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文以载道」悠远的桑干河(上)
编者按
“河流是人类文明的源泉和发祥地”,桑干河亦是如此。它从诞生以来,就滋润着广袤的川原,孕育着万物的蓬勃生长,开创了史前人类的昌盛与文明。《志载张垣——张家口境内的河流》专题推出后,得到了许多读者的关注,也挖掘和收集到了更多的深入了解张家口河流的文章,今天张垣方志向大家推荐谷新声老师的文章《悠远的桑干河》。欢迎您在文章后与我们互动留言。
桑干河上游有源子河、恢河两条河流。主流恢河发源于山西省宁武县的管涔山分水岭村,源子河发源于山西省左云县的截口山。两河在朔州朔城区马邑村会合后始称桑干河。
桑干河从西向东,全长约694公里,流域面积5.08万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壶流河、洋河、妫水、清水河等,整个流域覆盖了晋冀蒙三省区和京津两大直辖市。这里留下了人类几百万年来进化发展的印记,也记载了人类学家探寻的脚步,这块悠远的土地上,埋藏着许多与人类生存发展有关的史前信息。
就是这条位于太行山以北,阴山和燕山以南,西起山西宁武,东入海河注入渤海的桑干河,古往今来,裹挟了边塞西风,记录下历史图腾,滋润肥沃了两岸土地,孕育凝结了灿烂的文化,深深地镌刻下几百万年来人类前行的足迹。
奔流不息的桑干河滋养了无数生灵,写就了厚重的昨天。且不说洪荒时期的远古人类,也不说鸿蒙开启的女娲及五帝。单就春秋时兴起的代国、令支、屠何,到秦汉之后的鲜卑、契丹、女真,都与这条河有不解之缘。从杀向中原的成吉思汗,到北定边疆的洪武,直至实现“内外一统”的康乾,桑干河水见证了人间无数的离合悲欢。难以胜数的中华历史都与这条河流有关。
近百年来,这里发现了东亚大陆最古老的人类生存证据。向世人证明,距今200万年前,人类在这里繁衍,完成了直立人向智人及现代人的进化,被世人称为黄色人种的摇篮。
桑干河古称“ 㶟(lěi)水”,“㶟”字是古人为桑干河造的一个专用字。那么,古人为什么要为桑干河造一个专用字呢?为此,笔者曾查考中国所有二级以上河流,迄今未发现第二条拥有专用字的河流。笔者认为,这与古人类在此活动有关。
这一事实向我们传达了这样的信息,古人类造字的时候,极有可能就生活在桑干河流域。那时候,他们还不知道黄河、长江等大型河流,故而只为桑干河造了专用字。
“㶟水”的“ 㶟”字是一个象形文字,与桑干河流域的地形地貌有关。考古界证实,远古时期的地壳运动,使得桑干河流域盆地的中央“镶嵌着地垒山地——熊耳山”(《泥河湾层古地理环境的初步认识》)。并将巨大的三角形盆地分隔成“品”字形的“大同古湖”“张家口古湖”“涿鹿古湖”。
“涿鹿古湖”位于熊耳山东南,横跨今河北省与北京市,其水面包括涿鹿县、怀来县、延庆区等地域。“张家口古湖”地处熊耳山以北,横跨河北、山西两省,面积包括今宣化、万全、怀安、天镇、阳高诸区县地域。今下花园以西隆起的薄弱山体,将“张家口古湖”与“涿鹿古湖”隔开。“大同古湖”位于熊耳山西南,也同样横跨山西、河北两省,包括今山西省的大同、怀仁、山阴、应县、朔县、浑源、阳高、广灵及河北省的阳原、蔚县(大部分)。今涿鹿与宣化交界的桑干河大峡谷,当时由脆弱的山体相连,成为“大同古湖”与“涿鹿古湖”的分界线。
距今约三万年时,由于印度板块向北推移的力量加强,造成了华北一带地壳发生大断裂。当时,桑干河流域三大古湖的“门栏”由薄弱的山梁连接。剧烈的构造运动,使熊耳山与龙门山、熊耳山与鸡鸣山、军都山与灵山之间的薄弱山体断裂,致使大量湖水下泄,桑干河流域洪水滔天。《山海经》《诗含神雾》等古籍记载,生活在桑干河流域、崇拜蛇图腾的女娲氏族,与洪水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淮南子·览冥训》说,当时“天塌西北,地陷东南……,水浩洋而不息……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积芦灰以止淫水”。
古湖的下泄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大约在一万多年之前才逐步露出了三个“品”字形的盆地,形成了桑干河水系。古人便依桑干河流域的地貌,将桑干河称为“㶟水”,意为一条水系将三个盆地系在一齐。桑干河水系形成后,流域内仍有许多水泽,石匣以东怀来以西的大泽称“ 㶟泽”,鸡鸣山南的大泽称“鸣泽”。史书所记舜帝捕鱼的“雷泽”,实际就是历史上的㶟水之泽,它就在今涿鹿黄羊山南古㶟水的回水湾中。清人沈德潜选编的上溯先秦、下迄隋代的古诗选集《古诗源》中有《独(涿)鹿篇》,文中“独(涿)鹿独(涿)鹿,水深泥浊。泥浊尚可,水深杀我”,形容的就是㶟水之泽的情况。
由于“㶟”字是桑干河的专用字,为许多后人所不知,便把“ 㶟水”记为“雷水”“纍水”“灅水”“漯水”等。又由于“ 㶟”字与“治”字发音相近,再加上地方口音的差别,有史书将“ 㶟水”记为“治水”。还由于“治”与“浴”字形相近,将“治水”误记为“浴水”。还有史书将其称为“浑河”“溹涫水”,《元史》将其称为“小黄河”。许多学者表示,“浑河”“小黄河”之称,皆是人们根据水的颜色,为其取得别名,就像后来民间根据其状态所称的“无定河”一样,都不是此河的本名。“溹涫”则明显同“治水”一样,为“桑干”的同音异译词。现在,怀安一带地方语中的“桑干”,发音几乎同“溹涫”一模一样。(未完)
作者简介
谷新声:涿鹿县人。主编《涿鹿县志》《中共涿鹿县组织史》《鹿野风云录》等书。
感谢您关注方志张垣政务号和张垣方志微信号!希望您对我们的内容多提宝贵意见,也可以把您想了解的题材发给我们,我们会尽量收集,让大家了解更多的张家口历史和市情!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