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过了十几年,这本书还是要打五星!

2023-08-12 18:4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01

2011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了简体字版的《寻路中国》,这是何伟关于中国的第三本书。

这本书着重叙述了在北京郊区一个叫做三岔村的村庄,和在中国南方工业小镇丽水所发生的事情。何伟长期生活在这些地方,观察并写下他所观察和经历的故事。

这就是他的写作方式,一种缓慢的将时间糅合进素材的写作。这样的写作筛掉了大而无当的主题,平等的对待所有发生在眼前的事情。

《寻路中国》甫一上市就受到注目,不仅获得诸多奖项,销量也一路看涨。

紧接着2012年,出版社继续引进《江城》,这是一本关于长江边的小城涪陵的书,何伟曾在1996年以“和平队”志愿者的身份进入中国,在涪陵师专教了两年英文,这本书就是那两年生活的记录。

同样的,《江城》大受欢迎,何伟成为炙手可热的写作中国主题的外国作家,顺着何伟的影响力,上海译文继续推出非虚构纪实书籍。几乎可以说,是何伟带起了这些年国内市场对非虚构图书的热情。

何伟本名叫做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r),何伟是他给自己取的中文名。

他的履历很简单,1969年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在密苏里州哥伦比亚市长大,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主修英文和写作。

1996年以“和平队”志愿者身份来到中国时,他27岁。志愿者服务结束之后,他并没有回到美国,而是选择了北京。

1999年,他找到了一个工作,《华尔街日报》北京办事处的剪报员。工作内容是从每天堆在书桌上的外国报纸中,剪下有关中国的报道,并把它们归类存档。

那时候他的月薪是一个月五百美元,住在一处老式公寓里,没有电视,没有空调,厨房小得不能用。用时髦的话说,他是从美国来的北漂。这份剪报员工作是他第一次接触新闻,虽然他修过文学课,但并没有新闻报道的经验。

剪报的工作很轻松,他有大把的时间去街上闲晃,去观察和记录他想写的主题。一年之后,他摆脱了剪报员工作,成为一名自由撰稿人,搬家到菊儿胡同。

他是当时《纽约客》驻中国的唯一特派记者,没有办公室,没有助理,仅有一张写着“纽约人”的名片。

1999年至2002年,这是何伟从教师转向自由撰稿人的三年,也是中国不曾停歇的转型中的三年,它们碰到了一起,被写进了《甲骨文》里。

02

《甲骨文》的副标题是:一次占卜当代中国的旅程。这句话透露了不少关于本书的讯息。

首先是“占卜”。在古老的商朝,帝王的大小事情都需要进行占卜,以测凶吉。这些卜言被记录在兽骨和乌龟的背甲上,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们和王朝一起被埋在地下,直到19世纪下半叶,才重新被发现。这些刻有文字的甲骨证明了那些只存在于传说中的历史,甲骨文被认为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

在这本关于中国的书里,何伟花了大量章节去追寻甲骨文的故事,他去探访了殷墟的考古现场,访问了国内外研究甲骨文的著名学者,也许他的原意是想更多的了解文字对中国的影响,但这样的寻访却逐渐走向了另一个方向。

他通过甲骨文,碰触到了中国更近的历史,他在采访中听说了陈梦家的故事,陈梦家曾经是新月派诗人,年轻时留学美国,1948年回国,研究甲骨文,但是在文革年代,他自杀身亡。何伟想要弄清楚,他为什么自杀。于是,关于甲骨文的采访主题变成了陈梦家的自杀之谜,而对于这个谜团的层层逼近,正是《甲骨文》整本书的重要内容。

第二个词:当代中国。这是我们熟悉的何伟,他一直在记录和书写当代中国。1999年到2002年,发生了不少大事,按时间顺序: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XX功在中国的流行和被清理、中国南海边界中美战斗机相撞事件、中国申奥成功、小布什访问北京,还有911。

以上这些事件,何伟都进行了报道和参与。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后,南京街头发生游行,当时何伟碰巧在南京为一篇文章搜集历史材料,他走在游行队伍里,听着他们喊着“打倒美帝”的口号。他采访游行的成员,还记录了肯德基被砸的插曲,当然还有中国人遇到何伟这个美国人的不友好反应。中国申奥的最后关头,他去勘探了即将被建成体育馆场的工地,记录了许多普通百姓对奥运的态度……

何伟对对大事件总有一套自己的写法,他不会正面描写事件本身,因为那已经被写得太多了,他关心的的事件与普通人的关系,他总是在捕捉这些细节,而正是这些细节,使得他的文字比新闻更具生命力。

最后一个词:旅程。现在,我们常把何伟的文字归类为非虚构,但在另一个归类系统里,他的书,一般被定义为游记。事实上,住在中国时,他一直在四处旅行,但是他的书写截然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他待得更久,写得更深,更重要的,他所关注的侧重点不是名胜古迹,甚至他自己,他所感兴趣的是故事,和普通人。

在《甲骨文》中,他记录了一次去丹东的旅程,他在旅馆里被偷了钱包。还有一次,他在沙尘暴的天气去古长城露营,碰上了一个村庄在进行选举,然后,他被警察盘问了几个小时。更多的旅行,他是有目的的,他去见人,他在涪陵所教的同学,他们散落在深圳、温州和四川等地,他们的故事,也是这本书的重要内容。

03

《甲骨文》并非是单一主题的叙事,虽然所有的文字都关于中国,但毫无疑问,《甲骨文》是一本驳杂的书,他涵盖了太多内容,一个一个人物,一个一个故事,难就难在这里,何伟竟然把他们编织得井井有条,让过多的素材形成了丰富的面貌,而不是杂乱。

达到这样的效果,因为何伟不同于一般的非虚构写作,正如我在一开始就强调的,他加入了时间这条线索,这正是《甲骨文》所以如此迷人的秘密之一。他没有选择主题来结构这本书,而是时间。

整本书中,关于陈梦家的部分可能占到了四分之一,但它们不是一次讲完的,中间穿插着其他故事。其他故事也一样,波拉特的移民故事占到了本书的另外四分之一,但也不是一次讲完,它们中间还有其他章节。

正是这样间次的书写,使故事的发展在阅读中被一次次延宕,最终让故事获得了更强大的生命力——不仅是故事中的人通过了时间,我们在阅读中,也感受到了时间。

这是秘密之一。另外一半的秘密,是何伟的写作方式。他是拒绝新闻书写的,虽然他一直以此为生。他说,“在日常新闻上,我一向不在行。”他不喜欢以第三人称的语气写作,好像自己了解所有。

何伟说,“新闻在中国没有什么意义:这个国家虽然每年都在改变,但步调平稳且步调微妙;没有任何伟大的领导人物,即使是撞击这样重大的事件也草草落幕,像大海巨浪表面溅起的泡沫。”

他说,“我比较喜欢写有戏剧性,长篇幅的故事。”

更重要的,他把自己也写进了书中,他并非是一个幽灵,一个来自西方的记者,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正是这一点,让他的书写更有感染力,因为,读着读着,我们便把他当成了朋友。

我喜欢《甲骨文》,不仅仅因为他所书写的对象,更重要的是因为何伟。这正是一个富有魅力的作家的标志,我们想读的是他写的故事,而不仅仅是故事。

- 感谢关注 -

原标题:《过了十几年,这本书还是要打五星!》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