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荐书丨《中世纪的儿童》:黑暗的中世纪,容得下童真和童趣吗?
儿童是天然存在的群体,还是“被发明”的群体?
“童年”是现代的概念?
千年之前的儿童和家庭,是否有另一幅面孔?
黑暗的中世纪,容得下童真和童趣吗?
不论“童年”这一概念何时出现,儿童这一阶段是每一段人生的必由之路,童真及童真的丧失并非中世纪独有的特征,中世纪儿童的生活与如今儿童的生活的相似之处与差异一样惊人。生与死的两扇门,以及二者之间往往很短的距离,是《中世纪的儿童》讨论的年轻生命的焦点。
在历史学领域,有关儿童和童年的历史研究曾长期被忽视,历史学家对儿童的关注远不及生物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研究者。儿童其实与成年人一样,都是行动/行为的主体,不应被排除在研究探索的范围之外。
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关于儿童和童年的历史研究比较少。推动儿童史和童年史从研究的边缘向中心地区迈进的,是法国学者菲利浦·阿利埃斯于1962年出版的著作《儿童的世纪》(L'enfant et la vie familiale sous l'Ancien Régime)。在这部经典著作中,菲利浦·阿利埃斯认为,童年作为一个独特的时期的观点是16世纪和17世纪才开始出现的。阿利埃斯指出,中世纪的成年人经常把孩子看作“小大人”,在中世纪根本不存在童年的观念,原因如下:中世纪的儿童的夭折率非常高;他们一直与成年人生活在一起,并且从7岁左右就正式进入成年人的生活世界,这与当时学徒、童工盛行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他甚至指出,中世纪的父亲和母亲可能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样关心并疼爱他们的孩子,中世纪的家庭关系较之现代,更为冷淡和缺乏同情心。总而言之,“儿童”是16世纪和17世纪时期人们建构起来的概念,是被发明的而不是天然存在的一段时期。
希律王目睹对无辜者的屠杀,这是中世纪虐待儿童的经典故事。
之后,劳埃德·德莫斯的《童年史》(The History of Childhood)、爱德华·肖特的《现代家庭的形成》(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Family)和劳伦斯·斯通的《英国的家庭、性与婚姻:1500—1800》(Family, Sex and Marriage in England, 1500—1800)三本书从家庭关系的角度出发,带动了儿童史的研究和讨论,补足了阿利埃斯的观点,从“儿童”观念的角度探讨公众、家庭对儿童的态度等问题,基本上认同“儿童”概念是社会建构的这一观点。
再之后,随着20世纪80年代对社会结构、经济结构的研究深入,出现了批判单纯从心态史、观念史角度出发研究儿童和童年的研究取向,对上述作品进行了全面的反思,从儿童观念研究转向考察儿童的实际经历,而这类研究往往将重心放在家庭研究上。80年代后,历史学界又开始提倡研究儿童生活对政治、社会和经济的影响,比较有影响力的作品如舒拉密斯·沙哈尔的《中世纪童年》(Childhood in the Middle Ages)和萨莉·克劳福德的《盎格鲁-撒克逊英格兰时期的童年》(Childhood in Anglo-Saxon England)等。自此,儿童史研究呈现开放的态势。
彼得·勃鲁盖尔的《儿童游戏》(1559年,现藏于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这幅画描绘了200多个儿童以及约75种玩具和游戏。
尼古拉斯·奥姆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对阿利埃斯的研究结论提出了挑战。奥姆是英国著名的中世纪史家,1986年获得英国牛津大学莫德林学院文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一直执教于埃克塞特大学,他专攻中世纪英格兰教育史、教会史与儿童史,被誉为中世纪儿童研究的泰斗。在《中世纪的儿童》一书中,他详细论证了中世纪文化对儿童和成年人做出的区分,描写内容包括童年的各个阶段,从怀孕、出生、命名到抚养,儿童如何娱乐自己、如何接受教育,儿童在宗教中的地位,儿童为成年所做的准备等,可以说涵盖了中世纪儿童从出生到成长的方方面面。奥姆指出,儿童在社会中占有特殊的地位,童年是人类生命中一个独特的文化时期,他消除了许多关于那个时期儿童如何被对待和看待的普遍误解,并且大胆地推测,中世纪的童年期最长或许会延至20岁以上,即包括如今我们所谓的青少年时期。从这些结论来看,《中世纪的儿童》可以说是与《儿童的世纪》的一场正面交锋。
儿童游戏——斗鸡
在奥姆看来,中世纪儿童史研究的匮乏可能源自对儿童这一群体的不关心,而研究结论的不同则可能是由于证据的不同,这都不能说明这一群体本身并不重要。因此,《中世纪的儿童》从内容和写作方法上来看,表现出许多不同于既往研究的特点:首先,批判性地继承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儿童史研究的成果,试图纠正“中世纪的儿童穷困潦倒且被忽视”这一曾经盛行的观念;其次,在社会史理论框架下进行儿童史研究;最后,继承发展了以儿童为中心的研究范式。
斯塔德利碗。它是给儿童用的吗?这样儿童就能学会字母表了?
如果说菲利浦·阿利埃斯的研究是从社会心态和观念视角出发,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研究儿童这一群体的,那么尼古拉斯·奥姆则是通过大量的文学、艺术、宗教、历史档案等资料,跳脱观念史、心态史的视角和线性进化的历史观,以中世纪社会和文化为脉络,直视儿童的生活。
当我们挣脱概念、观念的定义和束缚,直面中世纪儿童的学习、生活和成长时,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儿童无需“被发现”,因为儿童不仅仅是一个概念,而是一直存在的具体、鲜活的群体。自古至今,童年不曾消逝。
//
《中世纪的儿童》
[英] 尼古拉斯·奥姆 著
陶万勇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格致
中世纪英格兰儿童的童年是什么样的?孩子们是如何被命名和成长的?他们在生活中面临着什么危险?他们玩什么游戏?他们如何为成年做准备?本书提供了从大约公元1000年至16世纪完整的英格兰儿童史。尼古拉斯·奥姆汇集了大量的历史、文学、宗教和艺术资料,创造了一幅全面的中世纪童年图景。奥姆的描述从怀孕和分娩开始,一直到儿童的成长和迈向成年;讨论了洗礼、生日和年龄的重要性,以及儿童的家庭生活,包括养育、食物、衣物、睡眠和贫穷家庭的困境;还记录了童年的不幸,从残疾、虐待、意外事故到疾病和死亡。本书辟专章分别研究了中世纪儿童的歌曲、玩具、阅读、儿童文学,生动丰富。
丨作者简介丨
尼古拉斯·奥姆,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历史系荣休教授,曾是牛津大学莫德林学院、圣约翰学院和亚利桑那大学等学校的访问学者。研究领域为中世纪研究、英国都铎王朝时期历史研究,专攻中世纪英国教育史、教会史与儿童史。
丨目录丨
总序
序
引言
第一章 降临人世
分娩
洗礼的习俗
洗礼仪式
名字
生日与记录
第二章 家庭生活
家庭规模和形态
婴儿护理
断奶
白天
晚上
父母与孩子
穷人
第三章 危险和死亡
弑婴和弃婴
残疾
意外事故
虐待
疾病
死亡
葬礼和墓碑
来世
第四章 言语、韵诗和歌曲
儿语
童谣和儿歌
大一点的孩子
男学生之歌
儿童的谈话
一份附言
第五章 玩耍
玩耍
玩具
游戏
战争游戏
儿童日历
音乐和戏剧
玩家和旁观者
第六章 教会
教会和儿童
家里的宗教信仰
去教堂
成人仪式
公会
儿童作为神职人员
礼拜仪式中的儿童
一座适合儿童的教堂?
第七章 学习阅读
读写能力与学校
家里的教学
字母表
基督十字行列
学习字母表
学习音节
学习单词和文本
糖衣药丸
第八章 快乐阅读
儿童文学作品
说教文学
故事:“菜单”
故事:“原料”
关于儿童的故事
印刷术
一次阅读体验
第九章 成长
学会工作
工作机会
离开家
儿童和法律
性行为
童婚
故事与记忆
缩略词列表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原标题:《荐书丨《中世纪的儿童》:黑暗的中世纪,容得下童真和童趣吗?》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