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大阪和东京,为什么如此“势不两立”?
与很多人的认知不同,东京并非天生就是日本的最大城市。作为“民众之都”的大阪,直到20世纪30年代,都在人口、经济、面积等方面,全面压制着首都东京。
新大阪火车站
1928年,昭和天皇从东京到京都举办即位典礼,这座城市渐渐被改变了。大阪的繁荣以民间资本主宰的私营铁道为中心发展而来,沿着铁道线路,这座城市率先拥有了大型游乐园、综合性购物中心、高档郊区住宅、顶级歌舞剧场(即闻名至今的宝冢剧团)、专业棒球体育场(甲子园,日本全国高中棒球联赛的俗称),形成了足以蔑视东京的近代城市娱乐文化。
在昭和天皇即位之后,曾以庶民商业为傲的大阪,逐渐被纳入无处不在的帝国阴影之下,成为庞大国家机器的一环。帝国使用的工具就是铁道。
从权力中心东京出发,火车像精密仪器般,以秒为单位行进,成为规定沿途国民共时性体验的装置。人们产生了一种意识——所有的日本国民都是一个整体。在这里,铁道曾是民众生活的幸福依托,但在战争缓缓逼近之时,也必须化身运送士兵的冰冷工具。
本书作者原武史的两大研究领域就是“天皇”与“铁道”
日本政治思想史学者、放送大学教授原武史在其成名作《铁道与天皇:日本近代城市的帝国化》描绘的就是这段思想史。
《铁道与天皇:日本近代城市的帝国化》
[日]原武史 著
王笑宇 译
*
在各个现代民族国家的发展进程中,连接国家各个地区的“铁道”一直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日本著名民俗学家柳田国男就曾指出,天皇乘坐列车沿着铁道从东京出发,途径各地抵达京都举行即位典礼,并被沿线市民敬礼膜拜的事件“使得平时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们,无论年龄、性别、职业,都拥有了一次共同体验。人们意识到自己是天皇的臣民。国民产生共同体验的同时,铁道通过各种各样的‘事件’,发挥了重要作用。” 沿途人群总计百万以上,他们的行动、动作都被严格规定。人们在规定的时间,面朝火车一齐敬礼。如此盛况,非铁道难以实现。
与东京一开始就被国有铁道,即“国铁”覆盖的状况不同,远离东京的关西地区(以大阪为中心)一直是私营铁路发展的重镇。这种特点也让大阪形成了独属于自己的城市性格和市民文化。本书的主角之一,关西阪急铁道的创始人小林一三就将大阪称为“民众之都”。
小林一三(1873年1月3日 - 1957年)
私铁文化塑造了大阪民众至上的氛围,新闻媒体的发达、沿线娱乐设施的丰富程度都远超东京。这里的市民重视商业、热爱日常生活,与东京弥漫的帝国氛围截然不同。直到今天依然在日本流行文化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宝冢剧团、甲子园棒球大赛就是因为私铁公司的规划才得以存在。
照片为1914年(大正3年),首次进行演出的“宝冢少女歌舞团”。1924年(大正13年),可容纳4000名观众的宝冢大剧场竣工
阪神甲子园球场,
球场外壁的常春藤已经成为了甲子园名物
遗憾的是,这种以普通市民日常生活为重的都市性格随着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扩张的氛围一起终结了。国铁开进了大阪,帝国也乘着铁道而来,大阪一点一点被收编进了具有暴力色彩的国家扩张计划之中。
本书以铁道为横轴,以天皇为纵轴,以城市为舞台,分析了这段第二次战争前夕日本思想史的风云变幻。
*
三得利学艺奖的评奖词写道,这部作品将充满活力的“市民生活”当作一部活生生的思想史来描写,展现了关西地区“私营铁路王国”的形成过程,并将其与帝国的统治秩序进行对比。
而日本读者为这本书写下了评论则更为生动有趣:“20世纪30年代,一个新国家——‘大日本帝国’突然在远东诞生了。这是一个中央集权国家,通过让居住在日本列岛上的所有人服从天皇的权威而建立。被它用作控制手段的铁路是‘国铁’。即以帝都‘东京’为中心,横贯全国的铁路网。于是,生活在日本列岛的人们,不管喜不喜欢,都会以臣属的身份服从天皇。但是,有人反对这种秩序,创造了一种与日本国铁截然不同的铁路文化。那就是本书的主人公——创造了关西‘私铁王国’的无数人。这本书讲述了他们如何梦想在大阪铺设铁路,与试图将一切置于天皇统治之下的帝国对抗,最终被打败……简直如史诗般悲壮。”
这本书在2020年以文库本的形式再度出版,也是因为直到今天,它依然提示着帝国和人民的关系、官方和民间的张力,是足以带来反思的有趣作品。
在解读日本的近代思想史时,铁道将是一个重要而奇妙的素材。
《铁道与天皇:日本近代城市的帝国化》
[日]原武史 著
王笑宇 译
编辑推荐:
◆司马辽太郎奖、每日出版文化奖、讲谈社非虚构奖获奖作者,三得利学艺奖获奖作品
◆角度刁钻的日本近代史书写,沿着一座城市的铁路变迁,目睹帝国权力如何收缴民众生活
◆透过民都大阪与帝都东京的紧张对峙,管窥二战前夕市民阶层的窒息与疯狂
◆宝冢剧团、甲子园大赛、大世界游乐场的诞生居然都因为铁道?一起搭乘关西私铁,寻找日本近代城市娱乐文化的发端
内容简介:
大阪,直到20世纪30年代,都在人口、经济、面积等方面,全面压制着首都东京,是名副其实的“民众之都”。但以1928年昭和天皇乘坐火车从东京到京都举办即位典礼为分水岭,这座城市渐渐被改变了。大阪的繁荣以民间资本主宰的私营铁道为中心发展而来,沿着铁道线路,这座城市率先拥有了大型游乐园、综合性购物中心、高档郊区住宅、顶级歌舞剧场(宝冢剧团)、专业棒球体育场(甲子园),形成了足以蔑视东京的近代城市娱乐文化。但在昭和天皇即位之后,曾以庶民商业为傲的大阪,逐渐被纳入无处不在的帝国阴影之下,成为庞大国家机器的一环。从权力中心东京出发,火车像精密仪器般,以秒为单位行进,成为规定沿途国民共时性体验的装置。人们产生了一种意识——所有的日本国民都是一个整体。在这里,铁道曾是民众生活的幸福依托,但在战争缓缓逼近之时,也必须化身运送士兵的冰冷工具……
本书的野心不在表现大阪一座城市的变化,而是要展示帝国如何通过铁道渗透到整个日本。铁道通过塑造统一的时空,构筑统一的民族认同与爱国情感。
作者简介:
原武史(Hara Takeshi,1962— )日本政治思想史学者、知名铁道宅。
现任放送大学教授,明治学院大学名誉教授。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研究领域为日本政治思想史、近现代天皇·神道·皇室历史。在对“铁路”“团地”“广场”的研究中,反对抽象的理论,提倡着眼于具体场所的“空间政治学”。在攻读博士学位之前短暂地做过记者,以日本经济新闻社“东京社会部记者”的身份取材了昭和天皇最后的时光。著有《可视化帝国》《团地的政治空间学》《女帝的日本史》《“民都”大阪对“帝都”东京》(三得利学艺赏)、《昭和天皇》(司马辽太郎赏)、《大正天皇》(每日出版文化赏)、《泷山自治组织1974》(讲谈社非虚构赏)等。
同时也是一名知名的左派“铁道宅”,在月刊杂志《本》上连载关于铁道的随笔,在311地震后为了支援深受打击的三陆铁道而购入了1000枚(60万日元)邮票。在庆应高等私塾读书时,因为自己出生在郊区的团地,而拒绝了学校推荐他进入庆应艺塾大学。以铁道宅和研究者的身份出演过《情热大陆》和NHK《从铁路看日本》等热门电视节目。
译者简介:
王笑宇,博士毕业于筑波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科国际日本研究专业,现任教于周口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目录:
序章 昭和大礼的景观……1
第一章 作为文化装置的私铁……17
第二章 “私铁王国”的黎明……57
第三章 “阪急文化圈”的形成……89
第四章 昭和天皇的登场……139
第五章 阪急十字路口问题……181
第六章 作为“帝都”的大阪……211
结论 纪元二六○○的景观……239
后记……259
学术文库本后记……263
著作译名表……269
文章译名表……273
END
原标题:《大阪和东京,为什么如此“势不两立”?》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