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博物馆内“触摸”丝路印记 敦煌博物馆吸引众多游客慕名打卡
丝路长镜头
诗与远方,如梦敦煌。如果想系统了解敦煌的历史与文化,那一定要来敦煌博物馆看一看。敦煌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和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荟萃和集散之地,诞生了享誉中外、独具特色的文化。
8月13日,“丝路花开 大道同行”大型融媒体采访行活动西线采访团走进敦煌博物馆,“触摸”那些与丝路有关的印记。
走进敦煌博物馆,踏入展厅,仿佛有驼铃声传来,袅袅孤烟大漠飘飞,绵亘万里,延续千年。在馆藏和陈列文物中,上至新石器时期,下至明清时代。著名的敦煌汉简,讲述着汉晋时敦煌地区屯田戍边的古老故事。青铜器时期的生产工具、精美的丝绸、早期的纸张、边关将士使用的军事用品等,无不向人们诉说着敦煌悠久的历史。这些珍贵的文物不仅记录下了敦煌先民们在这块“沙漠绿洲”中的生息繁衍,也成为了古丝绸之路兴盛辉煌的历史印记。
馆内工作人员介绍,敦煌博物馆成立于1979年,新馆建成于2011年,建设用地1.6万平方米,呈长方形,东西长129米,南北宽100米,地面二层,建筑高度24米。建筑方案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大师崔恺主持设计,整个建筑外形色调融长城、烽燧及古城堡式建筑等文化符号于一体,美观、庄重、大方。新馆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
“现馆藏石器、陶器、铜器、瓷器、丝绸、汉简、砖刻等14类馆藏文物13524件(套),其中一级文物138件(套),二级文物411件(套),三级文物1404件(套)。”工作人员说,敦煌博物馆基本陈列展览整体布局分一序厅和五个展厅。第一展厅两汉敦煌的大发展,第二展厅魏晋南北朝敦煌的继续发展,第三展厅隋唐时期敦煌的繁盛,第四展厅吐蕃与五代及宋、元、明时期,第五展厅清代对敦煌的开发。一序厅、五展厅,大厅式与贯通式相结合,采取大场面、全景式,细节上求精,形式上求活。使展柜、文物、灯光、色彩与整个空间统一和谐,搭配恰当,为主题服务。既简明扼要,又重点突出。
据了解,敦煌博物馆自成立以来,接待各国政要及中外游客达数百万人次。博物馆馆长石明秀告诉记者,这些年通过一些颠覆性的办馆理念,持续创新展陈方式和开发系列爆款文创产品,让敦煌博物馆通过不拘一格的跨界合作,吸引年轻人慕名“逛馆”和传承文化。近来参观敦博的游客明显增多,丰富的馆藏文物、生动的历史故事,吸引了更多年轻游客到博物馆触摸历史记忆、感知敦煌文化。
石明秀认为,打卡博物馆之所以成为现代人的一种新生活方式,是社会大众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日益旺盛的有力印证,也是增进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为了把最有厚重文化内涵的馆藏文物,更加精彩地展陈出来,目前官方正在对敦煌博物馆进行改造升级,计划未来把青少年教育、公众教育、敦煌学术论坛讲座等植入其中,通过不断搭建各种平台,深情讲述丝绸之路上的敦煌故事。
文/图记者 谢斌 马昭 陈飞波
丝路故事汇
玉门关:
见证华戎交汇的大漠雄关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玉门关是中国古代著名关塞,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曾广为传颂,真实地描写了古代苍凉、辽阔的边塞风光,给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8月13日,“丝路花开 大道同行”大型融媒体采访行活动西线采访团来到甘肃省敦煌市玉门关遗址前,天地一片空旷,视野毫无阻挡,不管朝哪个方向望去,都能感受到茫茫大漠的壮美辽阔,引发对历史的无尽遐想和幽思。
玉门关及长城烽燧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玉门关遗址地处甘肃省敦煌市西北90公里的戈壁滩上,又叫小方盘城,是汉长城西端重要关口。相传著名的“和田玉”经此输入中原,因而得名。文献记载,汉武帝为了切断匈奴与羌人的联系,联络西域各国共同抗击匈奴,在河西地区建立了著名的“河西四郡”,据守两关,玉门关即所据两关之一,是汉“玉门都尉”的治所所在地。汉魏以来,玉门关一直都是通往西域诸国最西边陲的重要关隘,也是著名的“丝绸之路”北路的必经之地。
走进玉门关遗址看到,现存的城垣完整,总体呈方形,周围还有营垒、炮台、古塔之类的遗址和遗存。城垣西墙、北墙各开一门,城北坡下有东西大车道,是历史上中原和西域诸国来往及邮驿之路。北望长城,犹如龙游瀚海。俯仰关外,大地苍茫,人迹罕至,故而有王之涣“春风不度玉门关”之句。
据玉门关遗址文保所负责人介绍,现存玉门关是汉代玉门关,这里出土了许多有价值的文物,如毛笔、砚台、织锦、狩猎工具等。国内第4块西汉纸就是在这里出土发现的,它早于蔡伦造纸100多年。还出土有汉代粮食、汉简等。汉简内容丰富,有诏书、奏记、檄文、律令、药方等。这些文物为研究汉代的军事、经济、文化、生活提供了珍贵的史料。其中,在城北的废墟中挖掘出的汉简上有“玉门都尉”的字样,从而确定了遗址的性质。
玉门关是丝绸之路通往北道的咽喉要隘。自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以来,通过玉门关这座“海关”,中原的丝绸和茶叶等物品源源不断地输向西方各国。而西域诸国的葡萄瓜果等名优特产和宗教文化相继传入中原。据史料记载,当时玉门关驼铃悠悠,人喊马嘶,使者往来,商队络绎不绝,一派繁荣景象。
如今登上古关旁边的观景台,举目远眺,一眼望不到边的戈壁滩上沟壑纵横,长城蜿蜒,烽燧兀立。遍布南侧的“脑海图”盐碱沼泽地胡杨挺拔,泉水碧绿;北边“洋水海子”水草滩红柳花红,芦苇摇曳,眼前的景象与古关雄姿交相辉映,使人心驰神往,百感交集,怀古之情,油然而生。
文/图记者 李永利 马昭 陈飞波
记者手记
古丝绸之路上是否也有记者
年代存在,是因为有记忆。有的年代已经走远了,但留下了刀凿之痕;有的年代当时看似平淡无奇,如缥缈浮云,但当多年之后重新被唤醒,却能吸引世界的目光。丝绸之路就是如此。
当我站在嘉峪关的城墙上,当我行走在悬泉置遗址前的古丝绸之路驿道上,当我远眺阳关四周的漫漫黄沙……山河在我眼前铺陈,千年文化在我心中激荡。
要想解答“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去”的问题,一定要去博物馆看看。无论是敦煌博物馆还是阳关博物馆,甚至在荒凉戈壁中小小的一座悬泉置文物管理所,一件件展品,一张张照片,一幅幅图纸,见证了丝绸之路上中西贸易交流的兴盛,勾勒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多民族生活场景。
我的职业是记者。聆听2000多年前的狂风敲打驼铃的叮当声,遥望夕阳下行走在大漠中如梦如幻的丝路驼队,是否也有一个像我这样身份的人,在古代传播着中国声音,讲述着中国故事,正如我现在所做的这样。
文/记者 石喻涵
丝路长镜头
旅游热引来众多“寻梦者”
多方位推动敦煌文化“走出去”
融汇东西,煌煌大观;风沙吹尽,绽放新颜。这,就是敦煌!
旅游热吸引着众多“寻梦者”。敦煌古称沙洲,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其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古代文化,素有“世界艺术宝库”之称的莫高窟、“天下沙漠第一泉”的月牙泉,还有盛唐著名诗人王之涣《凉州词》中的玉门关以及吸引着无数探险者的“魔鬼城”等,无不向世人展示着敦煌的大漠风情和神秘气息,吸引着众多“寻梦者”前往。
炎炎夏日,挡不住中外游客前来敦煌的热情。鸣沙山下“堵骆驼”,莫高窟门票供不应求,旅游演艺凌晨仍在进行……在国家5A级旅游景区鸣沙山月牙泉,来自四面八方的中外游客在这里体验大漠风情、很多人装扮起“敦煌飞天”“西域波斯女”等造型,让鸣沙山变成了“飞天”的海洋。畅游戈壁瀚海,在漫漫沙海中,长长的驼队响着悠扬的驼铃声,更是令人神往、令人沉醉。
敦煌的旅游到底有多热?数据给出了答案,截至7月30日,敦煌市六大景区今年已累计接待游客365万人,同比增长325.49%,较2019年同期增长37.01%。
“串联”全球讲述丝路故事
近年来,敦煌抢抓“一带一路”发展机遇,整合各方资源传承弘扬敦煌文化,多方位推动敦煌文化“走出去”。
2022年以来,敦煌市通过缔结国际友城,推动“一带一路”交流合作,打造感悟“一带一路”的文化基地,“乘云”讲述丝路故事,提升敦煌文化国际影响力。敦煌先后与亚美尼亚、德国、马耳他、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尼日利亚、日本等全球伙伴,进行“敦煌文化环球连线”线上专题讲座;先后与日本镰仓市、臼杵市、日光市,瑞典奥莫尔市,韩国南海郡等8个国家10个城市保持友好往来。
不仅如此,海外10多国专家学者来访敦煌,敦煌也派出16人分赴海外6国和9地区推介敦煌社会文化、旅游贸易、发展优势和建设成就,并就城市规划、教育资源等进行学习交流。
为了更好传播和普及敦煌文化,敦煌研究院推出“莫高学堂”研学课程。由此,敦煌研究院被授予“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基地”称号。敦煌研究院联合推出“云游敦煌”,让全世界的朋友能够更加亲近敦煌,随时随地从敦煌宝库中学到知识,享受艺术之美。
不仅如此,敦煌市还将规划建设敦煌文化国际传播中心,打造“人类敦煌 心向往之”国际传播矩阵和国际传播品牌,探索开展国际传播教学培训和研学创作,以此助推敦煌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文化创新发展让敦煌大放异彩
近年来,敦煌市不断加强敦煌文化的保护弘扬,加快敦煌文化创新性发展,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让敦煌文化大放异彩。
九色鹿系列胸针、伎乐天系列钥匙扣、乐舞飞天书签……走进敦煌市的文化地标、网红打卡地敦煌书局,多彩敦煌、乐舞飞天、敦煌瑞兽、鸣沙听泉、妆点敦煌等30多个主题系列、一个个充满创意的文创产品,让游客爱不释手。
“我给自己选了一个印有九色鹿图案的手提包,我家孩子选了敦煌元素的手账。”广东游客黄女士说,她要把敦煌文化“带”回家。
全球首部洞窟式沉浸体验剧《乐动敦煌》,以全沉浸式的呈现方式,展示了敦煌古乐器、古乐谱的研发成果,再现敦煌盛景;培育《敦煌盛典》《又见敦煌》《丝路花雨》等文化演艺项目驻地常态化演出,多部取材于敦煌莫高窟的精彩剧目,借助移动舞台、全息投影、数字灯光等高新技术,让广大游客深切感受敦煌文化艺术的魅力。
如今,新时代的敦煌将进一步发挥多元文化交流荟萃的特点,加强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增进民心相通;以海纳百川、积极自信的态度深入推进国际合作,积极传播中华文化。
文/图记者 谢斌 马昭 陈飞波
探访“戈壁钢城”嘉峪关
文旅融合唤起城市新活力
嘉峪关,中外闻名。它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明代万里长城西端起点,也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如今,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西端的嘉峪关市,因矿建企、因企设市、因关得名,随着1958年“酒泉钢铁公司”建设,这里成了一座新兴的现代化工业城市,作为“一带一路”重要的节点城市,嘉峪关借助多个大型旅游项目发展转型,走出了新发展之路,已然成为一座“戈壁明珠”城市。
绿色发展 戈壁滩蝶变“戈壁明珠”
“到了嘉峪关,两眼泪不干,往前看,戈壁滩,往后看,鬼门关,抬头看,灰色天。”这是建市之初,来嘉峪关的建设者们形容嘉峪关的顺口溜。因为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祁连山脚下的嘉峪关,属大陆性荒漠气候,干旱少雨,年均自然降水量85.3毫米,而蒸发量是降雨量的25倍,地表多被沙石覆盖,缺少种植用土。
面对“风吹石头跑、地上不长草”的严酷现实,嘉峪关历届市委、市政府也始终坚持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作为一项惠民利民为民的德政工程,全民参与、群策群力、锲而不舍、一步一个脚印地加以推进。
如今,这里蓝天白云、碧湖、绿地交相辉映,这座戈壁上的新兴工业城市,书写“绿文章、水文章”,蝶变为“戈壁明珠”。继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后,嘉峪关再获得“全国文明城市”,让文明之光闪耀在这座戈壁之城上。
“先在戈壁上挖树洞,从远在几十公里的地方拉来土,随后种上树,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这里种植了杨树、柳树、油松、槐树等130多个品种。”在嘉峪关的采访,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给出了戈壁滩蝶变“戈壁明珠”很朴实的一句答案。
文旅融合 走出发展新路子
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文旅融合理念统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嘉峪关深入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持续放大文化旅游业综合效应。
张骞、玄奘、苏武、霍去病、鸠摩罗什……提起很多历史名人,他们都与嘉峪关这座丝路重镇有着不解之缘。悠久的历史文化赋予嘉峪关厚重的文化和丰富的文物遗存,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嘉峪关却只有关城、长城第一墩等历史遗迹。“光传承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还不够,还要用科技创新。”嘉峪关文旅局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几年来,嘉峪关以文化提升旅游内涵,整合特色资源要素,挖掘特色文化内涵,提升全域旅游品质,实施了长城旅游公路、方特欢乐世界、方特丝路神画、峪泉古街等重点项目,以现代高科技手段全新演绎古老的中华文化,以高科技互动体验营造梦幻的感受。
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由“过境游”向“过夜游”转变、“观光游”向“体验游”转变、“门票经济”向“综合经济”转变的步伐。嘉峪关市实施“旅游+”战略,促进旅游与教育、工业、农业、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研学旅游、体育旅游、冰雪旅游、低空旅游、夜间旅游等多样化业态快速发展。
如今,在雄关大地上,一幕幕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大戏正精彩上演。
文/图记者 谢斌 马昭 陈飞波
原标题:《博物馆内“触摸”丝路印记 敦煌博物馆吸引众多游客慕名打卡》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