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20年阴魂不散,科伦拜因案依然徘徊在美国校园

2023-08-17 17:0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1999年4月20日,美国科罗拉多州的科伦拜因高中,两个不满18岁的少年迪伦和埃里克经过长时间的策划,请人代购枪支并私下交易了一把二手枪,然后携带枪支和自制的爆炸物进入校园,枪杀了12名学生和1名教师,造成24人受伤,最后双双自杀身亡。

科伦拜因案如同分水岭,不仅把亲历惨剧的孩子们的生活永久性地分为1999年4月20日“之前”和“之后”,也使得美国校园的安保思路、设施水平等从此提升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高度。

距离科伦拜因事件已经过去了24年,校园的演习和训练也已经开展了20多年,然而,校园枪击事件并没有减少的趋势,反而愈演愈烈。

文 | 傅洁莹

《科伦拜因案》译者

我的女儿在美国上中学,刚入学时孩子和我们家长都接触到很多新鲜的问题和情况,有时是惊喜,有时会让我们感到焦虑。

翻译了《科伦拜因案》一书之后,我找到了一些答案。书里说的是美国历史上最血腥的校园杀戮事件,这样的惨剧令人揪心。但普通民众几乎无力改变什么,拥枪权是美国宪法赋予的权利。

另有证据表明行凶的两个少年有精神疾患,活在这个世界,有精神问题也并不奇怪。但是两者叠加再酿成这样的惨剧,很难不令人深思。

科伦拜因案两名涉事少年迪伦和埃里克

美国中学的必修课:枪击事件演习

女儿刚在美国上中学后不久,我们就收到了学校发来的一个通知,称即将举行“Lockdown Drill”。Lockdown Drill可以理解为封锁训练,这在美国的学校里很常见,有时候甚至每月都有。

起初我以为只是例行的消防训练。因为家离学校不远,听得到警铃的呼啸和消防车来去的动静,阵仗似乎不小。女儿回家后仍然惊恐未定,询问之下,我才知道那天下午的整个演习是为了应对潜在的校园枪击事件。

演习过程包括紧急警报、安全避难演习、紧急撤离、藏身处教育以及主动反击练习等,甚至详细到藏身期间如何解决内急问题。

via:www.gazettetimes.com

女儿说,老师强调演习中要全程静默,理由是“任何声响都可能引来枪手”。做父母的自然惴惴不安。自此以后,学校每学期都会进行类似的演习。没过多久,孩子们都对演习程序烂熟于心,知道在哪里寻找藏身之地,如何用重物堵住门,何时关灯,以及何时保持绝对的安静,直到最终得到警方的安全确认。

后来在与美国朋友的闲聊中,听他们说起,自21世纪初开始,校园枪击事件的应急演习已经成为孩子们从小学时代就开始的日常训练,也就是说,这一代的孩子从小就在学习如何躲藏和保护自己,这种防备意识已经转化为他们的本能反应。

演习训练图示

美国校园早已不是最安全的地方。听说有的学校配了荷枪实弹的警察,可能还不止一个;有的学校每个老师都配有一个报警器,按一下代表一般情况,按三下学校会封锁,警方会迅速赶来。安保人员会检查可疑学生的随身物品,不止一次发现了带进校园的枪支。这很好,至少听起来安全多了。

但是,要求人生才刚刚起步的孩子了解并随时提防可能出现的致命威胁,为人父母者会担忧,生怕在孩子的心灵深处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而从客观上讲,演习是针对所有学生的,随着防范教育的开展,安保措施的增强,他们会了解所有的程序、所有的关窍、所有逃生的办法,可谁也不知道,未来某天,其中某个孩子会不会……不敢想。演习照常进行着。

科伦拜因案如同分水岭

美国中学的校园枪击事件演习,是从科伦拜因案之后纷纷开始的。

1999年4月20日,高四即将毕业的两名学生埃里克·哈里斯和迪伦·克莱伯德持枪械及自制炸弹进入科罗拉多州首府丹佛附近小镇的科伦拜因高中,在午餐时间对校内的学生和教职员工进行了长达数分钟的射击,同时引爆了一些自制炸弹,导致12名学生和1名教师丧生,另有24人受伤,随后他们将枪口对准了自己。

此案在师生中造成了严重伤亡和心理创伤,也震惊了全美国乃至整个世界。

科伦拜因案13名受害者

案发后,大批记者迅速赶到了科伦拜因高中所在的“杰弗科”地区,其中包括独立记者戴夫·库伦。到2009年,也就是事件发生10年后,他出版了自己的非虚构作品《科伦拜因案》,并因此被誉为科伦拜因事件“最权威的调查者和报道者”。

库伦细致地追溯了两位少年凶手从高二至高四这三年中的成长轨迹。他们俩都有着强烈的表达欲望:迪伦的日记中充满了关于“爱与死亡”的涂鸦,埃里克则创建了自己的网站,公然表示要摧毁这个世界。

他们还在地下室录制了视频,详细记录了他们的计划及准备工作,毫无顾忌地描述如何购买和制造武器,如何藏匿及如何瞒过父母。其中一些画面尤为引人注目:少年先将枪口对着摄像机,接着指向自己的太阳穴,然后双臂张开,双手各持一枪,接着是一个特写镜头,以挥手告别结束。

埃里克制造管状炸弹的计划表,1998年10月至1999年4月

科伦拜因事件背后的动机至今仍是一个复杂的谜团。库伦分析指出,这两个少年的暴行“缺乏明确的诱因”——换句话说,没有任何能够让惊恐的幸存者、悲痛的父母或其他任何人完全接受的诱因。

案发后,心理学家在深入研究他们遗留的材料后得出结论:埃里克·哈里斯是一个重度精神病态患者,他希望通过毁灭来扬名;迪伦·克莱伯德则患有严重的抑郁症,他渴望自我了断却缺乏决心,因此其中一人成为领导者,另一人成为追随者、帮手。

就这么简单。客观情况是,他们能够制造如此骇人的恐怖事件的关键在于他们非法持有的武器:一把自动手枪、一把半自动卡宾枪、两把霰弹枪,以及他们参照公开的资料制作的99个各式各样的炸弹。

科伦拜因事件后,美国又接二连三出现多起大规模的校园枪击事件,促使各个学校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来应对潜在威胁。除了定期的安全演习,很多学校还投入经费提升安全设备,例如升级到更先进更高效的报警系统,为教室安装更坚固的门锁,将窗户换成防弹材质,增加校园警卫并对其装备进行更新和升级,甚至有人提议配备AK-47,引得物议沸腾。

可以这么说,科伦拜因案如同分水岭,不仅把亲历惨剧的孩子们的生活永久性地分为1999年4月20日“之前”和“之后”,也使得美国校园的安保思路、设施水平等从此提升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高度。

via:www.detroitnews.com

群体效应和脚本

距离科伦拜因事件已经过去了24年,校园的演习和训练也已经开展了20多年,然而,校园枪击事件并没有减少的趋势,反而愈演愈烈。

根据《华盛顿邮报》2022年的统计,自1999年科伦拜因枪击案以来,美国有超过32万名学生在学校中经历过枪支暴力。在这23年的时间里,有188人在校园枪击事件中丧生,还有389人受伤。

2015年10月12日,《纽约客》专栏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Gladwell)发表了一篇文章——《暴力的阈值:校园枪击事件的传播机制》(Thresholds of Violence: How school shootings catch on),讨论了为什么科伦拜因案后同类案件在美国层出不穷。

图表来源: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education/interactive/school-

文章引述了斯坦福大学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Mark Granovetter)的观点,他认为暴力事件在社会中的发生有一定的“阈值”。简而言之,人们在决定是否参与某项行动时,常常会看其他人的行为。当参与者达到某一临界值时,更多的人就可能加入其中。这种现象在社会心理学中被称作“群体效应”。

社会学家拉尔夫·拉金则指出,埃里克·哈里斯和迪伦·克莱伯德的行为,正是格兰诺维特提到的这种阈值效应的现实体现。因此,若美国无法有效应对校园枪击案,这种暴力行为将如同传染病般蔓延。

根据戴夫·库伦的观察,两个受精神疾病困扰的男孩或无意或刻意地为此后20年多年的校园枪手提供了“脚本”:他们建了个网站;他们制作了家庭电影,自己扮成杀手;他们写了长篇宣言;他们录制了“地下室录影带”;他们堂而皇之地阐述自己的动机:想“发动一场革命”来消灭平庸的人类。

他还指出,美国的媒体报道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校园枪击事件的频发。例如,关于科伦拜因事件的早期报道曾提及枪手的行为可能对其所受校园霸凌的报复,说他们可能是“风衣黑手党”的成员,是哥特风或纳粹信仰的追随者。但事实上,这些都是无根据的猜测。

不幸的是,由于这种持续报道,埃里克和迪伦成为了某些亚文化群体中的偶像。库伦在他的书中列举了多位以他们二人为榜样的行凶者,其中包括2007年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校园枪击案的主犯赵承熙。库伦认为,媒体大篇幅报道实际上是在不断刺激这一类表演型人格的凶手,他说:

假如我们希望结束这一切,我们媒体需要像罪犯一样搞清楚自己的角色。不是我们挑起的,我们没有扣动扳机,但凶手让我们成为可靠的同伙。

戴夫·库伦就科伦拜因案接受电视采访

无解的枪支问题和法律的漏洞

科伦拜因案的调查中,还揭露了一些惊人的事实:尚未成年的埃里克和迪伦竟然能够毫不费力地获取制作爆炸物的化学材料,还成功说服一个比他们年纪稍大的朋友,帮他们购买枪支。

美国的枪支文化深植于其历史之中。从独立战争时代,枪支就成了捍卫和展示美国公民权利的标志。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赋予公民拥有及持有武器的权利,但在政治领域,尤其是两大党派之间,对枪支控制的态度存在显著差异。

民主党倾向于支持更严格的枪支控制措施,认为这有助于减少枪支暴力,而共和党更多地支持第二修正案的传统解读,主张保护公民的拥枪权。强势的枪支权益团体(如美国步枪协会)频繁地动用其庞大的资源来抵制限枪控枪,甚至在科伦拜因悲剧发生后,无视众多死难者家属及愤怒民众的抗议,依然决定在丹佛举办枪支展览。

每当发生枪击事件,媒体和政党总会把限枪控枪的事再重新提一提,但过不了多久就会不了了之。如此反复,屡见不鲜。如此一来,法律在保障了公民拥枪权的同时,也在现实中造成了一部分人生活在枪支的恐惧之下。在一些地方,射击活动甚至是青少年的日常休闲娱乐活动之一,看来,未来的孩子们将继续在这种枪支泛滥的环境中长大。

令问题雪上加霜的是,很多青少年枪手在发动袭击之前已经明显表现出存在个人危机的迹象,包括各种古怪的行为和自杀倾向。他们也可能表露过各种类型的威胁,但往往会被老师和家长忽略掉。库伦从专业人士那里获得的建议是进行“青少年抑郁症筛查”,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和咨询服务,帮助有问题的学生,防患于未然。

有时候,学校和社会能做的有限,家长才是更重要的一环。几乎所有的父母在得知孩子犯罪后都会讶异甚至否认,不敢相信那是他们的好孩子干的。书中两位行凶少年的父母也是如此。即便有同学家长的提醒,也没能真正引起他们的警惕。

2019年4月19日,一名妇女在科伦拜因高中大屠杀受害者纪念碑前看着被杀害者的故事

为人父母,这是难免的,况且,他们大概也有自己的难处,但是至少把武器妥善存放在孩子触及不到的地方吧。对于那些大孩子,政府还应该要求枪店严格审核其背景,确保有心理问题的人不能合法购买武器。

弗吉尼亚州的法律就堵上了这方面的漏洞。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校园枪击事件发生后,该州州长签署了行政命令,禁止任何因“心理疾病”对自己或他人构成威胁者购买枪支。这项命令要求商店在卖出枪支前,必须在法院和医疗机构所建的数据库中核实买家的身份背景。而这种数据库“应包含所有被诊断为患有心理疾病、对自己或他人构成威胁而需接受强制治疗者”。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校园枪击案造成33人死亡,警方调查发现凶手赵承熙存在严重心理疾病,但他只是去看了心理医生,没有在精神病院就诊,司法机构便没有将他作为危险人物记录在数据库中。他也因此买到了两支枪,制造了一场杀戮。

暴力在学年快结束的春季愈演愈烈。人们开始称之为“枪击季”。行凶者总是一个白人男孩,十几岁,住在一个鲜有人知的宁静小镇上。大多数枪手都是单独行动。每次袭击都发生得出人意料并迅速结束,所以电视台从未报道过这种混乱局面。全国上下看到的都是灾难发生以后的情景:学校周围都是救护车,到处都是警察,流血不止的惊恐的孩子,翻来覆去就是这些画面。

这是库伦在《科伦拜因案》前几章描述的场景,已经无数次被印证。多么希望“科伦拜因”只是历史中不堪回首的一页,而不是一直笼罩在家长和孩子心头的阴影。

《科伦拜因案》

(美)戴夫·库伦 著,傅洁莹 译

ISBN:9787532792146

定价:68元

出版时间:2023年7月

上海译文出版社

内容简介

2009年被Slate评为“25年来最好的50部非虚构作品之一”。

科伦拜因案,是美国历史上最血腥的校园杀戮事件之一,也是之后近20年间校园枪击案的模板。本书是关于此案最权威、最翔实的调查作品。

故事发生在1999年4月20日,美国科罗拉多州的科伦拜因高中,两个不满18岁的少年迪伦和埃里克经过长时间的策划,请人代购枪支并私下交易了一把二手枪,然后携带枪支和自制的爆炸物进入校园,枪杀了12名学生和1名教师,造成24人受伤,最后双双自杀身亡。

此事引发美国社会极大震惊,以及对于社会边缘人、重金属音乐、青少年心理问题、暴力娱乐产品、枪支管理、人生信仰等很多现实问题和道德问题的深刻讨论。

本书作者戴夫·库伦是最早到达现场的记者之一,从那时起,他花了10年时间调查和写作。他走访了该校师生、家长、处理伤者的医生、两人的心理医生以及当地警方、政府人员、FBI探员,搜集了包括文件、案卷,两名学生的作业、日记、博客等大量证据,在细致地讲述此案来龙去脉的同时,驳斥了一些误解,证实和提供了一些细节。一些场景被鲜活地还原,凶手的行为和心理演变过程、幸存者的痛苦与挣扎呈现得淋漓尽致,发人深省。

2002年,著名纪录片导演迈克尔·摩尔拍摄的同名纪录片,获得第75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第55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

作者简介

戴夫·卡伦(Dave Cullen),新闻记者、作家,《纽约时报》《名利场》《伦敦时报》《新共和》《新闻周刊》《卫报》《华盛顿邮报》及美国公共广播电台的撰稿人,《今日》、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晚间新闻、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周日早新闻等电视新闻节目的客座嘉宾。获得过爱伦坡奖、洛杉矶时报图书奖,并多次荣获写作奖、媒体奖、新闻学会奖。

科伦拜因案最权威的调查者和报道者。

原标题:《20年阴魂不散,科伦拜因案依然徘徊在美国校园》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