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问江哪得清如许?跨省生态补偿再升级
源头活水出新安,百转千回入钱塘。近年来,安徽、浙江两省实施的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试点——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试点,从源头控制污染取得了显著效果,走出了一条互利共赢之路。安徽、浙江是如何坚守“一江清水出新安”的承诺,打造出跨省生态补偿机制的“新安江样板”?
中国之声首个全国生态日特别策划《和谐共生 美丽中国》,17日播出《问江哪得清如许?跨省生态补偿再升级》。
小积分兑出新安江生态新风尚
在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北岸镇瞻淇村,一大早,这里的“生态美·信用好”超市门前就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村民黄会生提着自己收集到的两大袋生活垃圾前来兑换。
黄会生:拿来换了酱油、盐。以前垃圾就丢到水里面去了,现在把垃圾集中起来,老百姓也得到了实惠。
村民在“生态美”超市内兑换日用品(来源:黄山市生态环境局网站)
瞻淇村党总支书记汪義华说,这样的超市在黄山已经有407家,实现了新安江全流域重点乡镇的全覆盖。如今,这里沿江村民已经从随意向江中丢垃圾转变为主动参与新安江流域环境治理,共同守护“一江清水出新安”。
汪義华:现在沿江环境有很大改观,村民的整体素质都得到了提升,大家都乐于参加保护新安江的公益活动。
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让青山有“价” 绿水含“金”
汪義华所说的新安江,发源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向东流入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是一条跨越皖浙两省的河流,更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早些年前,新安江流域因上游地区快速工业化、城镇化导致生态遭到破坏,污水和垃圾经新安江流入到千岛湖,流域生态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要想让新安江水质更好,必须从源头控制污染。而这除了水污染治理,还涉及沿线整治,厂房、养殖场搬迁等等,无疑需要大量的资金。钱从哪来?2012年,财政部、原环保部等有关部门找到了解决方案,决定在新安江流域启动实施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每年提供5亿元补偿资金,其中中央财政出3亿元,安徽、浙江两省各出1亿元。浙皖双方约定只要安徽跨界考核断面水质达标,下游的浙江每年补偿安徽1亿元,否则上游的安徽补偿浙江1亿元。后来2015年第二轮试点时,两省补偿金额调整至2亿元。这一首创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就是“新安江模式”。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水生态环境规划研究所副所长马乐宽表示,这一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受益者付费,保护者受偿”。
马乐宽:作为好的水质的受益方,拿出一部分发展的收益来补偿,体现公平合理的原则。但其实,流域生态补偿不只是简单地给一笔钱,更多是要体现共同保护、共同发展、共同富裕。
新安江歙县段美景(施亚磊/摄)
在这样的模式之下,这些年来,为实现水质达标的承诺,水质采样船、垃圾打捞船……常年穿梭在新安江上,新安江流域智慧管理系统实时对新安江流域各断面水质等进行监控与调度。黄山市新安江流域生态建设保护中心宣教科科长许玲介绍,得益于这场持续了11年的“对赌”,今年上半年黄山市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达100%。
许玲:生态监测每2至4小时会汲取一次数据,同时对这些数据进行一个简单的处理,从而反馈在我们后台平台。这样有利于科学决策和研判,为打造新安江—千岛湖生态保护补偿样板区建设提供智慧支撑。
打捞船只在新安江歙县深渡镇凤池岛水域清理水上漂浮物(来源:黄山市政府网站)
水质达标率100%的背后,治理工业污染是重中之重。近年来,黄山市深入推进工业点源污染治理,累计关停淘汰污染企业220多家,整体搬迁工业企业110多家,优化升级项目510多个,政府通过抬高环保准入门槛,坚决不上一个污染环境项目。那么,污染企业被淘汰了,水质提升了,上游的经济靠什么来提振?
休宁县板桥乡板桥村泉水鱼鱼苗养殖基地(来源:休宁县政府网站)
仲夏时节,黄山市休宁县的泉水鱼迎来了收获期。位于新安江上游的龙田乡浯田村,村民汪惠英是村里首批泉水鱼养殖户,销售泉水鱼便是她的主要收入来源。
汪惠英:水质比较好,这鱼口感也比较好,所以销售也还可以,收入一年大概在30万。
由于泉水鱼的品质过硬赢得了市场的青睐,休宁县新安江流域生态建设保护中心负责人吴雅婕说,泉水鱼如今已经游出大山,游进长三角,成了村民增收致富的“金鱼”。
吴雅婕:我们依托良好的生态和优质水源,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路径。目前,全县泉水鱼的产量突破了2000吨,实现了综合产值5.35亿元,把草鱼变成了“金鱼”,真正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黄山市区的新安江屯溪江段(施亚磊/摄)
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同时,在新安江沿岸部分地区的村民也吃上了旅游饭。
九砂村原本是新安江畔的一个小渔村,当地村民世世代代在水上讨生活。几年前,为了保护新安江的碧水清波,九砂村的一百多名渔民退捕上岸,今年65岁的游船驾驶员姚国迪就是其中之一。
姚国迪:从小就打鱼了,打了几十年了,比较辛苦。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我们就上岸了,现在开摆渡船,工作也比以前要轻松一点,工资比较稳定。
如今,依托区位优势,九砂村也因地制宜发展起了采摘体验、民俗表演、摄影研学、民宿美食等旅游业态,通过收取摆渡费用、旅游分红、农品销售等,村民们的钱包鼓起来了。
与此同时,11年来,新安江水质连年达标,每年向千岛湖输送近70亿立方米洁净水,安徽也获得来自中央财政及浙江的数十亿的生态补偿金。
云雾掩映下的新安江(施亚磊/摄)
其实,11年的“对赌”的背后,浙皖两省都是赢家。
在浙江淳安,从卖水到卖生态,一条产业链正在不断延伸。在淳安这家啤酒制造公司,眼前的生产线整齐排列,各种饮品有序生产。企业副总经理郑名传说,他们正依托千岛湖优质水资源,以水为媒、以水兴业,不断丰富产品结构。
郑名传:我们不断开发生产新的饮料产品,一月至六月份销售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0%,特别是个性化饮料增长了50%。
据了解,淳安现已超87%的面积都是一二级水源保护区。淳安县发展和改革局党委书记、局长徐建强说淳安县瞄准健康水业,正着力打造出一条百亿水产业赛道。
徐建强:依托山水优势、生态优势,以一园一主业为牵引,重点发展百亿水饮料产业,在政策引导、服务升级,配套提升等方面做深营商环境优化文章,做活“水经济”提升文章,让生态水更甜,绿色饭更香。
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提档升级
共同守护“一江清水出新安”
从美好愿景到现实行动,新安江水质改善所带来的变化“掷地有声”。而新安江模式也在不断尝试探索中继续升级。今年6月,安徽和浙江签署了《共同建设新安江-千岛湖生态保护补偿样板区协议》,约定2023年补偿资金总盘增至10亿元。黄山市新安江流域生态建设保护中心主任阮堂亮说,新协议实施后,新安江流域成为全国跨省流域生态保护补偿资金总量最高的地区之一。
阮堂亮:根据这次签署的协议,上下游地区将重点在加强上下游产业人才合作,探索园区共建、产业协作、人才交流等多种合作方式,推动由单一资金激励补偿向涵盖水质、上下游产业人才合作等综合补偿升级,实现生态保护者与受益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云雾掩映下的新安江(施亚磊/摄)
保护从未停歇,发展依然继续。如今“新安江模式”已被推广到19个省份、15个跨省流域。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蓝虹:形成的生态补偿机制,它已经不仅仅是钱的概念,更多的是产权明晰之后,互相之间的责权利的划分,这对于流域治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特别赞成“造血”机制,实际上是要把它变成从“末端治理”变成“源头治理”,而“源头治理”就是产业结构的改进,如果周边都是有益于水质提升的产业之后,他们主动就会开始形成自我的一个对水质的保护。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停掉补偿,水质仍然可以保持一个稳定状态。
原标题:《问江哪得清如许?跨省生态补偿再升级》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