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人物|北马冠军夏雨雨:跑出清华园

2023-08-21 10:4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配文图片由李宁品牌提供

作者 | 杨旺

谁也不曾想到,在今年成都大运会上无数新潮时尚的项目中,在无数俊男靓女的包裹下,最先出圈的,竟然是从事中长跑项目、且默默无闻的夏雨雨。

8月1日,成都双流体育中心体育场,夏雨雨泪如雨下的镜头感动了无数的体育粉丝。是体育改变命运的感慨?是长期从事枯燥的马拉松项目压抑之后的释放,是拿到第一个世界冠军之后的等待,还是对得起自己脚下土地的感慨,抑或是最后一次参加大运会赛场的留恋?

带着诸多的疑问,我们走进了清华大学2021级社科学院研究生、也是小镇长跑家夏雨雨的内心世界。

01

2023.8.1,成都双流体育中心

清华大学读研三的夏雨雨,终于走向了大运会最后一棒——成都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赛场前。

尽管此前在全国的大大小小的中长跑比赛中收割了不少金牌,但没有获得过一次世界冠军始终是最大的遗憾。接受《女子跑步》专访时,26岁的夏雨雨称自己6年来,一直铆着一股劲儿。

但机会并没有那么容易——在参加女子10000米比赛的17位运动员中,四位外国选手报名成绩在夏雨雨之上。

8月1日的发令枪响后,夏雨雨与两名土耳其运动员很快与其他选手拉开距离,组成第一集团。赛程过半,两名土耳其运动员Yayla、Fatma一直交替领跑,夏雨雨紧随其后。

比赛还剩4公里,当看到大屏幕大概只剩下两三个运动员,夏雨雨感觉到了夺冠的希望。但不到最后一圈,自己都没有十足的把握。她不知道后面的运动员距离有多远,但知道一件事:一定要咬咬牙,坚持到底。

还剩两圈时,一名土耳其选手体力不支,夏雨雨顺势超越,名次上升到第二。

最后一圈,她一举超越另一名土耳其运动员,随后扩大领先优势,最终第一个撞线。

夺冠之后的夏雨雨流露出少见的激情时刻——她振臂欢呼,她比心,她亲吻赛道,她在领奖台上不停擦拭如雨的泪水。在和《女子跑步》复盘时,她将这一切归结于对梦想的坚守,“就像大会所说’成都成就梦想’,这里让很多运动员都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而能代表中国队参赛并夺冠,是我一直以来的目标和梦想。”

在本届大运会上,她不是金牌最多的选手,却是唯一一个集齐金银铜牌的选手——

8月1日,女子10000米决赛,她以33分48秒35的成绩获得金牌。

8月5日,女子5000米决赛,她以16分04秒的成绩获得银牌。

8月6日,女子半程马拉松团体决赛,她又和队友王佳莉、罗霞、 牛丽华一起以3小时48分44秒的成绩获得铜牌。

在同届比赛中参加10000米和5000米长距离比赛,这对田径选手来说并不常见,就算是一些历史级的长跑名将,想要包揽这两个项目的冠军也有很大难度,夏雨雨能拿到女子5000米银牌已殊为不易。而她在5000米和女子半程马拉松之间,间隔只有10个小时,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前晚的5000决赛中已拼尽全力,加上前几天已经比了2枪,体能消耗是非常大的,身体也处于疲惫的状态。赛区离运动员村离得比较远,等回到驻地洗漱完睡下已经快1点了,3点多起来坐车去半马的场地,中间只休息了 2 个多小时。”夏雨雨回忆道,“半马原本就不在计划之内,但因为队友受伤,自己就挺身而出。哪怕我在比赛中提升一秒,也能为团队带来帮助。”

夏雨雨补充说:“这印证了(马拉松)世界纪录保持者基普乔格说的话’人类无极限’,只要敢于挑战的话,有可能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在她挑战的路上,也从来没有一帆风顺的:

2017年8月在中国台北举办的大运会,她前面保持领先,但离终点两三百米的地方中暑晕倒,与奖牌失之交臂。她的经验是,第一次参加比赛自己拼尽全力,和日本选手拼得太狠,加上天气太热导致自己在赛道上晕倒。

2019年8月在那不勒斯的大运会上,因为生理期身体不适,她再次遗憾收场。但张德顺在两名日本选手的包夹下夺冠,还是给了她很大的鼓励,这一方面证明张德顺确实有很多值得学习的优点,证明中国中长跑已经取得突破,同时也给了她很大的心理暗示。回来之后,她开始梳理自己的技术和比赛,并一点点改正,一点点进步……

02

2022.11.6,北京天安门

11月6日,天安门广场鸣响了2022北京马拉松开跑的第一枪。尽管困难重重,但暌违三年的北京马拉松重装上阵,还是让跑圈一片欢呼。毕竟这是中国体育的老牌标杆赛事,毕竟大家已经很少有比赛的机会了。

对于因为疫情阻隔在北京的夏雨雨而言,和北马则是一次美丽的误会:

作为主项是场地长跑(5000米和10000米)的选手,湖州的场地赛才是计划内的赛事,后因参赛行程取消,才决定参加北京马拉松。

此前的训练计划,北马也不是侧重点。赛前一周,她还参加了首都高校田径运动会,并再度夺冠女子甲组5000米(六连冠)和10000米(五连冠),赛前的训练内容一直是围绕着场地赛进行。因此这次比赛,她的目标是顺利参赛,“享受比赛就好。”

不过比赛过程,却异乎寻常的顺利——

1公里,夏雨雨就追上了第一集团,早早甩开大部队稳步前进。

10公里,她采取了跟随跑的战术,一直紧紧跟随前方的男队员。

31公里,经过圣熙八号时,当看到教练曹振水和师母站在路边加油,她的斗志一下子激发起来了。

35公里,进入到最关键时期。三年前的杭州马拉松,她曾在这个距离感受到身体达到极限的痛苦,如今,她却感觉到夺冠在望。于是,她大步甩开了身旁的对手,并以2小时28分57秒的成绩夺冠,也刷新了自己在2019年11月杭马跑出的PB。

对于这项具有悠久历史的赛事而言,夏雨雨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她成为北马历史上首位夺冠的非特邀选手(尽管去年已在全运会上拿过女子10000米亚军,早已是国内顶尖的长跑运动员,但这次北马并非是特邀运动员),也是唯一夺冠的大学生运动员,以及唯一的5000米和10000米运动员。有关方面甚至开始研究,10000米项目训练的爆发力、有氧耐力、速度冲刺,是否对于后期转型马拉松的巨大帮助。包括马拉松之神基普乔格、东京奥运会冠军西凡·哈桑、英国传奇莫·法拉等。

但在一片喧嚣中,她却心态平静。她拒绝了媒体采访,也表示不会将马拉松等商业性赛事作为自己的主项。她唯一的期待,是对这种群众性体育活动能有更多的带动,同时也为自己带来赞助。两次跑马,夏雨雨都穿着李宁的跑鞋,“如果有更多品牌赞助就好了。”

03

2016.9,清华大学

提及夏雨雨,有一个关键词是绕不开的——清华大学。她的成长履历再普通不过:1998年4月出生于贵州毕节的一个小山村里,直到14岁那年,她都从未想过还有另一条人生的道路。但因为初三时,代表盐仓中学在夏令营活动中表现突出,她被选入省体校,先后在贵州省体校、省体工大就读。

按照常规路径,或许进入专业队,参加国际比赛,是她人生最重要的选项。但夏雨雨却执拗了选择另外一条路——成为一名大学生运动员。于是通过清华招生办,取得了曹振水老师的联系方式。很快,在2014年高一下半年,她被特招进了清华大学附属中学马约翰体育特长班。

对于熟悉田径的人而言,曹振水和马约翰特长班并不陌生,前者曾培养过刘青、李翔宇、滕海宁等一流中长跑运动员,后者则以近代体育教育家马约翰命名,并被称为中国体教结合的典范。这里先后走出奥运冠军何姿、施廷懋、杨倩,两届全运会跳高冠军王宇、奥运800米选手李翔宇以及女篮世界杯亚军成员韩旭等。

在曹振水的加持下,夏雨雨不但成绩飞速进步,也开始明白跑步比赛不是只要“蒙头跑”就行,更需要智慧。教练为她制定了个性化训练计划,她也学会在比赛中运用好战术,而每天训练完,她都会复盘,还会将复盘反思的训练感受和想法,及时告诉教练,教练根据她的状态、想法对训练计划进行调整。

随后的过程在情理之中,选拔、训练、保送,她在清华园的8年一切都“顺理成章”。作为一名全日制大学生运动员,她每天的安排几乎雷打不动:晨起早操训练,上午上课,下午3点训练,5点30分至6点左右结束,有时候会加训以弥补短板,晚上又接着上课,寒暑假还会去高原集训。偶尔,她在赤道附近的肯尼亚集训中心里跑,代表山西队在黄土高原的秋天里参加全运会,也有回到故乡省会贵阳的时候。除此之外,她和每个象牙塔里的学生一样,学习体育学、经济管理学的必修课,选修其他专业感兴趣的课程。

如果说和专业队最大的区别,那就是对于项目的思辨能力,比如她会拒绝所谓中长跑就是吃苦,贫穷等代名词,她会拒绝回忆2020年得了“髂胫束综合征”(一种常见于长跑人群的下肢损伤)的痛苦,而是反复强调中长跑对于身型和专注力的培养,以及自身的挑战性,同时会呼吁更多的人来从事这个项目。

还比如,她几乎迷恋上了这种身份的切换。在赛场上全身投入,赛后抽身而退——大运会结束之后,她最为惦记的,是完成自己个人的毕业论文。

当然,在夏雨雨看来,最重要的是清华大学的体育精神已经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比如“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就很明确地希望我们能够拥有健康的体魄,去为国家献出力量。清华为我带来的也不仅仅是个人在学习、运动、生活等方面的成长,更多的是要将我们培养为心怀家国,有能力承担社会责任,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贡献。”夏雨雨表示。

比如“无体育,不清华”,不仅仅是清华大学对体育的重视,还包括传播和传承“育人至上,体魄与人格并重”的体育精神。“我们首先是一名学生,然后才是一个运动员。未来的路很长,并不是只有体育这一条路。我们要真正关注的,是体育对培养一个学生的抗压能力、塑造健全人格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为社会培养优秀公民的最佳手段。”

教练曹振水提供了一个细节,前不久夏雨雨的师兄安虎发来祝贺短信。安虎曾参加了1999年在西班牙举办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当时媒体关注的焦点不仅是他的比赛成绩,还惊讶于他能够熟练阅读英文报纸。

已经研二的夏雨雨和每个即将毕业的学生一样,面临着职业道路的选择。夏雨雨曾经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捐赠奖金,她希望凭借学历和成绩应聘大学老师,可以和“大孩子”们待在一起,最好能发挥自身体育技能的同时教书育人,未来很有机会继承曹老师衣钵,在高校中继续培养文体兼备的学生运动员。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