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特写|夏威夷山火:远走的原住民和他们的隐忧
当地时间8月8日晚,一场野火从夏威夷毛伊岛爆发并迅速蔓延,毛伊岛西部一座人口1.3万的小镇拉海纳几乎成为焦土。据美国夏威夷州毛伊岛县政府14日发布的最新通报,毛伊岛野火已经造成99人遇难,成为美国自1959年以来最致命的自然灾害。随着搜救的推进,预计伤亡人数还将进一步增加。
毛伊岛野火中受损建筑物的卫星图像
据《纽约时报》报道,在寻找导致拉海纳大火的原因时,焦点越来越多地转向夏威夷最大的电力公司。目前,官方尚未公布对火灾起因的调查结果,但专家表示,一种可能是属于夏威夷电力公司的电线杆在飓风“多拉”侵袭中倒塌,从而引发了山火。代表拉海纳居民的律师正在起诉夏威夷电力公司,称其电力设备不足以承受强风,该公司应该在大风来临之前关闭电力。
与此同时,一些夏威夷原住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外来殖民者”对毛伊岛不恰当的开发破坏该岛的原有生态,也是导致毛伊岛野火的深层原因。火灾的爆发进一步加重了夏威夷原住民对“外来殖民者”的消极情绪。据美联社报道,火灾造成拉海纳80%以上的建筑被损坏或摧毁,约4500名居民被迫流离失所。灾害的影响还未过去,原住民们已开始担心“外来殖民者”会以此为契机,将夏威夷岛重建为外来富人的“热带度假区”。
夏威夷原住民马特·利威尔(Matt Lever)对灾难发生后一些游客的态度很气愤,他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说,在火灾发生的前几天,社交网站上关于毛伊岛大火的标签下全是曾经来过夏威夷旅游的游客们的感慨,而真正需要被关注的求助信息却因此被刷到了信息流的下面。“这些游客没有意识到,夏威夷不仅是他们逃离都市生活的后花园,更是原住民们的家乡。18世纪初,拉海纳曾是夏威夷王国的首都,这块土地在属于美国之前,是属于我们夏威夷人的。”
远走的原住民
在火灾的混乱和阴影之后,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仍充满了不确定性。
灾难发生几天后,西毛伊岛居民沮丧地表示,他们从临时志愿者组织那里获得的帮助比从政府获得的帮助要多得多。许多早期的救援工作都是临时性的,包括有人自发用自己的船只向最需要的人运送食物和援助物资。14日,美国联邦政府和地方的援助力度逐渐加强,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FEMA)运营部门主管杰里米·格林伯格(Jeremy Greenberg)表示,截至14日下午,已有3000多人向FEMA登记寻求联邦援助,大约有60名FEMA官员正在避难所附近协助登记。
伤亡惨重和末日焦土般的小镇让夏威夷蒙上阴影,在这个远离美国大陆、目前交通瘫痪的岛屿上,如何协调资源重建,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流离于避难所之间的夏威夷人何时才能重新拥有一个家?利威尔对澎湃新闻表示,可能对于夏威夷原住民来说,拥有自己的家,这一期待越来越难以达成了。近几十年来,夏威夷变得越来越难留下来,这也是利威尔一家在2018年就离开前往加州的原因。
事实上,在毛伊岛野火爆发之前,就已经有很多夏威夷原住民因高昂的生活成本被迫背井离乡。
“夏威夷住房的未来”(Housing Hawaii's Future)是一个倡导在夏威夷提供更多住房的非营利组织,其执行董事斯特林·比嘉(Sterling Higa)在接受美联社采访时表示,“许多最近抵达的人——通常来自美国大陆,他们有更多的钱,可以以更高的价格购买房屋——在某种程度上取代了拉海纳的当地家庭。”
二十年前,毛伊岛西海岸一套普通的住宅,如今的市场价已经涨到100万美元,外来富人正在使夏威夷中产化。目前,毛伊岛房屋价格的中位数为120万美元,公寓价格中位数为85万美元,普通的原住民群体根本无法负担这样高昂的开支。
美联社报道称,原住民们普遍承担着沉重的经济压力。夏威夷州2021年的分析报告显示,该州的最低时薪是12美元,许多夏威夷原住民从事的都是这种收入较低的服务性工作,但一般来说,时薪18美元才能满足他们的房租及日常开支。据福布斯之家的数据,夏威夷居民平均需要将收入的42.06%用于租金,在美国所有州中排第一。
随着租金的不断上涨,越来越多的夏威夷原住民被迫迁往其他地区。据美国社区调查的数据,2011年,夏威夷约有29.64万名原住民,美国大陆约有22.16万名夏威夷原住民;而2021年,夏威夷约有30.98万名原住民,其他州约有37万。
檀香山市议会主席汤米·沃特斯(Tommy Waters)是一位夏威夷原住民,他表示:“没有夏威夷人就没有夏威夷”,但“令人难过的是,夏威夷人负担不起在夏威夷的生活”。
让利威尔更加愤怒的是,在此次火灾中,有一些游客在为他们怀念夏威夷的帖子声辩时称,“旅游业是夏威夷存在的唯一意义”,所以夏威夷人要感谢他们的到来,因为他们给夏威夷人提供了收入。“这完全是错误的。旅游业只占夏威夷经济的21%,他们的到来提高了夏威夷的生活成本,夏威夷人并不欢迎他们。”
火灾原因
在山火席卷拉海纳一周后,夏威夷州和毛伊岛县的官员仍不能确定火灾原因,但此次山火与美国其他地方由电力设备引发的火灾具备相似的条件:干燥的林木、强风和老化的基础设施。
《纽约时报》刊文指出,美国的许多野火都是由于公用事业电力公司或其他商有电线杆被吹倒、或有异物落在电线上导致电线产生高能闪光从而引发的。这也是近年来加州和其他州的公用电力公司有时会在强风到来之前关闭电力的原因。夏威夷电力公司虽然采取了一些预防措施,但没有使用被广泛认为是最积极也是最有效的安全措施:关闭电源。
美国国家气象局预计,在火灾发生的8月8日前后,风速高达每小时45英里(72.42公里),阵风达到了每小时60英里(96.56公里)——飓风“多拉”穿越太平洋,一路向南700英里(1126.54公里),更是加剧了毛伊岛上的强风。
在这样的低湿度、强山风的情况下,负责监管毛伊岛电力并为该州95%居民提供服务的夏威夷电力公司内部却没有部署“公共电源切断计划”,该计划会切断大风事件可能引发火灾的地区的电力。在2017年和2018年美国最具破坏性和最致命的现代火灾发生之后,包括加利福尼亚州在内的许多州越来越多地采取了这种安全策略。
夏威夷电力公司和两名前电力和能源官员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表示,该公司意识到断电是一种有效的策略,但并未将其作为其防火计划的一部分。住在拉海纳、九个月前还是夏威夷公用事业委员会成员的詹妮弗·波特(Jennifer Potter)表示,面对预测的强风,夏威夷电力公司没有自行采取行动的原因,可能是考虑到其老化和脆弱的基础设施,一旦切断电源,可能会产生不确定的后果。
在1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夏威夷电力公司首席执行官谢莉·木村(Shelee Kimura)表示,该公司没有断电计划,并认为切断电源可能会给使用电力医疗设备的人们带来问题。她还表示,关闭电源需要与应急人员协调。不管怎样,该公司13日的股价在华尔街早盘交易中下跌约40%,也反映出这场灾难可能造成的经济影响。
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和太平洋灾害中心(一家总部位于夏威夷、提供灾害相关分析的公司)在上周末表示,毛伊岛火灾已损坏或摧毁了2200多座建筑物。估计重建费用为55.2亿美元。研究报告表示,夏威夷电力公司因火灾承担的损失可能会超过40亿美元。但值得注意的是,截至6月底,该公司仅拥有3.14亿美元现金。
重建的忧虑
出于对家乡的情感,很多原住民也选择继续留在夏威夷,然而野火的破坏性影响引起他们对未来生活的担忧。夏威夷旅游局表示,自野火爆发以来,约有46000名居民和游客从毛伊岛的卡胡卢伊机场离开。
购买过保险或拥有政府援助的原住民也许会获得重建补助,但一般来说,这些资金的发放时间与金额都不固定,原住民可能需要与保险公司或政府反复拉扯,甚至在此期间的花费远超过收到的补助金额。比嘉表示,1992年飓风伊尼基(Iniki)袭击考艾岛后,许多当地居民花费了数十年等待补助金,很多人在与保险公司或政府拉扯的过程中选择放弃并黯然离开,这种情况可能也会发生在拉海纳。
夏威夷拉海纳被毁的建筑物
此外,也有原住民担心外来资本会趁机介入毛伊岛的重建工作,进一步加重他们在家乡的生活负担。瑞奇·帕拉雷(Richy Palalay)是一位坚持留在毛伊岛的原住民,他在接受美联社采访时说,“我更担心的是大型土地开发商进入,并将这些被烧焦的土地视为重建的机会,而我们根本负担不起那些酒店和公寓的昂贵费用。”
利威尔更是提到了在美国社交网站上最新的一种阴谋论,“我看到有火灾亲历者说这不是自然灾害,而是美国政府的一种武器试验。还有人说这是为了推动毛伊岛‘智能岛屿化’。虽然我不相信会有人对同类做出这种事情,但这至少说明政府在夏威夷山火中没有起到任何正面作用。”
就利威尔提到的阴谋论,事实核查机构Politifact刊文指出,许多社交平台用户正在散布关于毛伊岛火灾起源,即火灾是美国政府出于邪恶原因故意纵火的理论是“毫无根据的”。相关文章已经被Meta标记为虚假新闻和错误信息。
夏威夷州州长乔什·格林在接受采访时提到,他不会允许重建后的拉海纳成为原住民的经济压力,他会努力让联邦政府将被烧毁的土地用于重建原住民房屋,或者用于建造纪念这场灾害的公开场所。
格林在新闻发布会
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报道,格林在8月12日的发布会上表示,目前该州已经获得1000个房间用于临时安置流离失所的居民和援助人员。未来几天,夏威夷州还计划通过和爱彼迎合作,向当地人提供长期租房,房屋租金将由政府承担,资金主要来源是国家资助、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资助和慈善捐款。
另据报道,夏威夷旅游局表示:“在未来几周,联邦、州和县政府、西毛伊社区和旅游业的集体资源必须集中用于援助流离失所的居民。”
帕拉雷表示,即使没有钱能够用于资助重建工作,他也会留下来用自己的力量帮助重建,他永远不会离开拉海纳。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