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文化瀍河】《文化瀍河》第一节 人文之河——瀍河

2023-08-15 20:0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第一节 人文之河——瀍河

瀍河,在今天仅是一个默默无闻、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河流名字,除了洛 阳人,在省内、国内,更不用说在世界上,清楚她的人恐怕极少极少,甚至读 准此字都很难。殊不知,就是这样一条长度仅 35 公里的短小河流,在中国历史典籍中却是一个无比响亮的名字。

至迟在3000多年前的西周初年, “瀍水”已赫然登堂入室,出现在国家层 面的重要文件中,与今天洛阳的伊、洛、涧共四水多次显身,而“瀍水”无疑是其中最耀眼者。

一、释“瀍”

瀍,读作 chán,从水廛声,是形声字,又写作湹。上古文献《禹贡》中是瀍水, 即今瀍河的专用字,今《新华字典》“瀍”字下面的解释也只有 :“瀍河,水名。在河南,流入洛河。”仅此而已,无他意思,足见她所具有的地域专一性。

然而,“瀍”字在先秦文献中极少出现, 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中无此字, 故许慎《说文解字》中没有收录。原因可能在于许慎时代及其以前, 并无“瀍”字, 最早的古文《尚书》中的“瀍”字并没有水字旁,正如“伊水”之“伊”字没有水字旁一样。

“瀍”,来源于古代洛阳方言词语“廛”。“廛”,产生于殷周社会变革之际, 与“周公营洛”这个重大历史事件关系密切,是西周发达的奴隶制社会的产物。在古汉语字典中, “廛”有四种解释 :①名词, 古代平民一户人家在城邑的房地, 为二亩半。《孟子 · 滕文公上》:“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②名 词, 泛指居民的房地、房屋。《治平篇》:“隙地未尽辟, 闲廛未尽居也。”③名词, 货栈 ;店铺。左思《魏都赋》:“廓三市而开廛。”(廓 :扩大)④量词,通“缠”。束,捆。《伐檀》:“胡取禾三百廛兮! ”

“廛”由“一家之宅”发展为中国古代市场经济的最初形式—— “廛式商业 模式”,由“廛”引申来的方言词语“店、摊、坛、场”等在今天的河洛地区仍然有强大的生命力。

唐武宗(814 ~ 846),原名李瀍,后来改名李炎。他是唐文宗的弟弟,唐 文宗去世后,李瀍即位当了皇帝,改元会昌。为避皇帝名讳,改瀍水为吉水。唐宣宗时,吉水又重新改为瀍水。这是瀍河唯一一次改名,前后大约 6 年时间。

二、发源地与河道变迁

瀍河,发源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横水镇寒亮村,然后向东南方向蜿蜒而 下, 途经会瀍沟、马屯、班沟、九泉、寺河南, 由牛步河入瀍沟, 再穿过刘家寨、 前李、后李, 由洛阳市瀍河区的下园汇入洛河,与伊、洛、涧并为洛阳市四大 河流。瀍河全长 35 公里。北魏郦道元《水经注 · 瀍水》是最早较为详细记载瀍水情况的文献,书中记述了她的发源地、途经地及沿途主要风物。

关于瀍河河道的变迁,隋唐以前,由于资料缺乏,难以说清。但自隋东都 洛阳城建造以后,特别是大运河修成之后,这时期瀍河河道肯定是较为宽阔的, 否则就难以行走较大吨位的运输船只,完成向东都转运粮食等物资的最终任务。据两《唐书》及《唐会要》《资治通鉴》等史料记载,仅唐玄宗开元天宝四十余年间,瀍水就发生不少于五次大水灾,造成巨大财产,特别是运粮船只和人员损失,足见当时瀍水夏季涨水之时水量之大,远非当今瀍河所能企及。

瀍河源头位于孟津区横水镇寒亮村

瀍河示意图

21 世纪初,在治理修整瀍河河道时,在今瀍河下游的大石桥一带,发现了 至少是明清时期的瀍河河堤,也远比现在的河堤宽阔。在清理河道时,发现古代的瀍河河道,比现在的河底要深好多。

三、历史文化

瀍河是一条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河流。瀍河过了孟津区朝阳镇后李村, 开始进入市区。进入市区后的瀍河两岸自古就是人类安居之地,历代的遗迹和极具特色的人文景观俯拾即是。

早在西周初年,瀍河就已经进入国家层面的视野。《尚书 · 周书 · 洛诰》记 载 :“我乃卜涧水东、瀍水西,惟洛食。我又卜瀍水东,亦惟洛食。”这是大家 熟知的周公姬旦的原话。大致意思是,周公在多处占卜选址,最后是涧东瀍西一带的结果最佳,在瀍东的结果同样最佳,都说明洛邑(今洛阳)是最吉利的、最适合建新都的地方。也就是说,瀍水(今名瀍河)东西两岸,是最佳选择。

众所周知,周王朝灭商前主要活动在今陕西一带,经周文王、周武王父子 两代多年的努力,最终灭商,成为大一统王朝的主宰者。然由于其原来的都城 偏居西土, 难以把控尚未平静的大东方, 周武王生前即有在东土另择新都的计划。 然由于他灭商后不久即英年病逝,美好愿景只能由其后继者完成。其子成王年 幼继位,由叔父周公辅政。上述话语,就是周公受命来到大周广袤国土的东方 寻找合适地方营建新国都而进行占卜的结果。不久之后,周王朝在洛阳建立了东方新都——洛邑。

西周之后,“瀍”“瀍水”即不断出现在中国的重要典籍中。特别是隋炀帝 继位伊始,即于大业元年(605)决定迁都洛阳,在原汉魏时期洛阳城之西 18 里建设新的都城,大致就是现在的洛阳市区。新城建设仅用时 10 个月,隋炀帝 即于当年正式迁都洛阳。今瀍河区一带是隋朝都城的东部。这里主要是居民区, 瀍河东岸有 19 个里坊区,还有洛阳城两大市场之一的“北市”,即通远市。东 城门上东门、建春门也在今瀍河区范围, 回洛仓更是供给都城的主要粮仓。由此,“瀍水”又一次高密度地进入世人的视野,也再次体现出她的重要性。

据史料记载,回洛仓是与隋代东都城同时建造的一个国家级的大粮仓,位 于洛阳城外,“仓城周回十里,穿三百窖”,每窑容纳粮食八千石。现已探明,该仓东西长约 480 米,南北宽约 330 米。

接着,隋炀帝又开挖修建著名的大运河,洛阳为南北大运河之枢纽,南来 北往的船只,满载着从各地征收的各类物资,源源不断通过大运河输送到首都洛阳,再由瀍河及人工水道转运至回洛仓及其他仓库储存。

洛阳是唐代东都,尤其在唐高宗及武则天时期,更是名副其实的首都,此 时洛阳城的基本布局没有改变,但有一个非常重大的变化,那就是废弃隋代回洛仓,建立含嘉仓。

隋末,洛阳城被李密领导的瓦岗军围困,建在城外的回洛仓被瓦岗军占领, 洛阳城内因此粮食严重匮乏,以至于有些官员忍受不了饥饿而出城觅食而饿死 在残垣断壁之间。唐代立国以后,吸取隋代教训,不再在城外储粮,废弃回洛 仓,建造了含嘉仓。含嘉仓是唐代最大、最重要的国家粮仓, 见证了盛唐的繁华,一直使用到宋朝。这两处仓窖遗址都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现仅举文献所记有关“瀍水”者数例。

隋大运河示意图

据《唐六典》载 :“洛阳都城,隋大业元年诏杨素、宇文恺移故都创造,南 直伊阙口,北倚邙山之塞,东出瀍水之东,西逾涧水之西,洛水贯都,有河汉之象焉。东去故都十八里。都城西连禁苑,谷、洛二水会于禁苑之间。”

据两《唐书》及《唐会要》《资治通鉴》等记载,仅唐玄宗开元、天宝年 间,瀍水就发生多次大水灾,造成巨大财产和人员损失,足见当时瀍水水量之 大 ;也可证明当时瀍河两岸居民之多,以及瀍河在当时漕运中所担当的重要角色,东方及南方各州向都城洛阳输送的粮食及其他物质, 都是进入瀍河后卸货的。

《新唐书 ·玄宗纪》载 :“(开元六年,718 年) 六月甲申,瀍水溢。”《旧唐书 ·玄宗纪》所载更详 :“(开元六年)六月甲申,瀍水暴涨,坏人庐舍,溺杀千余人。”

《资治通鉴》卷二一二载 :“(开元八年,720 年)六月,瀍、谷涨溢,漂溺 几二千人。”《唐会要》卷四四载 :“开元八年六月二十一日,东都谷、洛、瀍三水溢,损居人九百六十一家,溺死八百一十五人。”

《旧唐书 ·玄宗纪》《新唐书 ·玄宗纪》《唐会要》等都记载了开元十四年(726)七月中旬瀍水发洪造成的损失,尤以《旧唐书 ·五行志》所载详细。《五行志》载:“七月十四日,瀍水暴涨,流入洛漕,漂没诸州租船数百艘,溺死者甚众,漂失 杨(扬)、寿、光、和、庐、杭、瀛、棣租米一十七万二千八百九十六石,并钱 绢杂物等。因开斗门决堰, 引水南入洛, 漕水燥竭, 以搜漉官物, 十收四五焉。”由此我们也可以知道,通过大运河来到瀍河入洛河口处的船只,是由斗门和堤堰等一系列设施提高水位形成较平水面后,才顺利行驶到新潭卸货的。

《旧唐书 · 玄宗纪》载 :开元十八年(730)六月“壬午,东都瀍、洛泛涨, 坏天津、永济二桥及提象门外仗舍,损居人庐舍千余家。”《旧唐书 · 五行志》也载 :“十八年六月乙丑,东都瀍水暴涨,漂损扬、楚、淄、德等州租船。”

《旧唐书 · 玄宗纪》《新唐书 · 玄宗纪》及《旧唐书 · 五行志》都记载天宝 十三载(754) 秋瀍、洛二水溢的情况。《五行志》载 :“东方(疑为东都之误) 瀍、洛水溢堤穴,冲坏一十九坊。”此次水灾冲毁许多民居。

瀍河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还体现在历代文人学士咏颂瀍河的诗赋文章以 及瀍河两岸重要的文化遗存上,如史前人类活动留下的北窑遗址、西周成周城、 西周北窑贵族墓葬、西周车马坑、西周祭祀坑、东周老子故里、孔子入周问礼遗迹、隋唐洛阳城遗址、迎恩寺遗址、泰山庙遗址等。

“瀍壑朱樱”为洛阳八小景之一。据清朝《洛阳县志》记载 :“樱桃沟,一 在县东北五里瀍水东,名小沟 ;一在县西北三十里,名大沟。”“瀍壑朱樱”主景区应在今老城区邙山镇井沟村至 310 国道瀍河大桥一带。在这里,瀍河在一条深深的河谷中穿行,河两岸绿树成荫,比较适合成片樱树的种植。春天一到, 樱桃沟里沟沟岔岔,开满一簇簇洁白的樱桃花,迎风摇曳,鲜艳娇丽,馥郁的芳香扑面而来。

在 310 国道以北的瀍河两岸,是一片开阔平地。其西侧邙山之上,坐落着洛阳知名的吕祖庙。相传吕洞宾东游洛阳时曾在此处建庙修道,后屡毁屡建。吕祖庙坐西朝东,现有建筑依山势起伏而建。吕祖庙的山门为砖石结构,山门两侧有配房,内有八仙彩塑,栩栩如生。前殿内正中的方形供台上为吕祖阁, 阁内供奉吕祖。前殿后为正殿,两侧有配殿、厢房。庙内有古碑十多通。由其中一通石碑的碑文知,现存的庙宇建筑为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 由当时的洛阳名士任仲芙带头捐款筹建。

瀍河继续下行,即进入瀍河回族区辖区之上窑村。20 世纪 60 年代,考古工作者对村东 361 座西周贵族墓和 6 座西周马坑进行发掘,获得青铜器、陶器、瓷器、玉器、骨器等文物 1 万余件。20 世纪 70 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村西的河 岸上大面积发掘了西周前期的铸铜作坊遗址。1998 年下半年,考古工作者在这 一带瀍河西岸,发现了面积约 4 万平方米的旧石器文化遗址。在这一带,还发现数处古代的砖瓦窑遗址。这应是隋唐时期为修建洛阳城而专门建造的窑场。

吕祖庙

沿瀍河顺流而下,今“三井洞桥”旁边的市十一中院内,曾经是北宋理学 家邵雍居住地,称云溪洞。据史料记载,邵雍初至洛阳时,即在此居住。即使 后来在司马光等友人支助下购买住所定居安乐窝,但仍然是“夏居安乐窝,冬居云溪洞”。后来,这里成为著名的道家修行地, 又名云溪庵、长生观、三井洞等。

瀍河下游,有洛阳知名的大石桥和小石桥,两座桥都建于明代。

据史料记载,大石桥由明代的内廷大司礼太监洛阳人黄锦出资修建。嘉靖三十八年(1559),黄锦回乡省亲,得知家乡父老无桥过河,便捐资建此桥。这是一座5孔石拱桥,中高11米,宽10米,长 77米。桥上两边设石栏杆,桥东西两岸砌石,依次叠加, 以固堤岸。当地人感其义举,特在桥头刻碑纪念,命名此桥为“黄公广济桥”。此桥确实坚固耐用,400 多年来傲然挺立,成为瀍河上存在时间最长的桥梁。

大石桥

小石桥又名仁惠桥。小石桥位于潞泽会馆前的护城河上,单孔,规模较小, 为当时洛阳一耿姓官员所修,又名耿公桥。为了和大石桥区分,老百姓称之为小石桥。

从小石桥至洛河处,瀍河河面渐宽。隋唐以降,瀍河和洛河交汇处一直是洛阳最重要的码头所在地。那时这里的河道水深河宽,利于行船。洛浦公园东延长线修建时,在两河交汇处东南方向约30米的河道内,曾发现了一条宋代船只的残骸,见证了古时候瀍河的运输繁忙情景。

四、治理开发

在中国古代曾经十分辉煌的瀍河,宋金以降,随着洛阳作为十三朝首都历史的结束,也随之没落。

特别是明清时期中国人口急剧增长,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与自然间展开了 大规模的争地之战, 开荒种粮, 毁林造田, 造成水土严重流失, 再加上气候的变化, 瀍河水量急剧减少,两岸居民把瀍河当成了垃圾场、排水沟,瀍河最终成了一条臭水沟。特别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本就较窄的瀍河河床,水面仅有一米多宽,且是又黑又臭,垃圾漂浮。河床上杂草丛生,各种垃圾成堆,两岸随处可见终日向河道排放生产、生活污水的大小管道。人们经过这里,无不掩鼻逃避。这一阶段,应该是瀍河自古至今最黑暗的时期。

21 世纪伊始,洛阳市及瀍河区政府为了改善环境,造福人民,彻底改变这种状况, 投入大量人力物力, 决心下大力气整治瀍河。瀍河市区段全长3300米,工程总投资3690万元。

首先是将瀍河两岸河堤硬化,用石头水泥砌牢固,新修护砌挡墙 1.92 万立 方米。在分别开挖暗道,埋设管道,敷设2.85公里长的截污管道,将两岸附近的所有生活及生产污水集中输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不再直接排放到瀍河里面。清除河道垃圾、淤泥约21万立方米。然后从小浪底引黄河水注入瀍河,增大瀍河水量。还在河道市区段建造三级橡皮坝,使瀍河水面增宽,蓄水20万立方米 左右,回水长度近4公里,面积达200亩,形成小湖面,改善了小环境,让城市陡添了不少灵气。在瀍河两岸植树种草, 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 既能保持水土, 又能美化环境。拆迁沿线不谐调建筑 7000 平方米,新建铜驼暮雨城市文化广场工程。

经过治理后的瀍河,已经旧貌换新颜,重新焕发出自身应有的青春魅力。 如今的瀍河,鱼儿水中畅游,水鸟空中盘旋,两岸绿树成荫,景致优美,已成为附近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如今,瀍河已成为一条集环境保护、生态治理和城市防汛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景观河流。

美丽新瀍河

原标题:《【文化瀍河】《文化瀍河》第一节 人文之河——瀍河》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