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诺奖作家古尔纳作品第二辑引进出版:离散的人,循着故事回家
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坦桑尼亚裔英国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评委会评价他“对殖民主义的影响和身处不同文化、不同大陆之间鸿沟中的难民的命运,进行了毫不妥协和富有同情心的深刻洞察”。
2022年8月,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了古尔纳作品第一辑。近日,该社在上海徐家汇书院举办了古尔纳作品第二辑首发式。第二辑包括《离别的记忆》《朝圣者之路》《砾心》《多蒂》《遗弃》五部作品。《离别的记忆》是古尔纳首部长篇小说,讲述了出身贫寒但天资聪颖的东非小伙哈桑在身处的传统社会分崩瓦解之时,试图寻得人生意义的历程;在《朝圣者之路》中,穆斯林学生达乌德来到心目中的“圣地”英国后,却失望地发现自己必须面对一种以地方主义和种族主义为特征的文化,不得不在非洲记忆中寻求安慰;《多蒂》是古尔纳第三部小说,故事发生在二战后六十年代的英国,讲述了多蒂、索菲、哈德森三姐弟的故事;《砾心》的小说背景从六十年代的赞比亚延展至九十年代的伦敦,作家以敏锐而精确的洞察深入剖析了移民的生活经验;《遗弃》首版于2005年,是古尔纳的第七部长篇小说,曾入围2006年度英联邦作家奖和2005年布克奖长名单,讲述了几代人跨越种族与文化的爱情悲剧。
《砾心》
作者:[英]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
译者:赵挺
上海译文出版社
《砾心》发表于2017年,是古尔纳的代表作之一。主人公塞利姆和双亲及叔叔阿米尔一同生活在一座充满秘密的房子里。某一天,塞利姆的父亲从家里搬了出去,而母亲对此闭口不言,之后又和一个陌生的男人组建了新的家庭。塞利姆无法理解父亲的选择,也为他的沉默感到羞愧。中学毕业后,塞利姆被成为高级外交官的叔叔带往伦敦,但这座城市的喧嚷和阴冷让他无所适从,只能在无尽的孤独中勉力求生。母亲去世后,塞利姆回到家乡,试图挖掘让他的家庭分崩离析的秘密。最终他不得不面对最亲近之人的创痛,而真相几近把他摧毁。
小说名取自莎士比亚的《一报还一报》, 情节上虽与这部莎剧经典存在重叠,但对权力和道德的关系做了更符合现实的审视,展现出古尔纳作为一个当代作家,对政治生活、个人际遇、婚姻生活独立的判断和立场。小说背景从上世纪60年代的非洲延展至90年代的伦敦,用细腻的笔触、层叠呼应的叙事手法和跨越时空的视角,谱写了一曲普通人在动荡时代中的命运悲歌,却不沉溺于一味的感伤与怀旧,超越了殖民写作的范畴。
作品选读
这时有人在迪拜给马利姆·叶海亚找了份工作。他获得一本护照和离境许可证。这在当时并不容易搞到。倒不是说这种事难办,而是当时无论什么事都不好办。他在迪拜找到一份好工作,那里正需要他这样有学问的人,并给予优厚的报酬。父亲在做临行前准备时非常低调,生怕引起政府人员的注意。他坐渡轮离开,只提一个小行李箱,让人觉得只是出去几天而已。他在达累斯萨拉姆买了前往迪拜的机票,因为在达市没人认识他,也就不会有人存心阻碍他。马利姆·叶海亚不是那种苦修派学者,那些人视手表是对真主权威的挑战,坐飞机飞行是一种亵渎神灵的行为,因为这是在嘲弄真主的安排(如果真主想让我们飞行,他就会给人们翅膀)。对于停在机场要载他去迪拜的飞机,到底是用什么灵巧手段飞起来的,叶海亚也不会去多想。在他眼里,飞机就跟一头驴子、独桅帆船没什么两样,都是真主提供的交通工具而已。反正真主伟大。对马利姆·叶海亚来说,那些造飞机和开飞机的人,和日常生活离得很远,是一种虚幻的存在,他们也不在他的关注范围之内。那年月生活在小地方,没有电视、因特网和电子邮件还是过得去的,与世隔绝,不了解世界风云变幻,过一种心安理得、自持自足的生活。
几个星期之后,在迪拜安顿好,父亲给我们捎来消息。他找到一间出租房,在工资下来前先借到一笔钱款,可以把家人接过去。他没有告诉我们在找出租房时遇到的困难,房租有多么贵,借钱时他如何被迫同意屈辱的条件。身为丈夫和父亲,他有责任忍受这些,不需要多费口舌。
那些屈辱的条件到底是什么?他后来才告诉我,必须找六个人担保,才能借到钱款。这六个人还要收取报酬,并且一定要看他的银行账户。他还要牺牲巨大的无形资产,并且每月偿还一大笔钱,为此他只能去借更多的钱。这是噩梦般的经历,但他承受下来,没有向我们吐露分毫,直到后来才说。对我母亲来说,她只知道这笔钱终于可以让全家人和父亲团聚了。
我母亲玛哈富达把父亲的安排告诉我,我说不要他们带我一起走。我不愿离开。我那时已经十七岁了,住在从小生活的房子里。你也是在那所房子里长大的。我在上中学的最后一年,而且不久前刚和父亲闹过矛盾。就是那个众人尊敬的、学识渊博、得到真主赐福的父亲。我无意对父亲的功过妄加评论,但我觉得他有时对人要求太严,不近情理,而且脾气越来越坏。我觉得,他期望我在信奉真主方面比表现出来的或者说心里想的更加虔诚。就像我之前说过的那样,在十几岁时,我对真主神恩的狂热有些消退。这很可能是我父亲生我气的原因之一,再加上他丢掉了公立学校的差事,又担心在海湾地区找不到工作。我觉得自己对父亲的要求越来越不耐烦,虽然有时我也自责,觉得自己任性无礼,规劝自己遵从他的教导。我知道我这个人有点儿吊儿郎当,遇到问题时,我总是把“我不懂”挂在嘴边,让人觉得我很幼稚,而父亲的博学也没能让他的脾气变得好一些,对我少动怒。他逼着我去参加那些祈祷仪式。如果我不去,就是没尽到自己的义务,真主会惩罚我的,他这样对我说。他还纠正我平时生活上一些越轨之事,那些事情有时在我看来不过比较新奇罢了。就像所有年轻人一样,没有课的时候,我喜欢睡懒觉。但父亲对此感到不满,把我叫醒,让我起床,去做些有意义的事。
“去做功课。”他总是这么说。
“现在放假,”我回答道,“没有作业。”
“不要和我顶嘴,你这个小混球。你不能预习下学期的课程吗?或者跟我去读《古兰经》,去市场帮你母亲干活,哪怕出去走一走也能锻炼身体。反正不要整天赖在床上。不要浪费真主赐予你的生命。”
对于我爱看电影的做派,父亲也不赞成。我小时候喜欢去电影院。对于马利姆·叶海亚来说,看电影象征着腐化堕落,是亵渎真主,有伤风化,还浪费钱。我只对浪费钱这一点表示同意。我们本来是傻乎乎的观影者,电影院放什么我们就看什么。原先电影院主要放的是好莱坞电影以及来自英国和印度的影片,牛仔片、谍战片、歌舞片、爱情片、人猿泰山之类。现在许多电影剪得支离破碎,不然就是在最后一刻遭禁,临时被换成另一部影片,或是老的新闻片以及动画片。即便如此,我依旧爱去电影院。
辛巴达、阿拉丁或阿里巴巴等题材的电影都没有了,因为喜欢这些故事的电影制作人无法想象剧中人物不带包头巾,而包头巾则有让人回想起被推翻的苏丹统治者的嫌疑。同样道理,丝质长袍、络腮胡子、吻指尖礼也不能在电影中出现。惊悚的谍战片不能放映,因为在这类影片中俄国人总是坏蛋,而现在俄国人是政府的朋友。帝国探险片也不行,因为片中的英国人高高在上,瞧不起人,总能打败深色皮肤的敌人。黑人赤身裸体的镜头也不许有,那会让人觉得他们像野蛮人。取而代之的是源源不断的印度歌舞片。这些影片充满传奇色彩,每隔几分钟女主人公就会突然来一段活力四射的舞蹈。除此之外,还有意大利人拍的希腊神话片,影片中的人穿得很少,还有些荒谬的特技效果。不是所有电影都是平庸劣作,但确实许多都是粗制滥造,还有好多影片让人看不懂或者没完没了(一般是俄国电影)。可我还是喜欢去看电影。看电影虽然费钱,但所费不多。我喜欢电影院的环境,像一个黑暗的地洞,里面射出几道光柱。看电影时,我可以从一个世界穿越到另一个世界,然后一两个小时后,再回到自己的世界中。
原标题:《诺奖作家古尔纳作品第二辑引进出版:离散的人,循着故事回家》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