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高明勇对话尹文汉(上):文脉是日常生活背后隐藏的文化潜流

2023-08-22 18:0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政邦茶座>>

我们的生活中充满各种现象,有些具体,有些抽象。有时会对具体的事物津津乐道,有时不妨静下来,谈谈那些抽象的问题。比如,何为文化,何为地方文化,何为文脉?——这些问题貌似抽象,其实隐藏在很多具体的日常现象背后。如何对这些抽象化的问题进行思考,重要且必要,但并非易事。

尹文汉教授,长期致力于思想与文化研究,博览群书,又身体力行。上次应邀参加政邦茶座,我们聊了聊名山,名士,名城。此次,我们想借着这些话题继续谈,谈谈地方文化,谈谈文脉。

本期政邦茶座嘉宾:

尹文汉 池州学院教授,九华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著有《九华云影共徘徊:虹庐宗教文化论集》、《儒家伦理的创造性转化:韦政通伦理思想研究》,参与编著《皖江文化十讲》,组织策划点校《九华山志》等。

政邦茶座主持人:

高明勇 政邦智库理事长

高明勇:您曾说过,“一个地方的文脉,主要靠人来传承,靠名士来传承。如果抽去名士及其文章,这个地方就不存在文脉了。”您是如何理解“文脉”这个概念的?

尹文汉:文脉现在成了一个热词。大到讲“中华文脉”“中国文脉”,小到各地讲地方文脉。“文脉” 这个词,原本的意思是文章的脉络、文章的线索,后来跳出单篇文章的限制,发展成一个地方或国家文章的前后相续、文化的前后相续,由文章之脉发展成文化之脉。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辱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文学史上把曹丕这段话说成是文学独立的标志,其实其意义或超乎于此。曹丕这里讲的“文章”,即是今日所说的“文脉”之“文”。

高明勇:如果简单定义呢?

尹文汉:文脉是一个地方、一个国家文化的深层潜流,蕴含在文化深处的核心价值观,被文人名士以某种文章的形式隐约地表达出来。文化需要总结,需要表达,成之于胸,笔之以文,即成文章。文脉正是文章背后隐藏的那股文化潜流,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犹如脉动。

高明勇:最近我在思考一个题目,标题暂定为《“文本”里的文脉流变》。主要缘由是一些师友主持的《江苏文库》,这项工程自2016年启动,计划用10年时间完成,文库由书目编、文献编、精华编、史料编、方志编、研究编等六编组成。截至2022年底,《江苏文库》已出版1002册。怎么看经典文本与地方文脉之间的关系?

尹文汉:盛世修文。现在我们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富强起来,有能力来整理先辈们留下来的各种文献了。政府也高度重视,提倡文化自信,文化复兴。我也关注到了《江苏文库》,这是一个超级大的文化项目,很有意义。其实我老家湖南在这方面比江苏做得更早,早了10年,可能在全国来看也是最早的,他们编辑出版了《湖湘文库》。这个项目2006年8月启动,耗时7年,到2013年全套丛书编辑出版完成,共出图书700多册,近4亿字。《湖湘文库》分甲乙两编,甲编为湖湘文献,是对前人著述的整理;乙编为湖湘研究,是今人编著作品。2017年10月,又推出了数字版的《湖湘文库》。我当时也参与了这个项目,整理点校了宋代湖湘学派代表人物胡寅的文集《斐然集 崇正辩》,60多万字,列为文库甲编第18种。《江苏文库》从规模来看比《湖湘文库》做得更大,内容也更丰富,非常了不起。

高明勇:这样结合起来看,更能看出一些门道来。

尹文汉:对,《湖湘文库》和《江苏文库》,都是对各自省内相关的历史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是地方性经典文本的一个大集成。一个地方的文脉,离不开这个地方的经典文本。文化说到底是人化。文脉的根本在人,是人的精神与价值观念的同代呼应和异代呼应。文脉是搏动的,是活的,要有前后的呼应。没有了人与人之间的呼应,文脉便死。在这中间,文本便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文章是人的心灵世界的外化和记录。人死了,他的文章还在,他的精神和价值观念就被记录下来,能被后世的人读到,引起历史的呼应。不管是几百年还是几千年,只要文章还在,他的精神就还能被后人读到。

高明勇:其实对“文脉”的关注,并非今日有之,历史上也有不少先贤也很重视。

尹文汉:韦政通先生就说过,读古人的书,就是和古人交朋友,从而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王船山的精神曾支持他度过三年困顿的山居岁月。在传统社会,文本是最好的精神文化载体。虽然图像(包括雕塑和绘画等)也是很好的精神载体,现在图像史研究也很热,但图像一方面流动性不如文字文本,那些精美的壁画、雕塑大都固定在特定的位置,必须亲临其境才能看到;另一方面图像的解读远比文字困难,例如我们面对一幅敦煌的壁画,如不经过非常专业的训练,我们很难读懂创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今天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出大众化的音影技术,大大降低了文本阅读的地位,甚至有人称现在进入了“读图时代”“影像时代”,但我们要看到,“读图时代”也好,“影像时代”也好,图、音、影背后的文案仍然是一部好作品中精神传播的核心载体。何况,对于已经逝去的几千年文明,并没有留下可供听观的音影作品,其精神的主要载体和最佳载体是经典文本。

高明勇:我发现相关人士在总结时提出,根据“文脉”的理念,将《研究编》的顶层设计以一句话表达,“通血脉,知命脉,仰望山脉”。我认为这句话也可以用来解释您的皖江文化研究。

尹文汉: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留下了汗牛充栋的文献。《四库全书》有8亿字,《湖湘文库》近4亿字,《江苏文库》还没有编完,相信字数也会很多。一个普通人,很难去读完其中的任何一套文库。一个人如果平均一天读一万字,《四库全书》读完要8万天,要二百多年,《湖湘文库》读完也要100多年。所以,对于历史文献,必须要有专人分门别类地去研究,去消化和创造转化。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文字,是他们实践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大到天地运行、朝代兴亡,具体到天灾人祸乃至日常琐事,他们从中感受到的喜怒哀乐和感悟出来的智慧,一一倾泄于笔端。我们如何来对待这些厚重的文化遗产?整理文献编辑出版,是保护遗产,进行研究则是活化遗产。

高明勇:您如何理解这句话?

尹文汉:《江苏文库》编委会把《研究篇》的顶层设计概括为“通血脉,知命脉,仰望山脉”十字,那是紧紧扣住了江苏的这个“文脉”。历史文献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左右相关,前后相联。例如一种思想不会凭空出现,既有它的历史渊源,也有它的现实刺激和适应,还有它的时代影响和后世影响。“通血脉”就是要把各种文献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各种文献中表达的内容之间的相关性打通,弄清楚来龙去脉。“通血脉”才能“知命脉”,知所从来,知所能去,也才能“仰望山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一个地方历史的文化高峰在哪里?是什么样子?只有通过研究,我们才能找到答案。活化遗产,必须让“文脉”搏动起来,让“血脉”直通当下。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是文脉的时代搏动,将先人的智慧和精神,结合我们当下的处境和目标,去追求新的文化山脉,新的文化高峰。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