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海南这份“宝藏家底”,它唯一,且难得!

2023-08-19 12:3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内

海南长臂猿

中华穿山甲、圆鼻巨蜥

这些神秘动物曾一度难觅踪迹

如今却不时出现在巡护镜头里

海南长臂猿。海南日报记者 李天平 摄

国家公园

是地球家园的自然瑰宝

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

海南热带雨林

是我国分布最集中、类型最多样

保存最完好、连片面积最大的

大陆性岛屿型热带雨林

它唯一,且难得

海南热带雨林。海南省林业局 供图

从2017年谋划建设

到2021年

跻身首批5个国家公园行列

再到如今稳扎稳打地

不断建设实践

海南全力推动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

打造国家公园的“海南样本”

海南坡鹿。本报记者 陈元才 摄

步伐稳

探路国家公园建设

雨林深处

一座国家公园该如何建?

答案在于

不仅要发挥自然禀赋优势

更要靠科学“蓝图”

和落地“路线”

在“破与立”中不断探路向前

树龄超过2000年的陆均松。海南日报记者 李天平 摄

探索完善体制机制——海南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创新建立扁平化的国家公园管理体制,建立社区协调管理机制,创新国家公园执法派驻双重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国家公园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制定实施国家公园各类制度、办法、规范等10余项,推动国家公园管理迈入法治化轨道;

打好生态保护组合拳——持续增强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保护,持续抓好规划编制和重点工作落实,确定管理边界,将空间让给雨林的诺言正在逐步兑现,持续加强海南长臂猿等重点物种保护,构建智慧化生态管护新模式;

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和模式——开展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GEP核算工作,探索建立“两山”理论实践基地,推进“园内园外”“山上山下”协同发展;

加强科普宣教——持续宣传推介传播国家公园理念,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展示“中国智慧·海南方案”,开展雨林体验系列活动培育国家公园文化;

加强科技支撑保障——创新设立国际智库合作平台,建立保护研究长效机制,形成《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优先保护物种名录》等一批研究成果,以科技助力国家公园健康有序发展。

从宏观到微观,从顶层设计到系统举措,从部署到落实,海南把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确定为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的6大标志性工程之首高位推动,频频出招、步履不停,高质量推动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

丽拟丝蟌。海南日报记者 李天平 摄

成效显

筑牢海南岛生态安全屏障

登记单元名称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

所有权人

全民;

所有者职责履行主体

自然资源部;

登记单元总面积

42.685389万公顷

翻开一本特殊的“户口簿”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

“家底”

及所有者、管理者、责任归属

一目了然

灰喉山椒鸟。海南日报记者 李天平 摄

这片42万多公顷的土地

是充满生命力的地方

也是秘密最多的地方

雨林滋养,万物在此生长。据初步统计,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内有野生维管植物3653种,占全省的77.91%,占全国的11.7%;共记录陆栖脊椎动物资源540种,占全省的77.36%,占全国的18.62%。

鹦哥岭树蛙。海南日报记者 张杰 摄

更令人欣喜的是,园区内的物种不断在“上新”。2019年以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内至少已发现新物种54种。而全球最濒危灵长类动物海南长臂猿,“猿口”数量目前已增至6群37只。

“近年来,海南长臂猿种群实现稳步增长给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专家带来惊喜,我们将这一保护经验称为‘中国智慧、海南经验、霸王岭模式’。”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前总裁兼理事会主席章新胜评价道。

在增强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保护的同时,海南还在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之路上持续探索。

霸王岭睑虎。海南日报记者 李天平 摄

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是国宝,是水库、粮库、钱库,更是碳库。近年来,海南充分利用好身边“四库”,在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中,在守护好“国宝”的同时,不断放大生态、经济、社会三重效益,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推进以林兴农、以林富民。

“在首批10个试点的国家公园之中,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启动试点最晚,能够实现后发先至,成绩来之不易。”省林业局有关负责人指出。

草珊瑚。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雨林菌类。海南日报记者 李天平 摄

苏铁。(资料图)

接力跑

保护“国宝”热带雨林

作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存续委员会小猿组副主席、全球长臂猿联盟国际筹建组联合主席,苏珊·切妮与海南因“猿”而彼此熟悉。

“去年10月24日是第八个国际长臂猿日,全球长臂猿联盟在海口宣布成立;今年7月,全球长臂猿联盟(GGN)第一次合作伙伴大会在海口举行,我们因为海南长臂猿多次相聚。”苏珊·切妮回忆说。

海南长臂猿,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打开国际合作新的“携行之路”。这是海南全力推进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保护与利用的缩影。

海南长臂猿是海南特有物种,也是海南热带雨林的旗舰物种。海南省林业局 供图

在国家公园建设之路上,每滴水珠,都将汇聚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大潮。

今年6月22日世界雨林日前夕,海南“雨林与您”体验活动正式拉开帷幕,邀请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共同认识雨林、感受雨林、爱护雨林。

“此次活动时间为期6个月,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组织开展生态旅游、游憩体验、休闲体育、科普教育和国际研讨会等系列活动,挖掘国家公园文化、传播国家公园理念、普及热带雨林知识。”省林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国家公园,共建共享。在“雪域高原”的三江源头,在跨越川陕甘三省的大熊猫栖息地,在东北的虎豹新乐园,在南国之滨的热带雨林,在闽赣交界的武夷山脉……国家公园的建设,把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保护起来,这将为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自然资产。

面向未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也定下新目标——

健全和完善体制机制,建立共抓保护、共谋发展、协同联动、高效顺畅的“园”“地”融合发展机制;提升保护管理能力,提升国家公园智慧化管理水平;构建规划标准体系;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强化科研支撑;加强科普宣教,展示国家公园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我们将坚持目标导向、任务导向,进一步推动国家公园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省林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数读国家公园

新闻多看点

五指山畅好乡毛庆村村民

搬至龙庆新村

留下好生态 “搬”进好生活

近日,搬到五指山城区龙庆新村约一年的畅好乡毛庆村村民黄泽强告诉记者,自己逐渐适应了在城里的生活,“房子不用愁,政府还安排了公益岗位,每月有固定收入。”

此前,为了恢复和保护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海南省实施了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生态搬迁项目,五指山、东方、保亭、白沙4个市县居住在国家公园核心保护区的470户村民,需要搬到统一安排的社区安置。

世代生活在热带雨林深处的村民们,大多靠天、靠林吃饭,生活过得辛苦。黄泽强一家在雨林的深处种有槟榔、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他是家里的长子和主要劳动力。他有两个弟弟,其中一个弟弟患有精神疾病无法工作。

两年前听闻要搬迁,黄泽强很快签了字。黄泽强告诉记者,大山里发展空间有限,进村的山崖道路更是曲折危险,他早就盼望着能搬出去。

后来,黄泽强得到了政府妥善安排,进了环卫公司,干起了环境管护的工作,有固定收入的同时还能更好地照顾家人,很是高兴。

统一建设安置房屋、及时安排资金支付耕地及经济作物补偿、安排公益岗和就业培训……一系列不断完善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保障政策出台,既减少村民的负担,又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甚至在5年内允许其回村采摘正在盛产期的经济作物。

五指山市林业局局长张圣介绍,当地政府拿出城区核心地块建设新小区,小区里每栋楼配有2部电梯,实现天然气入户,小区内建有文化活动室、花园广场、地下车库等生活设施,周边还有幼儿园、小学、市场、医院等配套设施。

“我们为搬迁村民购买养老保险,提供生活补助和教育补贴。”张圣说,小区底层还有40间铺面,低价出租给村民使用,铺面的租金收益将来还会用于给全体村民分红。这一系列的政策,解除了大部分村民的后顾之忧。

在龙庆新村,望着刚住一年的房子,黄泽强充满期待,“新生活才刚刚开始,相信自己再加把劲,生活会越过越好。”

从新小区往外看,大山无限延展,在山的那一边,雨林也得到了属于自己“独享”的栖息空间,未来,那些生灵将向着自由肆意生长,不再受“人烟”的侵扰。

原标题:《海南这份“宝藏家底”,它唯一,且难得!》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