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生于四川,“我”是如何长大的?|《最好朝南》成都方所分享会
弗吉尼亚·伍尔夫在《一间自己的房间》里说:“女人如果打算写小说,她必须有钱,还要有一间自己的房间。”而我们说,女人一定要有一间自己的房间,并且最好朝南。
《时时刻刻》剧照 | 弗吉尼亚·伍尔夫传记电影
在译文纪实最新出版的原创非虚构作品《最好朝南》中,22位中国女性写下了24个真实的生命故事。这些故事是非常私人的个体遭遇,是对个人而言有重大意义的生命片段,是在日常生活中不会轻易对别人提起,甚至连最亲密的家人朋友也不知晓的经历。
《最好朝南》的作者大部分都不是“职业写作者”,不以写作为生。她们的身份背景多元,有自由职业者、品牌策划、银行职员、公益从业者、老师、医生等,这使得本书故事多样,内容极为丰富。
通过写作,她们向身处的境况提问:作为女性,“我”经历了什么?为什么“我”会经历这些?这些经历对“我”意味着什么?它们如何构成了“我”的一部分?
我们不希望用标签化的方式,来对这些鲜活个体以及她们的经历进行再度审视。任何一位作者以及她们写下的经历,都不应该被简单归类。我们所在的环境中已经有太多过分快速的粗暴归类,缺乏对这个世界复杂性的共情和理解。标签无法让我们真正认识一个个体和她所处的境况,只能让贴标签的人获得一种达成理解的假象,一种对外在世界虚幻的掌控感。
关于“我”的讨论,一定会追溯至成长的源头。“我”在一个怎样的地方出生、成长,与“我”关系紧密的家人给予过“我”怎样的照顾。身为一名女性,在幼年时通过感知、体察环境,以及家族中其他女性与自己的关系,沉淀了自我的某一种底色。
那么生于四川,“我”是如何长大的?
8月13日15:00,我们特别邀请到生长于四川的《最好朝南》作者之一嘉禾,写作者、社区营造研究与实践者夏莉莉与三明治编辑李依蔓做客方所成都店,一起探讨她们身为女性的成长,以及女性的“朝南房间”与生命写作。
活动详情
生于四川,我们这样长大
——《最好朝南》新书分享会
活动详情
时间:2023年8月13日(周日)15:00-17:00
地点:方所成都店
(成都市锦江区中纱帽街八号成都远洋太古里M68-70号)
嘉宾:嘉禾(《最好朝南》作者之一、译者)
夏莉莉(热爱大自然和儿童的写作者,社区营造研究与实践者)
主持:李依蔓(三明治编辑)
主办方:方所、上海译文出版社
嘉宾:
嘉禾
《最好朝南》作者之一。在麻将声中长大却不会打麻将的四川人,译者,努力生活,认真带娃。
夏莉莉
热爱大自然和儿童的写作者,社区营造研究与实践者,创办“夏寂书苑”和“乐毛家乡土自然学校”, 目前以成都的一苇书店为研究基地并面向社区居民和儿童开展“身边的自然”系列自然教育活动。
李依蔓
非虚构写作者,编辑。关注个体的生命叙事,以及个体生命展开的多元可能。
相关图书
《最好朝南》
作者: 三明治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社会赋予女性非常多的刻板印象,要结婚、要忠于婚姻、要生孩子、不要离婚、要爱自己的孩子,等等,如果女性不这么做,会面临什么呢?书里的22个女性,就是24个不同寻常的“离经叛道”的故事,她们有人不想来月经,有人不想结婚,有人一定要离婚,有人不爱自己的孩子,有人一辈子与女性结盟,有人奋起反抗性侵……这些女性从自己内心生发出力量,活出了女性原本的样貌。她们都是个性的声音,却与当下的女性觉醒发生了极大的共鸣。
原标题:《生于四川,“我”是如何长大的?|《最好朝南》成都方所分享会》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