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出差去古巴——外交信使的惊险旅程(下)

2023-08-15 17:4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作者:谢君桢

曾任中国驻芝加哥总领馆副总领事、外交史研究室参赞等职。

音频

前文

出差去古巴——外交信使的惊险旅程(上)

正文

紧急销毁机密文件

回国后,信使队领导看到信使乘荷航赴古巴这条路线并不安全,于是考虑让信使乘坐苏联的货轮走海路去古巴。

敖德萨港位于乌克兰南部沿海敖德萨湾西南岸,濒临黑海西北侧,是乌克兰的最大港口,也是乌克兰的主要油港。

苏联当时每月向古巴派出一艘万吨级货轮运送石油和其他物资。货轮自乌克兰敖德萨港出发,沿里海航行,穿越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进入爱琴海,再穿越地中海,经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浩瀚的大西洋,航行17天,最后抵达古巴东海岸的圣地亚哥港。

信使周敬寸、刘令湖曾搭乘苏联货轮去古巴。在航行前期,虽然海浪颠簇使他们感到难受,有时呕吐,但还能坚持进餐。当货轮进入大西洋海区航行时,遇上9级大风,风高浪急,货轮在海上颠簸摆动,两位信使呕吐不止,躺在床上动弹不得。经十几天的航行,货轮终于抵达古巴圣地亚哥港。当两位信使和船长握手告别时,两腿已经发软,就像大病初愈,浑身没劲。信使这趟出差太辛苦了!后来信使队领导决定不再走海路去古巴。

图-114是苏联图波列夫设计局在图-95战略轰炸机的基础上研制的大型民航机,1957年首飞,最大载客量220人,航行距离可达14000公里,是波音747出现以前最大的民航客机。

1962年,苏联民航开辟了由莫斯科直飞哈瓦那航线,大型客机图-114中途不着陆、连续飞行14个小时到达哈瓦那,于是我信使就乘坐该班机去古巴。但有一次信使张澄明、刘贞标乘坐的苏联班机,因载客货太多,飞行途中遭遇强风,顶风飞行耗油过多,油箱存油不够,飞机不得不请求降落在纽约机场。

当时中美两国不仅没有建立外交关系,而且互相是敌对的。信使向机长表明我们是中国信使,要求确保其人身和文件安全。为了不让国家机密落入敌手,信使到机上的厕所里撕毁绝密件并在洗脸池内用水一一泡烂,丢入马桶内。机密件撕烂后仍装在外交邮袋内。苏联驻纽约的外交官赶到现场,处理苏机紧急降落事件。大批纽约警察包围飞机,并用大探照灯对着飞机,如临大敌。

所有旅客都不准下飞机。我信使也在飞机上等待,如坐针毡。询问空姐飞机何时起飞,空姐回答说要等待美国的领航员,但她不知道领航员这个英文单词,把“美国领航员”说成了“美国领导人”。信使更是忐忑不安,心想美国领导人要上飞机,情况更加严重了!

在停留10小时后,飞机加满油,并在美国领航员的登机监督下才准许苏机离境。我信使这才如释重负。

布里斯托“不列颠尼亚“型,是世界上第一种大型涡轮螺旋桨客机,也是第一款能够跨越大西洋的客机。

如此看来,这条航线也有风险。后来我信使选择从捷克首都布拉格乘捷航前往古巴。飞机型号是英制的“不列颠尼亚”型客机,有四个螺旋桨,可载乘客100多名。飞机途经爱尔兰的夏侬,再经过9小时的长途飞行抵达加拿大东海岸的甘德,稍做停留,再飞行3小时抵达哈瓦那。

有一次,上一班的信使在一个月前为我们预订机座,因已订满,捷航把我们两人列入候补名单。怕不保险,上一班的信使在莫斯科也为我们订妥了苏联去古巴的机座作为备用。我们原定乘坐的捷航班机在甘德机场降落时,因天寒地冻、跑道结冰,飞机着地时滑出跑道而失事,70多名旅客死亡,30多名旅客受伤。次日,各大电视台和报纸都报道了捷航空难的消息。

我驻古巴使馆闻讯派人去捷航驻古办事处查询,发现我信使姓名在旅客候补名单上,于是发急电询问外交部我信使是否乘捷航飞古巴。国内迅速复电:“因未订上捷航机座,信使改乘苏联班机去古巴。”驻古巴使馆这才放心。命运之神似乎做了巧妙的安排,让我们与死神擦肩而过,避开了这一劫难。

外交信使因公殉职

但是我的一些战友们却没有这么幸运。有6位中国信使在三次苏联民航班机的空难中牺牲。

第一次空难发生在1958年10月17日,肖武、宁开逸同志牺牲在北京到莫斯科途中,飞机在莫斯科以东的喀山市上空遇到大气涡流而失事坠毁。中国驻苏联使馆两名外交官按国内指示赶到飞机失事现场,见到我信使牺牲后双手仍紧抱外交邮袋,不禁为之动容。

第二次空难发生在1959年12月13日,何平、张慕先同志从阿富汗喀布尔到苏联乌兹别克共和国首都塔什干的途中,在乌阿边境的铁尔梅兹附近高山区,因飞机与地面导航失去联系,撞山失事。由于冬天大雪封山,罹难旅客的遗体在次年春天雪化时才被发现并入殓。

第三次空难发生在1963年7月13日,周敬寸、隋玉珊同志牺牲在北京到莫斯科途中,飞机在伊尔库茨克机场降落时,离跑道顶端2600米处触地,起落架左轮撞在草地后又弹起,冲向旁边麦田爆炸起火,我两位信使等29人全部遇难。隋玉珊同志牺牲时,爱人已怀孕,留下遗腹子。周敬寸同志还是我的入党介绍人。

信使队同志擦拭烈士骨灰盒

让我难以忘怀的是,周恩来总理多次为烈士的后事做出指示,陈毅副总理和夫人张茜亲自向烈士致哀并慰问家属。至今,我仍铭记那几个哀痛的日子,仍深深怀念安放在北京八宝山英烈堂的6位烈士。

原标题:《出差去古巴——外交信使的惊险旅程(下)》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