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田家青:万次火柴与火柴盒
这是一本有关取火的历史和文化的书
更是一个展示古今中外打火器的“纸上博物馆”
万次火柴与火柴盒
文丨田家青
1839 年前后,摄影、声音记录以及电力等技术已经出现且日趋发展。从科技角度讲,这三项技术要远远难于打火,但是,打火技术的发展却十分缓慢,进展艰难。1850 年前后,万次火柴出现了,其安全性比白磷火柴有了极大提高,是打火史上的一个巨大进步。但万次火柴也不完美,虽然安全性好,但是打火要用两只手,想打着也挺费劲,而且还有渗油的问题。万次火柴虽然淘汰了白磷火柴,但因其并不太成功的设计,仅流行了大约 30 年。
万次火柴在技术上虽然不完美,但在设计上却是百花齐放。本书介绍的几件万次火柴与火柴盒各有特点,不仅展示了当时万次火柴设计制作的风貌,更为从审美、工艺、时尚等方面研究那一时代的器物特征提供了实例。
法国前锋牌 18K 金镶蓝宝石万次火柴
长 6、宽 2 厘米,重 21 克
制作于 1890 年前后,工艺精美,保存完好。
爱马仕银镀金包玳瑁万次火柴
宽 2.1、高 4.7 厘米,重 27 克
生产于 1900 年。这个时期已经有了商标和品牌意识,从机身上的银标野猪形象可以确定它是法国出品。当时能够镀金并使用玳瑁装饰很奢侈,不过镀金层太薄,也不太结实,历经 120 多年的岁月,基本都磨掉了。
底部镀金较薄,大多磨掉了,但仍隐约可见爱马仕(Hermès)标识的痕迹
奥地利纯银珐琅万次火柴
宽 2.5、高 4.4 厘米,重 29 克
这是一件非常惹人喜爱的纯银珐琅万次火柴,1910—1920 年由奥地利TCW 公司制造。该公司创始人就是火石的发明者卡尔·奥尔·冯·威尔斯巴赫(Carl Auer von Welsbach,1858—1929)。这件万次火柴正面以全画幅的方式展现珐琅画片,具体工艺是:先压出水波花纹作为背景,再用上好的矿物质珐琅料精心手绘出一只松鸡。当年的颜料质量很好,看上去亮度、清洁度都很高,不像现在使用的化学珐琅彩过于亮丽刺眼,有含蓄美,非常养眼。
手工绘制的松鸡图使这件器物不仅具有唯一性,更有艺术品的属性,加上保存完好,堪称“全品”,因此,东西虽然小,却是一件很难得的精品。
德国银胎画珐琅万次火柴
宽 3.3、高 4.6 厘米,重 30 克
此万次火柴由艾米尔·布伦特制作,工艺和绘画技巧都达到了较高水准,以剪影的形式细腻描绘了一位淑女外出郊游的形象,生动传神,体现了 19 世纪西方小资产阶级的审美情调和情趣。
在金属胎上画珐琅,为了使珐琅与胎体的贴合更加紧密牢固,讲究的方法是做玑镂底纹。此件采用较简易的方法,轧出麦粒状底纹。
此器制作于“一战”之前欧洲所谓的“美好年代”时期,巨大的社会财富导致了奢靡和虚荣的时尚,当然也给人们带来一种幸福和平静感。此绘画准确反映了这种时代特征,器物虽小,却称得上是一件艺术品。
法国前锋牌纯银万次火柴
宽 2.1、高 4.6 厘米,重 15 克
生产于 19 世纪 50 年代。菱形双色间金工艺,打火杆顶部有法国野猪标识,机身侧边有野猪标、金标、制造商标、税标四枚标识。这是一件典型的鼻烟壶造型万次火柴,可以看出它与中国鼻烟壶在设计思路上的不同。欧洲的万次火柴更讲究材料工艺,反映了工业时代的特点。这件器物采用了即使现在看都相当讲究的间金工艺,即在纯银的机体上铺设14K 和 18K 两种不同颜色的金,十分含蓄美观。有趣的是,虽然此器仅使用了少量黄金,却在正面打上了四个黄金标识,这反映了金本位时期贵金属在社会上和人们意识中的地位之高。
奥地利银质手工雕刻万次火柴
宽 4.5、高 5 厘米,重 47 克
这是 1900 年以前奥地利 PCW 公司制作的一个很有特色的万次火柴。当时还生产造型完全相同但材质不同的万次火柴,如铁、铜、铜镀铬质万次火柴。普通材质的此类器物表面图案都是机械轧花,而这件银质万次火柴则是手工錾刻雕花,具备了独一性和艺术性,能如此完好传世十分难得。
欧洲和美洲早年生产的高端打火器具,正面往往留有一个签名窗,体现了设计的人性化。
题外话
万次火柴流行的时期正好也是鼻烟壶流行的时期。万次火柴流行时间较短,所以没有鼻烟壶那么大的传世量。从造型而言,万次火柴基本只有两类:一类形似书本,另一类形似鼻烟壶。本书介绍的六件万次火柴,三件是书本式,三件为鼻烟壶造型。引人深思的是,鼻烟壶作为古玩杂项中的一个主流品种,身价高、收藏者多且遍布全世界,万次火柴却没有多少人感兴趣,两者身价更是天壤之别。金属胎的施珐琅鼻烟壶总是拍卖会上的宠儿,若是金胎乾隆款,则更是明星拍品,而万次火柴似乎未见于主流拍卖会中。其实,这类银胎画珐琅万次火柴的工艺水准、制作年代均与鼻烟壶相近,且传世数量更少。
本文内容节选自《取火:打火器的历史》
田家青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新书推荐
《取火:打火器的历史》
《取火》平装版
定价:198.00元
《取火》典藏版
定价:990.00元
田家青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本书以400多幅图展示了近270件古今中外有代表性的精美打火器。有镶满珠宝精雕细琢的皇室用品,也有材质普通做工简单的百姓家用,有来自战场战壕的士兵手作,也有出自著名工坊的大师之作……尤其难得的是,所有展品大多都是作者几十年来收藏积累下来的个人藏品,从这个角度说,本书可谓一个集中展示古今中外打火器的“纸上私家博物馆”。
作者按照年代顺序介绍了每一件打火器的设计、工艺、材质、结构、类别等特征,并从宏观视野描述了人类在打火历史后半段的发展历程,通过打火文明展示了东西方文化和审美的差异。读者既可从艺术鉴赏和科学技术发展等不同层面了解近六百年间打火器的发展、变化,也能在饱览器物之美的同时通览人类取火历史。
《取火:打火器的历史》
田家青 著
ISBN 978-7-80768-402-2 定价:198.00元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内容简介
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如今我们对如何取火和用火早已习以为常,但很少人知道:直到20世纪初,人类才真正做到随时、随地、只需一只手就可以打出一个相对安全、可以控制的火苗。可以说,看似简单的打火器,凝聚了科学技术和材料工艺发展成果的精华。
这是一本关于取火的历史和文化的前所未有之作,更是一个集中展示古今中外打火器的“纸上博物馆”——全书呈现了近三百件打火器,作者从设计、工艺、结构、材质、技术和审美等角度对每件打火器进行了精到的介绍,展示了近六百年来打火器从初级原始发展到顶峰的过程,使我们在饱览器物之美的同时通览人类取火历史。
作者简介
田家青,1953年出生,著名收藏家、文物大家王世襄先生唯一的入室弟子,多年潜心于中国古典家具研究,专著《清代家具》(1995 年,中英文版)是该学术领域公认的具有开创性的权威之作。田氏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1996年开始了视家具为艺术品的创作实践,设计制作具有当代风格的传统家具,创立“家青制器”品牌,出版了《明韵:田家青设计家具作品集》(2006 年)。“明韵”及“家青制器”系列家具,屡屡在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的大型拍卖会上与历代古董珍玩同场拍卖。同时,他也持续进行着视图书为艺术品的创新实践,创设“家青制书”品牌。
书影展示
平装
原标题:《田家青:万次火柴与火柴盒》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