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北上广青年,精神不内耗生活指南

2023-08-08 18:1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1964年,Beatles乐队第一次踏入纽约,记者问乐队主唱约翰·列侬,为什么一个英国的乐队却要到美国来发展?

他当时的回答是:“在古罗马帝国时期,当时的哲学家和诗人都要去罗马,因为那里是世界的中心,我们今天来纽约,因为这里是世界的中心。”

正因为人是依靠资源而活,所以即便时隔六十年,这个理由仍旧可以解释为何当代年轻人即便是顶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和生活成本,依然会选择背井离乡涌向北上广。

算起来,今年是我毕业后在北京工作的第九个年头,时常还是会有很强的漂泊感,觉得这里并不属于我。在我看来,北上广就像是一支催化剂,催熟了年轻时潜在的欲望,又让人为此接受捶打,体会着能力与野心不匹配所带来的痛苦,然后被迫看清社会的真相。

但为何还是会留在这里?

比起谈广义的人生价值及诗与远方,亚里士多德两千多年前那个狭义的理由才更为务实,“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

所谓的理想与热爱,不过是讨生活的另一种文艺表达。

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这两年的就业市场异常艰难,媒体大V们不再热衷于诠释“北上广”谋生计的艰难,因为那些中小城市也未必就是桃源胜地,北上广年轻人那颗被现实磨出厚茧的心真的很难再泛起涟漪。

后来,我也问了问那些30岁后选择重返北上广的中年人感觉如何,他们说这条路变得比以前更加艰难了,我们注定是要向城市不断迁徙的一代,进不一定能守,但已无路可退。

如今的年轻一代,他们的人生“黄金期”变现效率之差与上一代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时代的“电梯”在悄然减速,那些坐在时代红利期的“电梯”上所积累下来的经验自然也失去了参考的意义。

坦白来讲,抛开那一小撮能够为自己理想买单的精英群体,如今大城市里绝大多数的普通青年,拥有的选择和机会都是极少的,工作内卷至极。

加上远离了亲人和昔日的好友,大城市里人与人之间又都保持着恰如其分的分寸感,那些没有及时得到输出的情绪往往一再被积压,最终在某一刻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从此陷入长期的自我精神内耗中。

所以,从一开始就尽量减少精神内耗的诱因、调整自我的情绪认知,这对于独身漂泊在大城市的年轻人而言,就像是走在没有路灯的夜晚为自己照亮的一个手电筒。

精神融入,但不执着留下‍‍‍‍

人的状态决定心态,心态决定命运。

很多人都会持有这样一个观点,认为选择留在大城市就应该切断自己的一切后路,这样的话才会有一往无前的动力和遇到困难时不退缩的决心。

这在我看来简直是一种“自虐”,我们只需要精神融入这座城市,好好享受当下它能让我们有工作、赚到钱、能够精神自由、见更大的世面和更有趣的人这样的功能,不必执着于留在这里,为自己找一条“踮踮脚”就可以实现的退路,并为之积累。

什么叫“踮踮脚”就可以实现的退路?简而言之,就是定一个比现在的生活只好一个档次的生活目标。‍‍‍

拿我自己来举例:2014年,我大学毕业成为北漂的初衷就是为了找份工作攒点钱,然后回老家过上不租房的日子,所以这个阶段我的目标就是不管攒多少,只要能攒点钱就可以。

到了2016年,杭州的互联网发展的风生水起,我跟家里人说杭州这个城市好歹比老家好,这里能找到一份互联网行业的工作,还能落户,房价也不像北京那么贵,于是说服家里总共给凑了20多万的首付,在杭州的郊区闲林买了套2居室,至此我的生活好像又有了“保底”。那个时候互联网非常流行跳槽涨薪,因为我没有特别大的财务压力和目标,反倒是把心思花在好好积累工作经验上了;‍‍‍‍‍‍‍‍‍‍‍‍‍‍‍‍‍‍‍‍‍‍‍‍‍‍‍‍‍

后来没几年,杭州的房价涨势迅猛,才让我萌生了卖掉杭州的房子在北京凑个首付的念头,最终想法落地,才在北京买了房。‍‍‍‍‍‍‍‍

我记得当时的一个同事,跟我年龄相仿,一开始家里就给凑够了几十万奔着在北京买房,结果看来看去到现在也还没有实现。‍‍‍‍‍‍‍‍‍‍‍‍‍‍‍‍‍‍‍‍‍‍‍‍‍‍‍‍‍‍‍‍‍‍‍‍‍‍‍‍‍

当然我不是说有了房就等于留下了,而是想说对于普通人而言,很多东西并不能一蹴而就,精神松弛很重要。

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都很难实现的积累,往后只会更难。不懂得给自己留退路的人是悲哀的,就像是一辆在马路上只会前进但不会掉头和拐弯的汽车。

大城市的生活本来就很累、很压抑,人是需要一点及时反馈来与之对抗的。如果在遇到困难时,能够想到这些不过都是在为实现我那“踮踮脚”就可以够着的目标做积累,即便达不到也无所谓,毕竟那个目标比我当下的生活也没好太多,也许消极一会儿马上就能再鼓作气。

况且,能够选择孤身一人去大城市漂泊的年轻人,骨子里或多或少都带着点“自信、积极、不安分”的基因,通常没那么轻易就放弃,否则在大城市找工作、租房的阶段就撤了。‍

所以,大城市的年轻人更要懂得给自己进行精神进行松绑,生活也不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避免功绩社会驱动下的自我剥削

当代年轻人的生活相比父辈时的物质和精神匮乏的时代,肯定好的不止一两个档次,但客观来说,他们的生存压力要比上一代大得多。‍‍‍‍‍‍‍‍‍‍‍‍‍‍‍‍‍‍‍‍‍‍‍‍‍‍‍‍‍‍

比如学历贬值、高房价、社会上升通道越来越窄,我们的理想在这些现实面前真的是不堪一击,这些也打破了年轻人对未来的一个乐观预期。

但大家其实也还没有放弃,因为如果真的想“躺平”,当年就不会选择来北上广了。

在一个功绩驱动的社会制度下,个体的感受都来源于他人的评价和社会运行的那套严苛的标准,于是我们竭尽全力去满足别人的期待。大家一边被网络上的言论“贩卖焦虑”,一边又主动选择“自我剥削”。

为啥别人35岁财务自由,我不能?为啥同样是985毕业他月薪十万,我不能?‍‍‍

于是有一些年轻人在碰壁后就选择以“卷王”的姿态,试图通过“自我压榨”的方式在一个非理性的激烈竞争中突围。‍

但事实上,这样的做法并不高效,只会加重自我精神内耗。‍‍

在心理学上有个定律,叫做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心理学家耶克斯(R.M Yerkes)与多德森(J.D Dodson)的这项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强度和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呈倒U形曲线关系。

也就是说,并不是动机越强烈,你的目标实现效率就越高,动机不足和动机过分强烈,都会使得工作效率下降。

多数情况下,恰恰是把动机维持在一个中间水平,能够让我们发挥出最好的水平。

这个研究还有一个特别有趣的结果:就是动机的最佳水平随着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对比较容易的任务来说,较高的动机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对中等难度的任务来说,中等强度的动机是比较合适的;而对高难度的任务来说,较低的动机水平反而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所以,像在北上广立足这样的困难任务,把自己的动机调整到一个相对偏低的水平,反而会更高效。通过设置一些“小目标”,去积累更多的“小成功”的经验,从而获得更高的自我效能。

人都需要休息的,这是心理放松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自我心理保护。

减少内心自我对话,增强行动力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体会,就是当你专注于做一件事的时候,你根本不会觉得有多累。

反倒是无所事事的时候,感觉浑身疲惫。

这方面我是有亲身感受的,我去年有一段时间生活和工作的空白时间就特别的多,每天脑子里都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念头,一会儿觉得我会不会失业啊,一会儿又觉得某某好像看我不爽,一会儿又后悔自己瞎琢磨浪费时间,内心每天都在上演大戏,搞得人筋疲力竭。

我当时的一个朋友,每天都在担心互联网的大裁员波及自己,家里人就提议她去考研提升一下自己,她又开始纠结,是考研好还是考公好?这个年龄做这个事情能行吗?有性价比吗?内耗到不行,后来一度去挂了心理科的咨询号。‍‍‍‍‍‍‍‍‍

这就是内心对话太多所形成的内耗,是行动力的一个巨大的阻碍。在坚定行动之前,先犹豫不决,但又很难彻底否决掉这个选项,于是人始终在选择中来回徘徊。

《反内耗》这本书里有这样一段话:“知道……却做不到……的纠结背后,是无止境的自我战斗。”

当身心资源全部用于自我战斗式的内耗时,我们无力应对哪怕一点点的挑战,也无力做出任何有意义的改变。‍

内耗就像是在大脑里发起的一场战争,真正的解药只有“行动起来”,去做另外一件事来消耗掉你剩下的能量。

注意,是要把精力花费在做事情的本身上,而不是做哪件事这样的选择排序上。

我后来为了对抗这种内耗就做了一件事,就是开始写这个公众号,大家会发现我现在写的东西跟开始写的方向完全不一样,直到最近才开始慢慢稳定输出一些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对社会性问题的一些解决思路,就是因为我刚开始根本没有想好这个公众号所谓的定位、变现模式这些,我只知道我得开始去写,去专注于一件事情来消耗掉我每天用来内心自我对话的能量。

很多时候想不明白很正常,都是在行动的过程中去找答案。有行动力的人,通常也都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他们是很少精神内耗的。

最可悲的一种结果就是:在一种犬儒式的自我懈怠里,我们从未得到真正的休息,却也从未真正地全力以赴过什么。

内耗是年轻人的心理常态

《2022国民健康洞察报告》显示:超过90%的人担心自己有心理问题,其中担心自己患有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分别占据了50%和44%。

而《中国国民心理健康报告(2019—2020)》则表明:18~34岁青年的焦虑平均水平高于成人期的其他年龄段。

所以,年轻人本身就更容易感知到疼痛与压力。‍‍‍

正如鲁迅在《秋夜》中写道,年轻的小飞虫它明明无光可追,但还是要在玻璃灯罩上撞得叮叮作响;年轻的小粉红花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但它还不愿意放弃那个春天的梦。这就是年轻的天性。这份天性注定了越年轻越疼痛,所以我们说这是年轻的宿命。

而生活在大城市里的年轻人,没有谁是100%心理健康的,精神内耗不过是有的人“重一点”,有的人“轻一点”,大家负面情绪持续的时间不一样罢了。

有人把这种自我精神内耗形容成是一个漏气的气球,就是不管你怎么用力吹,也吹不起来。

遇到气球漏气真没什么好怕的,重要的是你得知道要接下来要做的是去堵住这个漏气孔,而不是站在原地跟自己较劲,或者说把问题归结给其他的外因。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情绪上的问题,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需要声明的是,抑郁症不是情绪问题,而是疾病,需要求助医生进行相应的医学治疗介入,这不是能靠自我调整去解决的)。‍

很多时候,我们也许害怕的是面对气球在漏气的事实,然而这其实才是我们修复它的第一步:接纳这个让你讨厌的事实,悦纳这种情绪;‍

第二步:找到漏气孔,想办法堵住。聚焦一个目标,持续在正确的方向上投入;‍

最后,我们要为进一步实现目标而减少阻力,扫除一切会干扰你吹气球的障碍。

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摸索出一套自我行之有效停止内耗的方法论。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