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韩春雨事件调查结果留给学界的疑惑:如何面对复杂的学术环境
宣布启动学术评议逾1年之际,8月31日,外界终于等来曾经引起国内外学术界震动的韩春雨事件调查结果。河北科技大学不足600字的《韩春雨团队撤稿论文的调查和处理结果》的关键字是“未发现韩春雨团队有主观造假情况”。
对这一姗姗来迟的调查结果,学界多数人士认为有“应付”之嫌。浙江大学一位研究方向包括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改良与应用的教授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表示,“个人觉得调查的目的只是想找个说法应付过去,造假就是造假,没有主观客观之分。”
更有学界内人士对澎湃新闻表示,这个调查结果有悖于科技部出台的有关学术诚信零容忍的精神,学术界应该真正做到“零容忍”。至于目前这个结果,其无奈感慨,“让我们很困惑, 不知道如何面对这个复杂的学术环境, 很困惑。”
韩春雨事件始于2016年5月2日。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于当日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发表一篇论文,其团队描述了一种可媲美第三代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的新技术NgAgo,即利用格氏嗜盐碱杆菌(Natronobacterium gregoryi)的Argonaute核酸内切酶,以DNA为介导进行基因编辑。按照描述,该技术在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组上的47个位点进行了100%的基因编辑,效率为21.3%-41.3%。
河北科技大学为此组织了声势浩大的发布会,韩春雨一时也成为全校老师学习的“榜样”,科研项目、荣誉称号、社会职务等纷至沓来。当年8月,河北省发改委“原则同意”总投资为2.24亿元的河北科大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中心工程项目,资金由省财政性资金安排。当年9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官网显示,韩春雨作为项目负责人的《NgAgo-gDNA基因编辑技术的完善及应用探究》项目获批10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彼时正是基因编辑领域大热之际,韩春雨作为通讯作者的这项成果瞬间也引起了国内外上百家用到基因编辑技术的实验室的注意。
然而,就在论文发表的当月,国内外同行的质疑声就开始出现。随后,鉴于越来越多的实验室无法重复韩春雨的论文实验,最终发展成联名呼吁有关部门启动学术调查。
质疑声近1年之后,2017年8月3日凌晨,《自然-生物技术》最终宣布河北科技大学韩春雨团队撤回于2016年5月2日发表在该期刊的论文。同日早间,河北科技大学官网刊发《韩春雨团队发布声明》,其中提到:“鉴于该论文已撤稿,学校决定启动对韩春雨该项研究成果的学术评议及相关程序。”
声明中表示,韩春雨团队同意按学校安排选择一家第三方实验室,在同行专家支持下开展实验,验证NgAgo-gDNA基因编辑的有效性,并将实验结果公布,以回应社会关切。
“他们有无数次纠正的机会”
对于调查部分,《韩春雨团队撤稿论文的调查和处理结果》中称,学校对此事件高度重视,按照学术、行政两条线进行了全面核查。
校学术委员会成立调查组,本着“依法依规、严谨规范、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认真核查了该论文涉及的全部原始实验资料,并委托第三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重复验证实验,认为撤稿论文已不再具备重新发表的基础,未发现韩春雨团队有主观造假情况。
结论一出,业内同行普遍失望。中科院某研究所的一名研究员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表示,“这个结论令人匪夷所思。有很多疑点, 如何界定‘没有主观造假’? 为何不出示原始数据,尤其是测序数据。韩本人此前陈述能够重复,重复的数据是什么?”
该研究员是2016年11月联名撰写文章《Questions about NgAgo》(《关于NgaAgo的疑问》)的作者之一,当时这篇文章是以学术通讯(Letter)的形式在线发表在国内期刊《Protein&Cell》上。
值得注意的是,该研究员提到,从近两年自己处境来看,公开质疑韩春雨似乎给其带来某种程度的不利,“当然我不可能肯定有直接联系。”在他看来,这无疑让他们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倍感困惑,“不知道如何面对这个复杂的学术环境, 很困惑。”
前述浙江大学的教授则对澎湃新闻表示,“研究人员有时对数据的阐述可能有误导和错误,这不是造假,读者和评审人可以自己判断出来。但这篇文章(注:韩春雨论文)的数据肯定在哪个环节有编造行为,至于怎么做的、谁做的,目前不得而知,但通讯作者要负责任。”
该名教授进一步解释, “论文中图3、图4(注:论文被质疑的关键部分)的测序结果均显示NgAgo技术有明显的编辑,且效率惊人,但无其他人能够重复。也许做一次可能因为用错质粒试剂得出了结果,但他们有无数次的机会找到、纠正,遗憾的是他们一直坚持这是无数次重复的结果。”
该教授提到,“按照论文中提到的编辑效率,即使随便挑一个新手,按照这套方法做出百分之几的效率应该也是很容易的,不至于像大家说的完全看不到。”
鉴于韩春雨发明的是一套原则上可通用的技术,一旦成立理应很容易重复出来。“实验过程存在客观问题、错一次,这是有可能的,他们如果坚持说重复很多次后发出来这个结果,但别人不能重复,那就是造假。”该教授表明其个人观点。
确实,韩春雨在论文撤稿前多次坚称“论文发表之前按要求重复过实验,论文发表后也重复过”,但同时又不愿公开原始数据和自证清白。还曾经将其他实验室无法重复出其实验结果归咎于“80%是因为实验被污染”。
直至撤稿之际,韩春雨团队仍称,“由于科研界一直无法根据我们论文提供的实验方案重复出论文图4所示的关键结果,我们决定撤回这项研究”。同时,团队还称“会继续调查该研究缺乏可重复性的原因,以提供一个优化的实验方案。”
在学校官网的韩春雨团队声明中还依然表示,“将进一步研究不能重复的原因”。
然而,时至今日,在河北科技大学的调查结论中,“能不能重复”依旧是一个未得到正面回应的问题。只有“已不再具备重新发表的基础”、“ 未发现主观造假”这些尚需外界自行琢磨的措辞表达。这些结论的依据更是没有任何交代。
此外,韩春雨此前坚称自己“能重复”并将不能重复原因归咎于其他实验室本身的言论又该如何看待?
河北科技大学的官网于9月1日挂出的《韩春雨就公布撤稿论文调查处理结果表态》中,通篇未出现第一人称“我”的韩春雨仅表态,“论文发表后,面对媒体和同行的质疑,未能冷静理性对待,发表了一些不当言论,给社会公众带来了不必要的纷扰。”
中科院另一研究所的一名研究人员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强调,“应该要公布实验记录,如果实验记录摆在那里,那说明是解释错误还有情可原,如果实验记录都没有,那就是造假,这是黑白分明的事。”
该研究人员认为,河北科技大学作为科研单位,此番下的结论“太不严谨了”。“ 你只说个结论,称没有主观造假,这样似是而非的结论是很不科学的。”
学术界应该真正做到“零容忍”
河北科技大学称“未发现主观造假”,韩春雨官网表态“在国际前沿的基因编辑技术研究领域,存在许多不可预知的问题。在经历了质疑、撤稿和调查之后,通过校内外同行专家的指导和进一步的实验验证,深刻地认识到,撤稿论文的实验设计存在缺陷、研究过程存在着不严谨的问题,论文的发表给国内外同行学者造成了误导和人力物力的浪费”,这些能让这场长达2年多的质疑就此盖棺定论了吗?
韩春雨和河北科技大学或许希望如此,但同行认为至少“就结论缺进一步解释”。如果目前的结论能就此让韩春雨事件平息,恐怕会让同行对国内的学术环境增加忧虑。
“现在搞不清楚为啥造假的仍然还能没有任何惩罚地继续从事学术工作,学术界应该真正做到‘零容忍’。” 前述参与联名撰写文章的研究员表示。
不过,据澎湃新闻了解,从国内类似的学术调查事件来看,目前最严重的后果为撤销荣誉及追缴科研经费等。国内一所“985”高校在数十年之前曾对本校一名影响恶劣的科研造假人员撤销各项职务和学术头衔等,但并未涉及彼时业内预计的刑事追究等。
而河北科技大学对韩春雨的处理部分则提到,该论文发表后,韩春雨的个人住房、职称、工资待遇等均未发生变化。在调查过程中,韩春雨主动要求退回基于撤稿论文所获得的科研项目、绩效奖励、荣誉称号、社会任职等。有关方面按照规定已取消了韩春雨所获得的荣誉称号,终止了韩春雨团队承担的科研项目并收回了科研经费,收回了韩春雨团队所获校科研绩效奖励。个别社会任职正在按法定程序办理。
前述参与联名撰写文章的研究员还直言,“这样的调查结果有悖于科技部出台的有关学术诚信零容忍的精神。”
今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即专门在第六部分“严肃查处严重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中提到,切实履行调查处理责任、严厉打击严重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开展联合惩戒。《意见》中还提到,对社会舆论广泛关注的科研诚信事件,当事人所在单位和行业主管部门要及时采取措施调查处理,及时公布调查处理结果。
前述浙江大学教授表示,从本次韩春雨事件公布这样的调查结论来看,“中国科研的诚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很多人的努力。”
另外一名中科院系统的研究员则表示,“感慨万分,但就一句话,学者要尊重科学,敬畏科学。”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