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为什么人会突然对某一个场景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中)?
原创 师建国 心声经典
1、脑科学观点
2、脑皮层瞬时放电现象
3、神经学理论
4、梦的作用
5、医学观点
6、双处理理论
7、精神分析理论
8、全息理论
9、灵魂的本质
10、海马效应会是不健康的吗?
4、梦的作用
研究人员认为海马效应这可能是某个印象早已潜藏在做梦者的潜意识里,然后偶然再在梦里显现出来,也有些研究指出这种现象和另一种超越时空的潜意识有关。这是时空隧道的碰撞或对梦的记忆。在梦里已经看到了将要发生的场景,只是记不清梦境了,所以你遇到事情发生的时候会觉得好像哪里经历过。其实是勾起了你自己的记忆,对梦的记忆。
5、医学观点
从医学角度解释,成因是左右脑的信息处理不协调所致。左眼比右眼更快的把看到的画面传导到大脑,虽然两者之间的间隔非常短,但大脑接收到两次讯息,就会产生海马效应的感觉。
有些大脑活动研究专家指出这种现象也有可能是我们的大脑某半边处理讯息的速度稍微快过另半边所做成的。 即一边脑处理得快,而另一边脑相对滞后。这时左右脑处理信息会有时间差,视觉效果在左右脑之间有停留,相对滞后的脑会误认为几秒前或者毫秒前见到的画面,是以前发生的画面。
6、双处理理论
我们的思维在形成的过程中,通常会经历两种不同的路径,一种是自动的、无意识的,另一种是受控的、有意识的。基于此,在某些瞬间,这两个本是同步的认知过程暂时变得不同步,一前一后地发生,继而产生“似曾相识“的感受。
该理论认为记忆使用两个系统,一个负责检索信息,另一个负责指示我们是否已经看到、闻到或听到某事。当第二个(熟悉)被激活而第一个没有被激活时,似曾相识就会发生。大脑会激活熟悉系统,这样即使情况对我们来说是全新的,我们也很熟悉。
人类总是喜欢凭借自己的经验做事,在遇到一个新的知识或是到陌生的场景中时。我们的大脑总是会先对自己之前掌握的信息进行检索,试着从中找出一些可以被利用的讯息。
但此时的我们并不关注这方面的细节,因此这些突然展现的信息,就会被我们误认为是自己曾经经历过的事情。
7、精神分析理论
一个世纪以前,当弗洛伊德理论还是领导心理学研究的主流时,分析家就把“似曾相识”解释成潜意识矛盾冲突的体现。但是现在心理学家提出,“似曾相识”不一定发生在深层次潜意识矛盾冲突基础之上。一般健康的大脑都会产生这种感觉。而且,人们在疲惫和压力状态下时很容易出现这种感觉。
心理学家还指出,“似曾相识”感的出现可能是因为人们接受到了太多的信息而没有注意到信息的来源。熟悉感会来源于各种渠道,有些真实,有些却是虚幻的。当你遇到已经忘记的小说描写的情形时,可能会把它当作自己前世的记忆。或者,当身处曾经看过电影的真实场景时,虽然表面上已经完全忘记了这部电影,但脑子里还是会勾起惊心动魄的回忆。心理学家还指出,人们有时根本不需要真实的记忆,大脑内部就有可能自己制造一种熟悉的感觉。
8、全息理论
我们头脑中所有的记忆所有的思考都可以称之为信息,虽然现在还无法搞清信息的本质是什么,但却可以肯定脑电波对它有一定作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思考或是脑内意识活动。
人脑对于记忆的处理类似于全息图,每个记忆碎片都可以重新构建一段画面,当这个重构的画面与真实发生的事情有相似之处时,大脑就会错误的匹配这两个东西,从而形成海马效应现象。
左右脑
左右脑功能图
参考文献:
1.前世记忆?超前预知?神秘的Déjà vu 原创Stacey沐瑶 Stacey沐瑶 2023-05-09 19:15 发表于德国
2.Jean Piaget Biographie. (2020, January 29).
3.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4.Cleary, Anne, M., Claxton, Alexander, & B. (2018). Deja vu: an illusion of predicti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a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Society, 29(4), 635-644.
5.宋剑秀 & 徐英哲.(2015).“似曾相识”现象的心理学简析. 学理论(02),33-34.
6.陈竽秀.“似曾相识”感来袭[J].环境, 2013(10):77-79
7.宋剑秀,徐英哲.“似曾相识”现象的心理学简析[J].学理论, 2015(02):33-34
8.心理学科普:为什么我们会突然对某一场景有“似曾相识”的感觉?[Z].2022-01-14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