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妖魔鬼怪这些事儿,人怎么就那么好奇?

2023-08-11 17:1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七月末,超强台风“杜苏芮”登陆,于沿海地区造成极大破坏,其残余环流数日间持续北上,在华北、黄淮等地造成百年一遇的极端强降雨。

中央气象台制作的极端强降水成因示意图

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能够提前预知台风的路径、在大范围内启动应急响应机制,使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得到更大程度的保障。那古人又如何应对自然灾害?

对于那些难以解释、难以掌控、规模浩大而引人敬畏的自然现象,古时的人们将其视作“妖怪与神灵”的手笔。在多地的神话传说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与自然灾害有关的神灵与妖怪——它们具有与人类迥异的怪异身形、呼风唤雨的强大力量,几乎不能与人沟通,似乎也从不在乎自己掀起的灾难究竟会对人间产生怎样的影响。

《显微镜下的大明》中的龙王祭祀场景

《山海经》中的神兽计蒙是司雨之神,龙头人身,其现身往往伴随着疾风骤雨,被认为是民间传说中龙王的原型之一。当人间遭受水灾或旱灾,人们便认为这种气候是龙王发威、惩罚众生;而为表达对于龙王的敬畏之心、祈求风调雨顺,人们为龙王修庙、献上贡品,时至今日,这种传统仍然存在于民间。

《山海百灵》插图 计蒙

在日本则有着“雨女”的传说。这种妖怪被认为能够呼唤雨水,鸟山石燕的《画图百鬼夜行》将其解释为能够变成云和雨的山中神女,其降下的雨是“助人之雨”,代表着风雨滋润生灵的一面。

《妖怪事典》插图 李冠光贤笔下的雨女

即使在遥远的西方,我们也能见到与自然灾害相关的怪物形象:海马是一种上半身为马,下半身为鱼的怪物,能够在陆地与海中行走。它们在海神的指引下驱使浪潮,形成海啸。

《惊奇与怪异》插图 海马

这些神灵或妖怪的形象能够在其诞生的千百年后仍然为人所认识,不仅反映出这些诞生于自然的神话传说的强大生命力,也与一代代人对民间传说中的各种形象进行整理、结集的工作有关。

《山海经》明刻本

在《山海经》《博物志》等典籍中,我们既能够看到掌管着各种自然现象、与人们的生活高度相关的神灵,也能够看到只是具有各种奇异形貌、并不具有太多超自然力量的异兽。前者受人关注主要由于其非凡神力所引起的广泛信仰,而后者则更多地满足着人们的想象与好奇心。

贡布里希在《无限的清单》一书中如此写道:“人把奇事异物视为科学好奇心的对象……耶稣会士肖特在1662年出版的《对自然的好奇心》中,作者比较感兴趣的是自然界里的畸形生物,以及航海的水手或旅人从一段距离开外看见的某些生物,那些水手和旅人听过或读过传奇怪物的故事,将记忆加在他们从远距离看见的这些生物上,发觉它们类似动物寓言故事里的怪物。结果,十分正常的儒艮被误传为美人鱼。”

儒艮

仿佛与大航海时代在地理上的突破相呼应,大量如《对自然的好奇心》一般描绘奇异生物的著作同时于欧洲出版,其多为“目录般的图像呈现”。其中所收录的生物或是人面兽身,或由多种形态迥异的不同野兽特征组合而来。这些由高度主观的幻想图画集合而成的图录不能为人们提供任何有关于现实世界的有用信息,但却风靡一时。

不仅数百年前的欧洲人以了解、想象怪异的生物并将其形象集结成册为乐,东方文化自古以来亦有讲述、整理妖怪故事的传统。日本的“百物语”即是人们于夏日夜晚聚集在一起讲述妖怪故事的习俗,这些故事与其中的经典妖怪形象直至今日仍在各类虚构作品中保有着蓬勃的生命力。

这些妖怪虽属无根无据的幻想乃至为猎奇而刻意附会的虚构,却在人类的文化中永久地占有着一席之地——现代摄影的清晰化杀死了尼斯湖水怪的幻想,然而人们对怪异生物的好奇心却远非技术的发展、对世界认识的完善所能够磨灭的。

《山海百灵》

奇珍异兽的图录

作为一部集合了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各类异兽形象的著作,《山海经》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的意义自不必多言。电影《姜子牙》《白蛇2》中都出现了九尾狐的形象,但与在后来的传说中高度人格化的“狐仙”“狐妖”形象不同,《山海经》所记载的九尾狐是一种祥瑞的怪物:“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

电影《姜子牙》中的九尾妖狐

《山海百灵》插图 九尾狐

直至唐末宋初,九尾狐才在一系列文化变迁过程中逐渐“邪化”、成为妖怪之首,被推至代表正义的钟馗、白泽的对立面,进而与妲己的形象融合。最终,九尾狐以“祸国殃民”的妖姬形象进入《封神演义》,其变作女子、凭借美貌为祸世间的传说也借着这部不朽作品的影响力流传至今。

《山海百灵》

而其他并不这么有名的异兽,也常常于各种文艺作品中客串,代表着来自中国的妖怪。《神奇动物在哪里2》中出现的驺虞是一种能够日行千里的野兽,与老虎一般大,身上有着五彩的斑纹。然而与威猛的外表不同,它的性格十分温顺,被认为是仁德、忠义的象征。在电影中,这种“反差萌”也体现得淋漓尽致——仅仅用一根逗猫棒,主角纽特就收服了它。

样貌凶狠,却被逗猫棒吸引的驺虞

《山海百灵》插图 驺虞

《山海经》——这部中国上古异兽传说的“百科全书”,源源不断地为各类作品提供着素材。人们并非熟悉其中的每一个异兽形象,这恰恰意味着这部作品还有很多可供挖掘的空间,那些未经太多故事打磨的形象如同一颗颗原石,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珍宝、繁衍出属于自己的故事。

《山海百灵:<山海经>里的神人鸟兽鱼》一书选中国清代《山海经图鉴》与日本江户《惊奇鸟兽图卷》插画共一百幅,重现古人对于《山海经》妖兽形象的想象,既是一部奇珍异兽的图录,又是我们打开上古神话传说之门的钥匙,让我们得以一窥古人眼中的奇妙世界。

《惊奇与怪异》

域外世界怪物志

放眼全球,怪物的世界则显得更加多姿多彩。来自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怪物形象风格迥异,充满异域风情。与来自《山海经》的异兽一样,它们也常常在各种虚构作品中登场,其中一些形象已经成为了永远的经典:飞龙、狼人、吸血鬼、独角兽……作为西方奇幻风格的代表性符号,它们丰富着人类的想象世界。

在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早期的海图上存在着大量的海怪形象,其中一些来自于航海者对所见动物的失真记录,另一些则来自《博物志》中“自然之任一产物在海洋中均有其对应之物”的理论——由此,陆地上的蛇衍生出海蛇,马衍生出海马,而人的对应之物则是各类人鱼。

欧洲海图上可见丰富的海怪形象

这些形象既是对海图的装点,也是对海洋之危险的一种提示:对于生活于陆地上的人而言,海是陌生而未知的、难以掌控的领域,而人们对海中所生活的生物也知之甚少。这些图像不惮描绘海兽的凶猛:巨蟒缠绕着双桅帆船,身上生着尖刺的大鱼张口吞噬船只,而船员持矛奋力反抗的躯体则在对比之下显得无比渺小。

随着人们对海洋的科学认知不断发展,海图上的怪物形象逐渐消失,并为象征着人类力量与勇气的船只所替代。但与早期充斥着怪异形象的海图相比,由船只装点的海图则显得缺乏了一抹奇幻色彩——对于今日已经拥有精确度量所得的世界地图的人们而言,这些仅大致记录了港口位置的海图中蕴含的艺术性更被看重。

@臆想图志 在微博分享的一张海怪插图

微博博主@臆想图志收集、发布各类有关怪物的图像已近十年,涉猎极广,他也曾经多次在微博中记录早期航海图中描绘的怪异生物。作为其第一部作品,《惊奇与怪异:域外世界怪物志》致力于收集来自世界各地的怪物与神灵形象,并介绍与其有关的各种传说、历史故事。尽管囿于篇幅,未能与其微博内容一般包罗万象、成为一张“无限的清单”,却也因其有限而显得更为聚焦。

《惊奇与怪异:域外世界怪物志》 

这部书共收录来自近东、埃及、欧洲等地的108种动物,收录与之有关的介绍性文献,并辅以111幅相关图像资料,成为一部索引式的工具书,一本域外版的《山海经》。

《西游妖物志》

妖怪形象的文学再现

《西游记》是“四大名著”中最欢快的一部:除去唐僧对孙悟空的几次误会令人略感失落以外,在这部以降妖除魔作为主要内容的小说中,我们很难感受到任何沉重的现实气息。

《西游妖物志》插图

金角、银角、蜘蛛精、蝎子精……这些妖怪虽然并非人类,但却通晓人的语言;它们拥有强大的法力,但却并不会像动物或怪兽一样直接袭击人类,而是使用各种不同的计策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正因如此,它们也就不再作为单纯的妖异为人们所恐惧,而仿佛拥有了自己的人格,成为故事中独立的、能够与人类进行互动的角色。

“三借芭蕉扇”是《西游记》中最为脍炙人口的段落之一,其中出现的牛魔王、铁扇公主与红孩儿都是十分经典的形象。不过,在故事之外,或许有人也会好奇:牛魔王分明是牛妖,为何妻子、儿子却是拥有着人类外貌的妖精?

电视剧中的牛魔王与铁扇公主

在最经典的“86版西游记”中,牛魔王夫妻样貌的对比近乎残忍——一边是美若天仙、头戴各种华贵首饰的铁扇公主,另一边则是面部如同扁平化的牛头一样粗糙而丑陋的牛魔王;孩子红孩儿身上似乎也没有任何来自于牛的特征。这种“混搭家庭”并不符合我们的直觉,但吴承恩也并未对此做出更多的解释。

答案藏在人物形象的根源中。《西游记》中的种种妖怪并非是由吴承恩一人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从彼时流传的各种传说之中得来——铁扇公主与红孩儿的形象便是对“罗刹女”“鬼子母”传说的演绎,而牛魔王与他们的关联则来自于佛教中同样拥有牛头的“阎魔天”。

《西游妖物志》插图 北京法海寺壁画 鬼子母

印度艺术中阎摩与妹妹阎蜜的形象

“阎魔天”拥有一个与他同一天出生、共同掌管冥界的妹妹,同时据《梨俱吠陀》记载,两人还是恋人关系。因此,牛魔王的身边也就有了这样一位与他一起统领妖怪的女性。

《西游妖物志》 

在《西游妖物志》中,像这样对妖怪形象根源的细究还有很多,甚至开篇便对主角“孙悟空”本身的形象流变进行了一番考证。小到猪八戒、牛魔王的具体“物种”,大到“四星挟捉犀牛怪”情节背后的深意,各种有关《西游记》中妖怪的问题都能够在其中找到颇为有趣的答案。

较之于在一个人的想象力中凭空产生的虚构形象,这些妖怪更像是吴承恩对于流传于当时的各类传说的再现——如同今日的人们也以各类传说作为自己虚构作品的素材,《西游记》中的各种妖怪形象也同样难以脱离其生长的土壤,一切文学形象都有着现实的根源。

妖怪故事

妖与人的互文

日本的种种妖怪传说与人的日常生活有着更大的关联。与《山海经》《博物志》中生活在远离人类的郊野、十分罕见的怪物相比,日本的妖怪要更加“入世”得多——在日本的民间传说中,妖怪会在夏日的夜晚集结、游行,称为“百鬼夜行”,后来成为许多妖怪绘画的主题。

《妖怪事典》

一些妖怪平日就居住在人的世界中,或者干脆由人的怨念所化。在众多妖怪传说中,最具有故事性的或许就是几位女子怨灵的来由。

桥姬是一种寄宿在桥上的妖怪,同时也是桥的守护神,然而与守护神通常的温柔而令人安心的形象不同,桥姬却具有极强的嫉妒心,过桥的男子会被她诱惑、拉到水中淹死,而美丽的女子也会被溺死。

《妖怪事典》插图 鸟山石燕笔下的桥姬

《画图百鬼夜行》如此讲述桥姬的来历:一位女子为了报复自己出轨的丈夫,遵从神谕在宇治河中浸泡了二十一天,终于成为了恶鬼,也就是后来的宇治桥姬。

《妖怪事典》插图 歌川国芳笔下的桥姬

阿岩同样也是一位遭到丈夫背叛的女子所化。与桥姬不同的是,在她的故事中,丈夫伊右卫门为了与新欢结婚而直接毒杀了不愿离婚的她,而阿岩原先的非凡美貌也在毒药的作用下被毁。死后阿岩化作怨灵,以丑陋的面容反复出现于背叛了她的丈夫面前,进行报复。

《妖怪事典》插图 葛饰北斋笔下的阿岩

这些妖怪故事读来令人毛骨悚然,但真正恐怖的却不是以超自然手段进行报复的妖怪本身,而是使活生生的女性变为妖怪的人——与其说这些故事是关于妖怪的恐怖故事,不如说它们是关于人类女子的悲剧故事;可以想见,在这些虚构的故事背后,一定有着无数的现实悲剧。因此,许多日本的妖怪学、民俗学著作都将这些故事作为素材,挖掘编纂传说的古人对人以及人性的内在认识。

《妖怪事典》插图 歌川国芳绘《阿岩亡魂》

由于这种与人之间的亲近性以及对于人性的反照,“妖怪”成为了各类日本文学、绘画艺术的重要主题,葛饰北斋、鸟山石燕等重要画家都曾经完成以“百物语”“百鬼夜行”为题的系列绘画,使这些妖怪的传说各自具有了鲜明的形象。

《妖怪事典》 

《妖怪事典》收录了多位妖怪画大师笔下的近百个妖怪,讲述与它们有关的怪谈故事。阅读着这些流传百年的妖怪故事、观赏着这些来自百年以前的插图,读者能够身临其境般地体验日本的妖怪文化,进而从中得到对于人自身的别样体会,正如作者在前言中所说:“所谓‘百鬼’,其实正是人性的种种缩影,恰似临水照人,映出自身。”

结语

J·R·R·托尔金在论文《论仙境奇谭》(On Fairy-stories)中描述了一种妖精幻想的转向:“大航海时代之后,狭小的世界似乎没有足够的空间同时容纳人类和精灵了。随着西方神秘的幻影岛变成了红木之乡巴西,这种倾向愈发风靡。”

大航海时代的地理探索令远方缭绕的未知之雾散去,同时也带给了人们前所未有的了解世界、组织世界的快乐——开篇所说的收录了怪物图像的大量书籍,即是在这种综合的心态下产生出来。

诚然,地理大发现并不意味着人们对整个世界都有了如今日般清晰的把握,但托尔金的话语仍然提供了一种对延续至今日的怪物幻想的有力解释:曾经,伴随着未知空间在物理意义上的日益逼仄,人们将幻想的内容转为娇小的妖精仙子、转入一个与现世平行的异界空间;而在今日,伴随着未知空间在心灵意义上的日益逼仄,我们则越来越多地将幻想置入平行的时间——或是科幻小说所喜爱讲述的遥远未来,或是传说、典籍中的过去,一个仅凭其存在便能够呼唤出无数故事的“从前”。

文|谭心瑶

原标题:《妖魔鬼怪这些事儿,人怎么就那么好奇?》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