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听力“沉睡”,发生在我们的暮年
在一个南方并不常见的凛冬,19岁的唐辰成了一名工程兵。辗转多年,奔赴千里,最终他去到了广东省韶关市。三十多年来,身边的人来了又去,唐辰却一直在镇上的水泵房工作,终日忍受着轰隆作响的噪音——他把青春、理想甚至健康全部献给了水泵房。步入退休生活后,唐辰爷爷的听力越来越差,需要旁人在耳边大声说话他才能听见。
唐辰爷爷并非个例,他只是众多处于听力损失困境中银发族的缩影。逐渐变老的他们,都被一个忧思缠绕——听力逐渐“沉睡”,世界变得愈发混沌。
一、谁的听力“沉睡”了
听力损失包括听力部分损失与完全损失,它可能发生在一只耳朵上,也可能影响两只耳朵,它可能在出生时发生,也可能在出生后的任何时间发生。如果一个人的听力阈值达到 20 分贝或更高,则称其患有听力损失。
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度或更高级别听力损失的流行率在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域最高,已经达到7.1%。
此外,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目前全球约有15亿人存在听力损失的情况,其中4.3亿人需要康复服务。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2050年,全世界有约25亿人口患有某种程度的听力损失,这意味着,世界上将会有超过1/4的人口患有某种程度的听力损失,同时,至少有7亿人需要相应的康复服务。
听力损失的原因主要有三类。传导性听力损失主要由外耳或中耳病变导致,这种类型的听力损失通常可以通过药物或手术治疗;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主要病变在耳蜗、听觉神经或位于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混合性听力损失兼有传导性听力损失和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特点,导致传导性听力损失和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因素同时存在,便可引起混合性听力损失。
听力损失达到一定程度,将构成听力残疾。在我国,《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将听力残疾分为四个级别。
对于听力残疾一级的患者来说,他们的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受到极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大于 90 分贝。一般来说,他们不能依靠听觉进行言语交流,在理解、交流等活动上会受到极大的限制,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也存在极严重的障碍。
听力的逐渐消散,让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社会参与、自尊、活力、自我都慢慢消失,而衰老是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无论是否伴随其它残疾,听力残疾人口中老年听残患者均占据大半江山。听觉衰退成为老年人最常见的感觉缺陷,听力残疾已经严重影响了老年听残患者原本祥和安乐的晚年生活。在他们之中,有人只是被慢慢关上了听觉这扇大门,有的连其他接触世界的窗户也随之被关上。
二、他们的听力为何“沉睡”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工作组在2016年《柳叶刀》杂志刊载的近25年来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报告里,影响生活质量的慢性病和损伤中,听力损失位列第二,并且,超过90%的听力损失被归类为年龄相关或其他方面引起的听力损失。
保守估计,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中约有1/3存在中度以上听力损失,对于75岁以上的老年人,这一比例上升到约1/2。一篇发布在《国际听力学杂志》上的文章预测的结果表明,在中国,近2/3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都患有听力损失。
我国从1999年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二十多年来,老年人人数一直呈现增长的趋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超过2.64亿,占全国人口的18.7%。预计205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数将达到峰值4.87亿,占总人口的34.9%。我国人口结构的“老龄化”“高龄化”十分明显,与年龄相关的听力损失将取代职业性噪声暴露所致听力损失,而逐渐成为听力损失最主要的发病因素。
人体随着年龄增长会出现一系列衰老现象,正如“老花眼”一般,老年性耳聋是听觉系统衰老而引发的听力损失。临床上将老年开始出现的,双耳对称的,渐进性的神经性耳聋称为老年性耳聋。目前,我国听力残疾致残的原因超过半数都是老年性耳聋。老年性耳聋与高血压、关节炎一起,成为当前我国三大老年疾病。
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多因素都会影响听力。从内在方面看,遗传因素早已为此写好了答案;个人的其他疾病也可能影响听力,如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等。从外在方面看,长期的环境噪声、高脂肪饮食、吸烟酗酒、接触耳毒性药物或化学试剂等因素均会引发或加重老年性耳聋的发生发展。
当老年人有以下特征时,可能存在老年性耳聋,需要做进一步的医疗诊断。
人类生存有赖于“耳目喉舌”的正常运转,其中“耳”居于首位。人们可以闭上双眼,关闭信息输入的视觉渠道,但人们却难以真正阻止耳朵倾听世界的声音。然而,机体衰老引起或加重听力损失是很多人必然要经历的事情。
听力损失不仅是内耳的退变,也是中枢系统的退变,因为患者不仅听力下降,言语辨别、表达能力也会随之下降。换句话说,在听力损失的情况下,患者会愈发听不清楚的旁人所说的话,从而在正常交流下形成沟通障碍。这种交流障碍会导致老年人长期情绪低落,进一步增加他们的孤独感,甚至造成老年性抑郁症、阿尔兹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症)等病症。并且据世卫组织估计,全球约8%的痴呆病例与未经治疗的听力损失相关,此外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神经元》上的研究报告通过研究揭示了听力损失如何诱发痴呆,并且研究者认为,趁早解决这种感觉障碍或许就能帮助有效预防痴呆的发生。
为了提升听力,不少老年人盲目相信一些“不靠谱”的治疗方式,不仅花费了心力和财力,更耽误了治疗。其实,助听器才是他们最需要的。
助听器是一种佩戴在耳内或耳后的小型电子设备。它可以使一些声音更大,以便听力损失的人可以更充分地倾听、交流和参与日常活动。助听器可以帮助人们在安静和嘈杂的情况下听到更多声音。它有三个基本部件:麦克风、放大器和扬声器。助听器通过麦克风接收声音,麦克风将声波转换为电信号并将其发送到放大器,放大器增加信号的功率,然后通过扬声器将它们发送到耳朵。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我国的助听器市场经历过三个阶段的发展历程。
近年来我国助听器产量不断上升,由2020年的2381.5万个,达到2022年的2796.1万个,市场规模也增长至64.94亿元。同时,我国助听器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然而,在我国,助听器在老年患者中的普及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2020年,全球验配助听器的市场规模达到70亿~80亿美元,我国市场约占全球的10%。此外,我国仅有5%~10%的中、重度患有听力损失的老年人使用助听器,绝大多数听损老人仍生活在混沌不清的世界里,而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这一比例已达30%。在我国,老年听损患者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并没有佩戴助听器。
助听器本身效果达不到预期是一大原因。几年前,唐辰爷爷的孙子为他购买了助听器,几年间,他甚至已经习惯了这副一两百元的助听器发出的沙沙声。和许多农村老人佩戴的助听器一样,它只有声音放大的功能,却没有噪音分辨功能,在放大声音的同时,噪音也放大了,进一步加重了老人听力损失。
对于患者本身来说,许多老年人认为随着年岁增长的“耳背”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不需要太过放在心上。而对于真正认识到问题的老年人来说,他们或是性格含蓄、隐忍,在听力损失现实前选择沉默;或是关注自己的“面子”,认为佩戴助听器是自己老了、病了、聋了,因此坚决不戴助听器;或是根本不清楚助听器的功能,看着密密麻麻布满文字的说明书,难以迈出使用的第一步;或是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解决问题,只得在助听器柜台前望而却步……各种各样的原因叠加在一起,导致了不可挽回的损伤。
三、他们的听力如何“醒来”
早在2002年,我国就已经提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和愿景。听障儿童救助项目不断推进的同时,面向“唐辰爷爷”等成年听力残疾人的康复服务体系也逐渐臻于完善。
当前,我国的听力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特别是针对老年听力残疾人的康复服务,在覆盖面、实施力度、康复机构质量等方面还存在改进的空间。
对标听力残疾三级预防模式,在一级预防层面,老年人听力测试的覆盖范围有待扩大,听力筛查的力度有待增强,经济困难的听障、听残老人还需更多救助。
在二级预防层面,听力康复往往需要多学科人员的参与,而我国在听力师等专业人才上仍存在较大缺口,基层听力语言康复机构缺乏统一的建设标准和服务规范,打通听力残疾人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在三级预防层面,助听器相关的康复服务供给仍显不足,老年听力残疾人助听器佩戴率仅约10%。许多听障、听残老人较难得到专业的助听器验配服务,导致购买的助听器不适宜,甚至存在啸叫、噪音,这对他们本就脆弱的听力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澎湃浪潮中,听力健康产业如日初升。展望未来,我国听力健康标准将不断完善,AI(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也为科技助残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AI技术可以改善助听器音质,甚至能帮助声音处理器进行不同场景的语音增强,提高听障人士的言语识别率。
“AI+手语”的发展也可圈可点。2021年,创办中国聋人高等工科特殊教育30年纪念大会上,“复杂场景下中国手语实时翻译系统”格外亮眼。这套系统能够通过机器识别手语动作和表情,只要在摄像头前打出手语,语意连贯的文字翻译就会出现在对应的显示屏上。这一技术为当年冬奥会的实况转播提供了AI手语数字人的手语语料支持,帮助听障人士共享冰雪运动的精彩。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华盛顿大学就曾制定听力损失预防计划,详细安排年度听力测试安排,规定噪音危险区的判断标准,并要求大学相关部门为噪音危险区的员工提供舒适安全的听力保护装置。
纵横国际视野,博览国际经验。近些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不断推进耳和听力健康工作,发布了WHO全球防聋计划和世界卫生大会(WHA)70.13号决议,加速防聋行动。世界卫生组织设立了国际爱耳日,先后召开系列专题会议,发布《耳与听力保健:国家战略的规划与监测手册》等指导性文件,并以任务共享(task-sharing)的方式对潜在人力资源重新分工,弥补耳和听力保健领域的劳动力缺口。
在不久的将来,唐辰爷爷能清晰地听到他心爱的三弦琴声,而非沙沙的噪声和持续的啸叫。更多个“唐辰爷爷”,也能清晰地听到风声、雨声、电视声,听到老友的打趣,听到爱人的呼唤,听到儿孙的嬉闹。
待他们的听力“醒来”,他们重获的是声音,更是晚年生活的健康。
数据来源:
[1] 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听力报告(2021)》
[2] 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听力残疾数据回顾
[3] 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听力健康报告 (2021)》蓝皮书
[4] 智研咨询《2023-2029年中国助听器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5] 观知海内网
[6] 腾讯SSV(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官方公众号《国际聋人日|老年听障问题,有了系统化的整合式解决方案-https://mp.weixin.qq.com/s/lhMfRYeP9LP-vpkHEULBWQ
[7] 中国政府网
[8] Bhutta, M.F.et al, Training forHearing Care Providers, Bulleti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97 (2019)
[9] Timothy D. Griffiths, Meher Lad, Sukhbinder Kumar,et al. How Can Hearing Loss Cause Dementia?, Neuron (2020).
[10] 南京大学、腾讯研究院《敢问天籁|关于老年听力健康的十个问题》
[11] 澎湃新闻-丁香医生官方澎湃号《1.2 亿老人困于听不见的孤独世界》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2733308
[12] Gong R, Hu X, Gong C, Long M, Han R, Zhou L, Wang F, Zheng X. Hearing loss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among older adults in China. Int J Audiol. 2018 May;57(5):354-359.
参考文献:
[1] 维基百科“听力损失”条目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earing_loss#cite_note-Britannica-5
[2] 默沙东诊疗手册(大众版)“听力损失”主题:
-https://www.msdmanuals.cn/home/ear-nose-and-throat-disorders/hearing-loss-and-deafness/hearing-loss
[3] 妙佑医疗国际(Mayo Clinic)“听力损失”条目: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hearing-loss/symptoms-causes/syc-20373072
[4] 世界卫生组织(WHO)“耳聋和听力损失”条目: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deafness-and-hearing-loss
[5] Gong R, Hu X, Gong C, Long M, Han R, Zhou L, Wang F, Zheng X. Hearing loss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among older adults in China. Int J Audiol. 2018 May;57(5):354-359.
[6] 国家统计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https://www.gov.cn/guoqing/2021-05/13/content_5606149.htm
[7] Mo LY, Yang J, Huang LH, et al.Side lights on the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ult Hearing Screening[J].Chinese Journal Otorhinolaryngology Head Neck Surgery.2011, 46 (3) :262-264
[8] GBD 2015 Disease and Injury lncidence and Prevalence Collaborators.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lncidence, Prevalence, and 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 for 310 Diseasesand Injuries,1990-2015: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Disease Study 2015[J].The Lancet.2016,388 (10053) :1545-1602
[9] 陈艾婷,韩莹,兰兰等.60岁以上门诊老年听力障碍患者听力损失分布的初步研究[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8,16(04):445-450.
[10] 人民网《老年性耳聋:常被忽略的耳病》: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17/0312/c14739-29139276.html
[11] 光明日报《AI技术,让我们“听”懂聋人》
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2-01/12/nw.D110000gmrb_20220112_6-08.htm
[12] UW Environmental Health & Safety Department HEARING LOSS PREVENTION PROGRAM AND PROCEDURES
https://www.ehs.washington.edu/system/files/resources/hearing-loss-prevention-program-procedures.pdf
[13] Timothy D. Griffiths, Meher Lad, Sukhbinder Kumar,et al. How Can Hearing Loss Cause Dementia?, Neuron (2020).
注:唐辰为化名
部分图片素材来源于Canva可画,部分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小组成员: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彭美茜 文苑毓 周文卿
(姓名按首字母排序,不分先后)
指导老师: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徐迪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