代的斗口制确立于雍正朝的《工部工程做法》,最初只提供了二十七种建筑式样,之后的乾、嘉、道时期,工部又不断通过“则例”的形式,补充建筑式样,修订物料价格,以指导全国的官修工程,控制工程成本,压缩腐败空间,其中流传较广的有《圆明园则例》《万寿山则例》《热河工程则例》《工部则例》等。而废除匠籍后,清代大型官修工程中动用的工匠,已不再采用征集匠户服役的形式,而往往是雇佣工程所在地的工匠。明确的《做法》与《则例》使得木构建筑工程已经实现了标准化,也为这种雇佣匠人的施工组织形式提供了质量保障。应当承认,在清代前期,江南工匠在大型官修工程中的参与度在降低,其主战场转向了私园与寺庙建设,直至乾隆南巡时大修行宫的风潮到来。

清 徐扬 乾隆南巡图第六卷/驻跸姑苏(局部)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与康熙南巡时下榻于官员官邸的习惯不同,乾隆南巡时习惯于在地方府衙、名胜古迹与古寺名刹附近修建行宫,即所谓的附署、附寺、附迹、附胜的修建原则。仅在江南,便修建了天宁寺、高旻寺、江天寺、焦山、龙潭、栖霞、江宁府、苏州府、灵岩山、杭州府、圣因寺十一处行宫,大批江南匠人随即受雇进入行宫建造工地,在掌握并因循《做法》与《则例》的同时,也将归纳于《长物志》《园冶》《一家言》等著作的江南造园技巧也融入了行宫建造。南北建筑技艺在这一系列官营工程中迅速融合,香山匠人的分工也不断细化,最终形成集瓦作、土作、石作、木作、彩画作、油漆作、假山作、裱糊作等多种建筑工种为一体的庞大群体。鼎盛时期,苏州香山一带的建筑工匠达到5000余人。道光三十年,苏州建筑工人行会梓义公所成立,其旧址位于今清洲观前34号,公所中立有“水木匠业兴修公所办理善举碑”,碑文写道:“水木匠业,以香山帮为最”,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记载“香山帮”这个名字,曾经松散的建筑工匠团体,正式成为了一个统一的流派。

而其中的姚灿庭、姚承祖祖孙二人,则完成了这个流派的技术体系的理论化。姚灿庭的《梓业遗书》成书于同治年间,共五卷,已经失传,但根据《营造法原》对其的引用来看,是一部官方则例与香山帮既有的口诀、经验的融合之作。同治五年,姚灿庭之孙姚承祖出生,他一生参与营建的厅堂馆所、亭台楼阁、寺院庙宇、园林庭院过千,其中最著名的有怡园锄月轩与藕香榭、木渎严家花园、光福马驾山梅花亭与灵岩山大雄宝殿。1929年,在《梓业遗书》及其数十年收集的家传秘籍、施工图册的基础上,姚承祖结合毕生经验,写成《营造法原》。

怡园 图源: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官网

全书共分十六章,依次是地面总论、平房楼房大木总则、提栈总论、牌科、厅堂总论、厅堂升楼木架配料之例、殿庭总论、装折、石作、城垣、屋面瓦作及筑脊、砖瓦灰砂纸筋应用之例、做细清水砖作、工限、园林建筑总论、杂俎,包含了古典木构建筑施工中的所有主流场景与工序。附录有三,分别是量木制度、检字及辞解、鲁班尺与公尺换算表。该书共有插图一百零四帧,详细描绘建筑物各部细节。另附有建筑图样五十一帧,供读者通过建成项目融汇木构建筑的整体施工技巧。

此书厘清了苏派建筑的历史渊源,近代实业家朱启钤评价此书时说:“《营造法原》一书,虽限于苏州一隅,所在做法,则上承北宋,下逮明清,今北平匠工习用之名辞,辗转讹误,不得其解者,每于此书中得其正鹄。”此书也降低了古典木构建筑技艺在近现代的传播门槛:姚氏著书的机缘本就起自其1924年任教苏州工业专科学校时编写讲义的过程,于是,为便于普及,他一方面将木构尺寸进行了公制换算,另一方面也将历代流传的使用“苏州码子”记载的信息进行了翻译。1924年,上海华商水泥公司与南京水泥公司两家江南地区最大的水泥厂已经实现了年产154万桶波特兰水泥,香山帮匠人的及时转型,使得江南传统的木构建筑技艺得以与近代建筑工业相融合,保留了这门千年手艺的火种。

建国后,香山帮匠人在木构建筑的修复与仿古建筑的修造领域大放异彩。1964年的北寺塔整修、1985年的夫子庙大成殿整修、1989年的布达拉宫整修、1995年的寒山寺大修,以及50年代以来的历次留园、拙政园、虎丘、怡园、沧浪亭、狮子林修复工程当中,香山帮匠人都承担着半数以上的工作;1980年4月,香山帮匠人在大都会博物馆北翼仿照网师园修成“明轩”,开创园林艺术出口先河,2009年,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作为“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的一部分,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明轩 图源: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官网

天才的手艺透过六角风窗,折射成坚实的标准与无限的灵感,于是当审美回归之日,灰白色的丛林当中,我们仍能瞥见被飞檐承托而起的红日与冷月。

参考文献:

1. 余同元. 中国传统工匠现代转型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5.

2. 马全宝. 江南木构架营造技艺比较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

3. 孟琳. “香山帮”研究[D].苏州大学,2013.

4. 胡平. 明清江南工匠入仕研究[D].苏州大学,2009.

5. 刘小虎,冰河,潘浩等.《营造法原》参数化——基于算法语言的参数化自生成建筑模型[J].新建筑,2012(01):16-20.

6. 马胜楠. 乾隆朝南巡附寺行宫研究[D].天津大学,2017.

7. 蔡军.苏州香山帮建筑特征研究——基于《营造法原》中木作营造技术的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7(06):72-78.

8. 马峰燕. 江南传统建筑技术的理论化(1520—1920)[D].苏州大学,2007.

9. 姜舜源.论北京元明清三朝宫殿的继承与发展[J].故宫博物院院刊,1992(03):77-87.DOI:10.16319/j.cnki.0452-7402.1992.03.013.

10. 刘叶桂.《营造法原》中关于建筑立面主要构成比例研究[J].华中建筑,2014,32(11):157-161.DOI:10.13942/j.cnki.hzjz.2014.11.033.

11. 李伯重.明清时期江南建筑材料生产的发展[J].东南文化,1986(01):129-132.

12. 淳庆,孟哲,贾肖虎等.典型江南传统木构建筑的构件重要性分析方法[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0(01):64-71.

13. 刘莹,蔡军.苏州香山帮木作营造技术发展渊源探析[J].建筑学报,2021(S2):163-169.

14. 倪利时,蔡军.香山帮与常州府的渊源及其建筑营造特点探析[J].华中建筑,2018,36(12):97-101.DOI:10.13942/j.cnki.hzjz.2018.12.023.

15. 华一唯. 江南地区宋元时期传统木构铺作对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影响的研究[D].东南大学,2020.DOI:10.27014/d.cnki.gdnau.2020.004308.

16. 贾珺.1699年的紫禁城和凡尔赛宫[J].建筑史论文集,1999,11(00):111-122+297-298声明:本馆原创文章转载,须经馆方授权。公益原创文章插图,图片版权归属于收藏地或创作人。

统筹:吴文化博物馆

技术支持:苏州多棱镜网络科技

原标题:《从紫禁之巅到纽约苏园——从古代走入现代的香山帮》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