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养成”的松弛感,还叫松弛感吗?

2023-08-21 07:2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互联网,好像被Citywalk包围了。

打开社交网站,你不难发现,Citywalk已经成为当下“松弛感人生”的集大成者。试想一下,一个人,在gap day,顶着三伏天的烈日,穿着暴汗服和防晒衣行走在城市街头,确实多少有点不顾自己死活的松弛感。

在gap day,来一场Citywalk。(图/《向往的生活》)

在Citywalk走红之后,这种新兴运动也迎来了一波意料之内的群嘲,并被视作中产们的“自讨苦吃”。其实,不管是前些年的露营、飞盘,还是如今的Citywalk,归根结底,这些活动背后还是体现出人们对松弛生活的追求。只不过,经过互联网传播发酵之后的松弛感,总让人看着有些不适。

说起来,“松弛感”这个词最初火起来,其实与生活方式并无太大的关联,它最初源于一位博主分享的生活见闻,指的是在突如其来的意外之下,人们也能淡然处之的心理状态,正与前几年普遍存在的紧绷感相对应,因此在当时就引发了一波热烈的讨论。

要多“松弛”,才足够时尚?(图/图虫创意)

而到了今年,松弛感更是成为了一种时尚单品。小到穿搭配饰,大到家居装修,人们都在努力营造松弛的氛围,力求让自己看起来拥有一个“躺赢”的人生剧本,而任何看起来需要费心费力的选择,都会被归结为“用力过猛”。

但现在,松弛感却逐渐被异化成一种“万物皆可包”的生活方式。在各大网站搜索“如何养成松弛感”,不难看到这样的词:“减少内耗”“提高钝感力”,这些似是而非的心理学概念聚集在一起,构成了当代人的“松弛焦虑症”。人们在拼了命地自省着:我是不是还不够松弛?

你的松弛,是“假松弛”么?(图/新周刊丨《2022年度生活方式报告》)

但这正与松弛感的本意背道而驰。我们想要寻找一味关于生活的解药,但我们却错误地跑去别人身上找答案。穿棉麻T恤、洞洞鞋,都成为人们构建松弛感的一种手段,经由互联网的传播,呈现出高度同质化和模板化,甚至显得有些工业味。

而怀抱着松弛的目的去别人身上寻求“指南”,或是渴望复制他人的成功经验,却让我们离松弛感越来越远。

焦虑,催生了新的焦虑。

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职场上,我们总免不了被快节奏的生活所裹挟;但同时,心里没底的我们又习惯性地去担心自己的精神状态,担心自己是否会在自己没有察觉的角落发疯。

人们对松弛的追求,总体还是好的。至少,这说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心,也开始对生活现状作出反思。当有人表示厌倦了“抢来抢去”的生活时,网友也会给出他们自己的答案——“不抢了,不就行了。”

如果我们无法抵制外界的浮躁和骚动,那么,在这些不太重要的人生节点上,我们还是需要留下一个气口,给自己留个容错率,也让自己能喘一口气。

抢演唱会票、抢飞机票、抢专业课......人们已经厌倦了这种需要抢的生活。(图/图虫创意)

何况,即便是重大的人生选择,也并非“落子无悔”的棋局。人生没有裁判席,下错子,重来一步,也不是不可以。

工作三年后,25岁的晚心决定辞职,去做一名全职的插画师。当年考学时,她其实一心想报考平面设计专业,却阴差阳错地进入了服装设计系,并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一名服装设计师。

但是,成为插画师的梦想,却总是时不时地在她心底跃动着。她心里明白,自由职业带来的,往往是大量的前期投入和不稳定的收入。为了节约生活费,她搬到了厦门岛外居住,盘算过自己的积蓄后,她在心里给自己立下了一个期限:如果一年之内没办法改变自己的状态,那么回归职场也许是一个好的选择。

“一天过了算一天,只要今天过得有意义就好。”(图/受访者提供)

直到现在,晚心也不能确定自己真的做了“好”的选择。唯一能确定的是,她确实比之前过得更加自由了,至少,她可以面对自己真实的想法了。

在朋友的闲谈聚会时,晚心总是人们羡慕的对象。“自由职业”带来的光环,让她看起来已经先一步实现了财务自由,但晚心总是如实告知朋友们自己的现状,尽管她认为,自己现在过得开心多了,但她绝不会劝别人离职。

不是所有的焦虑都可以被离职消解。在从事自由职业的过程中,晚心也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收入上的不稳定、生活作息的调整以及创作的瓶颈期,每当这种时候,她都会牵上自家的小狗,骑上车出去“Cityride”一下,在暴汗的运动中,找到新的灵感。

晚心说,她的灵感,来源于她的生活本身。(图/受访者提供)

回归自然,让晚心找到了缓解焦虑的方式,也让@daparo找到了自己的生活方向。从儿时起,他就是一个醉心于自然的人,他常常关注自己身边的动植物,就连他的名字“daparo”,也是取自蒲公英(dandelion)、莲花 (padma)、蔷薇(rosa)三种植物的名字,对童年时代的他来说,这就是自由和美好的象征。

成年后的daparo,记录下了山川、森林、平原、河流,也记录下那些遇见的生命和故事。(图/受访者提供)

和晚心一样,前些年,daparo也在过着一般打工人的生活,2019年起,他开始做起了自由职业,还是做插画师。后来,他开始将植物与自然这两种他所热爱的事物结合在一起。他将那些令他触动的动植物记录下来,从科学、人文、历史、民俗等不同的角度,去挖掘出属于它们的故事,他希望“把大自然里美好的物种,带到大家的面前”。

从“创作者”到“创业者”,这也是许多年轻人为自己的肉体选择的解绑方式,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去找回自己的生活。如果说,晚心和daparo的“松弛”体现在精神上自由和满足,那么“深二代”@陈维榕 所展现出来的,就是一种心态上的解绑。

陈维榕工作照。(图/受访者提供)

不管是读书还是工作,陈维榕觉得自己还是继承了父辈身上的那股拼劲。2018年起,他做起了自己的个人账号,白天给公司打工画图,晚上就画自己的漫画,积累多了之后,他开始在自己的公众号上发布。

他创造了以港片配角为原型的漫画人物“阿珍与阿强”,也如同生活在现实中的我们一样,在波澜壮阔的爱情中没有留下多少记录,但却在城市的角落里努力地活着。而他那粗粝的画风配合接地气的深圳故事,也让“阿珍与阿强”在深圳本地逐渐有了名气。

(图/陈维榕的@阿珍与阿强)

许多艺术家身上都有一股“拧巴”的气质,但以深圳市井生活为素材的陈维榕却很少拧巴。他自称自己是“段子手”,对于有人质疑他的画风,他也不以为意,反正“天赋点都点在搞笑上了”,只要是能体现生活的,他通通来者不拒,只要大家喜欢就行。

陈维榕的朋友圈。(图/受访者提供)

属于这些青年的故事,也不过是这片土地上的都市生活的浮光掠影,也提醒着我们,“松弛”可以有很多模样。

自由职业未必是万能的焦虑过滤器,“不争不抢”未必是“躺平”的代名词。

对我们来说,“自由”或许是贯穿我们一生的命题。即便在当下,我们无法给松弛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但我们依然可以在现实中去体验不争不抢的生活。

参考资料

【1】《松弛感》|加藤谛三

【2】学完怎么获得“松弛感”,我决定放弃松弛|三联生活周刊

撰稿 阿 绿

原标题:《“养成”的松弛感,还叫松弛感吗?》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