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杂文|《后会无期》:我们终究都是要告别的
三个人,两个人,亦或者只是一个人。
东极岛,国家最东边的岛屿。一辆车,从这里出发,前往“西天”。在这条好像叫做人生的路上,我们不断的在告别,我们终究会学会告别。
周沫叫做友情,她是我们最先学会告别的东西。
苏米叫做爱情,并没有那么浪漫,反而有很多现实的阻隔。
胡生叫做童年,每次回想起来像个智障,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丢了。
刘莺莺叫做亲情,是我们最信赖的东西,也最容易放肆。
旅行者探测器叫做理想,不一定是你认识的那样,也不一定会实现。
当然,还有小阿拉斯加,这是永远会让你欣慰的那些事物。
为什么必须要告别?因为人生的很大一部分内容是被动的,就像故事开始时讲的那样:因为拆迁改造和工作分配,主人公不得不离开家乡,开始这一段旅途。
我们会拥有很多的东西,也会向很多事物告别,虽然我们并不愿意。但没有人可以掌控要经历的一切事物,也没有事物是只依靠自己就可以决定的,所以我们都必然将面对告别。
我们可以掌控的是调整自己的心态,明白我们都是平凡的旅行者,学会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世界的不完美,从而在下一次的告别时可以更体面一些,坦然一些。
但学会接受并不意味着要逆来顺受,我们当然要在思考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然而面对有些告别时我们终究是无能为力的,就像温水锅里的青蛙,当然要努力跳向锅外,但现实是否盖上了锅盖则不是当下的青蛙可以决定的。
顺其自然的接受,则不会让愤怒、悔恨、悲伤辜负了我们的时光,从而为下一次告别做更加万全的努力。正如泰戈尔所说的:“如果你因错过太阳而流泪,那你也将错过群星了。”
毕竟,我们是要走向未来,而不是徘徊在过去。
这一路走来,走下去,我们学会了在江河和浩汉之间做取舍,他们所组成的正是我们每一个走在路上的人。
慢慢的学会控制情绪,既义无反顾的追求,也可以顺其自然的接受,但理性的钟摆必然是会偏向江河这一边的,因为人总是向往美好的,而美好与否却往往不只取决于个人自身。
我们所能做的,只是让每一次面临告别时的自己,都比上一次更加欣慰一些。
人生从一开始就是被动的,我们必将被动地拥有一些事物,失去一些事物。
因此,我们终究是要不断走向告别的,直到那最后一次。
我们终究是要告别的。
就此别过,后会无期!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