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市委书记访谈录|专访湖北丹江口市委书记赵洪福:中国水都如何将“生态水”转为“财富水”
【访谈摘要】
湖北省丹江口市委书记赵洪福:
►自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以来,丹江口市已实现安全稳定调水8周年,累计向北方调水超过580多亿立方米,惠及24个大(中)城市和130多个县(市),直接受益人口超过8500万。
►在“两山”实践方面,我们重点围绕“转化”做文章,按照“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资金变收益”的基本思路,成立丹江口市“两山”实践中心,建立市镇村三级资源整合运营平台,将区域内的山水林田湖草、农村宅基地、集体经营性用地等闲置的资源资产,通过确权、评估后收储至“两山”实践中心。由其对收储的资源整合提升、资本运作、项目谋划、招商引资、开发运营,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化。
►近年来,我们坚持把绿色食品饮料作为工业发展的主导产业,通过保水质倒逼产业向绿色低碳转型,经济发展含绿量、含金量不断提升。2022年食品饮料产值达98.87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21.5%。
►推动建设以农夫山泉、“武当山”牌中高端饮用水为代表的绿色食品饮料产业园,以宏迈高科为代表的磷酸铁锂产业园,以湖北一专为代表的专用车产业园,以共同生物为代表的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园,以正威为代表的智能制造产业园,以中桥集团为代表的微电子产业园,形成六个百亿级产业园区。
►近年来,丹江口市锚定“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县市”目标,聚焦市场主体关切,刀刃向内、自我革命,推动营商环境持续改善。2022年丹江口市营商环境在全省综合排名第12名、十堰市第1名。
►丹江口市旅游资源丰富、环保门槛较高,做大做优文旅产业既有先天优势,也是必然选择。我们精准把握文旅产业发展规律、趋势和市场特点,依托武当山、丹江水两张金字招牌,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化、全域景区化”,激活文旅市场“一池春水”,打造国内知名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巍巍一坝起丹江,浩浩碧水润京津。
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上世纪50年代,丹江汇入汉江处筑坝名曰“丹江口大坝”,丹江口市因坝而生,随坝而名。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丹江口市承担着“向北方调水”和“保水库水质”的双重责任。自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以来,丹江口市已实现安全稳定调水8周年,累计向北方调水超过580多亿立方米。由丹江口水库北上的“南水”成为京津冀豫沿线大中城市主力水源,直接受益人口8500万人,从根本上改变华北供水格局。
多年监测数据显示,丹江口水库常年稳定保持在Ⅱ类及以上水质,109项指标有106项达到Ⅰ类,确保了一库净水持续北送。
丹江口市委书记赵洪福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强调,“守护一库碧水既是我们最大的政治责任,也是我们转型升级、抢占发展新赛道的机遇和优势。”
依水而生是丹江口市的天然地理优势,凭水致富是丹江口人的智慧。近年来,丹江口市在“两山”实践上积极探索,走出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路径。其紧紧围绕水资源加工利用全产业链招大引强,先后引进了农夫山泉、北冰洋、武当山水、武当云谷大数据中心等一批优质企业,构建了“源头活水—纯净水—功能饮料—食品加工”一体化水资源加工利用产业链,到2025年将形成160亿元产值规模的产业集群。
向着目标进发,丹江口市底气十足。2022年,丹江口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0.1亿元,增长9.8%;规上工业总产值464亿元、增加值105.1亿元,分别增长31%、21.9%;固定资产投资160.9亿元,增长33.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6.3亿元,增长3.7%;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5.86亿元,增长27%。县域经济综合评价由湖北省三类县第9名跃升至第1名,入选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获评中国县域发展潜力百强县。
当前,引江补汉工程正在开工建设,丹江口成为名副其实的长江、汉江、丹江“三江”汇合之地及国家水网体系建设的重要节点,“汇聚三江、依江布局、拥江发展,丹江口市值得大家期待!”赵洪福说。
丹江口大坝鸟瞰图。 本文图片均由丹江口市委办提供
擦亮生态底色、当好“守井人”
澎湃新闻: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和全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生态一直都是丹江口的立市之本、优势所在。丹江口水库水质已连续20多年稳定在国家二类以上标准,甚至可以直接饮用。请您介绍一下丹江口在保护库区水质和水生态安全方面,这些年做出了哪些努力?
赵洪福:近年来,丹江口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断强化“共抓长江(汉江)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始终牢记保生态保水质首要政治责任和发展第一要务,努力擦亮生态底色、当好“守井人”。
为服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有效保护丹江口库区水质和水生态安全,“十二五”以来,丹江口市累计投入生态建设资金38.89亿元,全面加强丹江口库区水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工作。自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以来,丹江口市已实现安全稳定调水8周年。工作中主要强化“三个全域”:
全域生态建设方面,一是全域实施绿化造林。加大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力度,对库区临水1公里范围内实行永久性保护,在全市范围内禁止林木采伐,累计封山育林270万亩、营造林65万余亩、建成库周生态隔离带10.7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提升至65.7%。二是全域加强环境治理。统筹推进水灾害防治、水资源节约、水生态保护修复、水环境治理,开展了“共抓大保护·当好守井人”“环境突出问题大排查大整改”“守好一库碧水”专项整治等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护水行动。建设丹江口市环境监控中心,建成重点污染源视频监管信息平台。对15家涉水国控重点监控企业、14个规模以上入河排污口实行实时在线监测。对辖区内官山河、浪河、沙沟河等重点流域、重点水域开展全面深度治理,丹江口库区水质常年稳定保持在国家标准Ⅱ类以上,109项水质监测指标中有106项达到Ⅰ类标准。9个考核断面水质和2个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三是全域提高应急能力。强化船舶污染物溢油处置设备库建设和管理,增强库面防污染应急处置能力。推进应急物资储备库和库区水上应急搜救训练基地建设,提升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搭建环库电子围栏,督促企业安装排污智能监管设备,提高智慧化监管能力。四是全域创建生态文明。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
全域水质保护方面,一是大力实施水保项目。投资3.8亿元实施库区水质提升和城区污水治理攻坚行动,全面实施库区船舶“油改电”、大力推进环库安保智慧工程,积极服务“引江补汉”工程。建成并运行48个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项目,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25.8平方公里。实施丹江口库区垃圾清漂及处理项目,配置2艘自动机械清漂船,配备护水队员150余名,建立环库村清漂队65个,从上岸渔民中选聘300余名纳入清漂公益岗管理,组织4700余名“小水滴”志愿者,确保实现水面无杂物、岸线无“四乱”(乱占、乱采、乱堆、乱建)、滩涂无放养、污水无直排的“四无”目标。改垃圾填埋为焚烧发电,成功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海螺集团,投资建设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将于今年建成投用。二是严格落实河湖长制。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按照“分段驻守、守段有责”的原则,严格落实三级河(湖)长制,全市51条大小河流全部明确河长、河段长及河道专管员,建立常态化巡河制度。三是提高依法护水能力。关停迁移船舶修造厂8家,关闭客货运码头4座。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令,清理取缔网箱12.1万只、库汊10.75万亩,3000多只渔船拆解上岸。组建丹江口水库综合执法大队、南水北调水源区生态环境警察大队,建立“河湖长+检察长+警长+法院院长”协作制度。在全省首家挂牌成立了环境资源审判庭,建立环境案件民事、刑事、行政“三审合一”机制。2022年6月,丹江口市生态环境保护法庭改革经验,入选最高人民法院第三批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典型案例。设立司法保护基地的做法,写入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同时,加强对企业环保主体责任的警示教育,增强企业不敢排污、主动治污法律意识,切实提高依法保水护水的能力。
全域环境整治方面,一是完善责任体系。严格实施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坚决整改中央、湖北省环保督察及各类专项督查交办的环境治理问题。二是严格环境准入。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占全市总面积的48.5%),禁批禁建一切项目。先后关改搬转冶金、化工、水泥、电石、造纸、钢铁、电解铝等企业166家。编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累计拒绝不符合水源地环保要求的项目120多个。三是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推行“两清两减”(清洁种植、清洁养殖,减少农药、减少化肥),全市年农药使用量与“十三五”末相比下降20%,化肥使用量减少3.5%。明确划分禁止养殖区、限制养殖区、适宜养殖区,禁养区内50家规模养殖场全部关闭搬迁,限养区和适养区内198家养殖场完成改造升级。四是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投入2亿多元,实现194个行政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覆盖。建设14座城乡污水处理厂、7座垃圾处理场;“厕所革命”等“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全面完成,新建和改造厕所3.21万座,建制镇污水、垃圾处理实现全覆盖。大力创建污水零直排村居。
“河湖警长”在丹江口库区巡逻。
“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资金变收益”
澎湃新闻:我们注意到,您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丹江口既要当好“水卫士” ,也要壮大“水经济”。如今的丹江口也确实实现了保护与发展并行,成为湖北省第一个被授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的县级市,探索的“两山”实践(把绿水青山变成为金山银山)路径被社会广为称赞。在“两山”实践方面,丹江口做了什么?
赵洪福:在“两山”实践方面,我们重点围绕“转化”做文章,按照“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资金变收益”的基本思路,成立丹江口市“两山”实践中心,建立市镇村三级资源整合运营平台,将区域内的山水林田湖草、农村宅基地、集体经营性用地等闲置的资源资产,通过确权、评估后收储至“两山”实践中心。由其对收储的资源整合提升、资本运作、项目谋划、招商引资、开发运营,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主要做了五方面的工作:
首先,搭建运营平台。我们于2021年成立市“两山”实践中心,负责“两山”转化理论研究、路径探索、招商引资、资源收储开发利用、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中心下设“两山”转化服务办事大厅和丹江口市山水融合投资开发公司。按照市、镇、村三级资源整合运营平台的框架设计,成立镇级平台公司18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194个,实现了市、镇、村三级运营平台全覆盖。
其次,资源摸底清查。开发丹江口市自然资源大数据中心,将全市闲置资源调查摸底后登记录入数据库,形成自然资源资产“一张图”。根据已完成的资源摸底数据统计,将全市生态资源分为土地、房屋、林地、水域、旅游景区五类。目前,已登记录入土地1.62万亩、房屋33.19万平方米、林地18.01万亩、水域36.67万亩、旅游景区29.01万亩。
同时,进行资产资源整合。将农户手中碎片化的资源整体打包转化为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资产,村合作社作为股东将整合的资产注入镇级“两山”公司,各镇将生态资源集中管理,再整合各类国有林场、农场等国有经营性资产注入丹江口市级运营平台——丹江口市山水融合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实现全市资源统一管理、开发、运营,目前已整合各类资源资产价值约61.4亿元。
创新金融服务也是重要一项。我们通过以策划项目为载体,利用整合资产进行资本运作,已争取银行融资17.8亿元。与湖北银行合作开发自然资源储蓄系统,研发“两山卡”,将资源存储信息与银行储蓄卡信息有效衔接,农户在手机银行即可实时查询资源存储、收益。已累计发放农户“两山卡”300余张,支付资源存储收益650.5万元。
最后,资源转化利用。丹江口市“两山”实践中心通过项目谋划、招商引资、开发运营等一系列手段,已转化利用土地3020亩、林地746亩、房屋1869平方米,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比如,习家店镇杏花村与北京恒观远方公司合作开发“隐居乡里”民宿,村集体年增收11.1万元;蒿坪镇卢嘴村引入湖北京能京堰新能源有限公司建设98MW林光互补光伏电站,户均年租赁收益达2000元以上;均县镇怀家沟村招商引进武汉百花园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132亩集体土地入股公司,共同建设智慧桔园,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保底15万元的分红收入,带动周边桔农每亩增收800元以上。引进北京一轻食品集团合作建设一轻丹江口产业园,每年可购销丹江口市柑桔10万吨,带动桔农户均增收6000元以上。
丹江口市习家店镇杏花村民宿
持续培育壮大绿色食品饮料产业,力争“十四五”末产值达到260亿
澎湃新闻:丹江口市被称为“中国水都”,近几年一直都努力推进水资源产业向绿色化、集群化、高端化发展,像饮料产业、纯净水产业、食品加工产业等发展迅猛,请您详细介绍一下发展情况,丹江口接下来对壮大“水经济”方面还会有哪些布局?
赵洪福:丹江口缘水而生、因水而兴,守护一库碧水既是我们最大的政治责任,也是我们转型升级、抢占发展新赛道的机遇和优势。近年来,我们坚持把绿色食品饮料作为工业发展的主导产业,通过保水质倒逼产业向绿色低碳转型,经济发展含绿量、含金量不断提升。2022年食品饮料产值达98.87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21.5%。
这其中,我们发挥“中国好水”品牌优势,紧紧围绕水资源加工利用全产业链招大引强,不断推进水资源产业向绿色化、集群化、高端化发展。农夫山泉等头部饮料企业先后在丹江口市投资兴建4家工厂,产品涵盖农夫山泉饮用水、即饮茶、功能饮料、果汁等全部饮品系列。加快推进北冰洋汽水、“武当山”牌高端饮用水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大泰国天丝红牛、康师傅等重大水资源加工项目招引力度,构建“源头活水—纯净水—功能饮料—食品加工”一体化水资源加工产业链,预计到“十四五”末形成产值160亿元的产业集群。
同时,深度利用水产品、水能源资源,放大优产度、洁净度、能源丰度“三度”资源优势。我们依托丹江口翘嘴鲌、柑桔等特色资源,推行“种植(养殖)业+加工业+电商+旅游”“农户+基地+龙头企业”发展模式,大力打造水资源及绿色农产品加工基地;依托丰富的水能资源,持续发展水电、渔光互补、抽水蓄能等清洁能源项目,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
此外,我们契合国家“东数西算”部署,利用丹江口水库底层冷水资源优势,全力推进湖北首个水冷大数据中心项目武当云谷大数据中心建设,设计机架总容量1万架,每年可节约用电量8000万千瓦时。达产后年产值可达17亿元,实现税收将超2亿元,“水资源”优势在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上日益显现。
武当云谷大数据中心机房。
丹江口优势在水、出路在水。未来,丹江口将继续依托水资源这一最大资源优势,持续培育壮大绿色食品饮料产业,力争“十四五”末产值达到260亿。
具体来看,我们将继续做优水品牌。投资6亿元,建设产能100万吨、年产值15亿元的“武当山”水饮料项目,将于今年10月份全面投产。我们将推动润京水业与中石化合作开发“易丹泉”品牌饮用水,利用易捷便利店,扩大销售规模,提高产能产值。推动武当酒业与国内知名酒企合作,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支持台湾十八酿企业改革创新,推出清酒新品种。加快一轻食品北冰洋桔汁汽水项目建设,力争10月份投产。加快北京二锅头项目建设,力争明年上半年竣工投产。尽快完成与泰国红牛、康师傅、紫禁城精酿啤酒等项目谈判,力争年底前签约开工。
还将努力打响糖品牌。依托“世界好糖”,打造降糖食品产业园。支持林路科技利用塔格糖核心产品,与蒙牛、伊利、喜之郎、奥瑞金、同仁堂等知名食品企业合作,在丹建设降糖食品产业园,打造全国功能性保健食品行业的引领品牌。目前,同仁堂塔格糖口服液、咀嚼片,奥瑞金塔格糖饮用水已出样品,蒙牛、伊利正在做产品测试。
“一主四优”产业体系
澎湃新闻:培育绿色产业体系也是丹江口的发展重点,在这方面具体是如何谋划推动的?
赵洪福:第一,做大做强新型工业。聚焦绿色低碳发展,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培育以绿色食品饮料为主导,以专用车及汽车零部件、新能源材料及光电智造、生物医药、数字经济为优势的“一主四优”产业体系。推动建设以农夫山泉、“武当山”牌高端饮用水为代表的绿色食品饮料产业园,以宏迈高科为代表的磷酸铁锂产业园,以湖北一专为代表的专用车产业园,以共同生物为代表的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园,以正威为代表的智能制造产业园,以中桥集团为代表的微电子产业园,形成六个百亿级产业园区。2022年,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达到464亿元、10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21.9%,力争到2025年,工业总产值达到800亿元。
湖北一专专用车生产线。
第二,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围绕做优品、保优质、强品牌,推进三产融合,大力发展柑桔、茶叶、设施渔业等农业特色产业,柑桔达到30万亩,茶叶达到6万亩,设施渔业达到20万立方米,2022年三大特色产业分别实现产值10亿元、3亿元、10.6亿元。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39家,规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78亿元。去年以来充分发挥翘嘴鲌等地理标志品牌效应,重点发展设施渔业,一方面解决库区渔业转型发展问题,另一方面解决退捕渔民生产生活问题,打造全省设施渔业大县。
第三,发展全域绿色旅游。我们充分发挥武当山、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影响力,以“南水润北方·寻源丹江口”为主题,依托水资源优势和特色,不断培养新业态、营造新场景、释放新活力。推动丹江口生态文化旅游区创成国家5A级景区,建设中国南水北调博物馆、长江文化公园、“沧浪之光”观光高塔、均州码头、环库宿集等文旅项目,按照A级景区标准打造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招徕八方游客,汇聚旅游人气。2022年入选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位居湖北省上榜县(市)首位。
“刀刃向内、自我革命”
澎湃新闻:近年来,营商环境被丹江口反复提及。我们知道丹江口近年来也吸引了汉江集团、农夫山泉、正威、海螺等企业投资,丹江口如何营造让企业家感到舒服的氛围?目前在营商环境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效有哪些?接下来将如何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赵洪福:近年来,丹江口市锚定“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县市”目标,聚焦市场主体关切,刀刃向内、自我革命,推动营商环境持续改善。2022年丹江口市营商环境在全省综合排名第12名、十堰市第1名。
首先,坚持目标导向建机制。我们围绕建设绿色低碳发展新水都的发展目标,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加快发展的强大引擎和“一号工程”,凝心聚力、齐抓共管。一是调高目标。要实现发展突围、弯道超车,关键因素是营商环境。我们在认真研究省里考核标准同时,又考察了一些先进地区,提出了把丹江口打造成全国一流营商环境县市的奋斗目标,推动了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二是高位推进。成立党政负责人担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纪委书记和常务副市长担任领导小组双第一副组长,其他分管领导按照分工分别担任 “指标长”的领导体系。抽调得力干部组建具有实战化的办公室,增强督办协调权威。三是加强调度。将每月18日定为“营商环境日”,单月18日常委会议一次营商环境,双月18日召开营商环境大会,总结工作,奖优罚劣。丹江口市“营商环境日”的做法被写入《湖北省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优化营商环境若干举措》。
其次,坚持问题导向抓改革。鉴于过去丹江口市优化营商环境评价排名不佳的现实,我们痛定思痛,找准了问题所在,就是干部的思想不解放,“不敢改、不愿改、不会改”,市委决定狠抓改革创新,以“小切口”推动“大改革”。一是科学统筹,下好“先手棋”。年初就要求各单位对标先进发达地区,聚焦营商环境堵点、难点,明确先行区创建事项,并建立容错机制,旗帜鲜明支持改革。创建过程中,积极争取省、市相关部门支持和指导,同时聘请专业机构辅导,营商办及时跟进,协调解决有关问题。二是聚焦关切,画出“同心圆”。聚焦企业关切,推进“转改直”改革、“多测合一”改革、打造“无涉企保证金县市”、推进公共法律服务进园区进企业,为企业减负5300余万元。2022年,丹江口市8项改革事项被命名为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先行区,数量全省最多。“推行告知承诺制为纳税人快捷办理契税申报缴纳业务”,被司法部评为“减证便民”优秀案例。三是自我革命,打好“组合拳”。对招引落地的项目,从项目开工前各项准备工作到正式开工、建设、投产、达能实行“一条龙”式保障性服务,出台金融支持“丹十条”、人才引进“丹九条”,构建财、税、银、保联动服务机制。建立项目落地“一对一”帮办代办机制,在资料筹备、申报填写、对上联络等方面提供全流程服务;实行工程审批“清单制+告知承诺制”,实现工业用地“六证同发”,审批效率提升3倍以上。拜耳冷链项目从签约到投产仅用44天,武当锂业碳酸锂项目从来丹考察到签订协议仅用9天。
最后,坚持效果导向促提升。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和群众最有发言权。一是以企业感受为第一感受,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以“一件事”思维重塑业务流程,强化数据赋能、信息共享,推动涉企事项实现“集成办、一网办、专区办、智能办”,不断提升企业办事“体验感”和“满意度”。二是以企业评价为第一评价,常态开展企业评议活动。每季度开展一次“百家企业评部门(股室)”活动,先后对46个部门、94个股室开展评议活动5次。三是以企业诉求为第一诉求,做到“接诉即办”。建成“信、访、网、电、微”“五位一体”举报平台,对涉及营商环境的诉求实行“接诉即办”,共受理企业诉求45件,办结42件,跟踪督办3件。2022年,丹江口市新增市场主体11663家,增长203.6%。
今年,我们继续对标全国最高标准、最高水平,开展“营商环境改革年”活动,深化“六个城市”品牌创建,力争在今年的全省考核中跻身前十。一是以更大力度降成本,创建“零收费城市”。凡是法律规定之外的收费一律取消,对有规定确需收费的一律进“白名单”,实行“白名单”控制。二是以更严要求减证便民,创建“无证明城市”。简化证明事项,深化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扩大“免证明”应用领域,不要办事方出具证明,办事机构自己通过大数据找证明,积极推动“减证便民”向“无证利民”转变。三是以更强举措提速增效,创建“极简批城市”。除环评、安评手续之外,实现准入即准营“零审批”、投资和工程项目“宽审批”、一枚印章改革“减审批”、大厅之外“无审批”。四是以更高标准赋能发展,创建“信用城市”。建立信用信息服务和共享体系,构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的协同机制,强化新型信用监管,建立诚信“黑名单”,营造“守信者一路绿灯,失信者处处受限”的良好信用环境。五是以更优作风助企纾困,创建“贴心城市”。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建立惠企政策专区,落实“好差评”制度,最大程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干扰,为市场主体和企业家提供最贴心的服务。六是以更强担当服务保障,创建“法治城市”。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提升“立、审、执”质效,落实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完善企业破产府院联动机制。
“处处都是旅游环境”
澎湃新闻:丹江口“有山有水”,境内有世界文化遗产、著名道教圣地武当山,又有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源头丹江口水库,但在知名度和影响力方面仍有不小的提升空间。请问丹江口近年来在文旅产业发展方面都有哪些动作?将用怎样的面貌和姿态,迎接八方游客?
赵洪福:丹江口市旅游资源丰富、环保门槛较高,做大做优文旅产业既有先天优势,也是必然选择。我们精准把握文旅产业发展规律、趋势和市场特点,依托武当山、丹江水两张金字招牌,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化、全域景区化”,激活文旅市场“一池春水”,打造国内知名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重点从四个方面完善提升:
一是打造引爆景点。编制全域全季旅游规划,统筹旅游空间布局,整合、重塑旅游资源,以山水为基、以人文为魂、以创建丹江口生态文化旅游区5A级景区为纲,因地制宜打造景区景点。近年来,先后建成沧浪洲生态湿地步行桥、中国最美山水公路、“水都不夜城”、点亮大坝灯光秀等网红打卡地,吸引了大量外地游客。今年“五一”期间,我们推出“夜游汉江·浪漫之旅”系列文旅活动,热门景点引爆旅游市场,累计接待游客超50余万人次,创历史新高。下一步,我们将利用丹江口大坝及坝下9公里汉江资源,打造“点亮大坝、夜游汉江”文旅项目;围绕丹江口工程展览馆、移民纪念园、南水北调博物馆,打造追寻库区大移民艰苦岁月文旅项目;围绕孔子、屈原赋诗吟歌的古沧浪洲,打造探秘古沧浪文化遗址文旅项目;围绕武当大明峰、武当神道、静乐宫、太极峡等景区,打造武当文化休闲康养项目;利用“三线”军工废弃工厂,打造体验“三线”建设火红岁月沉浸式的文旅项目,提升文旅产业发展层次水平。
“点亮大坝、夜游汉江”文旅项目。
二是加强山水联动。武当山拥有世界级文旅资源。丹江口市有五个镇(区)处于环武当山核心地带,境内有武当山九宫之首的静乐宫、全国代表性道教本科院校武当山道教学院,武当山“四大神道”中有三条在丹江口市境内,武当文化、太极文化底蕴深厚。我们将充分利用好武当山这一文化大IP,强化与武当山的文旅联动,通过线路串联、产品互补,做好游客“引流”工作,突出武当武术、太极养生、武当康养等特色,打造环武当山生态康养圈,推出武当山、太极湖、丹江口大坝、“小太平洋”“游山玩水”精品旅游路线。
中国最美山水公路。
三是丰富文旅业态。持续实施“引客入丹”工程,以“南水润北方·寻源丹江口”为主题,精心策划各种有创意的特色文旅活动和水上项目,做到“周周有响动、月月有活动、季季有赛事、节庆要轰动”。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旅游,高标准建设一批生态观光示范园、休闲采摘园、生态农家乐,推进农旅多业态融合发展。大力发展赛事经济,举办环库公路自行车赛等大型体育赛事。大力发展节会经济、夜游经济,以美食节、啤酒节、音乐节、“三花节”等活动为载体,打造一批特色文旅场景、街区,促进商旅融合、城乡互动,彰显水都魅力,激发消费活力。
四是提升游客体验。持续提升“吃住行游购娱”服务质量,按照国内一流标准加快推进游客接待中心、星级酒店、精品民宿、商业综合体等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旅游交通体系,构建市域“城景通”“景景通”旅游交通网;开发推出地方特色美食;强化智慧文旅平台功能;创新开发特色文创产品及沉浸式体验项目,让“头回客”变成“回头客”。注重塑造旅游软环境,加强导游、营销等文旅人才培养引进;实施旅行社、高等级酒店、特色民宿等市场主体招徕游客奖励政策;强化市民旅游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营造“处处都是旅游环境”的良好氛围。加强文旅品牌培育塑造和宣传营销,持续扩大丹江口旅游品牌影响力。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