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投资超90亿的河北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注销疑云
8月14日,央广网微信公众号发布一则《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赫捷被举报》消息称,近日,一封涉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下称“中国肿瘤医院”)及其院长赫捷的举报信从业内流出。举报信称,赫捷违规私设民营医院,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就此事,有媒体记者分别致电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河北卫健委等,但多次拨打均无人接听。
不到一周前,8月9日,河北青年报刊载的一则注销公告显示,河北廊坊的“河北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以下简称“河北医院”)拟向组织登记管理机关申请注销登记。这一天距离其注册登记不足两年。
这一计划注销的河北医院,正是举报信中提到的民营医院。随后,一系列媒体报道中,这家投资额超90亿元的医院的种种疑点逐渐浮出水面。
一家国有出资的医院为何办成民非企业(注:民办非企业单位)?民非企业在创办两年不到时间为何注销?自己买了自己的资产花了2.98亿,这钱去哪了?国资购买、价值不菲的质子放射治疗系统为何要配置到民办医院?
澎湃新闻发现,今年7月27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刚刚举行职工代表大会,通过了对廊坊院区(编者注:即上述河北医院)资产并购的决议。但早在2022年3月,中国肿瘤医院已经启动了总规模超过600人的针对河北医院的招聘,在今年职代会前,招聘又进行了第二轮。
一番操作之下,这家“民办医院”是否会最终穿上公办的外衣?
未批先建?
澎湃新闻记者梳理了河北医院的创立过程。
关于“河北医院”的公开消息,最早源于2019年1月10日,《廊坊日报》一篇名为《廊坊市卫健委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的报道,其中提到“加快廊坊市中心医院前期工作,推进中国肿瘤医院廊坊院区尽快落地。”
同月,根据廊坊市人民政府公开信息披露,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肿瘤医院廊坊分院已确定选址,2019年2月2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廊坊院区签约仪式在廊坊市举行,廊坊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平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赫捷分别代表双方完成签约。
之后到了2019年5月13日,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签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廊坊院区项目三方合作框架协议。
这三方合作框架协议是指廊坊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廊坊开发区管委会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签署《廊坊院区建设实施协议》之后,引进央企投资合作建设廊坊院区的《三方合作框架协议》。
三方合作框架协议的内容为,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作为廊坊市政府指定的具体实施服务主体,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和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紧密合作,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负责按照三级甲等医院标准提供本项目规划设计建设需求方案及医院运营,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负责组建项目公司,并以项目公司作为项目投资建设主体,负责公益及非公益性医疗院区全部资金投入、工程建设。
进入2020年,该项目实现开工落地,根据河北省人民政府的政务信息公开,1月21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廊坊院区项目正式开工,报道称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廊坊院区项目定位为三级甲等肿瘤医院,项目总投资94.6亿元,其中肿瘤医院廊坊院区投资87.6亿元,国家癌症中心投资7亿元。共设计2600张床位。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河北省卫健委”的官方批复,一直到2020年11月24号,才正式同意“科学院肿瘤医院”(河北分院)的建设。
这也是在诸多报道中被提及的河北医院存在“未批先建”的程序问题,针对这一质疑,记者也致电河北省卫健委,但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股权疑云
也就是在上述的批复中,“河北医院”的股权结构被曝光,这又牵涉出“假国企”等一系列质疑。
批复提到,“同意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冶吉信健康产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冶吉信)共同设置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河北医院,设置医院的级别类别为三级专科医院,经营性质为非政府办非营利性,服务对象为社会。”
首先根据上述三方协议,河北医院最早是由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和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来组建,但批复内容显示,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并未出现在其中。
项目方中冶吉信则是2019年9月23日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根据协议约定为项目成立的新公司,中国冶金科工指派下属公司中冶国际与吉林信托共同成立了中冶吉信健康产业有限责任公司,中冶吉信显示为国有企业,其作为项目公司将与肿瘤医院共同开办医院。
企查查显示,中冶吉信控股股东为康和信(大连市)健康医疗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注资4.77亿元,持股99.58%。中冶吉信另一股东为中国中冶的全资子公司中冶国际,但仅持股0.42%。
而中冶吉信大股东康和信,是2020年11月9日国有金融企业吉林信托成立的子公司,康和信显示为国有企业,现法定代表人为陈颖,初始法定代表人为付列武。
接下来的一系列复杂的股权操作中,涉及到一家特殊的民企。
2020年11月16日,康和信全资收购北京一家个人独资企业北京康养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康养),该公司注册资本为500万,法人付红英拥有100%股权,另有一名监事高管即为上述康和信的法定代表人付列武。随后,付列武也担任了中冶吉信的法定代表人。
2020年11月24日,在河北省卫生健康委批复同意肿瘤医院、中冶吉信共同设置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河北医院这一天,北京康养出资2.98亿元收购了吉林信托持有的中冶吉信的全部股份。
同一天,康和信又出资2.98亿元收购了北京康养持有的中冶吉信的全部股份,持有中冶吉信99.33%的股权,康和信成为中冶吉信的绝对控股方。
奇怪的是,2021年8月6日,康和信在不到一年时间再次将股权卖给了北京康养的原唯一股东付红英,北京康养又变回自然人独资公司。
在康和信将股权卖还给付红英不久,2021年8月18日,付列武从康和信退出。2023年8月3日,在河北医院提出注销时,中冶吉信的法定代表人也从付列武变更为孙善修。
这里疑点不少。
一是,北京康养这家公司在过程中承担什么样的角色?中冶吉信原控股股东为吉林信托,康和信的控股股东也是吉林信托,在同一个系统下,企业的股权直接过户不好吗?北京康养究竟是谁的?付列武在其中担任怎样的角色,如果是国企的人为什么在民营公司担任监事,如果是民企的高管为什么又担任国企的法定代表人?
二是,根据中新网的报道,吉林信托官网披露的组织架构中并未找到康和信这一子公司,同样在吉林信托公布的2022年度报告中也没有发现康和信的名字。吉林信托工作人员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表示,“没听说过”这一子公司。
根据企查查上的信息,康和信注册资金来源不明,社保参保人数为0,那么康和信又是谁的公司?
三是,根据国有企业的股权转让相关规定,其股权转让不仅需要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包括符合公司章程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还需要报上级部门批准,康和信和中冶吉信是如何做到在一天内的两次股东变更的?
澎湃新闻多次致电或致函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冶吉信、河北医院、吉林省财政厅、吉林信托等相关方,但截至发稿时,各方均未就相关问题作出回应。
民非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在媒体报道“假国企”争议后,8月3日,中冶吉信法定代表人已从付列武变更为孙修善,到了8月9日,河北当地媒体发布公告:拟向组织登记管理机关申请注销登记。这一天距离其注册登记不足两年。
河北医院为何能注销呢?这又牵扯到河北医院民非企业的操作。
2020年11月24日,河北省卫健委批复同意设置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河北医院时提到,河北医院为民办非企业单位。
根据《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
有资深律师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民非企业本身会享受各种扶持政策,而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土地都是划拨的,可以按照国家规定的价格取得的医疗服务收入免征各项税收,另外还可享受与公立医院同等的补助政策”。
那这里带来的一个疑问是,作为组建方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冶吉信都是国有企业,其国有出资如何办成民非企业?河北医院成立之初按民非企业享受各种优惠政策,现在注销了,造成的损失谁来承担?目前已投入的几十亿元资产将如何处置?是否会涉及国有资产流失?
姓公姓民?
尽管注册为“民办医院”,但河北医院的实际运作似乎一直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进行。
7月29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公众号发布的《中心和医院第一届职代会一届二次工代会隆重召开》文章显示:医院张勇书记宣布了医院重大事项的表决结果。7月27日,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第一届职代会一届二次工代会召开,会上医院廊坊院区资产并购等事项获表决通过。
而赫捷院长表示,肿瘤医院从1958年建院,历经从日坛到龙潭湖的变迁,完成了两次历史飞跃,廊坊院区的建设使得医院迎来了第三次飞跃的契机。
澎湃新闻在中国肿瘤医院官网找到一则发布于2022年3月的招聘启事,显示早在一年半以前,中国肿瘤医院已经为河北医院开启了大规模的人员招聘。
这则招聘启事介绍称:河北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位于河北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距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及北京总院40余公里,大约40分钟车程。河北医院是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落实国家京津冀医疗卫生事业协同发展、疏解非首都功能、建设国家级高水平质子放疗中心的一项重要举措,2020年经河北省卫生健康委批复设置,是河北省重点民生项目,为非营利性三级肿瘤专科医院。
值得玩味的是,简介中把批复中非营利性前的“非政府办”四字省略了。而从介绍和规划可以看到,该招聘的医院应该就是上文提及的河北医院。
网页截图
而招聘详情显示,此次招聘规模超过了600人,涉及38个科室和部门,其中仅护理部就招聘多达320名护理人员。
部分招聘需求截图
6月7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官网又发布第二批人员招募信息,招聘公告中,河北医院的表述变成了中国肿瘤医院设立的“廊坊院区”。
公告称:为落实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疏解非首都功能,建设高水平国家医学中心,打造国家级质子放疗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在河北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廊坊院区。北京总院和廊坊院区采取“一院两区”的一体化管理模式,医疗服务质量及信息达到同质同源,人员培养和调配实行统一管理。
8月17日,澎湃新闻致电时,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人事处表示,“这个招聘主要是为廊坊医院进行的”。
中国肿瘤医院为这家“民办医院”提供的还不止人员。
据中新网的报道,河北医院的报道都会提到该项目建设的一大“亮点”是配置了质子放疗系统。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网站的文章也指出,河北医院“将配置世界上最先进的质子治疗系统”。
该设备属于甲类全国规划配置大型医用设备,由国家卫健委负责配置管理。
但此种设备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共2台,一台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另一台会放在河北医院,而这家医院的性质为民办。中新网提出质疑,巨额国资购买的质子放疗系统放到民办医院,是否合规?
为此,财政部相关司局人士向中新网记者透露,当时批准该质子放疗系统的配置主体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他们所有报的材料里面没有体现安排在哪里”,如果确实配置到民办的河北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肯定不合理”。
8月15日,据中新网报道,记者实地探访河北医院发现,院名中“河北”二字已不见踪影,只留下“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报道称,“河北”二字是在前几天被撤下的。现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医院主要楼宇已经封顶,不少医疗设备也已进场,里面还有工作人员。
8月15日,记者现场走访河北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发现“河北”二字已消失。(上为此前照片,下为15日照片)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