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黄河尾闾潮正起——市委、市政府牢记“国之大者”践行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纪实

2023-08-11 11:0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时间是伟大的作者,在历史的关键节点,总会写下影响深远的壮丽篇章。

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东营视察。从黄河入海口到黄三角农高区,从杨庙社区到胜利油田……总书记一路深切关怀,一路殷殷嘱托,为东营加快发展、阔步前进,指引了正确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力量、坚定了必胜信心。

大舸中流下,青山两岸移。站在新起点,东营牢记殷殷嘱托,勇于担当作为,深入实施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健全完善定期研究、挂图作战、考核奖惩等机制,统筹抓好黄河口国家公园创建、盐碱地国创中心建设、安居富民等工作,以落地落实的新成效回报总书记的关怀厚爱。

湿地“新生”,候鸟变“留鸟”

走在黄河三角洲湿地,处处鸟鸣啾啾,每年数百万只鸟儿组成无数“飞行编队”在这里穿梭。

周广学 摄

作为退海之地,黄河三角洲大部分地区成陆时间短,土地盐碱、植被少,生态环境脆弱。近年来受调水调沙影响,黄河河床下切,水位下降,极易导致湿地失去淡水环境、发生退化。

不把历史问题留给历史,不把包袱留给后人。为答好生态文明建设这道时代考题,市委、市政府密集开展考察调研,查找问题,分析根源,征求意见,综合施治。

50公里,是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检察工作站检察干警日常巡查的里程数。这支由6名队员组成、平均年龄35岁的检察小队,风里来雨里去,用心守护这片生态净土。

“到海上增殖放流时,有同志晕船,吐得哇哇的,但硬是挺了一天!”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检察工作站负责人胡树鹏说。如今,东营检察监督大数据平台与全市城市大脑深度融合,实现信息互通、数据共享。目前,已发现监督线索9000余条,成功办理各类案件200余件。    

“检察蓝”守护“生态绿”,是我市聚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缩影。

——黄河口国家公园设立报批工作处于全国领先位次,已落实生态补偿资金6亿元。

——总投资4.92亿元的南部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黄河三角洲湿地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项目加快实施,自然保护区完成生态补水1.95亿立方米,互花米草综合治理成效明显。

——加快“无废城市”建设,上半年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居全省第6位,国控河流断面COD浓度、氨氮浓度同比分别下降16.4%、4.39%。

——在全省率先制定《贯彻落实“四水四定”原则工作方案》,健全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指标体系,在全省率先开展水权、排污权市场化交易改革。

……

我市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用系统的观念、生态的办法,全面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为黄河口国家公园创建打下了坚实基础。

“这几年,不仅鸟儿数量多了,而且许多候鸟变‘留鸟’,新发现了白鹈鹕、勺嘴鹬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越来越多的鸟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摄影爱好者。哪里环境好,鸟儿最知道。我市已成为东方白鹳全球最重要繁殖地、黑嘴鸥全球第二大繁殖地,荣膺“中国东方白鹳之乡”、“中国黑嘴鸥之乡”等称号。

荒碱滩成“米粮川”,农业“芯片”更闪亮

我市地处黄河三角洲核心,属滨海盐碱类型区,地下水矿化度高,土体盐分重,受海潮影响大,是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利用难度最大的三角洲型盐碱地之一。

然而,荒碱滩正成为“米粮川”。

在省黄三角农高区耐盐碱植物育种平台,研究员刘志鑫正在观察紫花苜蓿幼苗的生长状态,在人造的高盐生长环境中,作物叶子表现出发黄的性状。旁边的加速器“橱窗”中,杂交大豆、燕麦、黑麦草等作物也在人造环境中呈现不同的生长特征。

“我们布局建设了多个适应不同植物、不同品种的育种加速子模块,模拟自然的光、温、水、气条件,筛选耐盐碱品种,实现植物育种加速迭代。”刘志鑫说。

瞄准盐碱地生物育种、产能提升和生态化利用3个领域,省黄三角农高区将加快集聚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资源,聚力攻克核心关键技术,产出高水平标志性科研成果,力争用3年时间,建成国家耐盐碱作物育种创新中心,培育耐盐碱作物突破性新品种(系)80个,推广耐盐碱品种和新技术面积达3000万亩。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针对我国耐盐碱植物种质资源稀缺、育成品种少的问题,我市建设了山东黄河三角洲耐盐碱作物种质资源库,搜集保存耐盐碱粮油、牧草、中草药等种质资源2万余份,在种质资源圃种植大豆、苜蓿、藜麦、玉米等13类作物1万余份种质资源,为品种选育奠定了基础。

“誓叫盐碱地变良田”,为了这个目标,东营人从未停止前进的步履。

——成功举办首届盐碱地技术创新大会,盐碱地国创中心实现实体化运行,在全国搭建起“1+3+16”协同创新体系,正在全力打造全国盐碱地综合利用科技创新高地和示范引领区。

——制定发布全国首个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地方标准,全市完成复合种植面积48.6万亩、大豆单作面积9.6万亩,分别完成省定任务的138.9%、128%。

——扎实开展国家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试点,争取中央财政资金5.55亿元,年内将开发盐碱地耕地后备资源3.88万亩、改造提升8.36万亩。

……

这几年,我市立足黄河三角洲盐碱特色,发挥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优势,初步探索出了一条“以盐适种、生态优先、用养结合、提质增效”的可借鉴、可复制推广的盐碱地综合利用特色路子,为我国盐碱地综合治理与科学利用作出了示范。

老油田稳当“压舱石”,新能源加快“唱主角”

能源是工业的粮食、国民经济的命脉。东营市油气资源丰富,陆域是胜利油田主产区,海域是渤海油田的主产区,2021年原油产量达5640万吨,占全国产量四分之一强,是我国自产原油量最大的区域,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

服务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必须要发挥老油田的“压舱石”作用,保持油气持续增产稳产。我市全力支持服务油田勘探开发、增储上产,胜利国家级页岩油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中海油东营原油终端上岸原油369.7万吨。与胜利油田共建区域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研发平台“碳源汇”,推进胜利电厂百万吨CCUS全产业链工程,打造CCUS全产业链示范基地。

既要发展传统能源,又要发展新能源。

上个月,随着合闸命令的发出,位于我市的华润财金红光渔业800MW光伏发电项目完成全容量并网。这也意味着,目前山东省单体容量最大的渔光互补光伏项目建成投运。

该项目建成后,每年可提供清洁电量11.21亿千瓦时,节约标煤37.9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90.2万吨。项目同时伴生渔业养殖并形成文旅景点,为当地居民进一步增收致富发挥作用。

作为全国重要能源城市,我市盐碱滩涂、光照风能等独特资源丰富,是能源开发地、加工地、消纳地、配置地兼具的区域。近年来,东营不断加快“追风逐日”要能源的步伐,除华润财金光伏发电项目外,渤中海上风电基地A、B1、B2场址项目也全部并网,发出了全国平价海上风电第一度“绿电”,成为全国首个“当年规划、当年核准、当年并网、当年达产”的海上风电项目。

目前,全市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564.6万千瓦,装机容量、发电量同比分别增长77.7%、64.6%,增速均居全省第一,装机容量超过火电成为第一大电源。

一切为了群众幸福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一切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这也正是东营人滚烫的初心。

“在家门口看病,走两步就到。”利津县北宋镇宫家村村民宫关三说,不仅省心而且省钱,到县医院拿药只能报销75%,而在村卫生室拿药能报销90%。不仅如此,得益于远程心电、远程影像等设备技术的应用,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实现数据共享、一体诊断,群众在村卫生室就能享受到县级医疗专家服务。

“民之所盼”就是“政之所向”。为让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今年以来,我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为民惠民工作导向,扎实推动民生改善和共同富裕,努力把群众的“幸福清单”作为“奋斗清单”,聚力答好“安居富民”之题。

——上半年全市财政民生支出占比73.4%,15件民生实事总体进展顺利。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2万人,新开发公益性岗位1.15万个,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5%、6.7%。

——全力保障秋季学期4.6万名小学适龄儿童学位供给。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加快创建东营区和利津县2个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7家社区医院、16家中心村卫生室。

——做大用好慈善“救急难”专项基金,救助人次同比增长97%、救助金额增长49%,相关经验做法入选全省“十大创新”典型案例。

……

驻足回首,东营人牢记嘱托,做成了一件又一件安居富民的大事好事,让美好生活如期而至。奋进新征程,东营人步履愈坚,必将在美好之上收获新的幸福。

风起云天,壮阔潮涌。东营牢记谆谆嘱托,勇担战略使命,奋力向着下一个彼岸,乘风破浪、劲帆远航,谱写东营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的璀璨篇章!

(来源:爱东营    记者 王俊杰)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