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女足世界杯落幕,中国足球该做些什么
有一说一,女足受全世界的关注度不高,甚至可以说比较低。
去年男足世界杯,国际足联主席因凡蒂诺稳稳坐在球场里看了一整届比赛,今年女足世界杯,主席很多时候不在,这就是最典型的例证。
为什么有这种差距?商业价值的差距。
我在去年三月就巩汉林提及男足事件写的评论文里提到过,“女足的拼搏精神值得称赞,但中国足球要发展还得看男足,世界足球的发展都主要看的是男足。”
不过,凡事都得辩证思考。男足市场价值巨大却已经非常成熟,女足仍有很大的商业潜力去发掘。
一个典型的新闻事件是巴萨女足在诺坎普连场售完数万张门票,我忘记是多久以前的事了,这个新闻当时会出现是有顺序的。
首先是中国女足亚洲杯胜利回国后,人民群众和不少媒体在讨论女足工资应该比男足高,不少球迷认为工资高低应该有市场去决定,从市场价值看,女足不可能工资高过男足。
之后就是诺坎普卖票事件。一场女足比赛,高峰的时候可以卖出不下于甚至略高于男足比赛的票数(好像有场比赛破了诺坎普观众历史记录)。
这种反常规现象怎么会发生?巴萨女足成绩好,当时拿了欧冠,队内头牌是世界足球小姐。
我们过往所认为的思路,女子生理上难以赶上男子,达不到男足的对抗强度,比赛的观赏性差不少。这种观点仍然存在,但正发生着细微的转变。
本质上,足球商业化的运营,就是针对人们周末的闲余时间,安排有周期规律的比赛,给你提供娱乐服务,如果你觉得氛围很赞,就可能成为回头客、常客。
不管男足女足,买票都是娱乐,如果只是为了打发时间,那看的是男足还是女足,又有什么区别呢?投入资金搞女足职业化,不是一样能产出高水平的联赛,一样会看到激烈刺激的场次吗?
要完全赶上男足仍然是不现实的,但外国尤其是传统足球强国,现在真地在重视挖掘女足的商业价值了。女足的发展肯定和任何有力量指标要求的运动一样,那就是学男性,男性怎么提升,女性也怎么练。
本届女足世界杯,英格兰在对中国的比赛中展现出了丰富的技战术变化,就像王霜赛后接受采访说的,“她们有英超嘛,在那个环境中练得越来越好。”
英格兰女足跟他们的男足确实有相像之处,身体好,对抗能力强,喜欢边路起高球。这是她们的优势,她们在与西班牙的决赛中也是这么踢的。
反观西班牙,边中结合,中路找向前的直塞球机会,边后卫插上套边助攻,部分细节上有女足比赛的特性,但整体风格是妥妥的西班牙男足传控踢法,没有球的时候向前逼抢,有球的时候耐心传呀传。
面对这种踢法,英格兰知道要密集防守伺机推反击,遗憾的是她们整场没怎么提起速,西班牙封锁传球路线做得很到位。
西班牙的进球,中路3断1非常精彩,后有人追前有人堵。
抢断后左路队员招手要球,持球人迅速斜传转移。
左后卫奥尔加插上接队友分球坚决射向远角,高质量的死角进球。
上半场踢完,西班牙小技术明显强于英格兰,英格兰能靠什么扳平比分?还是要展现力量上的优势呀,冲起来去撞啦。教练脑子很清醒,下半场一上来就换两个边锋持球突破,还是坚持主打右路,因为西班牙喜欢走左路——比踢一边谁更强,看看这些战术思维,是不是男足比赛经常出现。
英格兰的传切默契不够,跑位人总是等不到持球人传球,没怎么打出配合,无法通过地面渗透进西班牙禁区。西班牙每次在中后场重新获得球权,都会多路前冲推反击,踢法看着跟12年葡萄牙踢西班牙、14年智利踢西班牙、18年墨西哥踢德国似的。
西班牙屡失良机,包括一次点球,英格兰进行最后的反攻,开始反复起高球,无奈西班牙的争顶很顽强,防守站位合理。比赛最后阶段,双方的体力都耗得差不多了,英格兰无力对西班牙的球门造成实质性威胁,遗憾屈居亚军。
英格兰女足回家会干什么?前有欧洲杯冠军,现有世界杯历史最佳成绩,继续加大对女足青训的资金投入,继续发展女足英超联赛,这次杯赛暴露了小技术还不够细腻的问题,那就加练传球配合,争取之后的几代队员比现在更强。
西班牙女足回家会干什么?先和祖国人民一起游街庆祝冠军荣耀,继续巩固传控踢法,加力推动年轻球员去国内外顶级俱乐部效力历练,一些小女孩看到大姐姐们夺冠的场景,萌生成为足球运动员的梦想……
唉,基础体系已经很完善,欧洲直接把男足的理念套到女足的发展中去,自然而然地就能出成绩。
以前我们常说,亚洲人可能天生不适合足球,比如撞不过欧美人,多撞几下就技术动作变形。可去年日本人和德国、西班牙、克罗地亚踢,还是撞不太过,但力量差距已经明显缩小了。费兰撞三笘薰还撞不过呢。
日本输给克罗地亚止步16强,我当时粗略地算了一下,日本要踢到8强有可能还需要20年,感慨足球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工程,需要有耐心。
问题来了,中国男足要踢到世界杯8强需要多少年?世界杯要扩军,看起来我们未来有可能不提升自我也能“躺”进世界杯。但我们小组赛能出线吗?目前看来不知道国足要多少年才能从世界杯小组出线,更别说踢到8强了。
中国女足起点高辉煌过,被国家重视、表扬、保护,但现在看起来,如何重振有点无解了。我们本土的青训体系跟欧洲比差得太多了,我们不怕苦、练得比谁都努力,但练的方法不够科学。
我觉得最合适的方法是去日本考察,学习如何建设青训、如何安排训练课程,回来结合中国的国情看看可以怎么去建设,以让我们逐渐量产足球人才。
当然了,比起青训体系这种很需要时间的工程,让现役球员留洋高水平联赛看起来是一个更直接的提高国家队实力的选项。这东西一看球员的实力,二看适应能力。
韦世豪曾说过:“刚去欧洲的时候,我也有梦想呀,但踢到后期发现自己真踢不出来了,还有作为中国人太幸福了,很多球员踢不出来就饿死,所以玩命地踢,我踢不出来回国,国家富强,我还是可以生活得很好。”
王霜去巴黎圣日耳曼留洋则因为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不同,受过不少委屈。
球员不具备长期留洋的实(潜)力,去踢没多久就想家想回来,那为什么要派出去呢?如此看来,像洋务运动那样由官方批量派遣人出去学习的思路,并不适合运用于中国足球目前的情况。目前较为可行的还是球员主动想尝试留洋,各部门尽量减少限制,放行。
足球作为世界第一运动,其商业价值和国际影响力,哪个国家不眼馋,但一个国家想把足球踢得好,着实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现在很糟糕的一点是,我们的足球没有形成传承,下一代没有接着上一代的步伐接着往上“爬梯子”。
男足已经几次没爬几步就直接跌落到谷底,每每被国人痛骂之后只能重头来过。女足现在正经历谷底,我不希望看到她们走向男足的尴尬,可本届世界杯暴露的与世界强队的差距,理性地说,女足在短期内是难以爬到世界强队的高度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