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突破传统框架:体教融合中的竞技体育与学校教育
导语
8 月,第 31 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圆满结束。作为规模仅次于奥运会的世界综合性运动会,来自各地的大学生们在赛场上尽情绽放。代表中国队出战的大学生们成绩不俗,他们是如何选拔出来的?大学体育教育的最终目标就在于走上赛场吗?体教融合之后,高校体育教育产生了哪些变化?
01
大运会中的大学生
本届大运会,中国代表团获得 178 枚奖牌。其中,金牌数破百,是中国队参加历届大运会以来,所获金牌数的最高纪录,共 400 余位大学生运动员参赛。遥想 1959 年第一届大运会时,中国仅有 4 名田径运动员参赛。直到 1977 年后,中国才没有缺席过一届大运会。
顾名思义,大运会参赛运动员需为大学生。不过,因本届成都大运会两度推迟,为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学生运动员参赛的影响,国际大体联拓宽了运动员参赛资格,参赛年龄由原先的“18 至 25 周岁”调整为“18 至 27 周岁”,原先的 “仅限在校和毕业不超过 1 年的大学生参加”调整为“允许在校和 2020、2021、2022 三年内毕业的大学生参加”。该决定增加了各会员国家和地区运动员选派空间,也为因疫情影响与成都大运会失之交臂的大学生运动员创造了重返赛场的机会。
本届中国代表团运动员的平均年龄 22.9 岁,男运动员 206 人,占 50.1%;女运动员 205 人,占 49.9%;387 人是首次参加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占 94.2%;344 人首次代表国家参加世界综合性运动会,占 83.6%;24 人曾参加过往届大运会,占 5.8%;34 人曾经参加过奥运会,占 8.2%。
其中,超 1/3 的运动员出自体育院校。来自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的大学生运动员较多。另外,出自清华大学的运动员也有 30 位。除体育类高校外,综合类大学中,同样人才辈出。
02
从体教结合到体教融合,大学生运动员的“高水平”
从 1987 年起,普通高等学校通过建设高水平运动队探索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体教结合”开始在高等教育系统内实施。原国家教委印发《关于部分普通高等学校试行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的通知》,明确在清华大学等 51 所高校启动高水平运动队建设试点工作。
新时代以来,在深化体教融合、探索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多元化路径背景下,一些运动项目的后备人才培养逐步回归到大学,普通高校建设高水平运动队具有一定的自主权。2005 年,建设高水平运动队的大学的数量增加到 235 所,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进入快速建设阶段,并出现了“中国人民大学跳水队”“北京理工大学足球队”“清华模式”等,形成了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多元化途径。直至 2020 年,我国高水平运动队招生院校达到 283 所。
2021 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对于不具备相关师资、设备、场地等组队条件、学生入校后退队率超过 20% 的高校,以及非奥运会或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项目、未设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生源严重不足且连续两年录取数为零的相关项目,不再安排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受 2024 年新政策影响,2023 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院校比去年减少 24 所,相较于 2020 年减少了 76 所学校,只剩下 207 所学校。
并且,从 2024 年起,招收高水平运动队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对考生的高考成绩要求须达到生源省份本科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其他高校对考生的高考成绩要求须达到生源省份本科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的 80%。国家对于高水平运动员的体育素养和文化素养要求进一步提升。不过,教育部也表示,对于体育专业成绩突出、具有特殊培养潜质的考生,允许高校探索建立文化课成绩破格录取机制,破格录取工作将接受社会的严格监督。
03
少数人的大运会,多数大学生选择“躺平”
据了解,在今年 4-5 月,共有来自 279 所高校的 1753 名大学生参与大运会选拔赛。而全国高等学校有 3013 所,在校总规模 4655 万人。整体来看,竞技体育目前为少数高校的关注项目,参与其中的运动员人数也仅占比 0.04‰。
一面是大学生运动员们为国为校增光添彩,一面则是部分在校大学生对阳光长跑等体育活动“怨声载道”。据此前一在校生体质健康调查数据显示,6.5% 的小学生、14.5% 的初中生、11.8% 的高中生和 30% 的大学生体质健康不及格。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明显不佳。
在中小学教育阶段,在校体育活动时间被要求每天 1 小时以上。在大学阶段,大学体育课程由课内和课外两部分组成,包括体育课堂教学、课外训练、阳光长跑、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而绝大多数学校体育课程在大一、大二完成,仅要求修 2 年课程并完成规定学分。体育教育仍然处于学校教育中的“边缘化”位置。国家从 2007 年推广的阳光长跑体育运动也尚未在所有高校中做到普及。在实施阳光长跑活动的高校当中,代跑、刷跑、骑车“跑步”等违规情况层出不穷。
同时,虽然全国高校每年会进行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但是这并未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偏低的问题。当学生并非出于对体育的热爱,而是被动地、非自愿地参与体育运动时,体育健康数据化便成了另一种应试教育和“功利性体育”,与体育教育应发挥的作用背道而驰。
04
高校体育,伯乐相马
我国高校在进行竞技体育人才招生时生源主要分为四类分别是在役的专业运动员以及退役的运动员;体校的运动员;参加特招统考、单招的体育特长生;有体育基础以及爱好的普通学生。
体教融合中的“体”实际上指的就是竞技体育,也可以进一步细化为“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教”指的则是学校教育,可以具体落实为学校体育教育。因此,体教融合指的是在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协调配合的前提下,发挥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和学校体育教育相互促进的作用,促使二者有机融合。
在自由度较高的大学校园中,对于没有体育特长的学生而言,体育教育显然无法仅靠“自觉”完成。需要有体育俱乐部或体育社团参与到学校体育工作当中。然而,多数学校对体育俱乐部和体育社团的建设扶持力度不大,存在着开展项目不多、资金不够、缺乏师资等问题,导致学生参与量不高。
本届大运会中,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的两名女孩高煜炜、金瀚枫代表中国队参加赛艇比赛。但在上大学之前,她们从未接触过此项运动,也并非运动达人。而是在入学后,抱着锻炼身体的心态参加了水上俱乐部,并一直坚持到了训练参赛。
该水上俱乐部的指导老师何翌,曾多次参加奥运会、世界杯等大型国际赛事并频频获奖。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直接影响了教学的质量,缺少优秀师资力量的大学校园,即便存在体育俱乐部也仅仅只能够强身健体,不能带领优秀学生更近一步。更不用说,在没有俱乐部社团,无法获取比赛资源的高校中,埋藏着多少竞技体育人才。
结语
当前,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正在举行小组赛,不足三月即将正式开幕。接连发生的大小赛事足以看出国家对于青少年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青少年体育教育、体育产业发展、体育事业管理等,都需要“一技之长+综合素质”的复合型、多元化体育专业人才。在这样的体教融合发展模式下,“运动员”仅仅是大学生的身份之一,未来如高煜炜、金瀚枫等大学生可以在毕业后继续体育事业发展,同样也可以回归校园专业学习,多元化发展未来职业生涯。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