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王博士讲穴位】胃你好吗 | 中脘穴

2023-08-21 17:0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原创 中脘 上海市中医文献馆 收录于合集#经络 13 个 #王博士讲穴位 12 个 #健康科普基地 26 个 #中医基础 14 个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下——中脘穴。说到现代人的通病,肠胃病一定榜上有名,忙碌生活中养成的不良饮食习惯,让许多人早已“胃老先衰”。俗话说“胃三分治七分养”,想要胃好,就得学会养胃,而中脘穴,自古便有“养胃第一穴”之称。

中脘穴的位置

【归经】

任脉、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

【定位】

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中脘穴的出处

《针灸甲乙经》

心痛身寒,难以俯仰,心疝气冲胃,死不知人,中脘主之。伤忧悁思气积,中脘主之。腹胀不通,寒中伤食,饮食不化,中脘主之。小肠有热,溺赤黄,中脘主之。溢饮胁下坚痛,中脘主之。

《循经》

一切脾胃之疾,无所不疗。

《幼科推拿秘书》

中脘。在心窝下。胃腑也。积食滞在此。揉者。放小儿卧倒仰睡。以我手掌按而揉之。左右揉。则积滞食闷。即消化矣。

中脘穴的主治

中脘穴主治胃痛、腹痛、腹胀、呕逆、慢性胃炎、胃溃疡、黄疸、胃扩张等。

本穴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必用穴,任何原因引起的脾胃虚弱、运化失司,均可取中脘为主进行治疗,同时,本穴也是治疗多种疾病的常用穴。

中脘穴多用于缓解消化道疾病,尤其是胃、十二指肠疾病。所以可以用来改善胃痛、胃酸过多、恶心呕吐、消化不良、腹部胀痛等症状。

中脘穴的功效

1、和胃健脾

中脘穴为胃的募穴。《黄帝内经灵枢·五味》曰“胃者,五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藏六腑皆禀气于胃。”而中脘穴是胃的募穴,即胃的精气反应到胸腹部的特殊部位,具有和胃化滞,理气健脾、通腑降气、调理中焦的功效。所以可以调理各种肠胃疾病的要穴,如腹胀、呕逆、腹泻、便秘、胃炎、胃溃疡等;

2、降逆利水

中脘穴隶属于奇经八脉之任脉,是人体八会穴之“腑会”,与足阳明胃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经三焦交会。中脘穴可以通过调节脾胃的升降功能,来疏利气机,并且与小肠经、三焦经交会,小肠可以泌别清浊,三焦则有通调水道之功,所以中脘穴在三焦整体气机的升降出入运动中,起着枢纽作用,有降逆利水之效。

按揉中脘穴

当胃部不适时,用食指中指两指并拢,在穴位上按揉,以穴位局部有明显的酸胀感为度。每次3-5分钟。可以改善胃腑运动无力所造成的消化不良、胃口不佳、胃胀等症状。

好啦,今天的中脘穴就分享到这里,希望有帮助到大家~

原标题:《【王博士讲穴位】胃你好吗 | 中脘穴》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