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婚俗改革进行时:为爱情减负,为幸福加分
为了让婚姻大事回归到爱与责任的正轨中,这场改革势在必行。
婚俗改革进行时:为爱情减负,为幸福加分
文 | 合理
“解放”的婚事
清晨,江苏东台市的小付酒坊里,付博正与员工一起把新到的酒坛搬到店中。十几分钟,10坛陈皮酒卸货完毕,付博的新婚妻子沈彩英也付好进货尾款。从去年10月开张以来,夫妻俩共同打理这家店,酒坊生意一直不错,付博对妻子言听计从:“她很有魄力,要不是她,我们这婚怕是还结不成。”
付博和沈彩英相恋多年,2020年中准备领证结婚时,P2P平台爆雷,付博的父亲损失惨重,把给儿子准备的购房首付款搭进去半数。后半年,付博一家人赚钱拼命补上首付,手里只剩给新娘的彩礼钱了。沈彩英的父母对此颇有微词,他们提出一定要付家给小两口办一场风风光光的婚礼。
付博听完愁坏了。“娶个新娘子,难坏娘老子。”虽然东台是“董永和七仙女”传说的发源地,但放到现在,没个20万~40万元的彩礼,董永很难娶到媳妇。房子、彩礼再加上婚礼,很多普通人家都招架不住这100多万元的结婚开支。
“借钱吧!”付博决心去银行贷款的头天晚上,沈彩英突然发给他一个链接:是一个公众号里的宣讲活动—近百名年轻人畅谈移风易俗。“我们的生产力早就解放了,但婚俗却套上越来越多莫名其妙的规矩!”一位青年的话让她很有同感。沈彩英也参加过朋友的婚礼,接亲车队是几十辆豪车,婚宴一般在婆家办一场、娘家办一场,每场都要四五十桌,两边老人会尽可能多地邀请亲朋好友参加,才算有面子。但一场婚礼下来,婆家娘家都人仰马翻、花费不菲,甚至还有办婚礼贷或倒贴钱的。
“要不我们搞一场与众不同的婚礼吧?”沈彩英跟付博说,自己爸妈当年结婚的时候,接亲迎亲骑的都是自行车,不如“复古”一下。她说服了自己的父母,打算用共享单车办一场“小黄车婚礼”。
反对的声音不绝于耳:“骑了黄的车,婚事就得黄。”沈彩英没有理会闲言碎语:“好日子是我自己过出来的,又不是他们说出来的。”接亲时,付博参照当地风俗传统,和亲友骑了9 辆小黄车;接亲完毕,沈彩英自己也骑了一辆自行车跟付博回家。单数去、双数回,寓意着“成双成对、长长久久”。
付博和沈彩英的婚礼得到东台市民政、妇联、团委等多个部门的大力支持。自被民政部确立为婚俗改革工作第一批实验区以来,东台市形成了以“讲文明不低俗、讲传统不崇洋、讲内涵不攀比、讲孝亲不忘恩、讲自立不啃老;婚车婚房要从简、婚宴要从简、礼仪要从简、礼金要从简”为主题的“五讲四简”婚俗改革新风尚。
在同为婚俗改革第一批实验区的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也有这样一对险些错过彼此的伴侣。姜华和章盼是相亲认识的,他们这桩差点儿因12万元彩礼而告吹的婚事,在村里红白理事会的说和下,最终姜母点头将彩礼减半。剩下的彩礼钱促成了小两口的第一次创业,他们买了一台收割机,承包本村和邻村的小麦、大豆收割业务,第一年就收回了成本,还额外收入3万元。后来,姜母又打给女儿4万元,让他们“再接再厉”:“以前没钱不代表以后没钱,只要孩子心诚,就不该用彩礼为难他们。”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主任郭春梅说:“居民公约、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在婚俗改革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红白理事会属于群众性自治组织,主要措施便是‘游说’。”
姜华所在村里的红白理事会于2016年成立,时任村支书、村“两委”成员以及部分有威望的村民都是创始成员,每逢村里有红白喜事,理事会成员就登门入户,劝说减少彩礼总额、宴席的桌数及烟酒等费用。“俺花自家的钱,干你什么事哩!”一次说不通,就多说几次。理事会的老成员们在5年间练了不少来来回回的嘴皮子功夫,这番苦口婆心,为金台区婚俗改革积累下宝贵的经验。
红白理事会成立以来,村里的彩礼平均数维持在6万元左右,没有大幅上涨;婚宴桌数从50余桌普遍降至30余桌,每桌花费控制在500元以内。金台区民政局已将这套经验推广至全区25个村,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场势在必行的改革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彭林认为,儒家经典《仪礼》中的《士昏礼》是全世界现存最早的婚礼仪式的文本,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6道程序,习称“六礼”。“两千多年来,‘六礼’给了我们这个地域辽阔、风俗纷繁的国度以文明的婚礼规范,这是今人必须尊重的历史事实,也是我们改革婚俗、重建婚礼的起点。”
历经千年,中国婚俗在不断发展变化,从古代社会的“六礼”到清末民初的中西方结合碰撞,再到现在的多种形式、各种环节。
然而随着生产力不断发展,彩礼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三轮一拧”到八九十年代的现金上千,再到2000年以后金额破万,居民收入进一步提高,彩礼也上涨到六万六、八万八等“吉利数”。据相关部门统计,2016—2020年,全国各地的彩礼平均增长了2~5倍,关于“天价彩礼”的报道屡见不鲜,且呈现出“地方越穷,彩礼越高”的特点。
在城市,西洋婚礼之风日渐盛行,举办豪华西式婚礼成为不少年轻人追逐的目标。某些明星举办的“世纪婚礼”花销巨大,尽显奢靡。经媒体报道后更引发年轻情侣的效仿。各类婚庆相关产业、公司竞相巧立名目,一场西式婚礼动辄十几万元。
而在农村,结婚成了村民不小的负担。彩礼金额越来越高,婚礼大操大办,铺张浪费,攀比严重,因婚致贫、返贫的农村家庭数量不断增加,在乡村也形成了不良的风气。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不良婚俗会增加农民致贫、返贫的风险,不利于乡村文明建设,更成为新型贫困的重要诱因。
与婚礼、彩礼关注度一样高的,还有层出不穷的低俗婚闹事件。“我自己结婚那会儿没有闹婚,全靠新郎和伴郎唱歌烘托气氛,热闹得很,那种快乐是发自内心的。”湖南省常德市澧县澧阳街道孟家港社区党总支书记马绍青回忆道,20多年前接亲,新郎还要对新娘“三步一敬”,以表达对女方的尊重与敬爱,这是当时澧县城乡推崇的传统婚俗,那画面让他记忆犹新。
近些年,人们对热闹婚礼的追求渐渐走了样,变了味。新郎被强迫下车,改用板车拉新娘前行;大家把新郎的上衣扒掉,让他围着电线杆跳舞,不满意不放行;婚礼现场的歌舞队也会安排一些低俗节目;婚礼结束后,还有闹婚者恶意戏弄伴娘……
在东台市政府工作的李凯就曾面临这样的烦恼,他与相恋多年的女友费云打算办婚礼。东台本地一直有“闹喜公公”的风俗,公公需要画个大花脸,扛钉耙、戴帽子,受丈母娘与新娘的“捉弄”,以示自己会善待儿媳;丈母娘则要戴上一副“特制”的眼镜,一块镜片涂墨水,另一块不涂,表示丈母娘要对女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类似这样的仪式通常要在婚礼当天持续几个小时,以活跃婚礼现场的气氛。但李凯的父亲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无法久坐或久站,“社恐”的岳母也不爱热闹。市纪委的工作人员找到李凯,传达婚礼简办的婚俗改革精神:“既然繁琐的习俗对两家来说都是负担,何必为了面子,熬坏里子?你身为青年干部,要有点儿革新意识嘛!”这些话正中李凯下怀,中秋假期,他和妻子分别去做两家长辈的工作。“结婚不是光图婚礼热闹,而是图生活幸福长久。咱们自己高兴就行。”最终,两家人都同意李凯的提议,取消婚礼上接亲环节和娱亲习俗,只邀请直系亲属和挚友,改办了一场温馨浪漫的草坪婚礼。
2020年5月,民政部向各地民政局印发《关于开展婚俗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婚俗改革序幕拉开。2021年4月,民政部同意将河北省河间市,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青山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湖南省澧县,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东台市,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等单位确认为第一批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2021年9月,民政部正式确认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等17个县(市、区)为第二批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
当婚姻大事变成百元大钞称斤论两,当喜悦的婚宴变成攀比炫耀、铺张浪费的秀场,当欢乐的婚礼变成绑新郎、搂伴娘的闹剧……为了让年轻人的婚姻大事回归到爱与责任的正轨中,国家已经出手,推动一场势在必行的改革。
破旧立新,幸福加分
“婚俗之‘俗’,指传统习俗、公序良俗,而非庸俗、低俗的意思。”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丛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浪漫、和谐、文明的婚礼习俗不仅能够增进新郎新娘、儿女亲家乃至亲朋好友之间的感情,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和谐起到“润滑剂”的作用。
改革不只是破旧,更要立新。传统婚俗不能完全否定,而需要各相关部门在严格限制的同时,加以正面引导与鼓励。
河北省河间市连续3年举办“5·20”零彩礼集体婚礼,专门为接受“零彩礼”的新人推出免费体检、婚纱摄影、集体婚礼婚庆、爱心商家奖品等一条龙奖励政策与服务,省时又省钱的集体婚礼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接受。
在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安东卫街道,头戴小红帽、身着红马甲的文明迎亲队伍,已经成为婚礼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新人一到,由村“两委”成员和村民志愿者组成的文明迎亲队,就会敲锣打鼓引领着新人回家,既喜气洋洋,又破除了结婚讲排场、争面子、闹婚等不良风气,让婚礼变得更温馨、更文明。“有了迎亲队,结婚不受罪!”岚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主任张玉娜介绍,全区已成立文明迎亲队434支,招募文明迎亲志愿者2749人,统一配备了服装、锣鼓、彩带、队旗,只要在平台上提前预约,迎亲队会与新人联系商量彩排、迎亲事宜。
在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零彩礼、低彩礼结婚青年享受到的待遇则更加实惠、实际。南丰县民政部门工作人员邵冰冰介绍:“龟鳖和蜜橘是我们本地特产。响应婚俗改革号召的青年可以得到养殖大户的全方位指导,蜜橘产业协会也会指派技术员进行系统的技术扶持。”同时,环境整治员、道路管护员、护林员等公益性岗位会优先录取零彩礼、低彩礼的结婚青年;创业贷款优惠政策、子女入学等方面,在同等情况下也会优先向零彩礼、低彩礼的家庭倾斜。
除了消除“天价彩礼”、恶俗婚闹等风气,民政部于2020年印发的《关于开展婚俗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还强调了加强婚姻辅导和建立颁证制度。作为“发挥长板”的实验区之一,广州市这位婚俗改革的“优等生”交上一份丰富答卷:将婚前辅导、离婚劝导、矛盾调解、法律咨询引入婚姻登记处和社区,购买专业机构服务;建设广州婚俗文化馆,重点突出岭南地区广府、客家、潮汕等婚庆婚俗文化特色;成立婚姻服务研究院,邀请专家学者开展婚姻家庭和婚俗文化的政策理论研究、交流培训、文化推广活动;举办全国性婚庆博览会和婚俗文化高端论坛,打造国际婚庆产业交易中心。
“新人进家门,首先迈火盆,以后的小日子是红红火火;一块檀香木,雕成玉马鞍,新人迈过去,步步保平安……”为改变以往结婚“轻登记、重婚宴”的观念,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青山区婚姻登记处在2022年“5·20”这一天将登记现场搬到了景色怡人的城中草原,并为20对新人举办了草坪婚礼。新人们有的身着蒙古族服装,有的身着西装婚纱,在蓝天白云下、观众的祝福中宣读结婚誓言。为了拍照更好看,那天来领证的包头姑娘杜青春还向参加集体婚礼的一位新娘借了头纱,她对媒体感叹说:“本来是朋友帮我们报的名,我没怎么上心。但颁证时大家一起宣誓时的神圣感,让我一生难忘。比起办宴摆酒,我更偏爱这种仪式感。”
任何一场改革都会面临困难,它需要立足时代发展,紧扣时代脉搏,它还需要政府、社会、家庭、个人用积极、实干和严谨的态度,打好组合拳。《荀子·乐论》有言:“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
期待这一代、下一代的年轻人能亲眼见证,婚姻大事变得越来越鲜活、越来越文明,它会越来越贴近人们生活,带来希望和欢乐,并创造幸福的回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