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教育部就“精准资助”答澎湃:正会同多部门制定精准认定政策
6日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18年秋季开学前全国学生资助工作有关情况。
新闻发布会现场精准资助是实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目标的重要前提。在回答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有关精准资助的提问时,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赵建军表示,“国家正在推行精准扶贫,精准资助也是我们在资助工作中努力追求的目标。今年我们资助的学生接近1个亿,认定工作量非常大,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好,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最重要的措施。”
他表示,近年来教育部正在不断推进该项工作,各地均有众多创新性举措。“但是,过去可能主要是强调高校的精准认定问题,没有制度上的明确和规范。因此,我们正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包括财政部、民政部、人社部、国务院扶贫办、中国残联等部门,制定精准认定政策。”赵建军介绍,该项政策将规范认定的依据、认定的程序,避免出现当众诉苦,互相比困的现象。
同时,该文件通过多部门联合印发,能够加强部门合作。他举例,比如建档立卡学生信息,就需要对接国务院扶贫办系统和资助系统。据介绍,相关文件将很快印发出台。
会上,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田祖荫介绍了上海市、东北师范大学以及西安交通大学的“精准资助样本”。
“上海市推进全学段资助工作信息化建设,建成‘上海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依托信息化手段实施精准资助,为资助管理人员提供资助数据的统计、分析、监控、审批功能,为资助工作的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他表示。
另外,东北师范大学则以数学建模的方式,立足于10万余条数据信息,经过20余轮的测试和修订,确立了新的“量化测评模型”,其中包括“学生困难程度评价模型”和“困难生分类模型”两个子模型,既能区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又能区分困难学生的困难程度,划分出特别、重点和一般三个困难类别,基本代替了传统的人工排序方式,困难学生认定的准确率达到99%。
西安交通大学方面,田祖荫表示,目前该校搭建起学生大数据分析与服务平台,构建困难生认定和量化资助模型,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识别、精准认定、应助尽助,避免依赖学生提交家庭经济困难证明的认定方式产生的误判、漏判。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