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天津茱莉亚钢琴艺术节:树立学术标杆,也走出象牙塔

澎湃新闻记者 廖阳
2023-08-16 19:14
来源:澎湃新闻
文艺范 >
字号

“能在亚洲举办这么大型的钢琴节,还邀请到了这么多世界知名的教授,这太难得了。”韩国姑娘芮秀娥6月刚在柴赛获得钢琴组第四名,听说天津要办钢琴节,毫不犹豫,从首尔买了一张机票直飞天津。

最近,像芮秀娥一样奔赴天津的钢琴学子还有很多。他们来自天南海北,目标只有一个——天津茱莉亚钢琴艺术节。

陈琳、陈萨、苏州交响乐团在闭幕音乐会

半个月内,28位青年艺术家、37位青少年学员、14位短期学员,与12位国际名师、2位知名演奏家、2位客座指挥、2支合作乐团,共度了难忘音乐时光。8月13日,在指挥家陈琳、钢琴家陈萨与苏州交响乐团合作的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中,钢琴节落下大幕。

树立学术标杆的同时,钢琴节也走出了象牙塔,与天津市民零距离,“我们希望把钢琴节打造成城市的一张名片,作为送给城市的一份礼物。”天津茱莉亚学院首席执行官兼艺术总监何为说。

钢琴节走进了天津市区

名师云集,树立一道学术的标杆

“在构建教师团队时,我们全面考虑了不同阶段、不同程度的学生需求,对症下药,以给学生带来精准的帮助和启发。”钢琴节联合艺术总监王笑寒介绍。

12位名师,大咖如云:既有阿里·瓦迪这样年逾80岁的教育权威,从钢琴演奏到事业发展,给青年艺术家建议;也有索菲亚·古利亚克、李振尚等80后钢琴家和教师,他们既有强大的演奏实力,也有出色的教学能力,对青少年学员尤为重要。

阿里·瓦迪大师课

名师和学生面对面,进行了330堂一对一课程、15堂大师课。

阿里·瓦迪任教于德国汉诺威音乐学院,桃李满天下,陈萨和王笑寒都是他的高足。86岁的他如今轻易不出山,在王笑寒的盛邀下,首次踏足天津。

“来之前我就听说过这座学校多么先进,真的走进这里,还是觉得不可思议。更令人惊喜的是学生们,十几岁就演奏那些极具挑战性的曲目,潜力无限。”阿里·瓦迪步履不停,除了一对一课程,还以饱满的热情连开两堂大师课、一场讲座。

“学生们就像含苞待放的花朵。一个15岁的孩子,恋爱了或者遇到什么失意的事儿,音乐就可能发生巨大变化。我们要凭直觉和经验,抓住他们音乐中的闪光点,因材施教。要让学生感受到他/她是被尊重的个体。”

从一对一的私课到公开的大师课,阿里·瓦迪圈粉无数。他尤擅大师课,即便脑海中有上千种想法,也只会选择对演奏者有益的两三个重点展开来讲解,在有限的时间内有的放矢。

“想弹好一首曲目,要去听作曲家所有的作品,在这之后,作曲家会成为你的老师。”他建议,中国孩子学古典音乐,必须花时间去了解欧洲历史,同时不要忘了文化上的根,“学贝多芬时,你也许会联想到中国京剧、中国建筑,你可以以一种东方视角来学西方音乐。近些年,中国音乐家如此成功,我相信这是他们独一无二的秘诀。”

索菲亚·古利亚克大师课

索菲亚·古利亚克是利兹国际钢琴比赛冠军,现任教于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同时活跃在国际舞台上。

“充满迷人魅力的旋律要像秋千一样被自由地荡起来。”大师课上,这位演奏家用大量的现场演示,带来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言传身教,台下坐满了抱着乐谱做笔记的青春面孔。

“我喜欢示范,喜欢自己先找到解决方案,再教给学生们,这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她建议学生们,要勤加练琴,还要多阅读、多聆听,不仅仅是音乐,还有文学、历史,以及多去感受这个世界。

钢琴节部分师生合影

塞尔维亚姑娘加利娜·尼科林刚从中国音乐学院毕业,暑假原计划回国探亲,看到钢琴节的名师阵容和日程安排后,决定留下。她一直渴望向肖赛评委会主席卡塔日娜·波波娃-齐德龙请教肖邦作品,钢琴节帮她实现了愿望,“她的讲解让我开始重新思考肖邦音乐中的自由,给了我极大启发。”

9岁的费利克斯·索来自澳大利亚,爸爸是天津人,阔别故里11年,钢琴节成了他们回家的契机。“和阿里·瓦迪上课就像做梦一样。”听说他是巴赫迷,阿里·瓦迪给他讲了许多巴赫的故事,卡塔日娜·波波娃-齐德龙为他分析巴赫《e小调托卡塔》,李振尚有关巴洛克时期管风琴运用的介绍,也帮他了解了巴赫那个时代的声音。看着儿子每天开心地跑来跑去,爸爸感慨,“这个选择太对了!”

名师们风格各异、各有千秋,王笑寒建议学生,要有强大的内心声音,有自己对作品的见解,“如此才不会混乱,提炼信息,为己所用。”

“钢琴学生大多数时间非常孤独,他们夜以继日在琴房练琴,很少有机会和朋友们在一起。钢琴节是有学习意义又令人激动的大聚会。”阿里·瓦迪说,学生们相聚于钢琴节,不仅可以自己登台表演,更可以在别人的演奏中去观察学习、去享受音乐,“这是钢琴节的意义所在。”

乐团搭台,创造协奏曲排演机会

“钢琴学生不太容易有机会与乐团合作,尤其是和职业乐团、职业指挥同台演出。”策划钢琴节时,何为和王笑寒早早达成了共识:要给学生创造排演钢琴协奏曲的机会。

赖嘉静、苏州交响乐团和青年艺术家李天佑演出

针对青年艺术家,钢琴节特设了协奏曲比赛。经过激烈角逐,陈拯西、陈子希、李璐王子、李天佑、李哲翔、徐乐鱼脱颖而出,与指挥家赖嘉静、苏州交响乐团合作呈现了两场协奏曲音乐会。

曲库里有12首钢琴协奏曲,赖嘉静早早便开始案头工作,最后就像“开盲盒”,与其中6首相遇。

莫扎特《第十三钢琴协奏曲》、贝多芬《第三钢琴协奏曲》、圣-桑《第二钢琴协奏曲》、肖邦《第二钢琴协奏曲》、肖斯塔科维奇《第二钢琴协奏曲》、普罗科菲耶夫《第二钢琴协奏曲》……6位青年艺术家,6首钢琴协奏曲,涵盖了古典、浪漫、近现代风格,难度各异。

“最难的是普罗第二,就像攀登音乐的珠峰,一般人不敢轻易挑战。”演出前,赖嘉静和乐团最担心普罗第二,没想到和李天佑的合作异常顺利,登山成功,“他练得非常扎实,每一个迎来送往的信息给得非常准确,酣畅淋漓。”赖嘉静还注意到一个小细节,李天佑一推眼镜,就像机器人按下启动键,开始坠入神秘的音乐世界。

掌声和欢呼声灌满了音乐厅,一脸青涩的李天佑一次次返场谢幕。这是19岁的他第一次和乐团合作完整的钢琴协奏曲,而且一上来就是技术上的最高难度。李天佑兴奋,也紧张,“紧张是克服不了的,接受它就行。”

赖嘉静、苏州交响乐团和青年艺术家陈子希演出

陈子希演出的是肖邦第二,正在德国汉诺威音乐学院求学的他,在国际比赛中有过和乐团合作钢琴协奏曲的经验。

“和比赛不同,演出轻松不少,我可以尽情尝试,不用板着弹。”陈子希发现,每个乐团的风格都不一样,而排练可以熟悉他们的性格、摸清他们的习惯,“比如第三乐章有个地方,我一直按原速弹,合过两三次后,我发现他们的处理偏慢,彼此磨合一番后找到了平衡。”

苏州交响乐团时刻在为青年艺术家提供强大的支持。“青年艺术家都有成为职业钢琴家的梦,和乐团合作钢琴协奏曲,是重要的启蒙,会成为他们梦想的一个起点。”赖嘉静说。

赖嘉静、青心室内乐团和青少年学员排练

青少年学员也有排练钢琴协奏曲的机会,最小的孩子才7岁。在赖嘉静和青心室内乐团的搭台下,从巴赫、海顿、莫扎特的6首钢琴协奏曲里,每人可以选择一个乐章,排练 25分钟。

“绝大多数人是第一次练协奏曲。乐团和独奏的音乐要水乳相融,像抛绣球一样递来递去,对他们是非常新鲜的体验。”赖嘉静观察。

排练现场,费利克斯·索睁大了眼睛,时刻在探索、在发现,那份快乐也感染了指挥和乐团。江起帆练的是巴赫,滔滔不绝,分享了自己对曲目的研究,如连断法、句法,指挥和乐团耐心陪他一起尝试。也有孩子超级紧张,像考试一样,如临大敌,“有个孩子也弹巴赫,练完第一遍后生无可恋。我尽力开导,让他放松,享受合作的乐趣。”

“你开心吗?有收获吗?”每个孩子排练结束后,赖嘉静都会追问,只要他们能带走一些收获,她就很满足了,“最重要的是让他们经历,就像种下一颗种子,从此对乐团有概念,打开协奏曲的大门。”

从青年艺术家到青少年学员,短短时间里如此密集地准备18首钢琴协奏曲,在赖嘉静的职业生涯还是第一次。为了做好案头工作,她每天研习到半夜十二点,乐谱擂起了一大摞。

青少年学员们排练时的表现,让探班的何为眼前一亮。原本,他们计划把一个孩子送上闭幕音乐会舞台,因为表现优异,临时加到了三个。江起帆、蔚倚诺、周芃呈等三位学生和钢琴家陈萨分据闭幕的上下半场,形成了有趣的互文,收获了如潮的掌声。

城中热事,钢琴节走出了象牙塔

轻松的节日氛围中,学生们打开视野,拥抱新观点、接受新思路,吸收到平日里难获的知识和养分,也结交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留下难忘而快乐的回忆。

“我参加过那么多钢琴节和钢琴比赛,这是学生水准最高的一个。”钢琴节联合艺术总监、纽约茱莉亚学院钢琴系主任约赫维德·卡普林斯基惊喜地发现。

高质量的学生得益于中国丰厚的钢琴土壤。据统计,中国有超过4000万孩子学习钢琴,占全球总数80%,且每年以10%的速度在增长。“没有一个国家对钢琴这么痴迷,中国的钢琴现象,不可复制。”在这样的土壤上办钢琴节,何为认为,得天独厚。

钢琴节联合艺术总监约赫维德·普林斯基、王笑寒

钢琴节成了城中热事,从滨海到市区,天津充盈着热闹的节日气氛。

在天津市区的渤海银行大厦,夜幕降临时都会循环播放钢琴节灯光秀;在天津市区的安里甘艺术中心、丽思卡尔顿酒店,以及天津大剧院、天津音乐厅的周边街道,钢琴节的彩色道旗一排排迎风而立;与天津茱莉亚几步之遥的滨海高铁站,钢琴节的主题装饰在欢迎远方来客。

户外音乐会

关在琴房、埋头苦练的钢琴人,容易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钢琴节也一样,容易局限于学术圈。何为希望,钢琴节能走出象牙塔,变成更多人的节日狂欢,而不是一个单调的、小圈子的学术活动。

为此,钢琴节做了很多积极的尝试:开放了28场校内活动的免费观摩,包括学员独奏会、大师课、讲座;首次对外开放了3场音乐会的售票;在天津茱莉亚的户外广场举办了1场户外音乐会;在天津市区的安里甘艺术中心举办了3场音乐会;对4场音乐会进行了现场直播。

3000多位线下观众和钢琴节亲密接触,感受到音乐给这座城市注入的快乐与活力。近20万海内外的线上观众,分享了钢琴节的果实和喜悦。

天津茱莉亚学院首席执行官兼艺术总监何为

 “音乐节是城市的一张名片,很多城市以音乐节为荣。”遥望北京和上海,何为发现,北京国际音乐节、上海夏季音乐节早已成了城市的名片,他也希望,把钢琴节打造成天津的一张靓丽名片。

(实习生章哲涵、周璐对本文也有贡献)

    责任编辑:夏奕宁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