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战争痕迹:一个个巨大的弹坑,就像魔鬼的血盆大嘴

2018-09-12 17:3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伊拉克》(Irak)系列之一

文 | 柴柴

苏菲・瑞斯特吕贝尔(Sophie Ristelhueber,1949-,法国人,下简称"苏菲"),欧洲最有个性和影响力的女性艺术摄影家之一。凭借2006年完成的作品《11次爆炸》(Eleven Blowups),曾入选"德意志证券交易所摄影奖"四人终选名单。

上世纪70年代初,苏菲在法国索邦大学学习文学,毕业后给一位比利时摄影师当助手,开始自己的摄影生涯。纵观苏菲从始至今的摄影,一直都致力于揭露战争和暴力,无论是最早可见作品,也是她的成名作《贝鲁特留影》(Beyrouth,photographies,1984),还是记录海湾战争后科威特战场的《事件》(Fait,1992),或是暗喻南斯拉夫解体的《每个人》(Every one,1994),或是留影伊拉克战争后的一片残迹的《伊拉克》(Irak,2001),或是俯拍以色列通往巴勒斯坦的道路上的路障的《约旦河西岸》(WB,2005),又或者突显战争伤痕和残酷的《十一次爆炸》(Eleven Blowups,2006)。

观看苏菲的这些作品,能明显感受到她对战争痕迹的兴趣和专注,及由痕迹而生的暗喻性表达。在这一过程中,苏菲还不断打破再现陈规,创新创作手法。

她的这种对战争和暴力的关注表达,是不同于战地摄影师的,不是及时迅速接近战场,呈现战场上更多信息,报道枪战流血场面,用《摄影:从文献到当代艺术》的作者安德烈 • 胡耶的话来说,是“用缓慢成熟来对抗紧急迅速,用空间上的距离来对抗迫近,用事后来对抗现场,用暗喻的含蓄委婉来对抗照片的直接明了”。此种态度、手法,让苏菲的作品更有力度,更深邃,也更有效。

在《这里,艺术和纪实的区别显而易见》(点击查看)中,安德烈 • 胡耶重点介绍了她的《每个人》及《乡村》作品。在这,柴柴再来简单聊聊她的《十一次爆炸》、《约旦河西岸》和《伊拉克》。 

《十一次爆炸》(Eleven Blowups)系列之一

《十一次爆炸》(Eleven Blowups)系列之一

《十一次爆炸》(Eleven Blowups)系列之一
作品《十一次爆炸》的灵感来源于黎巴嫩前总理哈里里遇袭身亡事件。看到汽车炸弹造成的弹坑,有她工作室的三个大,好像地面有一块被吸到地心去了,由此,苏菲想到了伊拉克每天都在发生的爆炸。而伊拉克战争发生以来,她一直还想做点什么,借此契机,她完成了作品《十一次爆炸》。
苏菲先是到路透社伦敦办公室调阅很多摄影记者拍摄的伊拉克爆炸录像,将其中有弹坑的部分做成静止画面截取下来,选取了其中11个,再通过数码技术粘贴到自己以前拍摄的照片中。苏菲说:“(《十一次爆炸》)画面中所有东西都是真的,同时也都是假的。”了解了这个创作过程,可知此话的意思。

《十一次爆炸》选用的背景照片,不止拍摄于伊拉克,还有土库曼斯坦、叙利亚、约旦河西岸。作品的意义涵指一下就扩大了,不是针对于某一次战争,某一地某一次爆炸,是对整个世界、全人类的暴行控诉。这一个又一个巨大的弹坑,触目惊心,就像魔鬼的血盆大嘴,吞噬着人类的一切。略显讽刺的是,这个魔鬼是人类自己培养的。

《伊拉克》(Irak)系列之一 
《伊拉克》(Irak)系列之一 
《伊拉克》(Irak)系列之一

在完成《十一次爆炸》的5年前,即2001年,苏菲就记录了伊拉克战争的残酷。原本应该是绿意盎然、生机活力的伊拉克,在战争的摧残下,只留下一片被烧毁的树木残根。被荼毒后或匍匐或矗立的残根,象征着对暴力无言的控诉。树木已如此,何况人类。此种关于战争的冷静揭示,比泛滥的流血冲突画面,更能有效传达,可谓是完成了不可视到可视。

《约旦河西岸》(WB)系列之一 
《约旦河西岸》(WB)系列之一 
《约旦河西岸》(WB)系列之一

苏菲在创作《伊拉克》和《十一次爆炸》的中间,拍摄了以色列通往巴勒斯坦的道路上的路障。人类修建道路本是为了连接交流互通,是一种进步文明的象征,而在这,进步文明被生生截断,有的只是倒退伤痕。这一处又一处的路障,成了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关系的隐喻,此地的现状生态又可想而知。

无论是《伊拉克》,还是《约旦河西岸》,或者《十一次爆炸》,苏菲不仅充分利用暗喻,扩张了作品的思想性、广阔度以及有效性,还跳出了严格复制现实的老套,不断创新创作手法。正如安德烈胡耶所言:“艺术作品不单纯是事物的反映,而是对材料进行说明加工后的产物。它既来自实际经验,又因对材料的加工创造而脱离实际经验。此外,也正因为作品超越了某个特定的经验,才能够拥有暗喻的价值,从指代(个体)变成意义(总体)。”

柴柴喜欢批打着人文关怀招牌、滥情重复的传统纪实摄影,有人不服,说关注现实有人味怎么就不好了。柴柴可以尊重这些人的初心,但不看好这些人的做法。因为这样拍往往适得其反,真相残酷不是淹没于涕泪交加之中,就是消失于泛滥的同类照片中。失去了思考的空间力度,谈何关怀。苏菲的作品没有人文关怀?有的,是更有力度、博大、思考的关怀,而不是那些肤浅空洞、流于表面式的关怀。

学学苏菲・瑞斯特吕贝尔吧,缓慢一些,隐退一些,含蓄委婉一些。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