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军报刊文谈“马斯克思维方式”启示:遵循科学的技术开发路线

贾玉树 罗健峰/解放军报
2018-09-07 08:52
舆论场 >
字号

埃隆·马斯克 视觉中国 资料

解放军报9月7日报道,随着“猎鹰重型”火箭成功发射与回收,埃隆·马斯克一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从太阳能城市、特斯拉汽车到火箭回收,一系列技术创新恰恰来自于马斯克对“第一原理”的思考。这些思考,把那些“不可能”变成了现实。

“第一原理”是哲学和科学方法论中一个重要概念,指能够从世界上形形色色的原理中加以推导得出的终极原理,由古希腊亚里士多德首先提出。它可以理解为一个公理化体系中无法进一步剔除的公理。例如,庞大欧几里德几何体系由5条不可或缺的公理建构起来,它们构成欧氏几何的“第一原理”。再如,牛顿力学中的绝对时空理论、爱因斯坦相对论中的光速不变原理和相对性原理等,都是这一领域的“第一原理”。

一般来说,反思“第一原理”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否定,一种是肯定。通过反思否定“第一原理”,是颠覆性创新的一条重要途径。现代物理学革命之前,马赫对牛顿绝对时空观的批判,使爱因斯坦意识到,牛顿的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概念只不过是隐藏在经典力学中的一个理论预设,还不是实证科学的结论,也不具有绝对意义。于是他利用更富有绝对意义的光速不变原理和相对性原理取代牛顿“第一原理”,推演出一套截然不同于经典力学的狭义相对论体系。由于“第一原理”在自然科学领域的决定地位,任何否定都意味着一场革命。

然而,自然科学领域中的颠覆性创新往往可遇而不可求。同否定相比,肯定则十分普遍。遗憾的是,反思却相当罕见。这里之所以强调反思,是因为经过反思之后的肯定中蕴涵着某种同样强大的否定力量,自然科学领域找不到缺口,就一定会在现代技术领域表现出来。

马斯克既然没有像爱因斯坦那样发现物理学“第一原理”的破绽,他就没有任何理由不把它全盘接受下来。事实上,马斯克正是在对物理学“第一原理”的反思中,获得自信的理念和力量——只要没有违反物理学原理,技术上就一定能够开发出来。这样一种执着也使他从物理学理论中获得了工程技术红利。

从反思“第一原理”走向颠覆性技术创新,至少应当正确处理这样三个相关问题:

第一,坚信现代物理学理论中蕴涵着所有逻辑可能的现代技术,并且随着现代科技的蓬勃发展和人类知识版图的扩展与融合,技术开发的周期越来越短,从而确信自己有生之年一定能够将其开发出来。爱默生说,一个全身心朝着自己目标前进的人,全世界都会给他让路。这一点说来容易,做起来相当困难。没有反思过物理学“第一原理”的人,绝不可能做到。

第二,切实把握目标技术的社会需求。如果说颠覆性技术的可能性取决于开发途径的话,颠覆性技术的现实性则隐藏于社会需求中。当然,这种需求首先是一种理论需求,还需要同目标技术一同开发出来。换句话说,颠覆性技术取决于未来的可能需求,而不是当前的现实需求。显然,它还需要一种理想主义情怀。

第三,分析从抽象的物理学原理通往具体的目标技术的现实途径。这是成功组织众多科技人员协同攻关的思想前提和基础。马斯克建议把人类的科技知识理解为语义树,应确保在看到树叶与细节之前首先梳理出主干与大的分支,深入并透彻理解物理学的基本原理,把握从科学理论到技术产品的总体脉络。因为所有细节问题都可以由不同学科专业的科技人员攻关解决。

在马斯克看来,只要遵循科学的技术开发路线图,理论上应当能够创造各种各样的人间奇迹。

(原题为《“马斯克思维方式”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责任编辑:刘恋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