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透视社·民生沸点】人多场少时间短 写字楼里的上班族用餐如何保障?

2023-08-22 16:4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午休时间短、用餐人员集中、供餐场所少,让许多职场人士时常为去哪儿吃、吃什么而发愁。甚至由此催生了一种新兴的饮食方式——“生命体征维持餐”:带一根芹菜、洗两个西红柿或一盒生菜,用这样“冷、素、分量少”的食物冲抵午餐。

健康、经济、简单,是绝大部分职场人士的用餐需求。然而,城市里繁忙工作产生的精力消耗和动辄小时计的通勤时间,让很多职场人士挤不出时间和精力做饭。去哪儿吃、吃什么,成了长期困扰他们的难题。

 

图源:人民网

不少职场人为“吃”发愁

“上班时,我一天3顿点外卖。”结束上午紧张的工作后,刘清瑶到外卖柜取回当天的午餐,一荤两素的米饭套餐,花了36.9元。她工作的柏彦大厦位于北京市学院路商圈,周边写字楼林立,每到中午到处都是外卖送餐员匆忙的身影。

刘清瑶的午休用餐时间只有1个小时。她曾和同事去附近餐馆吃饭,赶上用餐高峰,基本要排一两个小时的队才能吃上,因此不得不选择点外卖,“附近的餐厅都被我点了个遍,我在繁华的商圈工作,去哪儿吃饭却成了难题。”

在北京,不少职场人士面临这样的困境。一家商厦的美食城里,前来吃饭的人络绎不绝,不少档口排起了长队。有附近的上班族表示,美食城是他和同事的“食堂”。“味道还在其次,最重要的是有个能一起吃饭聊天的地方。”

午饭时间紧张、去周边饭店需要排队、用餐价格高。为此,有人选择点外卖,有人去便利店“对付几口”,也有人想方设法让自己吃得舒心。

“外卖油腻还重口味,价格不便宜,轻食和健身餐的价格更高。”为了吃得健康,租住在石景山区的徐妍便开始学着做饭,上班自己带饭。

但坚持3个月后,她发现洗个西红柿也算一道菜了。“下班后已经很累了,挤1个小时的地铁回到家,再买菜、备菜、炒菜、晾凉、装盒,有心无力啊……”她无奈地说。

“成人小饭桌”受到职场人追捧

每天吃到健康营养、物美价廉的家常饭,是职场人士共同的心愿。学校附近托管场所的小饭桌,就有人经常询问成人能否加入。

渐渐地,这一需求便催生出近来流行的“成人小饭桌”。小饭桌提供的饭菜多由经营者在家现炒,随后自行配送。

据了解,小饭桌提供的餐食一般包括家常小炒、米饭和汤。味道清淡、营养健康、价格亲民,是这类小饭桌的卖点。正因如此,小饭桌引起了很多职场人士的关注和预定热情。

“每天限量20份,请提前预订。”大多数经营者将“成人小饭桌”当成一项副业在做。有经营者表示,餐品定价有25元和35元两种,能够获得可观的收入。但同时,配送也成为难题,经营者往往需要自行配送,比较辛苦,客户流动性很强,小本经营很难坚持。

受限于人力,小饭桌的规模一般不大,每天的订单量多在30份以下。这些散落在城市角落的“成人小饭桌”,因分布不均、数量少、订单量小、饮食习惯不同等问题,难以解决职场人士普遍面临的用餐难题。

提供工作餐能够吸引和留住人才

如今,用人单位是否有食堂,成为不少人求职时尤为看重的方面。有专家介绍,目前,单位支持供餐主要有开办食堂、统一订餐或提供餐补等多种形式。

“解决职工吃饭问题需要成本,最关键的角色是用人单位。当然,食堂并不是每家单位都愿意承担或承担得起的。因此,可以在就餐时间上适当弹性错峰,社会层面上可以参考老年食堂形式,借助社会公共服务提供职工食堂。”专家表示。

在一线城市,快餐店和外卖点餐平台也很多。对职工而言,吃上饭不难,难的是吃既有营养又成本不高的饭。这也反映出一线城市职工生活成本高、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的现状。

业内人士建议,有条件、有场所的单位尽可能帮助解决员工用餐问题,若条件不具备、能力不成熟或者场所不宽裕的单位,可以联合其他单位或者园区共同设立食堂,从规模上降低成本、减轻压力。

“单位提供订餐或开办食堂,肯定会增加经营成本和负担,但也会带来好处,一方面能让员工不必在上班时间考虑用餐问题,进而节约时间、提升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员工的幸福感,展现企业的人文关怀,有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增强凝聚力。”

(透视社综合工人日报、人民网报道)

编辑:刘淞菱

校对:李旭颖

审核:龚紫陌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