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他的策展绝唱与最后生日都在上海,法国建筑史学家科恩辞世
正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行的“摩登巴黎1914—1945:建筑、设计、电影、时尚”以丰富交织的视角回溯现代性在巴黎上世纪黄金年代的萌生与蓬勃,这一展览也颇受建筑界与艺术界好评。
澎湃新闻获悉,8月7日,这一展览的主策展人、法国建筑师及建筑史学家让-路易·科恩(Jean-Louis Cohen)意外辞世,享年74岁。而就在前几天,让-路易·科恩还接受了澎湃艺术的专访。
让-路易·科恩(Jean-Louis Cohen)
7月20日,是“摩登巴黎1914—1945:建筑、设计、电影、时尚”展览开幕前一日,澎湃艺术独家专访了让-路易·科恩,这天也是他74岁的生日,为此当代艺术博物馆还为他举办了小型生日会。在唱生日歌和切蛋糕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龚彦拿出了时令的桃子,寓意“寿桃”。
让-路易·科恩(Jean-Louis Cohen)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摩登巴黎1914—1945:建筑、设计、电影、时尚”布展现场
让-路易·科恩去世的消息由法国《世界报》 (Le Monde)建筑撰稿人伊莎贝尔·雷尼尔(Isabelle Regnier)在社交网络上发布。她写道:“让-路易·科恩走了。他是勒·柯布西耶、俄罗斯建构主义、弗兰克·盖里等人活生生的百科全书,他学识渊博,顺便说一句,他非常富有同情心,站在捍卫现代遗产事业的第一线。 安息。”
伊莎贝尔·雷尼尔发布的讣文
据悉,由他策展的“摩登巴黎1914—1945:建筑、设计、电影、时尚”展呈现三百余件展品,包括建筑模型、手稿、绘画、珠宝、摄影、电影、服装,以及由DS+R建筑事务所创作的数字空间等。从私密室内空间到庞然的城市规划尺度,从珠宝到服饰再到电影图像,展览所呈现的可谓是巴黎这座城市三十年的创造激情史。
让-路易·科恩是法国知名建筑师及建筑史学家,他是目前研究19世纪与20世纪建筑与城市规划领域的重要学者。他自1994年起担任纽约大学建筑史学教授,并担任普林斯顿大学的访问教授。
他于1949年7月20日生于巴黎,巴黎亦是他的学术生涯的起点。1994年,他离开巴黎,开始担任纽约大学建筑史学教授,并担任普林斯顿大学的访问教授。
让-路易·科恩策划过众多展览,包括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勒·柯布西耶:现代风景地图集”,加拿大建筑中心的“未来世界的景象”、“统一的建筑”和“建造一个新的新世界”,蓬皮杜中心举办的“巴黎-莫斯科”以及勒·柯布西耶百年纪念展览“1887-1965:勒·柯布西耶的冒险”,斯特拉斯堡现代艺术博物馆/德国建筑博物馆的“建筑干预:德法建筑”,以及罗马国立21世纪美术馆的“赛维的建筑师:意大利建筑的历史与反历史,1944-2000”。
他一生出版了40余部著作,这些著作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全球发行,包括《法国——历史上的现代建筑》(2015)、《勒·柯布西耶:现代风景地图集》(2013)、《1889年后建筑的未来》(2012),《密斯·凡·德罗》(2007),《卡萨布兰卡》(2002),《勒·柯布西耶与苏联神话,莫斯科相关理论与项目,1928-1936》(1992)等。
“摩登巴黎1914—1945:建筑、设计、电影、时尚”展览的展品,勒·柯布西耶,《巴黎伏瓦生计划》,1925年,透视纸上的石墨和中国墨。©勒·柯布西耶基金会。
他于2014年担任威尼斯双年展法国馆的主策展人。科恩教授出版著作40余部,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全球发行。
科恩教授在学术生涯中曾收获多项荣誉,包括法国文化部艺术与文学勋章,以及巴黎建筑学院颁发的1996年及2013年最佳建筑书籍大奖。作为上海国际建筑设计智库专家,他曾受邀出席“首届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国际建筑设计峰会”并作题为《设计与城市》的主旨报告。他从历史学家和评论家的视角出发,聚焦文化、视觉文化、艺术和创造力等,多维度呈现伦敦、柏林、米兰、洛杉矶、上海等城市发展与设计共生的独到见解。
让-路易·科恩于巴黎的书房。
科恩也被称为是“行走的巴黎百科全书”。据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提供的资料介绍,让-路易斯·科恩有三间书房,分别在巴黎、纽约和南法乡间。
让-路易·科恩(Jean-Louis Cohen)在上海的“摩登巴黎1914—1945:建筑、设计、电影、时尚”布展现场
科恩教授与上海渊源已久。从1991年第一次来到上海至今,他目睹这座城市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思考上海当下面临的全新挑战。因此,他希望策划一场展览,借此向中国的观众勾勒一段人类文化的发展历程。
让-路易·科恩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摩登巴黎1914—1945”展览布展现场。
犹记在“摩登巴黎”开幕式简单的生日会后,穿着一身黑衣的科恩背手拿着桃子,澎湃新闻记者跟随其后,心中暗想他和桃子的反差萌。坐下接受采访时,他还把寿桃搁在桌上。现在想来,这竟是他最后一个生日。
让-路易·科恩(Jean-Louis Cohen)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为他举办的小型生日会上
采访中的科恩,是一个学者的姿态。对于现代巴黎的那些人和事,如数家珍;对于当下城市规划也会提出自己的观点,并时不时评点时事,也时不时来一段法式幽默。
采访大约进行了一个小时,结束时已近8点。在博物馆门口,他等出租车去晚餐,我们闲聊了上海味道,最后还抱怨了上海夏季的闷热和暴雨。
……
没想到仅过了10天,斯人已去,让人无限唏嘘。
“摩登巴黎1914—1945”展览现场
附|对话
“摩登巴黎”策展人:那个时代,建筑的诗意呈现
澎湃新闻:从展览名“摩登巴黎1914—1945:建筑、设计、电影、时尚”解读,为何展览要聚焦1914至1945年,这30年“巴黎”?当时的巴黎是一个怎样的城市?两次世界大战给它怎样的影响?
让-路易·科恩:从1914-1945的30年世界历史非常重要,不仅仅是巴黎,还包括俄国“十月革命”也发生在这30年。我认为,这30年是人类想象、创意、文化非常密集的时期,展览讲述的就是那个年代,社会和文化的变革。
“一战”期间的巴黎是一个充满饥饿的城市,男人都去了前线,工厂就不得不雇佣一些女性,她们是最早的“现代职业女性”;同时那个时期也充满创造力,现代主义等思潮在这座城市萌芽。“二战”时期,城市被攻占,来自政治层面的管控,导致公共生活受限、文化受到制约。但时尚、艺术依旧在继续发展,只是建筑停滞不前(因为缺乏水泥等建筑材料)。到了战后重建时期,一切更加欣欣向荣。
展览现场,播放着有关巴黎的影片。
虽然整个30年中,有四年经历战争,但在没有战争的20多年是创造力发挥的时期。那时的巴黎是一个正在成长和发展的年代,也是一个国际化城市,世界各地的文化人、艺术家、政治家、难民等聚集在巴黎,试图打破旧制度、旧历史中的一些限制。当时巴黎也是不同阶层共同生活和居住的城市,包括现代主义艺术家在巴黎进行艺术创作、有富有的中产,也有相对穷苦的平民。所以,这一时期的巴黎面对的是一种紧张的政治局面。
展览现场,1937年世博会上的航空工程海报(左);1932年法国东方航空的航空邮件海报。
澎湃新闻:展览关注“建筑、设计、电影、时尚”,这四种艺术门类在当时的巴黎,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互相关系?
让-路易·科恩:四门艺术之间联系在1929年创建的“现代艺术联盟”(UAM)中有着明显的体现,这是由室内设计师和建筑师伊莲·亨利、雷内·赫布斯特、弗朗西斯·茹尔丹、罗伯特·马莱-斯蒂文斯等共同成立的组织,旨在促进“纯艺术”和“应用艺术”之间的互动,随后更多拥有相同理念的创作者加入其中,包括画家索尼娅·德劳内、雕塑家扬·马特尔和若埃尔·马特尔、平面艺术家让·卡吕和保罗·科林、铁艺师让·普鲁维、室内设计师艾琳·格雷和夏洛特·贝里安,以及其他一些陶艺家、玻璃吹制者和照明设计师。
展览现场,让·普鲁维,《6 x 6米可拆卸住宅》,1944年,钢板、木材和玻璃。
正如他们在1934年发表的宣言《为了现代艺术,当代生活的架构》中所述,成员们认为“艺术必须处于永久的革命状态”。联盟的公共活动经常促进建筑和现代艺术理念与工业理念的碰撞。1930年,现代艺术家联盟在马尔桑阁举办了第一次展览,随后形成每年举办展览的惯例。当时的“现代艺术家联盟”汇集了法国建筑和应用艺术领域的大部分新锐力量。
展览现场,夏洛特·贝里安(当时少数几位获得认可的女性设计师之一),与建筑师柯布西耶和皮埃尔·让纳雷合作设计的空间。该作品曾于1929年的巴黎秋季沙龙上展出。这一装置名为“住宅的室内配置”,它展示了一个全新的家居环境。
此外,在一楼展厅看到的那15块小屏幕展现的众多影片,也由设计师、画家、电影制作人士、建筑师等各类门类艺术工作者共同参与。
展览一楼展厅,播放着多部有关巴黎的影片。
澎湃新闻:展览聚焦了几位建筑师和他们的作品, 包括柯布西耶、奥古斯特·佩雷、阿道夫·路斯等,这些建筑师带给巴黎,乃至世界哪些现代理念?
让-路易·科恩:当时的建筑很多时候带着展示标语(或广告)形式的目的,建筑所传达的理念不同于以往传统的、历史的风格,而是按20世纪艺术风格去建造,更多基于当时工业的发展和机器的进步,从飞机、汽车等制造业层面来设计和建造。
展览现场,展示标语(或广告)的建筑图。
同时,当时也反对对装饰品和建筑材料的不尊重,更倾向于使用本身原色的材料,比如用一些带真实颜色的材质进行建筑和装饰。除此之外,从1927年的一件作品可见,当时的巴黎街头就已经体现了有现代感的空间规划理念,它不是一层层地机械堆叠,而是以空间的角度进行三维设计。
维克多大道公寓楼(皮埃尔·巴杜)。照片 © 安东尼奥·马丁内利。
此外,奥古斯特·佩雷是一个以技术见长的建筑学家,他是混凝土建筑的先驱。他的风格就如同他自己曾经说的“建筑是通过建造工艺写就的诗篇”。1922年,他建造了位于巴黎东郊勒翰希的圣母神慰教堂,该建筑因其彩色玻璃墙而被称为“钢筋混凝土圣堂”。他还建造了巴黎高等音乐师范学院音乐厅,这是一个压缩的垂直空间,钢琴家兼导演阿尔弗雷德·科尔称其“听上去像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在演奏”。
他的工作室位于雷努阿尔街住宅的地下室,顶层是他的公寓。他对这座建筑外立面混凝土进行的构造处理使其具有丰富的饰面效果--裸露的、水洗的、凿石锤纹的,这一手法后来经常被他用于一些纪念性建筑,譬如公共工程博物馆,迄今为止都影响着很多建筑师。
勒翰希(奥古斯特·佩雷),圣母神慰教堂。照片 © 安东尼奥·马丁内利。
澎湃新闻:柯布西耶的理念与展览许多篇章的主题相交,今年也是他的著作《走向新建筑》出版百年,您此前也做过不少柯布西耶的展览,你对他有着怎样的认识?
让-路易·科恩:我认为柯布西耶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建筑学家。首先他是一位非常国际化、引领全球性视野的建筑师,包括巴西、北非都有他的建筑作品,1945年还来过亚洲。此外,他是一位媒体时代的建筑学家,他会充分利用电影、媒体、广播等媒介,并且这些媒介素材所影响的一个人。他也写作、出版书籍,所以说他不仅仅是一位单纯设计建筑的建筑师,他对建筑有比较广泛的理解。
再者,他是一位城市规划师,比如1925年巴黎市中心的重建规划工作,是比较宏观且粗放的工作;而作为建筑师,他认为,建筑本身是一种诗意空间的再创造。他还发明了新的语言,包括怎样进行屋顶花园庭院的设计,怎样运用水泥或是其他新型建筑材料等等。
同时,他也没有忘记历史。如果你读了他的《走向新建筑》之后会发现,里面很多的章节涉及古罗马,他一直从历史中学习,然后结合最新的工业和机器的成果来进行建筑。
虽然,此次展览展出的关于柯布西耶的作品基本都是巴黎建筑的项目,从他的手绘作品也可以鸟瞰巴黎城市的轮廓、风貌。
勒·柯布西耶,《巴黎伏瓦生计划》,1925年,透视纸上的石墨和中国墨
澎湃新闻:“摩登巴黎”的时代,也是构筑时尚盛行的时代,您如何看待这一时期对后来全球“消费主义”盛行的影响?
让-路易·科恩:时尚是艺术和生意的过渡品。当时的巴黎是世界一大经济中心,引申出来很多的时尚艺术消费品,其中隐藏着消费主义的势头。但更多是战争过后,巴黎人想要忘记战后创伤,关注当下。
澎湃新闻:在展览所讲述的1914至1945年的巴黎,也生活着来自中国的留法学生。您是否研究过,他们看到的是怎样一个巴黎?又带回了怎样的现代巴黎理念?
让-路易·科恩:4年前,我在上海看了“先驱之路”展,当时留法的中国学生比较多是学绘画,学建筑的寥寥无几,可能几百人中只有一两人来自中国。就上海的建筑风格来说,受法国影响比较有限,中国现代建筑风格主要还是美国的影响,这在当代艺术博物馆过去的展览“市民都会—上海:现代城市主义的样本”和“觉醒的现代性——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中国第一代建筑师”展览也可以看到。中国比较著名的建筑学府,比如南京东南大学的建筑也是偏美式的风格。去法国学习的人带回来的主要是设计的灵感和现代主义的精神。
留法的中国人中,我关注到华揽洪(Léon HOA,1912-2012)。他是一位中法混血儿,其父华南圭是20世纪早期留法中国著名土木工程师。华揽洪出生在北京,16岁留学法国,1945年在马赛创办了自己的建筑师事务所。他的作品在战后开始出名,所以此次展览中没有涉及,但他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角色。
华揽洪于1951年回国,在梁思成先生的推荐下,担任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第二总建筑师(第一总建筑师为梁思成),20世纪50年代在北京设计的北京儿童医院项目获中国20世纪建筑经典项目赞誉,他也参与了北京的城市规划。
澎湃新闻:上海在这一时期被称为“东方巴黎”,上海与巴黎是否有相通之处?展览希望给上海的城市规划提供哪些历史参考?
让-路易·科恩:展览对巴黎更多的是一种“回望”,回望一种画面感,或现在看来的理想的状态,它已经远离现实。展览当中的巴黎,类似纽约、柏林等国际大都市,被当作一种典范或理想之城去看待,那时的巴黎是一个充满了自由意志和创造力的社会。
展览现场
上海与巴黎的相似点在于,上海也像是一个庞大的机器,吸引来自外地或外国的移民。如果从建筑影响看,现在上海一些建筑风格更多像是来自中国大陆或中国香港知名建筑事务所的风格。
上海现在有3500万人口,巴黎有1500万人口,都是超大规模的城市,两个城市共同面临着一些社会性的问题,比如,在设计上没有任何的限制,包括疫情之后面临了很多其他层面的问题,除了回望历史对现代城市规划的参考,同时也要依靠市场本身的调节作用。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